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芳 (軍事家)

清末民初军事将领

張錦芳(1854年—1921年)字荔園廣東高州城東郊下蒼地村人。清朝及中華民國軍事將領。[1]

張錦芳

生平

張錦芳年輕時,逢法國入侵安南,受「劉義打番鬼」事跡鼓舞,決定棄武從文,獲父親贊成。清朝光緒元年(1875年)秋,他赴廣西龍州,在邊防軍任營書。後辭職,以商人身份自中國東興縣經安南的芒街深入安南腹地考察。光緒七年(1881年),廣西提督黃桂蘭知其熟悉安南地理,便招其至麾下,派其守衛興安、水東等地。翌年,法國軍隊進功南定,張錦芳先發制人,率部離開防區出擊,但戰敗。上級未加責備,派其赴狗頭山、海圻等地招兵,編成應字營、良字營、岳字營、潤字營這4個營,任命他為岳字營幫帶兼營務處文案,駐安南北寧,相機幫助黑旗軍[1]

光緒九年八月(1883年),法軍攻佔安南順化,迫使安南簽訂了《順化條約》。同年十二月中旬,法軍進攻駐安南的中國軍隊,中法戰爭爆發。山西、北寧相繼被法軍佔領。張錦芳率岳字營在大部隊撤退時殿後,退駐諒山公館圩,在清花江觀音橋設伏,「斃敵無數,江水為之不流」,從而擊退了法軍。光緒十年五月(1884年),他參加諒山保衛戰,擊退了進攻的法軍。[1]

光緒十一年正月(1885年),法軍攻佔諒山,此後又進攻中國邊境的鎮南關,提督楊玉科陣亡。清廷起用馮子材為關外軍務幫辦。馮子材率王孝棋王德榜蘇元春等部在鎮南關內關前隘建築長牆,將東、西嶺防禦陣地連成一體。張錦芳的岳字營被改成巡勇小隊,隸屬蘇元春部。自該年二月初七起,清軍與法軍在鎮南關作戰。到二月初九,清軍獲得鎮南關大捷。此後,清軍乘勝追擊,攻克文淵諒山,將法軍驅逐到船頭、郎甲地區。同時,黑旗軍滇軍在西部戰場也不斷取得勝利。法軍則全線崩潰,法軍統帥尼格里受重傷。清政府卻停戰撤兵,同法國議和。張錦芳對此十分不滿,寫下詩句「回頭莫問和戎事,孤憤南來記甲申」。[1]

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政府簽訂《中法新約》,將安南割讓給法國。張錦芳任五軍參贊,留在安南召集舊部,以武崖知里地區為根據地,開展了七年抗法鬥爭。在中法雙方勘定中國同越南邊界的過程中,張錦芳暗中幫助中方劃界副使王之春解決困難,為邊界的劃定作出了貢獻。[1]

光緒二十年(1894年),張錦芳歸國,歷任廣西遷江縣知縣、候補通判、寧明州知州等職務。宣統三年(1911年)至民國8年(1919年)5月,歷任廣東赤溪縣知事,東莞縣知事,高雷道尹兼警衛軍第一、二、三營統領,粵海道尹兼新編陸軍游擊司令等職。民國8年(1919年)6月至民國9年(1920年)4月,代理廣東省省長。此後他告老辭職,定居香港[1]

民國10年(1921年),張錦芳病逝。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