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洪新河
懷洪新河是淮河中游左岸的一條大型人工河道,因西起安徽省懷遠縣,東止於洪澤湖故名。全長121.55公里,匯水面積1.2平方公里。懷洪新河主要功能是分瀉淮河幹流和渦河洪水2000m3,滿足淮河幹流中游抵禦100-200年一遇洪水的要求,確保淮北大堤安全,提高漴潼河水系排澇能力,兼顧蓄引水灌溉、航運等綜合效益。[1][2]
懷洪新河澮河濕地 | |
---|---|
分類 | 內陸濕地自然保護區 |
位置 | 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 |
面積 | 6000 hm2 |
建立 | 2004-02-02 |
工程歷史
1970年5月,安徽省治淮規劃辦公室編制了懷洪新河工程方案。 1971年國務院治淮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懷洪新河與茨淮新河確定為治淮戰略性骨幹工程。1972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批准開工。1972年5月破土動工。至1976年3月完成了雙溝切嶺、老淮河切灘疏浚、雙溝切嶺段邊坡防護、雙溝公路橋等4項工程(均在江蘇雙溝境內)。1978年5月宿縣地委向上級提出報告,對已批准的懷洪新河規劃方案提出不同意見,1979年3月12日因此停建下馬。
1991年11月5日,成立安徽省懷洪新河工程總指揮部,1991年11月16日,在固鎮縣新馬橋鎮解河岸重舉行了懷洪新河工程開工典禮。
1998年6月9日,經省政府批准,安徽省懷洪新河河道管理局成立。2000年春夏連旱,懷洪新河河道管理局兩次開啟何巷閘提水抗旱,有效地緩解了兩岸的旱情。2003年淮河發生了1954年以來最大的流域性洪水,懷洪新河首次投入抗洪,7月4日開啟何巷閘,最大分洪流量1540立方米每秒,歷時18天共分洪16.7億立方米,降低蚌埠閘上水位0.3~0.5米,減輕了淮河幹流防洪壓力。2004年,懷洪新河安徽段已完成批准設計內容,完成築堤252公里,具備了分洪、除澇、灌溉、航運等綜合功能。2004年9月2日,懷洪新河通過了水利部組織的竣工驗收。2007年淮河流域的大洪水中,懷洪新河再次分洪.2009年冬春,淮河以北地區發生僅次於1958年的特大乾旱,懷洪新河及時引水提供灌溉水源
幹流概況
懷洪新河利用符懷新河和漴潼河等河道興建,起點從安徽省懷遠縣渦河入淮口附近左岸何巷閘分水,分泄渦河、淮河洪水,並納入北淝河、澥河、澮河、沱河、石樑河來水,注入洪澤湖溧河窪。設計分洪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出口排澇流量1650立方米每秒,排洪流量4710立方米每秒。懷洪新河的建成,使淮北大堤防洪標準提高到100年一遇。[1]
懷洪新河根據其所利用的原有河段,由何巷閘向下依次可分為以下部分:[1][3]
- 符懷新河段:何巷閘(懷遠縣城關鎮何巷村,接入渦河)至新胡窪閘(固鎮縣新馬橋鎮胡窪村)段,長26.48公里,原為1958年安徽淮北河網化開挖的符懷新河懷遠縣段,後在此基礎上擴寬,形成懷洪新河上游段;納入新淝河
- 澥河窪段:新胡窪閘至固鎮縣劉集鎮南部九灣社區澮河匯入段,長14.98公里,納入澥河;
- 香澗湖段:懷洪新河於固鎮縣九灣左匯澮河後,進入澮河窪香澗湖,長31.08公里;至五河縣小圩鎮山西莊。
- 新澮河段:懷洪新河沿香澗湖東南流至五河縣小圩鎮山西莊進入新澮河段,此段原是1952年實施內外水分流開挖的人工河道,新澮河東流至五河縣城西,右岸有新開河經五河分洪閘入淮,再東北流至新開沱河閘納沱河、沱湖來水,至十字崗(屬五河縣城關鎮)進入漴潼河段,長13.64公里;
- 漴潼河段:五河縣城關鎮十字崗村至楊庵農場(屬五河縣城關鎮,地處安徽、江蘇兩省交界)段,長9.06公里,漴潼河原為20世紀50年代初內外水分流工程沿漴河和潼河疏浚開挖而成,現懷洪新河就是在此基礎上向左岸拓寬浚深的河道;
- 峰山切嶺引河:位於江蘇省泗洪縣西南峰山鄉,長10.23公里,此段又分引河段(長6.32公里)和峰山切嶺段兩部分;
- 窯河段:長12.14公里,此段系利用原窯河河道擴挖而成;
- 雙溝切嶺引河:位於泗洪縣雙溝鎮東南,長3.94公里,上接窯河段,下通洪澤湖溧河窪;
- 老淮河和下草灣引河:該段原為漴潼河下游入洪澤湖溧河窪河道,現在成為懷洪新河入溧河窪的另一通道。
流域概況
懷洪新河流域地處淮北平原,位於濉河以南、渦河以北,緊臨淮北臨淮一帶,西起河南省東部,東到江蘇省泗洪縣溧河窪,主要部分位於安徽省北部。流域內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00~900毫米,多集中在6月中下旬到9月上中旬。整個流域屬於淮北沖積平原,地勢西高東低。流域內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