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溫·埃特薩米

伊朗诗人

帕爾溫·埃特薩米波斯語پروین اعتصامی‎, Parvīn E『tesāmī, 1906年—1941年),又譯帕爾溫·埃堤薩米[1],原名拉赫山戴·埃特薩米波斯語رخشنده اعتصامی‎, Raḵšanda Eʿteṣāmī),是伊朗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一位女性詩人。[2]

帕爾溫·埃特薩米
پروین اعتصامی
出生拉赫山戴·埃特薩米(波斯語رخشنده اعتصامی‎)
(1907-03-17)1907年3月17日
伊朗崇高國大不里士
逝世1941年4月4日(1941歲—04—04)(34歲)
伊朗王國庫姆
母校德黑蘭美國女子學校英語Iran Bethel School
職業詩人
配偶法茲盧拉·埃特薩米(Fazlollah E'tesami),1934-1935年間,離異
親屬阿布勒哈桑·埃特薩米英語Abolhassan E'tesami(叔)

生平

她生於大不里士,其父優素福·埃特薩米·阿什提揚尼英語Yussef E'tesami是著名的學者、翻譯家,也是第二屆波斯國會成員(1909-1912)。其祖父米爾扎·易卜拉欣·汗·穆斯陶菲·埃特薩姆-穆爾克(Mirza Ebrahim Khan Mostawfi Etesam-al-Molk)原本是阿什提揚人,後遷至大不里士,在凱伽王朝阿塞拜疆省的財務官。因此她早年受到了很好的教育,自幼天資聰穎,酷愛詩歌,7歲即能寫詩。[1][2]

1924年,帕爾溫·埃特薩米畢業於德黑蘭美國女子學校英語Iran Bethel School,留校任教。[1]1934年,她與其父的堂兄弟法茲盧拉·埃特薩米(Fazlollah E'tesami)成婚,遷至克爾曼沙居住。但婚後關係並不和諧,兩個月並離了婚,帕爾溫回到德黑蘭居住。

帕爾溫·埃特薩米青年時代常常參加各種文學講座和詩歌討論會,並在其父主辦的《春天》雜誌波斯語بهار (مجله)上發表詩作。1935年,她出版了第一部詩集,受到了著名詩人穆罕默德-塔基·巴哈爾英語Mohammad-Taqi Bahar的稱讚,說在伊朗文學天際出現了一顆新星,因為帕爾溫(پروین‎)在波斯語中意為「昴宿星團」。[1]

1938–39年間,她曾在在伊朗國立高等師範學院英語دانشسرای عالی(現在的花剌子米大學英語Kharazmi University)任圖書管理員。但1938年,其父死於傷寒,帕爾溫·埃特薩米亦於三年後因傷寒而去世。

 
帕爾溫·埃特薩米在庫姆的墓誌

帕爾溫·埃特薩米在生前為自己寫了一首《墓誌》,內容風趣幽默,樂觀豁達。[1]她被安葬在庫姆的墓地,其父的墓旁。[2]

詩作

帕爾溫·埃特薩米的詩作繼承了傳統波斯詩歌的格式,格律嚴謹,對仗工整,音調和諧。她的詩歌中經常出現社會下層民眾及被壓迫的婦女作為主角,如《孤兒的淚》(اشک یتیم‎)、《勞工》、《我們的災難在於富人的壓迫》、《竊賊與法官》、《伊朗婦女》、《眼淚的旅行》(سفاره اشک‎)、《真主的織工》、《心中的天房》等。[1][2]

影響

2003年,伊朗文化和伊斯蘭指導部設立了帕爾溫·埃特薩米文學獎。2006年10月19日,帕爾溫·埃特薩米的故居成為伊朗國家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張鴻年. 波斯文学史. 崑崙出版社. 2004-07: 371–378. ISBN 9787800406720. 
  2. ^ 2.0 2.1 2.2 2.3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中的條目:帕爾溫·埃特薩米(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