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知用學校

廣州市知用學校位於中國廣州市越秀區百靈路83號,創立於1924年,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共有教職工167人。

廣州市知用學校
地址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
小學部(東校區):淨慧路39號
小學部(西校區): 淨慧路90號
祝壽校區: 海珠北路祝壽巷11號
海北校區: 海珠北路52號
初中部:百靈路83號
類型廣東省一級學校
隸屬廣州市越秀區教育局
創辦日期1924年
校長何軍
黨委書記陳曉燕
副校長劉元文、范紀文、鍾志輝
校訓格物求知、窮理致用
級別九年義務教育制
電話號碼(020)83344951
學校網址http://www.zyzx.com.cn

校史

廣州市知用中學的前身是創立於1924年的「知用中學」,私立知用中學由廣州知用學社創辦,是民主進步人士以「學以致用」,推進中國的教育事業,拯救中國的理想在廣州創辦的第一所私立學校。[1]

1928年,知用中學向國民政府廣東省教育廳呈交立案,改名為「私立知用中學」,校址在紙行路90號和詩書路兩個校舍。

1931年,知用中學在倉前街(今百靈路83號校址)自購校地,建成遷入新校舍。

1938年,廣州遭到日機轟炸,知用中學開辦南海里水(今佛山市裏水鎮一帶)分教處和順德大良(今佛山順德市大良鎮一帶)分教處。

1939年,廣州、南海、順德陸續淪陷,知用中學遷入澳門青洲繼續辦學。

1942年,知用中學遷至粵北韶關,校址在韶關乳源縣侯公渡。

1943年,知用中學繼續往北遷,遷至於湖南省郴縣良田(今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良田鎮)。

1944年至1945年8月,知用中學遷校於湖南省郴縣黃茅大山、郴縣田池洞(今郴州市北湖區永春鄉田池洞村)、郴縣臨武牛頭汾(今郴州市臨武縣)。

1945年9月,抗戰勝利,知用中學遷回廣州百靈路原址辦學。

1956年,學校更名為「廣州市第二十八中學」。

1969年,知用中學開辦農村分校,校址花縣獅嶺前進大隊盤古嶺(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

1981年,廣州市第六十九中學併入28中學,繼續沿用「二十八中」校名。

1983年,復名為「廣州市知用中學」。

2006年,廣州市第九十九中學併入知用中學,原九十九中校舍成為知用中學的初中部(西校區)。

2010年,原九十九中學校區移交給朝天小學廣州市第三中學廣州市三十四中學校區移交給知用中學。

2019年,越秀區教育局宣佈知用中學高中部停止辦學,原初中部解放中路校區移交給回民小學,原高中部百靈路校區則改作初中部。

2021年4月,教育局決定知用中學與淨慧體校(即原淨慧小學,2004年9月由廣州市越秀區淨慧路第一小學、廣州市越秀區淨慧路第二小學、廣州市越秀區光孝路小學合併而成,2009年9月再與廣州市越秀區少兒體校合併成淨慧體校)組建成九年一貫制的知用學校。

校訓

知用中學校訓是「格物求知,窮理致用」,其出自於《禮記·大學》,意為:「推究事物的原理以探求知識,窮盡事理以達到實用」。校名「知用」二字即從當中擷取。

參見

參考資料

  1. ^ 張瑞權. 知用学社和知用中学.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州市委員會. [201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