安腔八音
《安腔八音》是一部反映清末福建省福安音系的韻書。根據《福安市志》中記載,《安腔八音》全名《安腔戚林八音》,又名《陸瓊園本腔八音》。現存有由陳登昆的孫子陳祖蔚於1953年所抄的手抄本(一至七卷),珍藏於福安市圖書館。作者為陸求藻,福安鹿斗人,曾參校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福安縣誌,文中認為該書成書時間成書於18世紀中至18世紀末[1]。但在馬重奇教授的論文《福建福安方言韻書《安腔八音》》前言部分所述,據陳祖蔚所言該書是他的祖父陳登昆及其老師陸尚淋所著。1981年10月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將此手抄本收錄進古籍庫並進行複印。手抄本封面和封底均列有四十七字母:「春花香,掀秋山。山坑開,嘉賓歡歌。須於金杯。孤燈砧牽,光川輝。燒銀恭缸根。俐東效,戈西雞。茄聲,催初天。添鏨迦歪,廳煎鈎。」也列有十七聲母:「柳邊求氣低。波他爭時日。鶯蒙語出熹。如無。」[2]通過與現代福安方言、上古、中古聲母的比較·論證《安腔八音》十七個聲母的來源,進一步印證古無輕唇、古無舌上、娘日歸泥、精組章組莊組三組合流、喻三歸匣、全濁聲母清音化等現象。
概略
閩語內部各方言之間的差異極大,閩東方言區內的18個市縣(大致包括歷史上的福州府和福寧府的屬地)元初曾同屬福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福州路為福州府,府治福州,下轄13個縣包括了現在的福州、閩侯、長樂、連江、羅源、福清、平潭、閩清、永泰、古田、屏南、福安、寧德、壽寧、周寧、福鼎、柘榮、霞浦18個縣、市。明成化九年(1473年)福安、寧德、霞浦等縣始劃出設福寧州,直接由布政司管轄。 北片的福安、寧德、壽寧、周寧、福鼎、柘榮、霞浦7個縣市,面積14457平方公里,人口約200多萬,這一帶相當於歷史上福寧府的轄地。福安作為閩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福安話在閩東方言區的北片各縣、市也通行無阻,是北片方言的代表。與《戚林八音》相比,《安腔八音》多了/j/及/W/兩個半元音,它是研究福安話的主要書籍之一。
聲母
IPA | l | p | k | kʰ | t | pʰ | t | ts | s | n | Ø | m | ŋ | tsʰ | h | j | w |
---|---|---|---|---|---|---|---|---|---|---|---|---|---|---|---|---|---|
例字 | 柳 | 邊 | 求 | 氣 | 低 | 波 | 他 | 爭 | 時 | 日 | 鶯 | 蒙 | 語 | 出 | 熹 | 如 | 無 |
福安話與其它閩東方言相比多出了如 /j/ 無 /w/ 兩個聲母,而閩東方言一般只有15個聲母,所以有些語言學家認為可能是受吳語的影響。根據《漢語方言詞彙》提供的材料;蘇州方言的 /j/ 母例字「移尤雨」和溫州方言的 /j/ 母例字「移床柔」,而《安腔八音》裏「移」(雞韻如母)、「尤」(秋韻如母)、「柔」(秋韻如母)等字也讀作 /j/ 。據部分學者考察「無」母 /w/ 來源於古影母 /Ø/(如「窪渦彎」)、喻三母 /Y/(如「王芋泳」)、明母(微母) /m/(如「文舞亡」)、喻四母(如「唯營贏」)、疑母(如「瓦桅」)等。
韻母
春 | 花 | 香 | 掀 | 秋 | 山 | 三 | 坑 | 開 | 嘉 | 東 | 郊 | 戈 | 西 | 茄 | 雞 | 聲 | 催 | 初 | 天 |
---|---|---|---|---|---|---|---|---|---|---|---|---|---|---|---|---|---|---|---|
oun | o | ioŋ | iŋ | eu | an | am | aŋ | ai | a | ouŋ | au | u | ɛ | io | i | iaŋ | ɔi | œ | in |
賓 | 歡 | 歌 | 須 | 於 | 金 | 杯 | 孤 | 燈 | 砧 | 牽 | 光 | 川 | 輝 | 燒 | 銀 | 恭 | 缸 | 根 | 俐 |
ein | uan | ɔ | øi | ø | eim | ui | ou | œ | em | ɛin | uŋ | un | ui | iu | øn | øŋ | ɔuŋ | ɔun | ei |
添 | 鏨 | 迦 | 歪 | 廳 | 煎 | 鈎 | |||||||||||||
im | iam | e | uai | eiŋ | ian | ɛ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