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納維亞歷史

歷史的方面

斯堪的納維亞歷史斯堪的納維亞地理區域及當地人民的歷史。該地區位於北歐,包括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冰島有時也被視為斯堪的納維亞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英語環境中。

霍曼繪製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芬諾斯坎底亞地圖,也包括了周邊一些地區:德國北部、波蘭北部、波羅的海地區立窩尼亞白俄羅斯俄羅斯西北部英語Northwest Russia部分地區。約翰·霍曼英語Johann Homann(1664—1724)是一位德國地理學家和製圖師;地圖為其1730年左右繪製。

史前時代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芬諾斯坎底亞的地質圖:
   卡累利阿貝洛莫里安英語Belomorian Province科拉英語Kola Province地區的太古宙岩石
   卡累利阿和科拉地區的元古宙岩石

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幾乎沒有留下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的證據,僅有數量有限的由石頭、青銅和鐵製成的工具,還有一些珠寶和裝飾品以及石冢英語Cairn。然而,一項重要的遺存是,廣泛而豐富的岩畫遺存,被稱為岩刻

石器時代

威克塞爾冰川作用英語Weichselian glaciation期間,幾乎整個斯堪的納維亞都被埋在厚厚的永久冰層之下,因此該地區的石器時代被推遲了。靠近分水嶺的一些山谷在距今30 000年左右確實沒有冰。沿海地區在距今75 000至30 000年間多次無冰,向晚威克塞爾冰川的最終擴張,最晚發生在距今28 000年之後。[1]隨着冰川時代末期氣候慢慢變暖,以及冰川開始融化,來自中歐的游牧獵人零星地來到了該地區。但直到公元前12,000年左右,游牧者才開始在此永久居住。[來源請求]

舊石器時代晚期

隨着冰層消退,馴鹿開始在丹麥和瑞典最南端的平地上吃草。這是阿倫斯堡文化英語Ahrensburg culture的土地,這些部落在廣闊的領土上狩獵,並居住在凍原上的拉夫武英語Lavvu。這一地區除了北極白樺羅恩樹英語Rowan之外幾乎沒有森林,但北方針葉林慢慢出現了。

中石器時代

從距今9,000至6,000年前(中石器時代中晚期),斯堪的納維亞居住着游牧或半定居的群體,但我們對他們知之甚少。他們以狩獵、捕魚和採集為生。該地區已對3000年來的大約200個墓地進行了考古。[2]

公元前七千年,當馴鹿和它們的獵人遷徙到斯堪的納維亞北部時,森林也在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馬格萊莫西亞文化英語Maglemosian culture興起於丹麥及瑞典南部。再往北,在挪威及瑞典南部大部分地區,則是福斯納-亨斯巴卡文化英語Fosna–Hensbacka culture,他們大多居住在森林邊緣。北方的狩獵/採集者跟隨牛群和鮭魚遷徙,冬季向南轉移,夏季再遷回北方。這些早期人類所遵循的文化傳統與最北邊所有其它地區類似——包括現在的芬蘭、俄羅斯,以及跨過白令海峽的北美最北地帶。

公元前六千年,斯堪的納維亞南部被溫帶闊葉混交林所覆蓋。動物群落包括原牛歐洲野牛駝鹿歐洲馬鹿剛果莫斯文化英語Kongemose culture在這一時期佔據主導地位。他們在富饒的水域捕獵海豹和魚。在剛果莫斯人的北邊,挪威和瑞典南部的大部分地區還生活着其他狩獵採集者,稱為諾斯特維特和利胡爾特文化英語Nøstvet and Lihult cultures,這是福斯納-亨斯巴卡文化的後代。公元前六千年末,剛果莫斯文化被南方的埃特伯勒文化英語Ertebølle culture所取代。

新石器時代

公元前五千年期間,埃特伯勒人從南方的鄰近部落學會了製陶,那些部落已經開始耕種土地和飼養動物。於是他們也開始耕種土地,並且在公元前3000年成為巨石文化漏斗杯文化的一部分。在公元前四千年期間,這些漏斗燒杯部落擴展到瑞典直至烏普蘭。諾斯特維特和利胡爾特部落從先進的農民那裏學到了新技術(但不是農業),並在公元前四千年末形成了坑器文化英語Pitted Ware culture。這些坑器部落阻止了農民的前進,並將他們向南驅趕到瑞典西南部。但有人說農民並沒有被殺害或趕走,而是自願加入了坑器文化並成為了他們的一部分。至少有一個聚居地看起來是他們融合在一起的,即阿爾瓦斯特拉樁式住宅英語Alvastra pile-dwelling

尚不清楚這些早期斯堪的納維亞人講什麼語言,但在公元前三千年末他們被新部落所統治,許多學者認為這些新部落講的是原始印歐語,即戰斧文化。這些新民族向烏普蘭和奧斯陸峽灣遷移,他們帶來的語言可能是現代斯堪的納維亞語言的祖先。他們是牧牛人,斯堪的納維亞南部的大部分地區也隨着他們進入了新石器時代冶金學向斯堪的納維亞南部的傳播,恰逢長墳英語Long barrow築路圈地英語Causewayed enclosure、雙通道房屋英語Byre-dwelling和某些類型手工藝品的引入,似乎促成了一個完整的新石器時代社會的建立。[3]

北歐青銅時代

 
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瑞典西曼蘭Häljesta)的岩畫。合成圖像。北歐青銅時代。圖形經過描繪,以使其更加明顯。尚不清楚它們是不是原始的繪畫。

斯堪的納維亞人是通過貿易加入歐洲青銅時代文化的,這在時間上已經相當晚了,但斯堪的納維亞遺址卻展示着豐富且保存完好的物品,它們由羊毛和木材,以及從中歐輸入的青銅和黃金製成。在此期間,斯堪的納維亞在北歐石器時代之後,在該地區興起了最早的已知先進文明。斯堪的納維亞人採用了許多中歐和地中海符號,同時又創造了新的風格和物品。邁錫尼文明微蘭諾威文化腓尼基古埃及,都被認為可能影響了這一時期的斯堪的納維亞藝術品。據信,來自外國的影響源於琥珀貿易,在這一時期的邁錫尼墓葬中發現了來自波羅的海的琥珀。一些岩畫中描繪了船隻,而被稱為石頭船英語Stone ship的大型石結構表明了航運在該文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還有一些岩畫描繪的船隻,可能是地中海的。

從這段時期開始,出現了許多丘陵和田野的岩刻,但它們的意義早已失傳。還有許多青銅和黃金製品。與青銅製品相比,岩畫的外觀相當粗糙,由此人們提出了一種理論,認為它們是由不同的文化或不同的社會群體所製造的。青銅時代的北歐國家沒有留下書面文字。

北歐青銅時代的特點是氣候溫暖(與地中海相比),這使得人口相對密集,但氣候變化結束了這種狀況。氣候發生惡化,變得更潮濕、更寒冷(有時認為這是形成芬布爾之冬傳說的原因),似乎很可能是氣候迫使日耳曼部落向南進入了歐洲大陸。在此期間,斯堪的納維亞人對東歐產生了影響。一千年後,眾多聲稱起源於斯堪的納維亞的東日耳曼部落勃艮第人哥特人赫魯利人)和倫巴第人一樣,在約達尼斯的《哥特史》中將斯堪的納維亞(斯堪德扎英語Scandza)稱為「民族的子宮」。

前羅馬鐵器時代

北歐青銅時代因氣候惡化、更寒冷和更潮濕而結束。這一時期考古發現的貧乏是出了名的。

也是在這一時期,日耳曼部落英語List of early Germanic peoples開始為地中海世界和羅馬人所知。公元前113—前101年,來自現丹麥日德蘭半島的兩個日耳曼部落,[4]攻擊了羅馬共和國,現稱為辛布里戰爭。這兩個部落是辛布里人條頓人,他們最初給羅馬造成了自第二次布匿戰爭以來最慘重的損失。辛布里人和條頓人最終被羅馬軍團擊敗。

最初,鐵是比較貴重的,被用於裝飾。最古老的物品是針,但也發現了劍和鐮刀。整個時期仍在繼續使用青銅,但主要用於裝飾。這些傳統是北歐青銅時代的延續,但也受到中歐哈爾施塔特文化的強烈影響。他們延續了骨灰瓮文化的傳統,即焚燒屍體並將骨灰放入瓮中。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中歐拉坦諾文化的影響從德國西北部傳播到了斯堪的納維亞,斯堪的納維亞南部所有省份都發現了這一時期的出土文物。從那時起,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劍、盾頭、矛頭、剪刀、鐮刀、鉗子、刀、針、帶扣、水壺等。青銅繼續用於托克英語Torc和水壺,並延續了青銅時代的風格。最突出的發現之一是來自日德蘭半島德比約馬車英語Dejbjerg wagon,這是一種帶有青銅部件的木製四輪馬車。

羅馬鐵器時代

雖然許多日耳曼人部落與羅馬帝國的文化和軍事存在保持着持續的接觸,但斯堪的納維亞的大部分地區卻位於拉丁世界的最邊緣。除了偶爾提及瑞典人英語Swedes (tribe)(Suiones)和蓋特人英語Geats(Gautoi)之外,斯堪的納維亞的大部分都沒有被羅馬人記錄下來。

斯堪的納維亞引入了大量商品,如硬幣(7000多枚)、容器、青銅像、玻璃燒杯、琺瑯扣、武器等。而且,金屬件和陶器具有明顯的羅馬風格。有些物品是首次出現,例如剪刀和棋子。

在丹麥、石勒蘇益格和瑞典南部也有許多這一時期的酸沼木乃伊。除了這些木乃伊之外,還有武器、家居用品和羊毛衣物。在石勒蘇益格的尼達姆莫斯英語Nydam mose發現了4世紀的大型划槳船隻。許多人沒有火化就埋葬了,但火化的傳統後來又重新流行起來。

到了五六世紀,金銀變得更加普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日耳曼部落洗劫羅馬帝國,許多斯堪的納維亞人將洗劫的金銀帶了回去。

日耳曼鐵器時代

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的時期被稱為日耳曼鐵器時代英語Archaeology of Northern Europe#Germanic Iron Age,分為早期日耳曼鐵器時代和晚期日耳曼鐵器時代。在瑞典,晚期又被稱為文德爾時期,在梅拉倫湖盆地有豐富的墓葬遺存。在早期日耳曼鐵器時代,歷史上出現了丹人。根據約達尼斯的說法,他們與瑞典人(suehans,suetidi)是同一血統,並取代了赫魯利人

羅馬帝國衰落期間,大量黃金流入斯堪的納維亞,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優秀的黃金製品。黃金被用來製作劍的支架和布萊克梯特英語Bracteate;著名的例子是加勒胡斯金角英語Golden Horns of Gallehus

羅馬帝國消失之後,黃金變得稀缺,斯堪的納維亞人開始製造鍍金青銅器,上面帶有動物花紋的斯堪的納維亞風格裝飾。早期日耳曼鐵器時代,裝飾上所展示的動物相當忠實於解剖學;但在晚期日耳曼鐵器時代,它們演變成複雜的形狀,四肢交錯,這在維京時代是很普遍的。

2020年2月,「冰之秘密計劃」(Secrets of the Ice Program)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隻1500年前的維京箭頭,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日耳曼鐵器時代。它被鎖在挪威南部的一座冰川中,冰川是由尤通黑門山脈的氣候變化引起的。鐵製箭頭還附有帶裂紋的木杆和一隻羽毛,長17厘米,重28克。[5][6][7]

薩米人

 
阿爾夫·伊瓦爾·薩繆爾森英語Alf Ivar Samuelsen,靠海薩米人(Sea Saami,或Sami、Sapmi),來自挪威拉普蘭(Norwegian Lapland)的芬馬克

自史前時代以來,[8][9]歐洲北極地區的薩米人,就在現挪威、瑞典、芬蘭及俄羅斯的科拉半島這一區域的北部生活和工作。它們在芬諾斯坎底亞與俄羅斯的北極、亞北極地區,居住了至少5000年。[10]薩米人屬於北極民族,是北極理事會原住民秘書處等環極地團體的成員。[11]

薩米人與斯堪的納維亞人(中世紀時期被稱為諾斯人)有着複雜的關係。斯堪的納維亞人是斯堪的納維亞的主要民族,講斯堪的納維亞語。大多數薩米人居住在斯堪的納維亞人建立並統治的挪威和瑞典王國。薩米人在芬諾斯坎底亞生活了大約3,500年,但人們有時普遍認為,薩米人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定居並不早於諾斯人/斯堪的納維亞人。日耳曼語民族向斯堪的納維亞南部的遷移是獨立發生的,與後來薩米人向北部地區的遷移是分開的。[12]

在薩米人傳統的土地上,可以找到一些岩畫和考古發現,例如公元前約10,000年的定居點。[13]這些舊石器時代晚期和中石器時代早期的狩獵者和採集者,被研究人員以科姆薩山英語Komsafjället的名字命名為科姆薩人英語Komsa culture,因為並不知道他們如何稱呼自己。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第169號公約,自1990年起,薩米人被認可為挪威的原著民,因此根據國際法,挪威的薩米人享有特殊的保護和權利。

維京時代

 
複製的維京船

維京時代維京人(斯堪的納維亞戰士和商人)襲擊、殖民並探索了歐洲、中東和北非的大部分地區,最西到達了紐芬蘭島

通常認為,維京時代開始於793年,當年維京人掠奪了英國重要的林迪斯法恩島修道院;而其結束的標誌則是1066年無情者哈拉爾入侵英格蘭失敗,以及諾曼征服英格蘭[14]

定居時代

 
斯堪的納維亞定居點與航行

定居時代始於公元800年左右。[來源請求]維京人入侵並最終定居在蘇格蘭[來源請求]、英格蘭[來源請求]格陵蘭[來源請求]法羅群島[來源請求]冰島[來源請求]、愛爾蘭[來源請求]立窩尼亞[來源請求]諾曼第[來源請求]設得蘭群島西西里羅斯和現紐芬蘭島文蘭[來源請求]。瑞典定居者主要集中在羅斯、立窩尼亞和其它東部地區,而挪威人和丹麥人主要集中在西歐和北歐。[來源請求]這些東遷的斯堪的納維亞移民最終被稱為瓦良格人(væringjar,意為「宣誓者」),根據最古老的斯拉夫資料來源[來源請求],這些瓦良格人在蒙古族入侵之前建立了基輔羅斯,這是主要的東歐國家。西方領導的戰士,最終被稱為維京人,在法國諾曼第、英格蘭和愛爾蘭等地區留下了偉大的文化印記[來源請求],維京入侵者還在愛爾蘭建立了都柏林市。冰島於九世紀末首次淪為殖民地。[來源請求]

與波羅的海斯拉夫人的關係

在這個時代以及之前,諾斯人與斯拉夫人明顯地混雜在一起。斯拉夫文化和維京文化相互影響:斯拉夫和維京部落「緊密相連,互相爭鬥,相互混雜,互通有無」。[15][16][17]中世紀時,大量商品從斯拉夫地區進入斯堪的納維亞,丹麥是「斯拉夫和斯堪的納維亞元素的熔爐」。[15]斯拉夫人在斯堪的納維亞的存在「比以前想像的更重要」,[15]儘管「斯拉夫人及其與斯堪的納維亞的互動尚未得到充分研究」。[18]丹麥一座10世紀的女戰士墓,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屬於維京人。然而,新的分析揭示,這名女子是來自今波蘭的斯拉夫人。[15]瑞典第一位國王勝利者埃里克娶了波蘭皮雅斯特家族岡希爾德英語Gunhild of Wenden[19]他的兒子奧洛夫·舍特康努格同樣愛上了斯拉夫女子——弗里拉瑞典語Frilla,並納她為妾。[20]她為他生下一兒一女,即後來的瑞典國王厄蒙德·斯萊姆和挪威王后阿斯特麗德·奧洛夫斯多特英語Astrid Olofsdotter of Sweden。丹麥、英格蘭和挪威國王克努特大帝,是波蘭梅什科一世的外孫。[21]他的母親可能是以前瑞典國王埃里克(Eric)的波蘭王后。

基督教化

 
在挪威基督教化期間,奧洛夫國王下令將塞德爾英語Seiðr法師綁在退潮的礁石上,致其延遲溺水身亡,以此鞏固了基督教在挪威王國的霸權。

維京人的宗教信仰與北歐神話密切相關。維京人非常重視戰鬥和榮譽,並注重瓦爾哈拉理念,這是神話中死去戰士的眾神的家園。挪威的另一個傳統是血親復仇,這對冰島造成了尤其嚴重的破壞。

基督教出現在斯堪的納維亞,比歐洲大部分地區都要晚。在丹麥,藍牙哈拉爾於965年左右將該國基督教化。[22]挪威的基督教化進程始於奧拉夫一世(公元995—約1000年在位)和奧拉夫二世(公元1015—1030年在位)統治期間。奧拉夫一世和二世在挪威境外自願受洗。奧拉夫二世成功地將英國神職人員帶到了他的國家。挪威從北歐宗教皈依到基督教,主要是因為英格蘭傳教士的努力。由於王室乃至整個國家都接受了基督教,傳統的薩滿教習俗被邊緣化並最終受到迫害。渥爾娃女巫是斯堪的納維亞在基督教之前的傳統塞德爾法師,她們在十一至十二世紀新的基督教化政府的統治下被處決或流放。[23]

在挪威的壓力下,冰島自由邦於公元1000年接受了基督教。戈迪英語Gothi首領托爾蓋爾·約斯韋廷格迪英語Thorgeir Ljosvetningagodi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制定一項法律使基督教成為官方宗教,同時私人宗教活動不受法律約束,他成功避開了來自挪威的威脅,限制了爭鬥,避免了出於宗教動機的內戰。[24]

瑞典過渡到基督教需要的時間多一點,本土宗教習俗在當地社區普遍保留到十一世紀末。1066年,瑞典爆發了一場短暫的內戰,這主要反映了本土宗教和基督教信徒之間的分歧;到十二世紀中葉,基督教派似乎取得了勝利;1164年,曾經的抵抗中心烏普薩拉成為了瑞典大主教的所在地。斯堪的納維亞的基督教化,與維京時代的結束,幾乎是同時的。據信,採納基督教,有助於維京社區融入歐洲大陸更大的宗教和文化框架。

中世紀(1100—1600年)

聯盟

 
1397年的卡爾馬聯盟

卡爾馬聯盟(丹麥語/挪威語/瑞典語:Kalmarunionen)是一系列共主邦聯(1397—1520),它們將丹麥、挪威和瑞典三個王國統一在一個君主的統治下。這些國家放棄了主權,但仍然獨立,而不同的利益(特別是瑞典對丹麥與荷爾斯泰因統治地位的不滿)引發了衝突,這場衝突對聯盟起到了阻礙作用,從1430年代直到它1523年最終解體。[25]

1611—1613年的卡爾馬戰爭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以武力重建卡爾馬聯盟的最後一次嚴肅(儘管可能不切實際)嘗試。然而,卡爾馬戰爭以丹麥人的小勝而告終,而不是瑞典人的徹底失敗。這場戰爭之後,丹麥就沒有再嘗試重建卡爾馬聯盟。

宗教改革

1530年代,斯堪的納維亞開始了宗教改革,並很快成為信義宗一個中心地帶。除了丹麥的一小部分人口外,天主教在斯堪的納維亞幾乎完全消失。[26]

17世紀

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是1618—1648年間發生的一場衝突,主要發生在神聖羅馬帝國的中歐領土上,但也涉及大多數主要大陸強國。儘管從一開始就是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的宗教衝突,但哈布斯堡王朝的自我保護也是一個核心動機。丹麥人和瑞典人在不同時間先後進行了干預,以保護他們的自身利益。

 
克里斯蒂安四世的肖像

丹麥-挪威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1577—1648)本身就是一位路德教徒,他擔心丹麥作為新教國家而主權受到威脅,因此率領軍隊對抗神聖羅馬帝國,以幫助德國新教徒,從而開始了丹麥的干預。該時期從1625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629年。克里斯蒂安四世從他在德國北部的政策中獲益匪淺。(1621年,漢堡被迫接受丹麥統治。1623年,這位丹麥繼承人被任命為維爾登親王主教區英語Prince-Bishopric of Verden的行政長官。1635年,他又成為不萊梅親王大主教區英語Prince-Archbishopric of Bremen的行政長官。)作為行政長官員,克里斯蒂安四世的表現非常出色。他的王國獲得了歐洲其它地方幾乎無法比擬的穩定和財富,這些財富來源於厄勒海峽的通行費和瑞典的巨額戰爭賠款。這也促使法國攝政王黎塞留願意資助丹麥入侵德國。克里斯蒂安四世率領兩萬人的僱傭軍入侵,但丹麥軍隊遭到重創,克里斯蒂安四世不得不簽署了可恥的失敗協議。這是第一次軍事挫折,加上其後一系列的軍事挫折,共同削弱了丹麥王國。

 
1632年11月16日,古斯塔夫·阿道夫國王在呂岑會戰中陣亡

瑞典的干預始於1630年,一直持續到1635年。斐迪南二世宮內的一些人認為華倫斯坦想要控制德國王子,從而獲得對皇帝的影響力。1630年,斐迪南二世解僱了華倫斯坦。後來,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襲擊了帝國,並在許多重大戰役中取得了勝利,之後他召回了華倫斯坦。

古斯塔夫·阿道夫和他之前的克里斯蒂安四世一樣,前來幫助德國路德教徒,阻止天主教對其祖國的侵略,並在波羅的海沿岸的德國各州中獲得經濟影響力。與克里斯蒂安四世一樣,古斯塔夫·阿道夫也得到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首席大臣黎塞留,以及荷蘭人的資助。1630—1634年,他們擊退了天主教勢力,並收復了大部分被新教佔領的土地。

瑞典和瑞典帝國的崛起

 
1658年簽訂《羅斯基勒條約》後,瑞典達到了其領土擴張的鼎盛時期。深綠色區域為17世紀瑞典的疆域

瑞典的崛起始於卡爾九世的統治。英格里亞戰爭期間,瑞典向東擴張了領土。與波蘭、丹麥-挪威和德國等國的其它幾場戰爭使瑞典進一步擴張,但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例如卡爾馬戰爭。瑞典開始鞏固其帝國。不久之後又發生了其它幾場戰爭,包括第二次北方戰爭斯科訥戰爭。這段時期,丹麥遭受了多次失敗。最終,在卡爾十一世的統治下,帝國在半專制君主制下得到鞏固。[27]

18世紀

大北方戰爭

 
1700年瑞典在納爾瓦的勝利,古斯塔夫·塞德斯特倫英語Gustaf Cederström作於1910年

大北方戰爭發生在1700—1721年間,戰爭的一方是俄羅斯、丹麥-挪威薩克森-波蘭的聯盟(自1715年起還有普魯士漢諾威),另一方是瑞典。這場戰爭始於1700年聯軍對瑞典的協同進攻,結束於1721年締結《尼斯塔德和約》和《斯德哥爾摩和約》。戰爭的結果是,俄羅斯取代瑞典成為波羅的海的主導權力,並成為歐洲政治的主要力量。

殖民主義

從17世紀開始直到20世紀,瑞典和丹麥-挪威都在斯堪的納維亞以外維持着許多殖民地。格陵蘭冰島和北大西洋的法羅群島都曾是挪威的屬地,被併入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在加勒比地區,丹麥分別於1671年在聖托馬斯島、1718年在聖約翰島建立了殖民地,並於1733年從法國手中購買了聖克羅伊島。丹麥在印度、塔蘭甘巴迪塞蘭坡也擁有殖民地。丹麥東印度公司的經營地就在塔蘭甘巴迪。瑞典也特許成立了瑞典東印度公司。在全盛時期,丹麥和瑞典東印度公司進口的茶葉比英國東印度公司還多,並將其中90%走私到英國,以賺取巨額利潤。這兩家東印度公司都在拿破崙戰爭期間倒閉了。1630年代,瑞典在北美特拉華州曾短暫擁有一塊殖民地——新瑞典,後來又獲得了加勒比海的聖巴泰勒米島(1785—1878年)和瓜德羅普島

19世紀

拿破崙戰爭

 
1801年第一次哥本哈根戰役

拿破崙戰爭期間,斯堪的納維亞陷入了分裂。[28]丹麥-挪威試圖保持中立,但在英國要求交出海軍後也捲入了衝突。[29]此後英國在1801年第一次哥本哈根戰役中攻擊了丹麥艦隊,並在1807年第二次哥本哈根戰役中轟炸了該市。1807年第二次哥本哈根戰役之後,丹麥艦隊大部被俘。對哥本哈根的轟炸,致使丹麥-挪威與法國結盟,並與英國爆發全面戰爭。英國海軍封鎖了丹麥-挪威,嚴重阻礙了兩王國間的交通,並在挪威造成了饑荒。當時與英國結盟的瑞典,在1807年趁機入侵挪威,但被擊退。在隨後的幾年裏,丹麥艦隊的殘餘力量在海上與英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戰鬥,包括西蘭角海戰英語Battle of Zealand Point林厄海戰英語Battle of Lyngør安霍爾特海戰英語Battle of Anholt。丹麥人試圖突破英國的封鎖,這場戰爭後被稱為炮艦戰爭。戰後,丹麥被迫將黑爾戈蘭島割讓給了英國。

1805年,瑞典加入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以對抗拿破崙一世,但1807年的《蒂爾西特條約》使該同盟瓦解,並使俄羅斯成為法國的盟友。俄羅斯於1808年入侵芬蘭,並迫使瑞典在1809年的《弗雷德里克港和約》中割讓了一些省。國王古斯塔夫四世·阿道夫政府的無能,致使他被廢黜和流放。新憲法出台了,他的叔叔卡爾十三世即位。由於他沒有子嗣,瑞典選擇了挪威軍隊總司令奧古斯滕堡的克里斯蒂安·奧古斯特(Christian August of Augustenborg)親王作為其繼任者。然而,他在1810年突然去世,瑞典人不得不尋找另一位候選人,並再次選擇了敵方軍官。法國元帥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將被任命為下一任國王。卡爾·奧托·默納男爵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國會議員,是他最先提出讓這位年輕軍人接替瑞典王位的。貝爾納多特原本是拿破崙十八位元帥之一。

1813年,瑞典決定加入反法同盟,並得到承諾,將把挪威劃給瑞典作為獎勵。1813年10月萊比錫戰役後,貝爾納多特放棄追擊拿破崙,向丹麥進軍,並迫使丹麥-挪威國王於1814年1月14日締結了《基爾條約》。挪威被割讓給瑞典國王,但丹麥保留了法羅群島、冰島和格陵蘭等挪威大西洋領地。然而,《基爾條約》卻並未生效。挪威宣佈獨立,通過了自由憲法,並選舉克里斯蒂安·腓特烈王子為國王。在與瑞典進行了短暫的戰爭後,挪威不得不簽署《莫斯公約》,同意與瑞典建立聯合王國。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國王於10月退位並前往丹麥,挪威議會在頒佈了允許與瑞典合併所需的憲法修正案之後,選舉瑞典國王為挪威國王。

瑞典和挪威

根據《基爾條約》,1814年1月14日,丹麥-挪威國王將挪威割讓給瑞典國王。該條約的條款在挪威激起了廣泛的反對。挪威副王兼丹麥-挪威王位繼承人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帶頭發動全國起義,自稱攝政王,並在埃茲沃爾召開了制憲會議。1814年5月17日,議會簽署了《挪威憲法》,克里斯蒂安·腓特烈當選為獨立的挪威國王。

瑞典國王拒絕了挪威獨立的要求,並於1814年7月27日發動了軍事行動,襲擊了瓦勒爾群島和腓特烈斯塔市。瑞典軍隊在數量、裝備和訓練上均佔優,領軍者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是拿破崙最重要的將軍之一,也是新當選的瑞典王儲。戰鬥很快結束,瑞典人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停戰談判於1814年8月14日結束。

在和平談判中,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同意放棄對挪威王位的要求及返回丹麥,條件是瑞典接受民主的挪威憲法和鬆散的聯合體。1814年11月4日,挪威議會通過了與瑞典結盟所需的憲法修正案,並選舉國王卡爾十三世為挪威國王。

隨着挪威對聯盟日益不滿,議會於1905年6月7日一致宣佈解散。這一單方面行動遭到了瑞典的戰爭威脅。8月13日的公民投票確認了議會的決定。卡爾斯塔德談判於9月23日與瑞典達成協議,並撤銷戰爭動員。兩國議會於10月16日撤銷了《聯合法案》,被廢黜的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放棄了對挪威王位的要求,並於10月26日承認挪威為獨立王國。挪威議會將空缺的王位授予了丹麥卡爾王子。另一次公民投票確認了君主制,之後王子接受了王位。1905年11月25日,他抵達挪威,成為了哈康七世

芬蘭戰爭

芬蘭戰爭發生在1808年2月至1809年9月之間,交戰雙方是瑞典和俄羅斯。戰爭的結果是,佔據瑞典本土英語Sweden proper東部三分之一的芬蘭,成為了俄羅斯帝國境內自治的芬蘭大公國。在1917年獨立之前,芬蘭一直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另一個顯著的影響是,瑞典議會通過了新憲法,產生了新王室,開啟了貝爾納多特王朝

工業化

斯堪的納維亞的工業化始於19世紀中葉。在丹麥,工業化始於哥本哈根,並且在1890年代之前也僅限於哥本哈根,此後小城鎮才開始迅速發展。在進入20世紀之前,丹麥仍以農業為主,但農業生產實現了現代化,乳製品和肉類加工變得比農產品直接出口更加重要。

一戰期間,瑞典的工業化英語Industrialization of Sweden經歷了繁榮。非常重要的一項工程是建設了一條鐵路,將北部礦山和瑞典南部連接起來。

斯堪的納維亞主義

現代使用斯堪的納維亞一詞源於斯堪的納維亞主義政治運動。該運動活躍於19世紀中葉,主要是兩次石勒蘇益格戰爭期間。在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1848—1850年)中,瑞典和挪威貢獻了相當大的軍事力量。在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1864年)時,等級議會英語Riksdag of the Estates譴責了國王承諾對丹麥提供軍事支持。

移民

十九世紀後期,許多斯堪的納維亞人移民到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非洲和新西蘭。斯堪的納維亞人主要的移民潮出現在1860—1880年代,但一直持續到1930年代仍有不少移民。絕大多數移民離開農村,尋找更好的農業和經濟機會。加上芬蘭和冰島,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在1850年後的八十年間離開了。人口大量外流的部分原因是,死亡率下降導致人口增長,從而增加了失業率。[30]挪威的移民比例最高,而丹麥最低。

1820—1920年間,超過200萬斯堪的納維亞人在美國定居。其中,100萬來自瑞典,30萬來自丹麥,73萬來自挪威。[31]挪威的這一數字幾乎相當於1800年時全國人口的80%。北美最受歡迎的目的地是明尼蘇達艾奧瓦南北達科他英語The Dakotas威斯康星密歇根草原三省安大略[32]

貨幣聯盟

 
斯堪的納維亞主義

斯堪的納維亞貨幣聯盟是由瑞典和丹麥於1873年5月5日建立的貨幣同盟,採用金本位固定匯率制。挪威因與瑞典結盟,於兩年後的1875年加入貨幣聯盟,將其貨幣與黃金掛鈎,並與丹麥和瑞典處於同一水平(.403克[33])。貨幣聯盟是19世紀斯堪的納維亞政治運動為數不多的切實成果之一。[34]

聯盟提供了固定匯率和貨幣穩定性,但成員國仍繼續發行各自單獨的貨幣。即使最初沒有預見到這種情況,所感知到的安全性也導致了這樣一種情況——幾乎整個地區都接受了正式的獨立貨幣,認為它們「與法定貨幣一樣好」。

1914年一戰的爆發結束了貨幣聯盟。1914年8月2日,瑞典放棄了金本位。失去了固定匯率,自由流通就結束了。

20世紀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期間,所有三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都保持了中立。戰爭確實對該地區的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主要是由於英國對德國的封鎖。然而,他們能夠通過與英國的貿易協定來繞過這個問題。挪威的大型商船隊向英國運送了重要的物資,但由於德國海軍的無差別攻擊,船隻和水手遭受了巨大損失。丹麥動員了大部分軍隊,但德國仍然在某種程度上侵犯了丹麥的主權,例如在厄勒海峽採礦。相當多來自日德蘭半島南部的丹麥種族的人,在德國軍隊中作戰。[35][36]

福利國家的發展

這三個國家都在20世紀初期到中期發展成為社會福利國家,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瑞典和丹麥的社會民主黨以及挪威的工黨的執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

 
威悉演習行動初始階段的德國登陸點

1939年底二戰開始不久,同盟國軸心國都擔心對方在斯堪的納維亞獲得權力。英國認為德國正在計劃入侵,並制定了反計劃準備自己入侵。同時,德國也擔心英國會在該地區獲得基地,並聲稱他們懷疑這是一次徹底的入侵。此外,德國非常看重通過挪威獲得的瑞典鐵礦石,若失去則難以承受。他們還想得到挪威,因為其擁有不凍港。這使得挪威成為了主要目標,而丹麥則是次要目標,主要是為了藉助其入侵挪威。1940年4月9日,經過幾個月的籌劃,德國在同一天入侵了丹麥和挪威,比英國的入侵計劃早了幾天。[37]

各國的反應截然不同。[38]丹麥在入侵後兩小時即投降,只損失了十六人。他們力求避免平民傷亡,及獲得德國的優惠待遇。但挪威卻拒絕屈服,全力英勇作戰,儘管其軍力有限且準備不足。西方盟國提供了軍事援助,但並未形成有效的戰役。1940年6月10日,挪威官方軍隊向入侵者投降,而國王哈康七世及其合法政府則流亡英國。

事實證明,丹麥的策略在短期內更為有利。這是導致德國給予丹麥高度自治的因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在丹麥並沒有真正的計劃。入侵後,他們根本不打算放棄丹麥,而是將其視為帝國永久的一部分。此外,納粹理論家認為丹麥人同為北歐人和雅利安人,這進一步幫助了丹麥。基於所有這些原因,丹麥得以保留其議會和國王,以及大部分正常的國內職能。然而,對德國的怨恨卻與日俱增,針對德國的小規模破壞也變得司空見慣。最終德國做出反應,取消了丹麥的代議制政府,並實施了戒嚴令。

挪威在其被占期間受到的對待則更加嚴厲。反對黨被消滅,挪威法西斯政黨全國集會黨任命了所有政府官員。維德孔·吉斯林是柏林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傀儡,被任命為部長兼總統。工會只有接受納粹控制才能存在。這些鉗制措施可以確保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合作。大約有百分之十的人支持納粹黨。但兩國之間仍是敵對關係,佔領軍的數量幾乎達到,每十個挪威人就有一個德國人。

丹麥和挪威在與德國種族滅絕政策的合作方面也有所不同。1942年,吉斯林政府控制的挪威警察,在抓捕挪威猶太人方面進行了協助。然而,勇敢的挪威人設法從納粹集中營中拯救了超過一半的猶太人,並幫助他們逃到瑞典的安全地帶。他們這樣做是冒着很大風險的,因為援助猶太人會受到嚴厲的懲罰。直到1943年,丹麥猶太人方拜託了德國的迫害,因此丹麥在德國人進攻時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丹麥人致力於保護丹麥猶太人,是很出名的。超過96%的猶太人被船運到瑞典的安全地帶,而其他人則在丹麥基督教家庭和組織中尋求庇護。

瑞典是斯堪的納維亞三國中唯一沒有被入侵的國家,並且戰爭期間在名義上保持了中立。他們成功地與德國人建立了和平關係,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原材料。瑞典政府非常小心地避免激怒納粹,甚至說服報紙編輯們去審查文章,並允許納粹通過瑞典運送物資到挪威,一直持續到1943年。不過,他們偶爾也會援助盟軍。他們為逃離丹麥的猶太人提供庇護,並在冬季戰爭期間向芬蘭提供了大量援助。

戰後

戰後,所有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都認為,有必要建立某種形式的共同防禦政策。他們開始討論建立北歐防衛同盟。這三個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如果結成聯盟,它們仍會保持國家主權獨立,但在外交政策和安全問題上將作為一個集團來行事。1948年冬至1949年,一個聯合的斯堪的納維亞委員會正在討論擬議中的聯盟,但這一努力卻被蒙上了陰影,一個因素是美蘇之間冷戰的緊張局勢,另一個因素則是建立西方聯盟(即後來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的準備工作。西方聯盟首先要滿足自己的迫切需求,然後才能向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提供軍備,這一問題最終成為挪威退出談判的轉折點。丹麥仍願與瑞典結盟,但瑞典人認為這樣做沒有什麼好處,因此否決了該提議。挪威和丹麥隨後成為《北大西洋公約》簽署國和北約成員國。經過激烈辯論後,瑞典保持了其中立國政策。

歐洲一體化

北歐國家於1952年成立了北歐理事會,兩年後成立了北歐護照聯盟。丹麥在1972年全民公投後,成為第一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斯堪的納維亞成員,這為後來在1973年加入歐盟鋪平了道路。瑞典於1995年加入歐盟;蘇聯解體前,瑞典認為這樣做會被認為是在挑釁。挪威在1972年英語1972 Norwegian European Communities membership referendum1994年英語1994 Norwegian European Union membership referendum的入歐全民公投後,至今仍處於歐盟之外,但挪威是《申根公約》的簽署國和歐洲經濟區的成員。除芬蘭之外,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都沒有加入歐元區,丹麥和瑞典都是經過全民公投拒絕的。丹麥在1992年經投票決定不加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但在就選擇退出進行談判後又撤銷了決定。

參見

參考資料

  1. ^ Mangerud, Jan. The Last Ice Age in Scandinavia [斯堪的納維亞最後的冰川時代]. ResearchGate. 1991-01-01 [2020-08-03] (英語). 
  2. ^ Gummesson, Sara; Hallgren, Fredrik; Kjellström, Anna. Keep your head high: skulls on stakes and cranial trauma in Mesolithic Sweden [昂首挺胸:瑞典中石器時代木樁上的頭骨及顱骨創傷]. 古物 (雜誌). 2018, 92 (361): 74—90. ISSN 0003-598X. doi:10.15184/aqy.2017.210  (英語). 
  3. ^ Gebauer, Anne Birgitte; Sørensen, Lasse Vilien; Taube, Michelle; Wielandt, Daniel Kim Peel. First Metallurgy in Northern Europe: An Early Neolithic Crucible and a Possible Tuyère from Lønt, Denmark [北歐最早的冶金術: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坩堝,以及可能來自丹麥倫特的風口]. 歐洲考古學雜誌英語Europe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21年2月, 24 (1): 27—47. ISSN 1461-9571. S2CID 219430892. doi:10.1017/eaa.2019.73. eISSN 1741-2722 (英語). 
  4. ^ Ó hÓgáin, Dáithí. The Celts: A History [凱爾特人歷史]. 博伊德爾出版社英語Boydell & Brewer. 2003: 131. ISBN 0-85115-923-0 (英語).  ISBN 978-0-85115-923-2,共297頁
  5. ^ Bailey, Stephanie. Climate change reveals, and threatens, thawing relics [氣候變化揭示並威脅着融化中的文物]. CNN. 2019-02-26 [2020-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26) (英語). 
  6. ^ Ramming, Audrey. Photo Friday: Norwegian Glacial Ice Preserves Ancient Viking Artifacts [周五照片:挪威冰川保存着古代維京文物]. GlacierHub. 2020-03-06 [2020-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5) (英語). 
  7. ^ Curiosmos. 1,500-Year-Old Viking Arrowhead Found After Glacier Melts in Norway [挪威冰川融化後發現1,500年前維京箭頭]. Curiosmos. 2020-03-09 [2020-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5) (英語). 
  8. ^ Korpijaakko-Labba, Kaisa. L Om samernas rättsliga ställning i Sverige–Finland. En rättshistorisk utredning av markanvändningsförhållanden och -rättigheter i Västerbottens lappmark före mitten av 1700-talet [關於薩米人在瑞典-芬蘭的法律地位——18世紀中葉之前西博滕拉普蘭的土地使用條件和權利的法律歷史考察]. 1994: 17 (瑞典語). 
  9. ^ Korpijaakko-Mikkel, Sara. Siida and traditional Sami reindeer herding knowledge [斯伊達和傳統薩米人馴鹿放牧知識]. 北方評論英語Northern Review. 2009-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英語). 
  10. ^ Broadbent, Noel. Lapps and Labyrinths: Saami Prehistory, Colonization, and Cultural Resilience [拉普斯與迷宮:薩米史前史、殖民化和文化彈性]. 史密森學會出版社. 2010-03-16: 304. ISBN 978-0-9788460-6-0 (英語). 
  11. ^ IPS Arctic Council Indigenous Peoples' Secretariat [IPS北極理事會原住民秘書處]. 北極理事會. 2010 [2018-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3) (英語). 
  12. ^ T·道格拉斯·普萊斯英語T. Douglas Price. Ancient Scandinavia: An Archaeological History from the First Humans to the Vikings [古斯堪的納維亞:從第一批人類到維京人的考古史].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5. ISBN 9780190231972 (英語). 
  13. ^ The ski-going people – Early history [滑雪民族——早期歷史]. Galdu:Resource Centre for the Rights of Indigenous Peoples.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2) (英語). 
  14. ^ Martin Arnold. The Vikings: culture and conquest [維京人:文化與征服]. 漢布爾登出版社英語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6 (英語). 
  15. ^ 15.0 15.1 15.2 15.3 Viking Woman Warrior May Have Been Slavic [維京女戰士可能是斯拉夫人]. 史密森尼 (雜誌).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英語). 
  16. ^ Barford, Paul M. The Early Slav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Early Medieval Eastern Europe [早期斯拉夫人:中世紀早期東歐的文化與社會]. 康奈爾大學出版社. 2001. ISBN 978-0-8014-3977-3 (英語). 
  17. ^ Radziwillowicz, Natalia. Considering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Scandinavia and the southern Baltic coast in the 10th −11th Centuries [考慮10—11世紀斯堪的納維亞與波羅的海南岸之間的聯繫] (PDF). Innervate (諾丁漢: 諾丁漢大學). 2016—2017, 9: 39—55 [2021-01-17]. ISSN 2041-677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1-22) (英語). 
  18. ^ Roslund, Mats. Chapter Five. Slavic Guests In The Scandinavian House [第五章:斯堪的納維亞房子裏的斯拉夫客人]. Guests in the House [房子裏的客人]. 萊頓: 布里爾出版社. 2007: 469—530 [2021-01-17]. ISBN 978-90-04-16189-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英語). 
  19. ^ Olaf [奧洛夫]. 大英百科全書.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7) (英語). 
  20. ^ Lindqvist, Herman. Historien om alla Sveriges drottningar: från myt och helgon till drottning i tiden [所有瑞典女王的歷史:從神話和聖人到當今的女王]. 諾斯特出版社英語Norstedts förlag威斯康星大學. 2006: 24、35、536 [2021-01-17]. ISBN 91130152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2) (瑞典語). 
  21. ^ Canute (I) king of England, Denmark, and Norway [英格蘭、丹麥和挪威國王克努特一世]. 大英百科全書. [2021-01-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英語). 
  22. ^ Christianity comes to Denmark [基督教傳入丹麥]. 丹麥國立博物館. [2023-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3) (英語). 
  23. ^ Nora Berend. Christianization and the Rise of Christian Monarchy: Scandinavia, Central Europe and Rus' c.900–1200 [基督教化與基督教君主制的興起:斯堪的納維亞、中歐和羅斯,約900—1200年]. 2010 (英語). 
  24. ^ Thorgeir Ljosvetningagodi –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托爾蓋爾·約斯韋廷格迪——皈依基督教]. The Saga Museum. [2015-1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30) (英語). 
  25. ^ Harald Gustafsson. A state that failed? On the Union of Kalmar, especially its dissolution. [一個失敗的國家?關於卡爾馬聯盟,尤其是其解體。]. 斯堪的納維亞歷史期刊英語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istory. 2006, (31.3—4): 205—220 (英語). 
  26. ^ Ole Peter Grell. Scandinavian Reformation: From Evangelical Movement to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Reform [斯堪的納維亞宗教改革:從福音派運動到改革的制度化]. 1995: 218 (英語). 涵蓋1500—1699年
  27. ^ Erik Thomson. Beyond the Military State: Sweden's Great Power Period in Recent Historiography [超越軍事國家:近代史學中的瑞典強權時期]. 歷史指南針英語History Compass. 2011, (9#4): 269—283. doi:10.1111/j.1478-0542.2011.00761.x (英語). 涵蓋1618—約1700年
  28. ^ Charles Esdaile. Napoleon's Wars: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拿破崙的戰爭:國際史]. 2009 (英語). 
  29. ^ 奧勒·費爾德拜克英語Ole Feldbæk. Denmark in the Napoleonic Wars: A Foreign Policy Survey [拿破崙戰爭中的丹麥:外交政策調查] (PDF). 斯堪的納維亞歷史雜誌英語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istory. 2001, (26.2): 89—10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03-05) (英語). 
  30. ^ Scandinavian Roots – American Lives – The Story of the Great Emigration [根在斯堪的納維亞——生活在美國——大移民的故事].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3-12-06) (英語). 
  31. ^ John Simkin. Danish Immigrants [丹麥移民]. 斯巴達克斯教育英語Spartacus Educational. 2020年1月 [2023-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09) (英語). 
  32. ^ Hans Norman; Harald Runblom. Transatlantic connections: Nordic migration to the New World after 1800 [跨大西洋的聯繫:1800年後北歐人向新大陸的移民]. 牛津大學出版社. 1988 (英語). 
  33. ^ From silver standard to gold_standard [從銀本位到金本位].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3) (英語). 
  34. ^ Ingrid Henriksen; Niels Kærgård. The Scandinavian currency union 1875–1914 [斯堪的納維亞貨幣聯盟,1875—1914]. Jaime Reis (編).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歷史視角下的國際貨幣體系]. 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 1995: 91—112 (英語). 
  35. ^ Olav Riste. The neutral ally: Norway's relations with belligerent powers in the First World War [中立盟友:一戰中挪威與交戰國的關係]. 斯堪的納維亞大學出版社英語Universitetsforlaget. 1965 (英語). 
  36. ^ Johan den Hertog; Samuël Kruizinga (編). Caught in the Middle: Neutrals, Neutralit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 [夾在中間:中立者、中立性與一戰]. 阿姆斯特丹大學出版社. 2011 (英語). 
  37. ^ Henrik S. Nissen (編). Scandinavia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二戰中的斯堪的納維亞]. 斯堪的納維亞大學出版社. 1983 (英語). 
  38. ^ Richard Petrow. The bitter years: the invasion and occupation of Denmark and Norway, April 1940 – May 1945 [痛苦歲月:丹麥和挪威被入侵和佔領,1940年4月—1945年5月]. 1974 (英語). 

擴展閱讀

史學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