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爾探測器

惠普爾號Whipple)探測器是一台美國宇航局發現計劃中提議的太空觀測台[1]。該觀測台將通過掩星遮蔽觀測來尋找柯伊伯帶和理論上的奧爾特星雲中的天體[2]。儘管20世紀50年代就已提出奧爾特星雲的假設,但它還一直未被直接觀測到過[2]。本次任務將通過掃描短暫阻擋背景恆星光線的物體來探測奧爾特星雲天體[2]

這是一幅顯示所預測奧爾特星雲大致範圍的對數圖,小尺寸以及相近距離的結合使得這些天體超出了現有光學望遠鏡的分辨能力[1]
2003年在距太陽28個天文單位處對哈雷彗星進行的這一觀測表明,隨着天體的變遠,觀測它們會遇到一些困難。在這一張視圖中,背景恆星已經被圖像處理消除。惠普爾探測器會嘗試探測10000天文單位以外彗星般大小的天體。
可視化的虛擬奧爾特星雲圖
賽德娜的軌道遠遠超出了這些天體,與太陽的距離是它們的很多倍。
賽德娜(紅色)的軌道相對於外太陽系天體的軌道(紫色為冥王星的軌道)

2011年,有6項競選方案入圍2016年度發現計劃,「惠普爾號」任務並不在其中,但它獲得了繼續進行技術開發工作的撥款[3]。  

說明

「惠普爾號」將在環日-地間拉格朗日1暈輪軌道中運行,它所攜帶的分光計,通過記錄遙遠恆星的凌日來探測奧爾特星雲和柯伊伯帶天體(KBO) [1]。它將被設計成可探測10000天文單位以外天體,該任務的部分目標包括首次直接探測奧爾特星雲並確定柯伊伯帶的邊界範圍[1]。「惠普爾號探測器」將能檢測到相距3200億公里,即22000天文單位(2×1012米)範圍內1公里(半英里)大的天體[4]。它的望遠鏡需要有相對較寬的視場和快節奏記錄能力來捕捉可能只持續數秒鐘的凌日[5]

「惠普爾號探測器」是2011年發現計劃評選中獲得技術開發獎金的三項提案之一[4]。提出的設計方案是一架口徑77厘米(30.3英寸)的折反射卡塞格林望遠鏡 [6],它將有一台快速讀取能力的寬景深 CMOS 探測器,以實現所需要的節奏和靈敏度[7]

迄今為止探測到的柯伊伯帶最小天體是2009年通過仔細研究哈勃空間望遠鏡「精細導星感測器」(Fine Guidance Sensor)數據發現的[8],當時,天文學家檢測到一顆與遙遠恆星發生凌日的天體,根據變暗的持續時間和光變量,計算出它的直徑約為1000米(3200英尺 )。有人提出,開普勒太空望遠鏡也可能探測出奧爾特星雲中遮蔽背景恆星的天體[9]

另請參閱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Alcock, Charles; Brown, Michael; Tom, Gauron; Cate, Heneghan. 探索奥尔特星云和柯伊伯带的惠普尔任务 (PDF).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5年11月17日). 
  2. ^ 2.0 2.1 2.2 Alcock, C.; Brown, M. E.; Gauron, T.; Heneghan, C.; Holman, M. J.; Kenter, A.; Kraft, R.; Lee, R.; Livingston, J. 惠普尔任务:探索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 秋季會議摘要. 2014-12-01, 51: P51D–3977. Bibcode:2014AGUFM.P51D3977A. 
  3. ^ 美国航天局为2016年发现任务选出3名入围者. SpaceNews.com. 2011年5月6日 [2018年12月27日]. 
  4. ^ 4.0 4.1 美国宇航局选择“惠普尔号”任务作进一步的技术开发. www.space-travel.com. 2011年5月10日 [2018年12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年2月14日). 
  5. ^ 惠普尔探测器的快速、宽视场、折反射望远镜. [2021-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3). 
  6. ^ Group, CfA Web Services. 高能天体物理. whipple.cfa.harvard.edu. [2018-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7. ^ Alcock, Charles. 惠普尔探测器:利用恒星掩星来调查探索海王星以外的太阳系. 太陽系探索:美國宇航局科學活動. [2018年12月2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1月11日). 
  8. ^ 哈勃网站:新闻-哈勃望远镜发现有史以来最小的柯伊伯带天体. hubblesite.org. [2018-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6). 
  9. ^ Ofek, Eran O; Nakar, Ehud.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对奥尔特星云目标的探测能力. 天體物理學雜誌. 2010, 711 (1): L7. Bibcode:2010ApJ...711L...7O. arXiv:0912.0948 . doi:10.1088/2041-8205/711/1/L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