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恪(1543年—1603年),字子舒,號慎庵湖廣承天府潛江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

生於嘉靖二十二年癸卯十一月二十三日,孝子柴浩四世孫,十歲能屬文,十一而孤,就學於岳父郭嵩門下。十七補邑諸生,萬曆七年(1579年)己卯以選貢中鄉試,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進士,次年授常州府無錫知縣,在任五年,以政績卓著,升兵部職方司主事,萬曆二十五年因兵部尚書石星冊封日本,誤國欺君一案,柴恪等十九人被問責,貶為添注陝西延川尉,後辭官歸鄉,在城南營建別業,建一亭,命名為寤言亭。萬曆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七日卒,享年六十一。天啓年追贈尚寶司丞,祀鄉賢[1]

家族

元配郭氏,封孺人,給事中郭嵩之女,生二子:一真、一德。側室朱氏生子一谷。孫柴瑗。

參考資料

  • 李維楨《兵部職方司主事柴公墓碑》
  • 費尚伊《故兵部職方司主事慎菴柴公墓志銘》
  1. ^ 《潛江縣誌》:柴恪,字子舒,孝子柴浩四世孫,十歲能屬文,十一而孤,就學於婦翁郭黃門嵩。十七補邑諸生,積學累行,嶄然自樹。己卯以選貢中鄉試,登己丑科進士,除常州府之無錫令。錫大徭獨長賦最,素封之家賄吏免役,中人破家者十室而九。恪首厘剔更,令家不千金,田不百畝者不長賦,民乃不困。歲大旱,恪走羣望而禱,憂勤至誠,雨隨澍。秋大風偃禾,恪禳之,風反禾盡起,吳人奇其事。五載奏最,遷兵部職方主事,入省甫十日,上以封倭使辱命,欲更遣科臣,廷議多同異不決,上怒,罪宗伯、司馬、諸郎及給事中,惰慢竄逐者十九人,恪與焉,得添注延州尉。歸而杜門謝客,於城南蒔花竹,構亭,顏曰:寤言。灌園學圃,角巾布衣,逍遙物外,年六十一卒。天啟嗣服,覃恩議贈恤建言詿誤諸臣,恪子一真時授隨州訓導,疏其事,遣弟一德詣闕陳情,報可,贈恪璽丞,祀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