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黛倫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0年7月8日) |
瑪雅·黛倫(英語:Maya Deren,1917年4月29日—1961年10月13日),美國電影導演、演員、電影理論家、電影編輯、製片人、人類學家、舞蹈家及詩人。她製作的實驗電影對美國先鋒電影產生了重要影響。
瑪雅·黛倫 Maya Deren | |
---|---|
出生 | Eleanora Derenkowskaia 1917年4月29日 蘇聯基輔(現時的烏克蘭) |
逝世 | 1961年10月13日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 (44歲)
國籍 | 美國 |
教育程度 | 紐約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史密斯學院 |
知名於 | 編舞、電影、舞蹈、民族誌、民族音樂學 |
知名作品 | 電影:《午後的迷惘》(1943年)、《在陸上》(1944年)、《A Study for Choreography for Camera》(1945年)、《Ritual in Transfigured Time》(1945年-1946年)、《Meditation on Violence》(1947年)、《The Very Eye of Night》(1959年) 書籍:《Divine Horsemen: The Living Gods of Haiti》(1953年) 《An Anagram of Ideas on Art, Form and Film》(1946年) |
配偶 | Gregory Bardacke(1935年–1939年) 亞歷山大·哈米德(1942年–1947年) 伊藤貞司(1960年–1961年,她去世) |
獎項 | Guggenheim Fellowship、Creative Work in Motion Pictures,(1947年) Grand Prix Internationale for Amateur Film、康城影展(1947年) |
黛倫原名埃萊奧諾拉·傑連科夫斯卡婭(烏克蘭語:Елеоно́ра Деренко́вська),1917年生於烏克蘭基輔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心理醫生,家境富裕,由於支持托派和蘇聯反猶於1922年舉家遷徙至美國,居住在紐約。瑪雅自小受美國教育,先後在紐約大學和史密斯學院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
40年代初跟隨非裔舞蹈家嘉芙蓮·鄧翰來到洛杉磯,遇見流亡的捷克導演亞歷山大·哈米德(Alexandr Hackenschmied),兩人相戀及結婚。黛倫於此時改名「瑪雅」,由哈米德是所起,意為「水」。兩人合作拍攝了《午後之網》。1944年兩人定居紐約,在格林威治村租了公寓,專注於藝術創造,認識了法國女作家阿娜依斯·寧、美國作家亨利·米勒等。在她拍片中,曾與約翰·凱奇、馬塞爾·杜尚等人合作。
1946年瑪雅借格林威治村某劇院舉辦首次個展,放映《三部被遺棄的電影》,即《午後之網》、 《在陸地》與《為攝影機的舞蹈學研究》,成功地展示了「先鋒性」。學者比爾·尼可斯評價她說:「瑪雅扮演了影界的普羅米修斯的角色,從荷里活的眾神手中盜來了火把,照亮了那些不被眾神認同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