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吉,又作運吉,是一個動詞,指一些人士打斷或影響別人正常工作,要別人處理,但又沒有對工作中的人帶來幫助的無聊行為;又或是指一些貪小便宜的行經。混吉亦是香港地道的俗語,是一個貶義詞

出處

混,原意為渾噩、胡搞、混水摸魚。吉,粵語的「兇」和「空」是同音,粵人為討個吉利,將兇字和空字轉換成吉字。空舖或空樓,寫作吉舖或吉樓。

混吉一詞是出自老廣州的飯店、早期香港的茶餐廳雲吞麵[1],當時這些小型食館會用沸水做成清湯。而午餐肉香腸這一類食物也會滾一滾給顧客進食,當年香港經濟差,物資缺乏,所以茶餐廳和粥麵舖就會用這些有肉味的水招呼客人,當顧客一坐下,茶餐廳侍應即免費奉上一碗這些湯水。

由於當時有很多香港人三餐不繼,為求飽肚,這些人都會到這些茶餐廳佯裝光顧,當侍應奉上這些有味的水時,即一飲而盡,再趁待應不察時立即離開,以此得口有味的水飲。而由於部份中國人認為清湯一字意頭不好,「清」即「甚麼也沒有」,所以清湯又名吉水,取其意頭好,而這些茶餐廳有味的水也當作吉水招呼客人。當時侍應稱這些人:「混口吉水飲」,其後簡化為混吉[2]。近年「混吉」被香港人自創的另一句口頭語代替,名為「搞搞震,冇幫襯」,二者意義接近。

淨飲雙計

當時餐牌上標明清湯免費或從來未有明碼實價,對這些混吉者也沒有甚麼辦法。當茶餐廳以清茶奉客後,在餐牌上加上「淨飲雙計」字句。意思是如果只飲本來屬於免費的清茶而不幫襯(廣東慣用語、即光顧)的話,當按照餐牌上最低價的飲品雙倍計算、即熱奶茶的價。而中式酒樓即按照人頭(以個人作為單位)收取茶錢

茶錢

昔日廣東之富有人家招待客人,傭人(或來自順德馬姐,即傭人)首先奉上鮮茶,客人禮貌地給與利是或貼士,稱之為茶錢,即自動給予的貼士。而現在中式酒樓收取的茶錢,是實價的,包括遞茶、茶葉、滾水的成本,由老闆收取,不同於貼士,而茶錢亦曾指醫生和護士向病人索取的賄款。

運吉

新年時有人會把年桔運到住宅或商鋪銷售,而大部份人都無意購買,此「攪攪震冇幫襯」行為即為運吉。

參考文獻

  1. ^ http://ent.sina.com.cn/x/2006-09-12/10021242536.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混吉……源於以前老廣州的飯店裏。廣州人喜歡吃飯前喝湯,所以顧客入店,店主會先贈以一碗清湯。這些湯無非也是些洗鑊水、味精水,即是沒有什麼湯料,只是烹調肉類後留下的汁水,再加些味精和清水而成。清湯沒有湯渣湯料,按粵語叫「空」為吉的習慣,這些清湯又名吉水。
  2. ^ 饒原生著. 《港粵口頭禪趣解》. 洪波出版公司. 2007年: 第97–99頁. ISBN 978962671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