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斜街
39°53′36″N 116°23′17″E / 39.893344°N 116.3880954°E 樓桃斜街是位於中國北京市西城區南部的一條衚衕。
簡介
樓桃斜街走向傾斜,東南起自大柵欄西街,稍有彎曲,西南到達堂子街。明朝這裏有羊氈作坊,所以在《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中記有「楊氈衚衕」。「楊」可能是「羊」的諧音,也可能是這個羊氈作坊的掌柜姓楊。清朝乾隆年間已改稱「櫻桃斜街」,沿用至今。因為該街中曾有櫻桃樹(這一說法待考),又因為街道走向偏斜,故得名。1965年北京市整頓街巷名稱時,將安仁里併入。 [1][2]
樓桃斜街與附近的鐵樹斜街(原名李鐵拐斜街)、楊梅竹斜街、棕樹斜街(原名王廣福斜街)都是走出來的。元朝滅金朝後,元朝政府放棄金中都城,在金中都城東北面另建元大都城。金中都城的施仁門(位於今虎坊橋西側)內的丁字街(位於今菜市口附近)是一個繁華市場。新建的元大都城的商業尚沒有發展起來,所以大都城內的百姓很多都到中都城購買所需物品。出大都城麗正門(今正陽門)向西南到丁字街,逐漸被走出一條從東北向西南的道路,便是這些斜街的來歷。[1]
樓桃斜街內多為居民住宅,街內過去還有貴州會館。[2]街中原有皈子廟,早已無存。民國十七年(1928年),葉春善、王長林、侯喜瑞等人發起成立「北平梨園公益會」,會址設在櫻桃斜街。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又改組為「北平梨園公會」,會址仍設在櫻桃斜街,推選楊小樓、梅蘭芳、余叔岩、於連泉、王又宸、高慶奎等人為理事。梨園公會是京劇界為救濟生活貧苦的同行而設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