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尼希格雷茨戰役

柯尼希格雷茨戰役(德語:Schlacht bei Königgrätz)或稱薩多瓦會戰(法語:Bataille de Sadowa)發生於1866年7月3日,是普奧戰爭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是整場戰爭態勢轉向對普魯士有利的一個轉折點。這亦是戰場集中的極佳例子,位於同一位置不同兵種的普軍會合起來共同圍堵或摧毀於他們之間的敵軍。

柯尼希格雷茨戰役
普奧戰爭的一部分

《柯尼希格雷茨戰役》油畫,1869年作品
日期1866年7月3日
地點
結果 普軍勝利
參戰方
 普魯士王國  奧地利帝國
 薩克森王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普魯士王國 老毛奇
普魯士王國 腓特烈·卡爾親王
普魯士王國 腓特烈·威廉王儲
普魯士王國 卡爾·馮·比滕費爾德
奧地利帝國 路德維希·貝內德克
薩克森王國 阿爾貝王儲
兵力
  • 普軍221,000人
    火炮702門
  • 奧軍:184,000人
  • 薩軍:22,000人
  • 火炮650門
  • 傷亡與損失
    1,900人陣亡
    275人失蹤
    6,800人受傷
    損失940匹戰馬
    • 奧軍:31,000至 43,000人死亡、受傷和/或失蹤,22,170人被俘
    • 薩軍:1,501 人死亡、受傷和/或失蹤
    • 損失6,000匹戰馬
      損失116門火炮

    背景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歐洲列強在維也納會議上基本​​恢復了舊有的歐洲國家間秩序。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領土上,德意志邦聯作為一個鬆散的國家聯盟而出現,其中包括普魯士和奧地利的部分地區。普奧戰爭的起因在於普魯士和奧地利強國之間的緊張關係,這種緊張關係在德意志聯邦的霸權鬥爭中日益加劇:1850年秋季危機,兩國幾乎爆發戰爭。由於俄羅斯的壓力,普魯士不得不放棄其民族國家計劃,即所謂的埃爾福特聯盟

    戰爭的起因是德丹戰爭後,奧地利和普魯士共同管轄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地區的歸屬問題發生衝突。 1865年,加施泰因公約再次克服了分歧,奧地利在該公約中將自己限制在荷爾斯泰因的管理範圍內。但當普魯士違背這一協議的規定佔領荷爾斯泰因時,奧地利宣佈動員聯邦軍隊。普魯士隨後脫離德意志聯邦,並於 1866年6月19日向奧地利宣戰。

    奧地利這邊是德國的中型邦國,包括巴伐利亞、漢諾威、薩克森、符騰堡和巴登,以及德國的各個小州。

    站在普魯士一邊的是大多數圖林根小國(例如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普魯士國王的妻子奧古斯塔是該國人)、一些德國北部國家和意大利,根據約定,如果勝利,意大利將從奧地利手中收復威尼托。

    之前的戰鬥

    6月戰爭開始的時候,普軍開始於其邊界集結: 卡爾·馮·比騰費爾德元帥率領的易北集團軍托爾高集結,腓特烈·卡爾親王率領第1集團軍森夫滕貝格格爾利茨之間集結,而腓特烈·威廉王儲則率領第2集團軍於西西里西亞的尼爾斯(今日的尼斯)集結。由路德維希·貝內德克率領的奧地利帝國軍隊則集中在奧爾米茨奧洛穆克)。戰爭首先由卡爾·馮·比騰費爾德發動,他率領普軍進攻薩克森王國首都德累斯頓,並輕易打敗25,000名薩軍,加入第1集團軍。貝內德克因此開始將奧軍移向祖斯科夫要塞

    6月22日,普軍總參謀長赫爾穆特·馮·毛奇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冒着在途中被奧軍突襲的危險,下令兩個軍團進至鄰近奧軍位置的伊欽,以縮短戰爭的時間。幸好貝內德克相對來說仍然未準備好,6月29日卡爾親王在遭遇奧軍小型反抗後到達吉森鎮,腓特烈王儲卻遇到奧軍強烈的反抗,但仍然抵達易北河畔克尼格霍夫(今捷克杜夫爾-克拉洛韋)。6月30日腓特烈·卡爾親王的第1集團軍快速行軍,在一日之內會合腓特烈王儲。但是,普軍騎兵之後兩天都偵察不到奧軍蹤影,幸好毛奇的猜想正確,奧軍的確撤退到易北河

    戰役前夕

    普軍終於在7月2日傍晚鄰近薩多瓦的地方追蹤到奧軍,腓特烈·卡爾親王計劃於明早發動攻擊。毛奇指令腓特烈王儲立即進攻,但第2集團軍卻位於電報接收範圍之外,迫使毛奇需要派遣兩名軍官騎馬通知,他們半夜騎了20哩,最終在早上四時到達。

    貝內德克很害怕會遭到重大的損失,而且他的忍耐力亦時常不同。他渴望和平,但皇帝弗朗茨·約瑟夫卻命令他先打一場。他亦解散了他的部眾與重要的行動指揮官,並在薩多瓦與柯尼希格雷茨之間採取防守姿態。他計劃在他能撤過易北河之前拖着普軍。

    戰鬥

    開戰前,奧軍205,000人7月3日面對着普軍易北集團軍39,000的人和第1集團軍的85,000人。奧軍後方的火炮射程能夠穿越有樹林的丘陵地帶,加上騎兵部隊,一起鞏固和保護部分前方的步兵。黎明時分,當普軍在比斯特日采河西岸完成佈陣的時候,戰鬥正式在煙霧之中開始。約八時的時候,奧軍炮兵開火,壓制着腓特烈·卡爾親王率領下的普軍右翼。在奧軍左翼的薩軍有秩序地後退,並計劃從高地開火攻擊進攻中的普軍右翼。卡爾親王不願意右翼全體進攻,結果在10時指令馮·史高拿將軍指揮的七營進攻中的普軍退回河岸,並採取防禦態勢。

     
    柯尼希格雷茨戰役圖

    在普軍中央,愛德華·馮·弗蘭塞基將軍率領的普軍第7師,早前確保普軍後方的安全,現時領頭進攻斯韋爾普森林,遇上了奧軍的兩個軍。第7師需要清除森林內的敵軍,並掩護普軍左方直至腓特烈王儲率領的第2集團軍到達為止。普軍有條理地清除有奧軍防守的村落。威廉一世指令第1集團軍渡河支持法蘭薩基。普軍已奪取了薩多瓦,但在鄰近的森林卻接着發生了激烈的戰鬥。奧軍炮兵正拖延着普軍的進攻。雖然普軍很容易就能渡河,但是運送火炮渡河卻異常困難,所以普軍的攻勢亦慢了下來。後來在濃煙中奧軍看見了普軍第8師及第4師,奧軍開炮,炮火切斷了第8師及第4師,令普軍攻勢被迫中止。但是,貝內德克卻拒絕叫騎兵衝鋒反擊,失去了這個後來證明可能會令奧軍勝利的機會。雖然普軍預備隊在中午亦已經被部署,但是始終戰鬥形勢仍然不明朗,而且普軍的指揮官仍然焦急地等待腓特烈王儲的第2集團軍到來助戰。

    奧軍在人數及位置上對普軍的優勢已經維持了一整天。他們的武器有較長的射程,亦即代表對於數量上較多的普軍來說,他們的進攻不能抵擋奧軍炮兵猛烈的攻擊,亦不能對奧軍步兵造成很大傷害。普軍曾想將三個軍團到投放到戰場作戰,但由於電報傳送命令,和鐵路運送士兵的問題卻導致開戰的時候三個軍團之中只有兩個能趕及作戰。普軍的中央受到樹林的掩護,能夠守住據點,阻擋着相對較為優秀的奧軍騎兵的衝鋒。但是在樹林之中的近距離作戰卻開始令雙方的這些優勢盡失,奧軍的火炮在近距離未能瞄準普軍,潮濕的天氣令騎兵的衝鋒充滿危險,奧軍第4軍逐漸被指派投入作戰。在這個時候雙方相對的優勢開始逆轉。原本普軍火炮比奧軍火炮射程較短的弱點,已經無實際意義。普軍的後膛槍能夠發動密集而火力強的攻勢,相反奧軍主要的火炮是輕武器前膛槍,火力較弱。除此之外,普軍可以在找掩護時上膛,相反奧軍需要在每次發射後站起來裝填子彈,上膛時卻沒有掩護。

     
    腓特烈·卡爾親王與普軍步兵

    早上11時,是戰役的決勝時刻,奧軍中央開始調動部隊,向已經擊退和拖延近四分一奧軍的普軍第7師發動側擊。奧軍指派陸軍上校卡爾·馮·帕卡,以猛烈的步兵攻勢逼普軍後退,計劃將普軍第7師退到森林的外圍。可是,這個時候戰鬥的形勢逆轉,一輪炮火擊中了帕卡上校所處的一營,帕卡上校陣亡。這輪炮火是來自剛剛趕到戰場的第2集團軍,普軍第八師鞏固了普軍的中央,能夠抵擋奧軍的猛攻。同時奧軍第二及第四軍被指派投入戰鬥,奧軍沒有決定性的步兵攻勢,但普軍也沒有以騎兵發動側擊。奧軍部隊移到他們的防守位置進行攻擊,被普軍抓住。他們的右翼亦暴露了出來,讓剛到來的普軍步兵發動進攻。

    腓特烈·威廉王儲與其率領的第2集團軍100,000人在整個早上急速行軍後,終於在下午二時半與本部會合,在普軍猛轟奧軍中央的同時,軍團攻擊了從斯韋爾普森林撤退的奧軍右翼。奧軍最後一次個別的反擊被中斷,貝內德克甚至下令後退。中將腓特烈·希勒·馮·格榮根率領的普軍第一護衛隊遇到了奧軍炮兵,令他們被逼停止重新組織他們的炮兵線,並且折返。格榮根中將看見奧軍炮兵與其它奧軍的位置連接在一起,因此他發動了進攻,他的攻擊摧毀了等待戰鬥的騎兵連,亦令其它士兵和預備役被逼逃走。

     
    柯尼希格雷茨戰役圖

    在這個時候,承受着巨大的人員傷亡、缺乏炮兵騎兵的保護、戰場高地被敵軍掌控、和己方中央被敵軍包圍的情況下,奧軍的處境不斷惡化。普軍第2集團軍完全攻破了奧軍的防線,並奪取了中央背後的卓姆村。在早前受到奧軍炮兵和薩軍步兵攻擊,而後退守在原地的易北集團軍,亦擊破了奧軍左翼。軍團奪取了普巴勒斯,並開始摧毀奧軍的兩翼。威廉一世下令剩餘的部隊向奧軍全線攻擊,但奧軍陸軍準將費迪南德·羅辛斯維希·馮·杜爾韋亞所率一旅數營士兵的反攻卻令到這次攻勢減慢。當奧軍正將普軍第一護衛隊逼回卓姆村的時候,剛來到增援的普軍加入戰鬥。增援的普軍增強了其火力,奧軍防線瓦解。貝內德克於下午三時下令全體撤退,但是普軍攻勢非常猛烈,奧軍需發動騎兵反攻,以支持炮兵及掩護自己撤退。這次行動成功掩護奧軍後方撤退,避過了普軍的追擊,但帶來了巨大的損失:2,000人及大部分戰馬在行動中傷亡或被俘。

    這場戰役是當時歐洲有史以來最多軍隊參加的一場戰役,亦是主要戰役之中傷亡率最高的一場。普軍接近9,000人傷亡或失蹤。奧軍方面超過44,000人傷亡或失蹤,其中的22,000人被俘。奧軍傷亡率高的原因是奧地利拒絕簽署第一次日內瓦公約,所以奧軍的醫護人員被視為作戰人員,跟隨主要部隊離開戰場,留下垂死的傷兵。

    影響

    柯尼希格雷茨戰役是普奧戰爭中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戰役結束後三周雙方就簽訂停戰協議《布拉格條約》。戰爭的勝利為普魯士的民族主義者提供極佳機會,使得奧地利為首的德意志邦聯解體,為將來建立小德意志前掃除了障礙。

    普魯士獲勝後,法國試圖在普法爾茨和盧森堡獲得領土妥協(如同從意大利獲得尼斯薩伏依一樣)。 1871年5月2日,德國總理奧托·馮·俾斯麥在德國國會發表演說時回顧了當時的場景:

    眾所周知,即使在1866年8月6日,我也能看到法國大使來見我,簡而言之,是為了提出最後通牒:「放棄美因茨,或者戰爭。」我自然對這個答案毫不懷疑。我回答他:「好,那就戰爭吧!」他帶着這個答案來到了巴黎。幾天后,巴黎的一個人有了不同的想法,我得知這條指示是拿破崙皇帝在生病期間撕下來的。隨後進行了與盧森堡有關的嘗試。

    法國民眾對普魯士的勝利感到不滿,並要求「為薩多瓦復仇」,這構成了1870年普法戰爭的部分背景。

    對於奧地利帝國,由於戰場上的巨大失敗,它被迫割讓富饒的威尼西亞和倫巴底給意大利;奧地利同時失去了在德意志邦聯內部的話語權,不得不將視野轉向外,和馬扎爾人妥協,建立起了二元制的奧匈帝國,同時將擴張的方向轉向了巴爾幹地區

    柯尼希格雷茨進行曲》是為紀念這場戰役創作的進行曲。

    分析

    鐵路優勢

    柯尼格雷茨戰役是歐洲第一場通過鐵路運送大量部隊的戰役。毛奇不得不向四個🧭派遣軍團(而奧地利則擁有內線的優勢)。毛奇將他的勝利歸功於鐵路。克拉克對此進行了正確的看待。薩克森王國將大量薩克森的機車開往埃格,以使其遠離普魯士人。

    速射針槍

    除了後裝彈機的更高節奏之外,例如在柯尼格雷茨戰役等中。另一個優點是射手可以在躺下時重新裝彈。因此,與配備槍口裝彈器的射手相比,他更少受到敵人火力的傷害,後者必須站着或跪着重新裝彈,並且在裝彈過程中通常是暴露在外的。參加過美國內戰(1861-1865)的軍事觀察員的發現。與此前使用的槍口裝彈機相比,普魯士針槍不僅可以更快地重新裝彈,而且可以在躺下時(即隱蔽時)進行裝彈。作為少尉參加戰鬥的保羅·馮·興登堡後來形容針槍的效果「可怕」。

    奧軍失敗

    彼得·阿爾米勒(Peter Aumüller)總結了以下因素:

    1. 奧地利在戰爭前夕的和平政策是大規模解除炮兵和騎兵的武裝,因為奧地利在財政部長伊格納茲·馮·普萊納的領導下明顯解除了武裝。文職部門的預算份額增加,但軍隊的兵力和資源不斷削減。 93個騎兵中隊被解散,51個炮兵連被解散。
    2. 由於緊縮政策而失去中間機構,導致工作人員超負荷。
    3. 沒有補充倉庫庫存。
    4. 多年退役經驗豐富的軍官。
    5. 表面上出於預算原因推遲了針槍的引入。
    6. 貝內德克的作戰顧問、陸軍元帥 阿爾弗雷德·馮·亨尼克斯坦和吉迪恩·馮·克里斯馬尼奇的交換自7月1日起就開始進行。
    7. 違背士官下達的命令而進行的戰鬥毫無意義,尤其是在斯維普瓦爾德。

    紀念

    普魯士軍隊的紀念十字架上刻着這樣的銘文:上帝與我們同在,榮耀歸於他。 十字架由淺青銅製成,邊緣凸起,並有一個帶有絲帶環的多槽孔眼。橫臂四個角之間有一個環繞的桂花環。正面的圓形中央盾牌上刻有字母密碼,WR上面刻有拱形銘文 「普魯士勝利軍」。 上面的橫臂展示了王冠,另外三個橫臂上刻有「上帝與我們同在,榮耀歸於他」的銘文。背面的圓形中央盾牌上刻有普魯士雄鷹,十字架的四個臂上刻有銘文 KÖNIGGRÄTZ DEN JULY 3, 1866

    參考資料

    • Craig, Gordon The Battle of Königgrätz : Prussia's Victory Over Austria, 1866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1975, 1964.
    • Creasy, Sir Edward S., & Mitchell, Joseph B. Twenty Decisive Battles of the World. Chapter 17 ("The Battle of Sadowa, A.D. 1866").

    50°13′32″N 15°47′10″E / 50.22556°N 15.78611°E / 50.22556; 15.7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