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山(1906年—1991年),湖南省湘鄉縣溪口人,宋希濂的三哥。中國國民黨候補中央委員、第一屆立法委員(湖南省第一區[1])。

早年,宋宜山畢業於南京的中央黨務學校,是蔣中正的學生。獲國民政府公派留學英國倫敦大學。歸國後,宋宜山曾任中央訓練團講師、中央政治學校教授[2]:38。他曾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工作,任中央組織部人事處長。1948年,當選第一屆立法委員(湖南省第一區)[1]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宋宜山留居香港。1957年,蔣中正欲派人與中國共產黨密談,將在香港的許孝炎召到台北。許孝炎提出三個人選:童冠賢陳克文、宋宜山。許孝炎回到香港後,被童冠賢拒絕。蔣中正在剩下兩人中選定宋宜山。當年4月,宋宜山從香港經廣州乘火車秘密抵達北京。抵京後,總理周恩來在東興樓宴請宋宜山。隨後,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作為中共代表,與宋宜山就第三次國共合作、祖國統一問題進行協商。在與李維漢的談話中,宋宜山表示,回台灣後,他要為促成兩黨談判而努力。在中共中央安排下,宋宜山探望了在囚禁於功德林戰犯管理所的弟弟宋希濂。在大陸停留兩個星期後,宋宜山返回香港。宋宜山撰寫一份1.5萬餘字的書面報告,由許孝炎轉呈蔣中正。宋宜山在報告中,提及與周恩來、李維漢見面商談的情況、中共提議,以及個人見聞。最後,宋宜山認為中共意圖尚屬誠懇,應當響應。蔣中正看到報告後相當反感[2]:38—40,認為宋宜山已被赤化,不必返回台灣,留居香港[3]。此後,宋宜山與妻子和八個子女在香港生活,隨妻子改信基督教。他曾在香港高等學校教授經濟學[4]

1973年7月,抵達香港僅一個半月的章士釗逝世。宋宜山參加章士釗追悼會,後被撤銷立法委員資格,或被歸咎於此事[5]。民國70年8月17日的《總統府公報》,宋宜山自六十五會期起,即未請假亦未報到,以一會期無故不出席視為辭職,註銷委員名籍[1]

1983年,宋宜山中風。1991年在香港逝世[4]

註釋

  1. ^ 1.0 1.1 1.2 湖南省第一區立法委員宋宜山自六十五會期起,即未請假亦未報到,以一會期無故不出席視為辭職,註銷委員名籍,(70)台統(一)義字第5494號(70.08.17),《總統府公報》第3866號
  2. ^ 2.0 2.1 舊庄居士(本名:陳三井). 《迢迢密使路之二 宋宜山大陸行為和談「摸底」》. 僑協雜誌 (台北市: 華僑協會總會). 2014, (2014年3月145期): 37–41 [2022-10-26]. ISSN 1029-31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26) (繁體中文). 
  3. ^ 王樂飛. “第三次国共合作”流产的台前幕后【3】. 責編:唐璐、張鑫.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9-04-17 [2022-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2) (簡體中文). 
  4. ^ 4.0 4.1 宋宜山惨遭蒋介石抛弃,生活拮据余生未回台湾. 鳳凰網,來源:《鳳凰大視野》. 2021-06-10 [2022-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1) (簡體中文). 
  5. ^ 两岸交流坚冰融 媒体探蒋介石灵柩何时回迁(图). 編輯:趙建. 中國新聞網. 2002-11-29 [2022-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4)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