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市歷史

地区专门史

平壤歷史超過二千年。自從公元在前11世紀或者公元前813年為箕子朝鮮所佔領,並成為其首都;然後又在公元前194年成為衛滿朝鮮的首都。這就開始了正式記載中平壤在朝鮮半島上作為首都的地位,此後,今日的平壤一直都與高句麗、百濟和樂浪等郡縣有些極深的淵源。

平壤最早的名稱是朝鮮縣,公元前108年,漢武帝佔領朝鮮半島北方,成立漢四郡,平壤就在當年的樂浪郡的郡治朝鮮縣,管理平壤及周圍地區達四百年之久。

史前時期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平壤市祥原郡黑隅里遺蹟等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遺蹟為依據認為北朝鮮大同江流域是人類的起源地之一。

傳疑時期

傳說中,朝鮮民族的始祖檀君誕生長大之後,在公元前2333年建立「王儉城」(又稱「王險城」),就在今日的平壤。高麗時期書《三國遺事》偽托《魏書》雲「乃往二千載有檀君王儉,立都阿斯達,開國號朝鮮。」(無論是《三國志》的《魏書》還是北魏的《魏書》都沒有關於檀君的任何記載)

古朝鮮時期

今天的平壤(時稱朝鮮縣)東南在古代曾經是箕子朝鮮王國的都城,公元前194年又成為衛滿朝鮮的首都。

漢晉郡縣時期

公元前108年衛滿朝鮮亡國之後,平壤地區被漢朝佔領,漢武帝佔領朝鮮半島北方,設立漢四郡,平壤就在當年的樂浪郡的郡治朝鮮縣。高麗書《三國史記》記載公元37年大武神王向鴨綠江南的樂浪郡發動進攻,一度佔據。[1] 七年後,光武帝派兵渡海收復了樂浪,阻止了高句麗的擴張。東漢末,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分置帶方郡,郡治在帶方縣。轄境與從前樂浪南部都尉的管區相同。

高麗百濟爭奪時期

據《三國史記》東川王本紀記載,東川王二十一年(247年),「王以丸都城經亂不可復都,築平壤城,移民及廟社。平壤者,本仙人王儉之宅也,或雲王之都王險。」[2] 不過《晉書》卷一四《地理志》記載:「咸寧二年(276年)十月,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國五置平州」,「樂浪郡,漢置,統縣六,戶三千七百,帶方郡,公孫度置,統縣七,戶四千九百」。因此247年東川王所城的平壤應該為國內城的衛城,而不在大同江。 [2] 西晉八王之亂後,中原大亂,高句麗開始南下壓迫樂浪郡。高句麗美川王十二年(311年)奪取西安平縣(位於今鴨綠江口北岸),切斷了樂浪, 帶方二郡與遼東的聯繫。《三國史記.高句麗本紀》記載,高句麗「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故國原王四十一年,「百濟王率兵三萬來攻平壤城」;小獸林王七年「百濟將兵三萬來侵平壤」;廣開土王四年,「與百濟戰於浿水之上」。這些都表明公元4世紀初高句麗已奪取了二郡,控制了大同江流域。[2]

313年初,據有樂浪, 帶方二郡的張統因不堪長期孤軍與高句麗百濟作戰而率千餘家遷到遼西投靠慕容廆慕容廆後為其在遼西僑置樂浪郡(《資治通鑑》卷八八,建興元年條)。不過在樂浪故地發現的4世紀和5世紀初的帶有東晉年號和官銜的漢人墓銘和磚銘表明313年後到5世紀初,還有一定數量的漢人居住在朝鮮半島北部並繼續奉東晉正朔,並未被高句麗或百濟降服。

前燕慕容氏是最後一次給高句麗以巨創的中國地方政權。342年冬,慕容皝毀高句麗丸都城,不過並不能恢復中國以前對朝鮮半島北部的控制,只好接受高句麗的臣服。 [2] 《資治通鑑》卷97載故國原王在前燕伐高句麗的次年「遣其弟稱臣入朝於燕,貢珍異以千數」。迫於前燕壓力,高句麗遷都到平壤[2]

371年,當時的百濟世子近仇首王率3萬軍隊拿下樂浪並處死了高句麗故國原王,百濟短期獲得樂浪地區。高句麗好太王和長壽王兩代多次大敗百濟,百濟勢力被逐出了樂浪郡。427年前後,百濟繼續爭奪樂浪,帶方兩郡的控制權。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掘的安鶴宮遺址被認為是平壤的早期建築。而吉林集安的將軍墳被認為是長壽王的陵墓即承認長壽王死後又歸葬「故國」,這是一種可能,儘管無文獻記載。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即長壽王遷都之平壤並非近日之平壤。427年,高句麗長壽王遷都平壤很有可能不是今日大同江畔的平壤,而是國內城衛城或者和國內同一個城。今日之平壤,為586年(隋文帝開皇六年)平原王遷都到最後一個首都長安城,新唐書認為長安城就是平壤即樂浪郡,於是國內城附近的平壤就與今日之平壤混淆。

唐朝時期

中國唐初薛仁貴征東滅高句麗,佔領平壤,改設安東都護府(668年—676年)。

高麗時期

918年,高麗在松岳(今開城)建國,926年定平壤為「西京」。

元朝時期

1269年十月,高麗西京(即今平壤)都統領崔坦李延齡等以高麗北部50城降元。兩年後,忽必烈將高麗西京劃歸元朝遼陽行省東寧府。如此一來,高麗西京等地從1269年後的20多年成為元朝的直接管轄地,不在高麗國的征東行省境內。1290年,應高麗忠烈王的要求,元朝將東寧府歸還高麗。

朝鮮王朝時期

朝鮮王朝時代,平壤為平安道首府,城池分內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內城有五門,南為朱雀門,東為大同門(有瓮城),東北為七星門,東南為長慶門,西為靜海門。內城之外為中城,南門為正陽門,東門為含毬門,北門為慶昌門,西門為普通門。中城之外為外城,南為車避門,西為多景門此外還有承服門、足朴門、大道門、小通門、水德門等。內城北端有北城,南為轉錦門,北為玄武門。

19世紀末,美國商船「謝爾曼將軍號」曾沿大同江上溯到平壤,被當地軍民焚毀。朝鮮被逼開放港口後,平壤及其外港鎮南浦(今名南浦)成為朝鮮北方的主要商業和工業中心之一。

日據時期

日據時代,平壤府成為平安南道首府,別名平城

光復早期及韓戰時期

朝鮮半島光復後不久即實行南北分治,李承晚在京城(漢城)建立大韓民國,平壤則被蘇軍佔領,成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首都韓戰期間平壤受到重大破壞,但戰後很快得到重建。

現代的發展

隨着韓戰的結束,平壤又在廢墟中重新站立了起來,經歷了平壤幾十年的建設與發展,人口由1993年的2,741,260人增至2008年的3,255,388人,已經步入世界級城市。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腳註

  1. ^ 《三國史記》卷14:「二十年 王襲樂浪 滅之」
  2. ^ 2.0 2.1 2.2 2.3 2.4 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 [2010-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