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武鉉
盧武鉉(韓語:노무현/盧武鉉 No Mu-hyeon,1946年9月1日—2009年5月23日),韓國第16任總統,從政前曾任法官、律師。盧武鉉出身寒門,由於家境貧窮,他讀完初中後,沒能繼續讀普通高中而是去可以提供獎學金的釜山商業高中。職業高中成為他最後的學歷,這使得他成為韓國歷史上學歷最低的總統。他也因此被稱為「平民總統」、「草根總統」。
盧武鉉 노무현 | |
---|---|
大韓民國第16任總統 | |
任期 2004年5月14日恢復職權—2008年2月24日 | |
總理 | |
前任 | 高建(代理) 盧武鉉(正任) |
繼任 | 李明博 |
任期 2003年2月25日—2004年3月12日被彈劾 | |
總理 | 高建 |
前任 | 金大中 |
繼任 | 高建(代理) 盧武鉉(正任) |
大韓民國第6任海洋水產部部長 | |
任期 2000年8月7日—2001年3月25日 | |
總統 | 金大中 |
前任 | 李恆圭 |
繼任 | 鄭宇澤 |
大韓民國 第13、15屆國會議員 | |
任期 1998年7月22日—2000年5月29日 | |
前任 | 李明博 |
繼任 | 鄭寅鳳 |
選區 |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 |
任期 1988年5月30日—1992年5月29日 | |
前任 | 朴燦鍾、金正吉 |
繼任 | 許三守 |
選區 | 釜山直轄市東區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2[2]:53 南朝鮮慶尚南道金海郡進永邑本山里烽下村 | 1946年9月1日
逝世 | 2009年5月23日 南韓慶尚南道梁山市勿禁邑凡魚里梁山釜山大學校病院 | (62歲)
墓地 | 南韓慶尚南道金海市進永邑本山里烽下村 |
國籍 | 大韓民國 |
政黨 | |
配偶 | 權良淑 (1973年結婚—2009年結束) |
兒女 | 子:盧建昊 女:盧靜妍 |
宗教信仰 | 無宗教 [3] |
簽章 |
韓國人名 | |
諺文 | 노무현(南)로무현(北) |
---|---|
漢字 | 盧武鉉 |
文觀部式 | Roh Moo-hyun |
馬-賴式 | No Mu-hyeon |
從未進過大學法學院的盧武鉉,經過近十年的頑強自學苦讀,最終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法官。由於興趣偏好,他做法官不久後就改作律師。全斗煥軍政府時期,盧武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成為「釜林事件」的辯護律師,從此走上人權律師的生涯。1988年,在金泳三的提議下,盧武鉉加入統一民主黨,並當選韓國第13屆國會議員。2002年12月,他在韓國第十六屆總統大選中擊敗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成為大韓民國總統。就任總統初期,由於反對派控制着超過半數的國會席位,盧武鉉的各項改革政策在執行上舉步維艱。盧武鉉的親信在其競選期間收受政治金被曝光後,使他陷入信任危機。在一次電視座談會上,他因為說了「我期望國民大力支援開放國民黨」,而被指責違反《選舉法》中立原則,導致黨政危機,最終被國會彈劾。不過,反對派的彈劾鬥爭在韓國民眾中產生反面效應,支援盧武鉉的新成立政黨開放國民黨,在新一屆的國會選舉中一躍成為國會第一大黨。盧武鉉的職務在韓國憲法法院駁回彈劾案後也得到恢復。
盧武鉉把他的政府稱為「國民參與政府」,通過「擴大國民的參與」實現「國家的均衡發展」和「東北亞的和平與繁榮」。盧武鉉在穩定中求改革,在行政改革方面,他提出建設「能幹的政府」和「適度規模的政府」;在經濟改革方面,他試圖建立公正、透明、健康的市場秩序。執政期間,盧武鉉在前韓國總統金大中「陽光政策」的基礎上,提出「和平繁榮」的對朝政策。2007年10月2日至4日,盧武鉉與夫人權良淑徒步跨過韓朝軍事分界線在平壤與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召開第二次韓朝首腦會晤,並簽署《北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他堅決反對美國對朝鮮進行制裁和封鎖,主張修改駐韓美軍地位協定,要求美軍撤出首爾,收回戰時指揮權,打造自主國防。他通過發展與美、日、中、俄四國的「均衡外交」,尋求使韓國成為東北亞的「均衡者」。
盧武鉉倡導清廉政治,但卸任後遭到離職審查,於2009年5月23日在李明博政府對其受賄調查期間跳崖自殺,對韓國社會產生巨大衝擊。美國《紐約時報》等媒體認為盧武鉉是韓國現任政府清算前任政府、權威主義的犧牲品。2013年韓國Research View開展的一份民調顯示,在對朴正熙、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和朴槿惠5名韓國前任及現任總統的好感度調查中,盧武鉉名列第一。有觀點認為盧武鉉的死不是韓國民主的失敗,而是韓國政治走向清廉的一個新起點。
盧武鉉的座右銘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最尊敬的人是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並著有《盧武鉉見到的亞伯拉罕·林肯》一書。他認為自己與林肯一樣都是出身寒門,經過自學苦讀成為律師,並在議員競選多次落選後當選總統。他希望自己能像林肯那樣以「低姿態的人,謙遜的權力」造就「強大的國家」。
出身與教育
盧武鉉1946年9月1日出生於韓國慶尚南道金海市進永邑本山里烽下村,在家中最小的孩子。盧武鉉的父親盧判石和母親李順禮都是普通農民。盧武鉉原籍光州,為光州盧氏家族光州系的第32代子孫,祖籍中國浙江東陽市[註 1][4]。據說他的第十六代祖先曾任過丞相,而第十代祖先海隱公因為被國王誤解而來此隱居,經第九代祖先(慶南固城),從第八代祖先開始定居在金海[1]:1-2[2]:53-54。
盧武鉉6歲的時候就能背誦《千字文》,還能比較工整地寫出來。上小學的時候,盧武鉉一直保持第1、2名的成績,並曾獲得通常只授予為數極少的品學兼優學生的教育監獎[1]:5[2]:57[5]。1959年,盧武鉉升入初中,學習成績依舊優秀。但在他讀完初中二年級時,由於家裏沒錢支付學費,他不得不休學一年。盧武鉉的大哥盧英鉉是當時進永邑唯一一位上大學(釜山大學法律系)的人,是他的榜樣。為了交納盧英鉉的學費,盧家裏賣掉唯一的房子,全家人不得不借用別家人的偏房居住。上初中三年級的時候,盧家已經一貧如洗,無力供他升學。無奈之下,盧武鉉放棄升入高中,而是選擇可以提供獎學金的釜山商業高中[1]:8-9[2]:61。
在釜山讀書期間,盧武鉉白天上學,晚上在一家公司打工,每天吃泡麵度日。為解決住宿問題,他有時寄宿在姐姐或朋友家裏,有時甚至睡在學校教室的地板上。生活的艱辛,前途的迷茫曾使他一度自暴自棄,抽煙、酗酒,成績由第一年的第6名,下降到年級29名[1]:10[2]:61[5]。所幸的是,盧武鉉高三的時候突然覺醒,重新埋頭於學業。雖然吃住時常沒有着落,他還是以出色的成績完成學業。不過盧武鉉再也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釜山商業高中成了他最後的學歷,他也因此成為韓國歷史上學歷最低的總統[1]:10[6]。
律師生涯
自學考試
受他大哥的影響,盧武鉉釜山商業高中畢業後不久決心自學法律參加司法考試。為了維持生活和籌錢購買書籍,盧武鉉曾在蔚山的工地打工,或是與他二哥一起經營果園。1966年10月,他司法考試資格獲得通過。在1967年和1968年,盧武鉉的兩個哥哥也分別通過5級公務員考試,當上稅務局的公務員,家境開始好轉。[1]:10-12[2]:78[7]:115-116
1968年3月8日,23歲的盧武鉉正式入伍。服役期間的他配屬於陸軍第12步兵師,曾任夜間情報兵和其營長盧武植(노무식)的勤務兵[8]。盧營長回憶說他「每當有時間就看書,打撲克、下棋之類的娛樂性活動從不參加,但沒有表現出準備考試時學習的那種書呆子形象」。1971年,盧武鉉退役回到家中,繼續準備司法考試。同年10月,他在司法考試的第一考中順利通過,不過在隨後的兩次考試中均落榜[1]:13[2]:79。
1973年1月,盧武鉉與同村的姑娘權良淑結婚。兩人的婚事最初遭到雙方家長的反對。由於權良淑已故的父親是左派分子,曾因左派活動被逮捕入獄,後死在獄中,盧家擔心找個「麻煩親家」會影響兒子將來的司法事業。而權家則擔心盧武鉉自學七年,連個工作都沒有,能否考上都是個未知數,女兒嫁過去會喝西北風。面對雙方家長的反對,兩人「先斬後奏」,權良淑不久就懷上孩子,雙方家長只好成全這樁婚事。兩人結婚4個月,權良淑就生下兒子建昊,後來兩人又添了女兒靜研[1]:28-29[2]:68-69。1975年3月27日,從未進過法學院的他經過十年的努力最終通過第17期的考試。[1]:29-30[2]:70-71
起初的律師生涯
司法考試合格後,盧武鉉開始兩年的司法實習。1977年,他開始在大田市地方法院擔任法官[1]:14[9]。盧武鉉認為法官是個枯燥單調的工作,做上頭交代的事,不能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他寫不好判決書,他的判決書總是被部長改得面目全非。他因此越來越對寫判決書沒有興趣,整天被律師請來請去吃吃喝喝[7]:121。8個月後,盧武鉉辭去法官的職務,開始他認為更能發揮自己能動性的職業律師生涯[1]:14[9]。
盧武鉉作律師工作認真負責,誠實守信,因此在當地的律師界贏得很好的名聲,被稱為「盧辯」。由於他釜山商業高中的出身,盧武鉉在稅務、會計方面的業務如魚得水。他負責民事案中規模較大的稅金、財產繼承等案件,勝訴率在90%以上。這時的盧武鉉還喜歡上帆船運動,後來還擔任當地帆船協會的會長,是個「能賺錢也會玩」的律師。1982年,因在大學參加示威活動而沒能取得法官和檢察官錄用資格的文在寅律師加入盧武鉉的律師事務所。文在寅成為盧武鉉的左膀右臂和一生的摯友。他曾在盧武鉉的推薦下參加釜山市長的競選,後來在盧武鉉政府擔任青瓦台秘書室長。[1]:15[2]:81-82
人權律師
1981年,釜山發生史上最大的容共捏造事件——「釜林事件」。22名釜山地區的大學生和活動家被全斗煥獨裁政府以傳閱危險書籍、非法集會、窩藏犯人等罪名逮捕。原本該負責此案的律師由於涉嫌與被逮捕人員有關無法出面,盧武鉉被選為其替身。盧武鉉此前從未辦理過政治犯的辯護。但與被告接觸後,他受到極大的震撼,為維護被拘留者權益與檢察官鬥爭6個月,期間甚至遭到死亡威脅。此次「釜林事件」使他從一名「能賺錢的律師」一躍成為著名的「人權律師」,成為他人生的一大轉折點[1]:16-17[2]:87。1982年,盧武鉉又參與了對「釜山美國文化院放火事件」反美學生的辯護[1]:18[2]:88。1984年,盧武鉉成立公害問題研究所,並開始積極參與釜山地區的各種民主運動,並為底層民眾提供免費的訴訟服務[1]:15[2]:88。
1987年韓國「六月民主運動」期間,盧武鉉擔任民主憲法爭取國民運動本部釜山本部的常任執行委員長,成為釜山民主運動的核心人物。1987年2月7日,民主陣營準備為民主烈士朴鍾哲舉行追悼會,遭到警察包圍。盧武鉉為保護市民和學生在警察和群眾之間靜坐,被催淚彈襲擊,後被警方帶走。當晚,集會演變成了數萬餘人參加的街頭示威。警察申請對他的拘捕令。但當天受理申請的韓基春審判長以盧武鉉是有名的律師,不存在逃走或毀滅證據的可能為由,駁回申請。此後,檢察官走訪其它審判長,並四次請求批准逮捕令,但均遭到駁回。最終盧武鉉被釋放。被釋放後,盧武鉉以非法監禁和瀆職罪為由,起訴釜山地檢公安部長和次長級檢察官等人[1]:18-21[2]:90-93。同年9月,巨濟市發生大宇造船廠罷工事件。工會在對被催淚彈擊中身亡的李石奎進行屍檢時,請來了盧武鉉。他在舉行葬禮前為工人的薪水與官方展開了背水一戰,後被以「支援非法罷工」為由被捕。雖然於23天後獲釋,但檢察機關再次提起了不拘留訴訟。同年11月,他被剝奪了6個月的律師權[1]:21[2]:96。
步入政壇
從1981年的「釜林事件」到1987年「李石奎事件」,盧武鉉因這些「抗議行動」和「牢獄之災」而聲望日益提高。1987年,盧武鉉正式步入政壇。1988年韓國第13屆大選前夕,盧武鉉在韓國前總統金泳三的提議下,加入統一民主黨,並當選韓國第13屆國會議員。在1988年11月7日至9日舉行的追究全斗煥前總統任內違法行為的第五共和國聽證會上,盧武鉉嚴厲追究前國家安全企劃部長張世東、前總統警護室室長安賢泰及現代集團會長鄭周永等人,使他一夜成名,成為政壇新秀。[1]:22[2]:99-100[10]:92-93
1990年初,時任韓國總統盧泰愚通過拉攏金鐘泌和金泳三,實現民正黨、統一民主黨、共和黨的三黨合併。盧武鉉認為金泳三是民主陣營的「叛徒」、「沒有歷史意識的人」。留在「小民主黨」的他參了與金大中平民黨的在野黨合併,並成為合併民主黨的首位發言人。從此,盧武鉉與金大中結下不解之緣,直至問鼎總統寶座。1992年,盧武鉉成為金大中選舉宣講團團長,1993年3月,成為民主黨最年輕的最高委員。盧武鉉與金泳三決裂的代價是巨大的,以釜山為選區的他在1992年競選國會議員時失利。1995年,盧武鉉放棄優勢選區首爾,執拗地在釜山競選釜山市長,以挑戰韓國根深蒂固的地域主義,但是還是失敗。1998年,他在首爾選區奪回議員的席位。2000年,他又一次向釜山選舉衝刺,但再一次落選。盧武鉉多次放棄優勢選區專啃硬骨頭的政治冒險行為,也給他招來「傻瓜盧武鉉」的綽號。與此同時,一些選民也被他的艱辛經歷和不懈精神所感動,成立了韓國第一個政治人士支持者俱樂部「愛盧會」。[1]:23-24[2]:101-102[7]:129-131
2000年8月,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重用盧武鉉,任命他為海洋水產部部長。2001年4月,盧武鉉出任新千年民主黨常任顧問和最高委員,進入該執政黨的領導層。[1]:24[2]:103
競選總統
2002年3月9日,盧武鉉在金大中的支援下,宣佈參加新千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當時,李仁濟的風頭正勁,「鄉下人」盧武鉉並不被看好,只得到一名議員的支援。但盧武鉉不甘示弱,再度發揚「小辣椒更辣」的精神,使自己贏得更多的支援。他經常說他最尊敬的人是美國總統林肯,並著有《盧武鉉見到的亞伯拉罕·林肯》一書。他認為他與林肯一樣都是寒門出身,經過自學苦讀成為律師,並在議員競選多次落選後參加總統競選。此外,「南北統一」和「東西和解」的政治哲學也非常相似。盧武鉉說:「林肯用『卑微的人』、『謙遜的權力』造就『強大的國家』、書寫了『正義終將勝利』的歷史。我從林肯總統那裏獲得這樣的信心與勇氣。」憑着這樣堅毅的性格,2002年4月27日盧武鉉在7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出乎意料地以高票擊敗奪標呼聲最高的李仁濟,成為新千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韓國媒體將盧武鉉在政壇颳起的風暴稱為「盧旋風」。[2]:105[11]
聯合鄭夢准
在韓國第16屆總統競選中,盧武鉉面臨着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和國民聯合21黨候選人鄭夢准兩位強大對手。李會昌出身名門望族,曾歷任韓國國務總理、最高法院法官。鄭夢準是現代集團創始人鄭周永的第六個兒子,韓國足協會長,國際足協副主席,韓國國會議員,世界最大造船廠現代重工的第一大股東,擁有首爾大學經濟學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霍普金斯大學的碩士、博士學位。鄭夢准曾為韓國舉辦2002年世界盃立下汗馬功勞。韓國隊歷史性地殺入世界盃四強後,他在韓國民眾心中贏得極高的威望。[1]:41-45[2]:123-126
2002年11月8日至9日,韓國《中央日報》的民意測驗顯示李會昌、鄭夢准、盧武鉉的支援率分別為36.8%、21.8%、21.1%。由於金大中建立的新千年民主黨受到一系列腐敗風波的衝擊,黨內出現分裂,十幾名議員退出新千年民主黨,他們對本黨候選人盧武鉉毫無信心。面對三足鼎立的局面,新千年民主黨和國民聯合21黨認識到如果各自為戰,兩黨都不是大國家黨的對手,只有聯合在一起才可能贏得大選。新千年民主黨和國民聯合21黨都支援對朝鮮的友好政策,一旦保守的大國家黨贏得選舉,很可能對朝鮮實行強硬政策。關鍵時刻,盧武鉉找到鄭夢准,提出聯手參加競選。11月22日,兩黨最終就聯手推出一名總統候選人達成一致。11月24日深夜,韓國兩家民調機構開展對盧武鉉和鄭夢准支援率的測驗,其結果是盧武鉉以46.8%對42.2%勝出。鄭夢准因此拱手將競選總統的機會讓給盧武鉉。[1]:45-47[2]:128-130
贏得大選
兩黨聯合推出單一候選人是「成功的賭博」,民意測驗顯示盧武鉉的支援率開始超過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11月27日,候選人登記開始,拉開韓國第16屆總統選舉的帷幕。盧武鉉的競爭對手大國家黨候選人李會昌,出身富有家庭的保守派,提倡韓美合作,對朝鮮強硬,首爾大學法律專業,後留學美國,精通日語和英語。1981年(46歲時),李會昌成為韓國最年輕的大法官,1993年曾任金泳三內閣國務總理,但因與其不和被解職。1997年,他曾作為大國家黨總統候選人參加第15屆總統競選,但敗給金大中。由於其子涉嫌逃避兵役,他本人也曾被捲入逃稅指控[1]:48-50。大選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時,兩位候選人競爭異常激烈。朝鮮的動態對韓國大選形勢十分敏感。韓國保守派認為朝鮮重新啟動核計劃是對韓國的威脅,而大選前發生的朝鮮導彈運輸船被攔截事件加重這種威脅的分量。李會昌不失時機地利用這兩起事件抨擊金大中政府對朝鮮的縱容政策,使盧武鉉處在不利位置。不過11月底,美國軍事法庭判處6月13日駕駛美軍裝甲車撞死兩名韓國中學生的美軍無罪。這使得呼籲修改駐韓美軍協定,要求與美國建立更為平等關係的盧武鉉支援率有所上升。12月17日,盧武鉉和李會昌分別召開記者會做最後的衝刺。盧武鉉表示如果當選總統「將嚴加追究金大中政權的失職責任」。而李會昌則猛烈抨擊盧武鉉的遷都計劃[1]:51-52。
就在距選舉投票的前幾個小時,盧武鉉陣營發生致命裂變。鄭夢准突然宣佈與一個月前聯手的盧武鉉分道揚鑣。鄭夢准在最關鍵時刻拆台是因為盧武鉉在當晚的競選遊行時說了「當美國與朝鮮打仗時,我們不介入」。鄭夢准認為盧武鉉的話「有違兩黨政策共助的基本精神」。 鄭夢准與盧武鉉分手其實也不僅限於美朝關係的表態。盧武鉉讓鄭夢准為難的還有,他擔任總統後要更多地監管韓國大財閥,限制大財閥的無限膨脹。另外,鄭夢准在盧武鉉的支援大會上暗示群眾,由於韓國憲法規定總統不能連任,盧武鉉5年任期滿後,就輪到他做總統了。為此,李會昌攻擊盧武鉉不敢公開與鄭夢准「在桌面下」的協定,政治人格有缺陷。盧武鉉則表示「黨的優秀人才很多,像鄭東泳、秋美愛等人都是」。鄭夢准聽後臉色大變,造勢大會結束後,即通過發言人表示退出與盧武鉉的聯合機制。不過,盧武鉉最終以48.9%比46.6%的得票率戰勝李會昌,當選韓國第16任總統[1]:55-56[2]:135-137。此次總統選舉是韓國「三金時代」之後的首次總統選舉,盧武鉉的當選標誌着「後三金時代」的到來[12]:101。
選舉無效訟
總統選舉結束後,有名自稱是國家情報院重要幹部的人在網上發佈所謂的「良心宣言」,聲稱12月19日的總統選舉計票有假。這一傳聞通過媒體和網絡開始在韓國社會流傳。還有人說在電子計票中有人作弊,使盧武鉉多得57萬張選票,導致李會昌落選。韓國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當天發佈新聞公告闢謠說這是「根本不了解計票程式的人捏造的毫無根據的謊言」,並要求警方對造謠者進行追查,但大國家黨不服氣。根據韓國法律,如果對選舉結果有異議,可以在大選後30天內,以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委員長為被告提出選舉訴訟,對全國或部分地區的選票重新進行計票。[1]:64-65[13]
12月24日,大國家黨以「電腦計票有誤」為由,向韓國大法院提出選舉結果無效訴訟,要求對244個投票點的80個投票點進行手工重新計票。根據法律程式,韓國大法院受理訴訟案。27日,80個投票區的重新計票在全國法院同時進行。28日,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宣佈重新計票的結果,李會昌的得票比以前只多88張,盧武鉉的得票比以前少816張,與12月19日總統選舉的計票結果無重大誤差,對盧武鉉當選下屆總統不產生任何影響。重新計票結果公佈後,執政的新千年民主黨指責大國家黨「製造事端,企圖否認盧武鉉的當選,結果在事實面前再次失敗」。大國家黨代表徐清源面對重新計票結果只好向國民道歉,並表示自己對大選失敗和重新計票結果負責,辭去了黨代表的職務。[1]:65[14][15]
總統任期
2003年2月25日是盧武鉉就職的第一天。上午11點,盧武鉉的總統就職儀式在韓國國會大廈議事堂前隆重舉行。韓國前總統金大中、金泳三、盧泰愚、全斗煥、崔圭夏和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主席謝爾蓋·米羅諾夫等出席了盧武鉉的就職典禮。盧武鉉的就職儀式並不順利,在就職儀式開始的前幾個小時,朝鮮突然向日本海(朝韓稱「東海」)發射了一枚反艦導彈。由於一星期前,大邱地鐵發生縱火案造成198人死亡,146人受傷,典禮在為悼念大邱地鐵縱火案死難者的哀樂中開始,與會人員全部起立默哀。由於發生了慘案,原定的狂歡和群眾遊行活動也被取消,整個就職儀式顯得簡短、低調[1]:68-69[16]。盧武鉉在就職典禮上發表了題為《迎接和平繁榮與飛躍的新時代》的就職演說,描繪了一副以「東北亞時代、朝鮮半島和平、國內改革與重組」為三大主線的藍圖[1]:168[17]。
國民參與政府
盧武鉉把他的政府稱為「國民參與政府」。「國民參與政府」有「原則與信任」、「透明與公正」、「對話與妥協」、「權力的分權與資源再分配」四大指導原理。「原則與信任」是指堅持原則才能獲得國民的信任;「透明與公正」是指向國民公開全部行政規定、過程和結果,向國民迅速提供正確的資訊,以確保透明與公正;「對話與妥協」是指在實質性民主主義時代,基於對話和妥協是盧武鉉政府的基本政策;「權力的分權與資源再分配」是指為解決過度中央集權所產生的問題,努力提高社會各部門的責任與自律水平。[1]:75[18]
「國民參與政府」的三大目標包括「擴大國民的參與」、「國家的均衡發展」、「增進東北亞的和平與繁榮」。盧武鉉摒棄以往政治過程和政策制定中的特權階層,讓國民通過互聯網積極參與政府的行政過程,使政府職能上一個新的台階。國家發展的先決課題是經濟增長與分配的均衡。首都與地方、城市與鄉村均衡發展;勞資之間形成新的合作關係;政府在教育、文化和社會福利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消除階層鴻溝和各種歧視。韓國政府應該擔負起日益增大的外交使命,使至今仍然禁錮在冷戰秩序中的朝鮮半島實現和解,將東北亞成為和平與繁榮的地區。[1]:75[19]:66
盧武鉉為「國民參與政府」確定建設東北亞中心國家、地方分權和國家均衡發展、更新國家系統、構築先進經濟系統、改善教育制度、消除性別歧視等未來12大國政課題。盧武鉉認為韓國在所有領域都面臨着改朝換代的挑戰,他的政府要將昔日以權力為中心的「權威主義政治」,轉換成以國民參與為中心的「參與政治」,將以往「排他式」的國政運營,改為「以討論和協商為體系」的國政運營。國家機關將成為國民服務的機構。[1]:75-76[18]
彈劾風波
成為無黨派總統
盧武鉉剛剛就職,韓國媒體就爆出他的二哥盧建平涉嫌干預國家人事安排,還公開發表「我認為某某是國稅廳長的最佳人選」等言論。媒體指出「盧總統一直表示如果有開後門的就讓他家破人亡,表達對人事慣例的改善意志,但是盧建平的所作所為,令國民失望」,要求「為了重新表明自己堅決的意志,盧總統應該公開他們的身份,並進行處罰」。得知訊息後,盧武鉉立即派文在寅前往家鄉調查。不過,經調查發現並無此事,可能是盧建平性格淳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受到引誘,才導致誇張報道。長期以來,裙帶和托情之風在韓國盛行。盧武鉉決定以身作則,建立一套專門管理檢察總統親人的體系。青瓦台第一民政秘書官李鎬哲在新聞會上宣佈說:「我們將對總統直系親屬、總統夫人的直系親屬、總統子女配偶親屬以及總統三代之外的遠方親屬進行直接管理。」不過,針對盧武鉉的鬥爭只是剛剛開始。[1]:77-79[2]:172-173
盧武鉉就職後,前總統金大中對秘密向朝鮮匯款一事向國民發表道歉。他承認「以對朝秘密支援為代價,現代集團從朝鮮得到鐵路、電力、通訊、旅遊、開城工業園區等7個方面的開發權。政府判斷此舉可對朝鮮半島和平及國家利益有很大幫助。因此雖然不合法,但仍然允許了這種做法。」許多國民,特別是反對黨對此不理解。在輿論的壓力下,韓國成立了以宋斗煥為首的特別檢察小組,就此展開調查。在第一次調查即將結束時,特別檢察官提出延長調查時間,但遭到了盧武鉉的拒絕。由於大國家黨在國會議席中佔有多數席,在不顧民主黨的反對下,大國家黨在國會通過了「特檢法修改案」,要求進一步進行調查,而且規定無須經總統批准,僅憑特檢報告即可延長調查時間。[1]:79-80[2]:173-174
反對派還趁機質疑盧武鉉當初競選總統的資金和總統權力的公正性。2003年9月20日,37名執政新千年民主黨和5名大國家黨議員宣佈退出各自政黨,成立「國民參與統合新黨」,使新千年民主黨在國會的席位從101個減少到64個[1]:80-83[2]:176-179。早在2002年底,新千年民主黨就出現了新舊兩派的分化。由於盧武鉉公然表示支援由新派成立的「國民參與統合新黨」。新千年民主黨舊派開始聯合反對黨對付盧武鉉,使他提名的檢察長提名未能獲得通過。在這種情況下,盧武鉉在9月29日不得不宣佈退出新千年民主黨,成為了無黨派的真正平民總統[20]。與此同時,大國家黨宣佈從9月22日開始,展開為期20天的針對392個政府部門和直屬機構的國政監察,「盡力解開諸多疑惑」,包括新千年民主黨非法政治資金醜聞、盧武鉉夫人權良淑的房地產投資、盧武鉉兄弟盧建平的投機與隱瞞財產事件等[1]:80-83[2]:176-179。
面臨黨政危機
在盧武鉉就任韓國總統的半年來,他試圖通過一系列措施,建設「清明政治」和「獨立外交」。但他的理想色彩與積重難返的現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他的各項政策措施沒有取得顯著成效,有的還未出台就被在國會中佔大多數的反對派溺死胎中。專家們擔心,盧武鉉限制大財閥發展的措施會導致投資、生產、消費減少的惡性迴圈。他的「獨立外交」和「和平繁榮政策」在朝核危機升級的情況下,也顯得不合時宜,引來巨大爭議。[1]:81-82[2]:176
使情況變得更糟的是,盧武鉉的幾名助手陷入了賄賂醜聞,特別是韓國檢察機關查出SK集團在2002年12月總統選舉期間向總統府前總務秘書崔導述提供11億韓圓(約95.6萬美元)的秘密資金。此次事件使盧武鉉遭到政黨和媒體的猛烈抨擊。他為此向國民進行了道歉。面對黨政危機,盧武鉉在2003年10月10日提出舉行公民信任投票,以消除國民因一系列醜聞對他的懷疑。盧武鉉此舉在政壇掀起軒然大波。第二天上午,韓國內閣和總理助手隨即提出全體辭職。一時間,韓國上下舉國震驚。收到內閣辭呈後,盧武鉉立即召開了記者會,拒絕了閣員們的辭職請求,表示「崔導述事件」應由他個人負責,內閣和秘書們沒有做錯事,要求下屬各司其職,防止「國政真空」和政局混亂。[1]:83-84[21][22]
但反對黨對此不以為然。大國家黨聲稱內閣辭職的行為別有用心,完全是為了轉移輿論和民眾的視線。面對各方的壓力,盧武鉉決定以政治生命正面出擊,表示「若不被信任,將於2004年2月15日辭去總統職務」。他明確表示「若總統能夠讓位,也許會成為韓國民主主義發展的重大轉機」,「營造一個政治環境比一個有能力的總統更為重要」,「比我好的總統不知有多少」。盧武鉉的一系列坦誠舉措大大出乎反對派的意料,政局形式也開始發生逆轉,支援盧武鉉的呼聲開始高漲。[1]:85-86[23]
特檢法
在韓國檢察機關調查「崔導述事件」的期間,檢察機關發現SK集團在第16屆總統大選前還曾向大國家黨提供了100億韓圓(約830萬美元)的非法資金。在檢察機關緊鑼密鼓地開展調查之時,大國家黨提出了繞開檢察機關,任命獨立特別檢察官調查盧武鉉親信非法行為的「特別檢察法案」,以在最大限度地打擊盧武鉉的同時,保護自己在大選中的非法行為不被暴露。11月10日,反對黨依賴在國會的多數席位通過了該法案。[1]:89[23]
盧武鉉認為在檢察機關沒有結束對「崔導述事件」的調查前,開展特檢調查會導致檢查的重複性和衝突,因此不顧大國家黨黨首崔秉烈「如果拒絕就全面戰爭」的要挾,對「特檢法」進行了否決。崔秉烈之後發起了絕食鬥爭,要求盧武鉉撤回否決。149名大國家黨議員也提出集體辭職,導致國會會議因為無半數以上議員出席表決議案,而全面癱瘓。為對抗崔秉烈的絕食行動,一位支援盧武鉉的開放國民黨(原「國民統合新黨」)議員金永達開始了「比崔秉烈多絕食一天」的絕食活動[1]:90-92[24]。大國家黨與盧武鉉的激烈鬥爭使韓國國民憂心忡忡。一方面,民眾在選舉中支援盧武鉉是希望他能給政壇帶來清廉之風,但他的親信受賄醜聞使民眾越來越失望。另一方面,民眾對大國家黨的激烈鬥爭也是痛恨之至,況且大國黨在2002年總統競選期間收受的賄賂比盧武鉉親信收受的金額還多近十倍。韓國媒體紛紛要求各黨派以大局為重,儘快達成妥協,恢復國會正常工作秩序[1]:93。
12月4日,在國會議長朴寬用的召集下,國會各黨派投票最終通過了被盧武鉉否決的「特檢法」。根據韓國憲法第53條,再度表決總統否決案在國會得到通過就成為法律,如果總統5日內不公佈,國會議長可以負責公佈。12月6日,盧武鉉無奈地宣佈通過特檢法,同意國會成立「特別檢察組」獨立調查3名助手涉嫌受賄和收受不法資金的案件[1]:93-94[25]。由於歷史上,韓國政府通過扶植大企業發展經濟,官商勾結和非法政治獻金在韓國屢禁不止。據檢察機關的調查和大國家黨2002年總統候選人李會昌的自首,大國家黨在第16屆總統選舉中收受了600億韓圓的政治資金[1]:91[1]:94-95。12月16日,盧武鉉表示他將任命一名獨立檢察官對他的三名助手進行調查。他在講話中強調如果他的競選陣營的非法競選資金超過大國家黨1/10,他將辭去總統的職務並退出政壇。他還表示如果發起針對總統本人的特別調查,他也無條件接受。2004年1月15日,盧武鉉在新年講話時,就2002年總統競選期間的資金醜聞向韓國民眾道歉。2004年2月,由於開放國民黨議員,原盧武鉉總統競選陣營總務本部長李湘洙收受不法資金事件浮出水面,經大檢察院調查,盧武鉉陣營的非法資金超出了大國家黨600億韓圓的1/10[1]:98-99[2]:180。
遭到國會彈劾
2004年2月24日,盧武鉉在就職總統一周年「特別電視座談會」上說「我期望國民大力支援開放國民黨」。他的這席話被在野黨認為是違背法律中立的精神,並投訴到韓國中央選舉委員會。中央選舉委員會為此做出裁決,認為盧武鉉違反了選舉法,公開支援成立不久的開放國民黨,試圖對4月15日的國會選舉施加不公正的影響,但並沒有對盧武鉉進行處罰。新千年民主黨很不罷休,逼迫盧武鉉在8日內公開道歉,否則發起彈劾動議,但遭到了盧武鉉的拒絕。3月9日,大國家黨和新千年民主黨聯合國會發起了韓國歷史上的首次總統彈劾動議案[1]:99-100[26]。「倒盧派」彈劾總統的理由有三個,一是盧武鉉違法了《選舉法》為支援自己的開放國民黨從事競選活動;二是盧武鉉親信收受非法獻金;三是盧武鉉應對經濟不振負責[1]:120[27]:91。
根據《韓國憲法》,總統彈劾議案必須在72小時內在國會表決,否則自動作廢。「倒盧」和「護盧」兩派為此展開了「殊死搏鬥」。3月11日下午,在國會準備審議總統彈劾案時,支援盧武鉉的開放國民黨佔領了國會會議大廳並將國會議長朴寬用團團圍住,使其無法召開會議。無奈之下,朴寬用只好將投票延期到明天上午。為此,大國家黨也佔領了議長辦公室不讓朴寬用回家,怕他回去後明天無法來主持會議。3月12日凌晨3點50分,大國家黨和新千年民主黨的20名議員趁開放國民黨議員疲倦之時,突然對佔領國會的開放國民黨議員發動攻擊,迅速佔領了主席台。朴寬用在大批警衛的護送下,登上了議長席位。驚醒過來的開放國民黨議員與警衛和反對黨議員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警衛人員在朴寬用的命令下,將開放國民黨議員一一趕出國會。上午11時40分左右,「倒盧」派依賴多數席位在國會通過對盧武鉉的彈劾議案。韓國憲法法院當天收到了國會彈劾總統的檔案[1]:103-104[2]:183-185。根據《韓國憲法》,國會彈劾總統後,總統的權力被暫時終止,韓國憲法法院將在180天內對彈劾案作出最後的裁決。在此期間,韓國國務總理高健代理盧武鉉管理國家。高健是韓國政壇有名的「清廉人士」,2001年,國際透明度組織曾授予他「世界清廉人士獎」。在高健的有效管理下,韓國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政局的穩定[1]:111-115[28]。
盧武鉉被國會彈劾後,韓國國內外對此反應強烈,成為韓國56年憲政史上的首次「超級地震」[1]:111-110。彈劾案通過的當晚,盧武鉉的支持者們便在國會外示威抗議。一位悲憤過度的抗議者甚至當場自焚。反彈劾運動很快在韓國全國風起雲湧。3月13日,7萬盧武鉉的支持者在光化門舉行抗議示威,民眾的遊行示威持續到了18日。釜山、大田等城市也爆發了大規模的群眾示威。美國《華盛頓郵報》指出,「盧武鉉和他的支持者(包括數百萬年輕人)希望和美國保持適當的距離,並和朝鮮方面恢復接觸;但代表更多老年保守勢力的大國家黨則認為,盧武鉉上任一年多來的所作所為,是在利用挑撥勞工階層和富人階級之間的矛盾從中漁利。」朝鮮機關報《勞動新聞》則極其尖銳地批評大國家黨是「遭人唾罵的叛國者組織」[2]:187-190[1]:117-118。
因禍得福
讓「倒盧派」所始料不及的是彈劾案產生了反作用。3月17日,《朝鮮日報》的民調顯示支援盧武鉉的開放國民黨的支援率已經直線上升到了46.8%,高出大國家黨三十幾個百分點。反對彈劾的比例達到了71.1%,贊成的比例只有24.6%。此外,54.5%的人認為彈劾風暴的主要責任在大國家黨和新千年民主黨。為了試圖扭轉局面,大國家黨要求黨代表崔秉烈辭職,朴槿惠被選為新的黨首。新千年民主黨也將黨首趙舜衡換成了秋美愛[2]:191-192[1]:127-128。4月15日,韓國舉行了第17屆國會選舉。選舉結果出乎意料,支援盧武鉉的開放國民黨獲得了299個席位中的152個,比上屆增加了110個,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打破了韓國政壇長達16年的「朝小野大」格局;大國家的席位由上屆的137個降到121個;新千年民主黨則在選舉中慘敗,由上屆的61個驟降至9個[2]:194-195[1]:129-130[29]。
2004年5月14日,韓國憲法法院對國會彈劾盧武鉉案進行了最後的宣判,整個過程被電視直播。憲法法院院長尹永哲針對國會彈劾總統的三條理由,指出盧武鉉違反《選舉法》事實屬實,但這種行為不足以達到被罷免的地步;盧武鉉親信受賄有的是發生在總統任職之前,有的無法確實是否與總統有關係,因此不被考慮;破壞經濟的罪名在一開始就不被列為彈劾審理的對象。尹永哲最後一錘定音,「沒有充分的理由解除總統的職務,法院拒絕彈劾請求。」。至此,持續了63天的韓國政壇彈劾危機正式結束,盧武鉉被恢復了總統的職務。[2]:200-201[1]:133-135[30]
內政改革
行政改革
盧武鉉執政期間進行了包括機構調整、人事制度改革、財政制度改革、行政服務改革等廣泛的行政改革。盧武鉉的行政改革不是以西方發達國家新公共管理改革意義上的「小政府」為目標,而是提出建設「能幹的政府」和「適度規模的政府」。盧武鉉認為行政改革是為建立一個高效、能為國民提供更好服務的政府,這與政府規模無必然聯絡,況且韓國政府的規模從各個指標來看在OECD國家中是最低的。與金大中執政時期的「小政府」相比,盧武鉉政府中央政府機構數量從「18部、4處、16廳」增加為「18部、4處、17廳」,內設機構由「36室、168局、760科」增至「38室、180局、818科」。[2]:152[31]
在機構調整方面,為加強對科技的管理,盧武鉉將科技部升級為副總理級部委。2005年,韓國在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發佈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中,科學基礎設施和技術基礎設施的排名分別從2004年的第19位上升到第14位元,和第8位元至第2位。另外,盧武鉉還把與家庭生活有關的中央健康家庭政策委員會、女性政策調整會議、兒童政策調整會議、以及保健福利部和女性部的相關部門合併成女性家族部,以更好地制定、協調與家庭建設相關的政策,提高政府效率。[2]:148[31]
在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盧武鉉進一步加強了以競爭、績效、顧客為導向的改革措施。他廢棄了以往多層的組織管理,通過引進專案組制度,擴大獨立執行機構的設置範圍,有效提高了組織運營效率和服務質素。2005年底,行政自治部、企劃預算處、勞動部、建設交通部等12個中央機關取消了室(局)長—科長—系長的傳統層級組織結構。獨立執行機構的數量從金大中政府的23個增加到2006年的45個。此外,在其執政期間,韓國頒佈了新的《政府業務評估基本法》,完成了政府業務評估的系統化建設,並開始對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以及國家重大專案進行評估。[2]:149[31]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盧武鉉取消了原有進階公務員職級,引入了以職務為中心的跨部門的進階公務員團制度,以提升進階公務員的競爭力、全域意識,以及克服部門利己主義。進階職位的開放程度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民間人士在對外公開招聘職位中的比例由2000年的16.19%提高到2006年的43.14%。另外,為消除性別、健康和地區歧視,韓國加大了對女性、殘疾人和地方出身的公務員錄用比例。為加強公務員績效管理,盧武鉉政府2006年在所有中央機關實行了360度評估,實行職位績效合同制。此外,盧武鉉政府在擴大官民交流、提高科技人才錄用比例、下放人事管理權限、加強公務員培訓及建立國家人才資料庫、提高公務員薪金和福利待遇、保護公務員權益、確保人事管理過程的透明度等方面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2]:149-150[31]
在財政制度改革方面,盧武鉉政府在教育部、行政自治部等26個中央行政機關本部實行績效預算制度,並對國家重要財政專案進行績效評估,使預算編制和預算使用績效相互動,明顯改善了預算支出的效果。2004-2006年,韓國政府財政專案評估中「卓越」和「優秀」的比例從23%增加到35.11%,「欠缺」的比例則從15.17%降至5.13%。通過預算節約激勵制度,2006年韓國政府節約財政支出3497億韓圓,增加的財政收入超過12059億韓圓。此外,盧武鉉政府還通過多種方式鼓勵民眾參與預算過程,提高預算編制和執行的效率與透明度,並通過修改相關法規和制定會計標準擴大權責制會計制定的實施範圍。[2]:150[31]
在行政服務改革方面,盧武鉉政府迅速推廣了行政服務憲章制度。2005年,韓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行政服務憲章從1999年的626個增加到了10709個,行業領域涉及到建築、教育、交通、稅務、醫療、環境等眾多服務領域。行政服務憲章制度的實施,不僅為提高行政服務質素和水平提供了有效的動力,也成為改變公務員官本位意識的重要契機。此外,盧武鉉政府在電子政府建設中也取得了現在的成果。2005年,韓國國內電子採購交易額達到了430億美元,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市場。[2]:1502005年,韓國在聯合國電子政府排名中名列亞洲首位[2]:154[31]。
經濟改革
在經濟改革方面,盧武鉉摒棄「政經勾結、官治經濟」,提出建立公正、透明、健康的市場秩序。盧武鉉認為韓國應該繼續對大企業進行改組,直到其管理方面的透明度達到國際標準為止。此外,韓國政府還通過提高審計委員會和董事會的作用,以及擴大小股東和董事會的權利來完善企業管理監督體制。在金融部門的改革中,盧武鉉政府關閉了一批問題嚴重的金融機構,並動用財政資源幫助那些可以復活的金融機構提高償還能力[32]:302[1]:137。金大中時期,韓國政府為刺激經濟增長,通過稅收優惠等政策鼓勵民眾使用信用卡消費,導致許多韓國人2003年開始負債纍纍,家庭平均負債高達3000萬韓圓(約2.5萬美元),18%的韓國成年人拖欠信用卡債務。由於消費者無力還貸,發卡行壞賬堆積成山,韓國出現信用卡危機。韓國最大的信用卡公司LG信用卡幾乎頻臨破產。盧武鉉對金融業的改革尋求「穩中求變」,嚴格了公司會計制定,使公司資訊披露更加透明,並向外國開放銀行業,最終解決了信用卡危機[12]:190。在房地產方面,盧武鉉推行了房地產交易實名制和房地產保有稅制,以控制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7]:164。此外,2005年3月,韓國政府出台了《破產法》。2006年1月,法院也開始受理關於證券部門的共同訴訟,通過法律程式根除弄虛作假、操縱股票價格等非法行為[32]:302。
為推動城鄉和地區間的平衡發展,盧武鉉政府大力發展面向市場、具有公益性功能的農漁業,提高農漁業福利。主要政策包括:確保農漁業預算達到10%,進一步提高農漁業競爭力;開發環境親和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確保農漁業穩定經營;建立農漁業福利體系;穩定農民收入;增強農村經濟活力;奠定農漁業旅遊基礎。2004年,韓國頒佈了《關於提高農林漁業從業人員生活質素的特別法》,建立養老金、減輕醫療保險費及資助教育費等泛政府援助體系,並提高了農民的直接補貼金和社會保障待遇。2005年,盧武鉉政府又制定了《城鄉均衡發展、富有活力、舒適嚮往的農村建設計劃》,以提高健康保險費和年金的政府資助比例,提高農民住宅融資,降低銀行貸款利率,建設農漁村醫療機構和圖書館,擴大農村大學生計劃外錄取比例。[32]:303
盧武鉉強調科技振興經濟,主張「擴大技術投資,普及科學技術文化」,「依託新技術、高生產率、高附加值,增強企業競爭力」。盧武鉉政府相應地提出了「構建以科學技術為中心的國家」構想,將構築「科學技術中心」作為主要國策,通過科技創新挖掘增長潛力[32]:302。2003年,韓國開始實施「第二次科技立國」戰略[33]:21。2004年7月,盧武鉉政府構建了國家技術創新體系(NIS),並在同年11月對科學技術行政體系進行了改造。盧武鉉政府還大力扶植IT產業的發展。2004年,韓國為建立「U-Korea」提出了「IT839」戰略作為未來5年韓國政府重點發展專案,將韓國打造成世界數碼技術的領跑者[32]:304[34]。
努力提高就業率是盧武鉉政府經濟改革的另一個重要目標。開放國民黨提出政府應該「創造工作崗位,解決工作崗位不確定的問題」,「健全創造社會工作崗位的制度」。為落實政策,盧武鉉將人才立國和促進就業作為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成立了直屬總統的「人才立國和促進就業委員會」,並對教育、醫療等進階服務產業進行戰略性的培育,以此擴大就業機會。在盧武鉉執政期間,韓國先後頒佈了《僱傭政策基本法》、《建設業僱傭改善相關法》、《高齡人口僱傭促進法》、《男女僱傭平等法》、《失業及工傷保險相關法》、《職業安全法》、《殘疾人僱傭促進法》和《減少青年失業人口特別法》等數十部僱傭和就業相關法律。2005年,韓國成立了「再就業支援中心」,為失業者提供各種就業培訓和發佈資訊。此外,盧武鉉政府還積極開展勞工制度改革,主意通過推進勞動力市場「柔性化」,建立允許企業解僱員工的新僱傭制度;推行彈性工作制度,實行以業績為基礎的工資制度;綜合發放失業津貼、職業培訓和保險等機構,建立「一條龍」式的服務管理系統。[32]:304[35]
遷都之痛
盧武鉉在競選總統時曾承諾,如果當選將把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往忠清道。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首爾已經出現嚴重的「人口爆炸、交通擁堵、環境污染、房地產價格過高」等大城市病。韓國全國1/4的人口居住在首爾市,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集中了韓國70%的GDP。其它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與首都圈極為不平衡。此外,由於首爾距離南北軍事分界線最短距離僅40公里,朝鮮半島局勢的緊張,以及美國的撤軍使「遷都」更為必要。[1]:141-142[2]:236[36]
2003年12月29日,韓國國會以壓倒多數票通過了遷都至忠清道的《關於建設新行政首都的特別措施法》。新首都的建設按計劃將在2007年開工,到2030年將建成一個擁有50萬人口的新城市。一時間,遷都成了韓國民眾的議論焦點。反對派認為遷都會使首都圈房價暴跌、銀行虧損、給首爾經濟帶來巨大打擊,用380億美元的巨資搬遷50萬人,既得不償失,也沒有必要。專家與輿論普遍認為遷都應事先進行充分的論證,檢驗其是否符合韓國的國情和發展趨勢,並應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來決定。2004年6月9日,MBC電視台的輿論調查表明67.5%的韓國人認為遷都問題需要國民投票,而只有29.5%的人認為不必進行國民投票。不過盧武鉉在彈劾風波結束後加緊了「遷都計劃」的執行。7月5日,盧武鉉政府宣佈,經過一年半的考察研究,將新行政首都的地址選定在燕歧—公州地區。該地區位於美湖川和錦江的匯合處,位於群山環繞的盆地,臨近唐津—尚州高速公路,與京釜鐵路和高速公路相連,交通便利。公州也曾是韓國古代百濟的國都。20世紀70年代,朴正熙考慮遷都時,燕歧—公州地區就是首先地址。[1]:145-146 [37]
隨着遷都計劃的推行,反對遷都的聲音也越來越強。大國家黨和首爾市長李明博都公開表示反對遷都。7月12日,由50名首爾議員、大學教授、公務員和大學生等組成的170人「首都遷移違憲憲法訴願代理人團」向韓國憲法法院請願,要求裁決《關於建設新行政首都的特別措施法》是否違憲。時任首爾市長李明博也向憲法法院提交了反對遷都的申訴書。10月21日,憲法法院以8對1票的絕對優勢裁定遷都違憲,要求政府必須先進行國民投票,然後決定是否遷都。盧武鉉對憲法法院的裁決始料不及,只好忍痛終止了正在執行中的「遷都計劃」。不過,盧武鉉對憲法法院的裁決是很不滿的。2005年1月,盧武鉉提出了「行政中心城市」的新方案來代替原來的「遷都計劃」,以避免違憲嫌疑。經過朝野政黨的反覆商定,最終確認將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全部經濟部門遷移到新的「行政中心城市」,而將青瓦台、國會、大法院等執政核心中樞部門留在首爾。[1]:146-151 [38][39]
均衡外交
隨着世界的多極化和國際經濟的全球化,韓國往屆政府推行的大國外交政策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盧武鉉政府主張積極參與多方外交提高國家地位,通過均衡發展與美、日、中、俄的外交關係,做「東北亞的均衡者」。盧武鉉政府在發展大國外交的同時,還積極發展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多元外交。在盧武鉉執政期間,韓國與191個聯合國成員國中的186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韓國駐外機構達到126個,韓國在國際舞台上表現活躍,國際影響、國家形象得到很大提高。盧武鉉政府外交通商部部長潘基文順利當選新一屆聯合國秘書長表明,盧武鉉政府的外交努力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特別是在穩定朝鮮半島局勢中所發揮的作用,更為多數國家所肯定。[32]:305-307
對北關係
在對朝關係方面,盧武鉉在前任總統金大中的「陽光政策」基礎上推行「和平繁榮政策」,將韓朝關係上升到迎接「東北亞新時代」的高度。他曾形象地說:「在韓國釜山購買一張火車票,就能經平壤、中國、蒙古、俄羅斯,最終到達歐洲腹地,這一天應早日到來。」[1]:168盧武鉉認為「朝鮮半島統一的方式將與德國有所不同,而且希望與德國不同。朝鮮半島的統一正確途徑應是不急不躁地做準備,首先促成和平局面,並在此基礎上,通過交流與合作推動雙方關係向前發展,在朝鮮也具備了可以接受統一的實力後,經過國家聯盟階段,最終實現完全統一。」[1]:178[40]
朝核危機
盧武鉉競選總統成功後不久,朝核危機開始升級。2003年1月10日,朝鮮宣佈由於美國放棄了1993年6月朝美《共同聲明》有關不敵視和不對朝鮮施加武力威脅的規定,正式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次日,朝鮮宣佈重新啟動1999年凍結的導彈試驗計劃,引起國際社會一片譁然。國際原子能機構將朝鮮核問題上報給了聯合國處理。[1]:160-161面對美國等國家制裁、戰爭的威脅,朝鮮5月13日宣佈廢除1992年同韓國簽署的《朝鮮半島無核化協定》。[1]:163[41]
朝核危機使剛剛就任韓國總統的盧武鉉倍感壓力,也成為他對朝「和平繁榮政策」的重要障礙。為解決朝核危機,盧武鉉在剛剛上任的半年內就走訪了美國、日本、俄羅斯和中國四大國[1]:169-170。2003年8月27日至29日,中、美、韓、朝、日、俄六國終於在北京舉行了朝核問題的六方會談,標誌着朝核問題進入了政治對話、和平解決的正確道路。由於朝核問題錯綜複雜,每次會談都很艱難。第五輪六方第一階段會談後,朝鮮駐聯合國代表在2005年12月2日致電美國國務院表示拒絕重開下次六方會談[1]:173[42]。
2006年10月9日,朝鮮中央通訊社宣佈朝鮮已經成功進行了地下核試驗,使朝鮮半島的緊張關係達到了頂點。10月14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了關於朝鮮核試驗問題的第1718號決議,對朝鮮核試驗表示譴責,要求朝方放棄核武器和核計劃,立即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並決定針對朝方核、導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相關領域採取制裁措施,對朝鮮進出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進行核查與制裁。決議同時強調《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應嚴格履行義務,有關各方保持克制,不採取任何可能加劇緊張局勢的行動,繼續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爭取儘早恢復六方會談。決議同時也排除了授權武力的可能性,未對朝鮮實行全面制裁,並表示視朝鮮遵守決議情況調整、暫停或取消對朝制裁措施。[1]:175-177[42]
2007年2月8日至13日,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三階段會議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起步行動》,朝方同意關閉和封存寧邊核設施。10月3日,第六輪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通過了《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美國和朝鮮同意繼續致力於改善雙邊關係,向實現建立全面外交關係邁進。11月,朝鮮開始對寧邊三個核設施實行「去功能化」。2008年6月,美國在確認朝鮮提交核清單的同時宣佈將部分解除對朝鮮的制裁,並着手將朝鮮從「支援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刪除。[19]:87[41]
和平繁榮政策
盧武鉉在就職演說中描繪了一副以「東北亞時代、朝鮮半島和平、國內改革與重組」為三大主線的藍圖。其中對朝政策最為顯眼,即用新的「和平繁榮政策」取代金大中的「陽光政策」[1]:168。盧武鉉的「和平繁榮政策」有促進朝鮮半島和平和實行朝鮮半島與東北亞共同繁榮兩大基本目標。為實現這兩大基本目標,盧武鉉提出了四大基本原則。一是通過對話,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二是相互信賴和互利互惠;三是在韓朝雙方當事人解決問題的原則下謀求國際合作;四是擴大國民對政治的參與,尋求超黨派合作,提高政策對內對外的透明度[2]:156[43]。
為實現「和平繁榮政策」的戰略目標,盧武鉉採取三個戰略步驟促進政策的實施。第一階段是解決朝核問題,進一步促進半島和平。盧武鉉認為韓國應在朝核問題上發揮更加建設性的主導作用,一方面維護韓美同盟,另一方面加強與周邊中國、日本、俄羅斯的協調,建立多邊安全合作的東北亞安全機制。韓國堅決反對美國對朝鮮動武,堅持通過外交和平手段敦促朝鮮重返六方會談,同時通過南北部長級會談和軍事會談促進半島和平。盧武鉉政府不顧美國的強烈反對,繼續對朝鮮提供經濟援助以換取朝鮮放棄核計劃。第二階段是深化南北合作,奠定和平體制的基礎。在解決朝核及導彈問題後,全面制度對朝鮮的經濟援助與合作政策,主要包括連接南北鐵路、公路,開城工業園區和臨津江防洪工程建設取得具體成果,放寬對朝鮮的投資限制,通過擴大對朝鮮能源、基礎設施以及經濟特區的建設謀求南北共同繁榮,並最終建立南北經濟共同體。此外,通過定期舉行離散家屬團聚和擴大社會文化交流恢復民族感情,在深化經濟合作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第三階段是簽署半島和平協定,最終建立東北亞和平經濟合作體,把韓國建成東北亞經濟中心。在深化經濟合作和軍事互信的基礎上,雙方簽訂和平協定代替停戰協定,建立永久的半島和平機制。為此,韓國將積極謀求構建東北亞安全合作共同體的構建,通過和平安保等協商,尋求促進韓、朝、美、日、中、俄共同參與的東北亞多邊和平機制的形成。[2]:159-160[43]
南北對話與合作
盧武鉉執政期間,韓朝雙方延續了金大中時期的友好關係。2005年,韓朝雙方人員往來多達88341人次,南北貿易總額首次突破10億美圓,增至10.55億美元。韓國成為續中國之後的朝鮮第二大貿易夥伴[2]:182[44]。1000多名韓國人每天通過新開放的陸路跨越軍事分界線前往朝鮮旅遊。2006年3月15日,連接首爾和新義州的京義線與東海線鐵路終於完工,日運輸能力達12000人[2]:182[45]。2007年5月,雙方的列車分別從韓國文山站和朝鮮金剛山出發,實現了56年來雙方列車首次穿越軍事分界線[27]:270。
2007年10月2日,盧武鉉與夫人權良淑徒步跨過韓朝軍事分界線,後乘車沿開城至平壤的高速公路進入平壤參加韓朝首腦第二次會晤,成為韓國首位跨過韓朝軍事分界線進入朝鮮境內的總統。隨同盧武鉉一起前往平壤的還有韓國國防部部長金章洙、財經部部長權五奎、科學技術部部長金雨植、農林部部長任祥奎、統一部部長李在禎、國家情報院院長金萬福以及青瓦台總統府的官員等。其中金章洙是50多年來首位訪朝的韓國國防部長。盧武鉉一行首先在平壤人民文化宮前受到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的迎接。之後,盧武鉉和金永南一起乘坐敞篷車,抵達平壤4·25文化會館前廣場,沿途受到了數十萬平壤群眾的熱烈歡迎。在首都平壤4·25文化會館前,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與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為盧武鉉舉行了歡迎儀式。金正日與盧武鉉親切握手,互致問候,一起檢閱朝鮮人民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並與廣場上的歡迎群眾見面。[46][47]
2007年10月3日,盧武鉉與金正日在平壤百花園國賓館舉行了兩輪會談。這是續2000年6月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舉行首次南北首腦會議後的雙方第二次首腦會議。會談後,雙方簽署了《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當天下午,盧武鉉和金正日在平壤市郊的中央植物園共同種下了紀念此次首腦會晤的松樹,並在平壤五一體育場共同觀看大型團體操藝術表演「阿里郎」[48][49]。《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有8項主要內容:雙方將堅持並積極履行《北南共同宣言》,自主解決統一問題;雙方謀求建立超越思想和制度差異的互尊互信的關係,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各自調整相關關法律和制度,積極推進雙方在各個領域的對話和接觸;雙方將緊密合作,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軍事爭端,反對任何戰爭,嚴格遵守互不侵犯義務,以結束軍事敵對關係、保障朝鮮半島緩和與和平;雙方決定11月份在平壤舉行國防部長會談,討論建立軍事互信問題,防止西海發生偶發性衝突;雙方一致認為應該結束現存的停戰體制,建立持久的和平體制。為此,雙方將合作推動召開與此直接有關的三方或四方首腦會談。雙方還將共同努力履行六方會談「9•19共同聲明」和「2•13協定」,以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雙方將在共利共榮和互通有無的原則下繼續擴大經濟合作,謀求民族經濟的均衡發展和共同繁榮。雙方決定設立「西海和平合作特區」,加快開城工業區的開發,在東、西海岸建立造船合作園區,同時推進農業、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各領域的合作,並將現有的「北南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升格為副總理級的「北南經濟合作共同委員會」;雙方將擴大社會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包括開通白頭山(長白山)至首爾的直航路線,開展白頭山觀光,並將首次利用西海線鐵路運送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聯合拉拉隊;雙方將推動人道主義事務的合作,擴大離散家屬的團聚,推動音像和信件交換,在金剛山會面所完工後開展正常的離散家屬會面。雙方將在相扶相助等原則下積極合作,共同應對自然災害等災難;雙方將加強在國際的合作,以維護民族利益和海外同胞的權益。為履行這一《宣言》,雙方決定11月份在首爾舉行北南總理首次會談。為促進北南關係的發展,雙方首腦將隨時會晤以協商懸案問題[50]:93-96。
2007年11月,韓國總理韓德洙與朝鮮總理金英日舉行了兩國總理會談,討論《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的履行方案。雙方簽訂了《南北總理會談協定》、《關於西海和平合作特區促進委員會的協定》和《關於設立和運營南北經濟合作共同委員會的協定》。12月,雙方代表在板門店舉行了第七次將軍級軍事會談,就朝韓非軍事區的「三通」(通行、通訊、通關)和設定共同捕魚海域問題進行了討論。[27]:270
對美關係
盧武鉉在就任韓國總統前,從來沒去過美國。他年輕的時候,還曾呼籲美國從韓國撤軍。他甚至將自己當選總統的原因歸功於他的「反美」主張。[1]:183在他執政期間,盧武鉉堅決反對美國對朝鮮進行制裁和封鎖,主張修改駐韓美軍地位協定,要求美軍撤出首爾,收回戰時指揮權,打造自主國防。[1]:189-198[51]
更換親美外長
2004年11月,盧武鉉在前往智利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首腦會議和順訪南美三國時,路徑美國洛杉磯。在出席當地民間外交研究機構舉辦的午宴會上,他坦言朝鮮想擁有核武器的目的是防禦外來威脅,為儘早解決朝核危機,美國應該拿出「新措施」保障朝鮮的體制安全。他的講話在韓、美掀起軒然大波。南美之行結束後,盧武鉉又出席了東盟10+3會議,並走訪了歐洲三國。在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盧武鉉更直截了當地提出朝核問題之所以久拖不決,是因為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總想要顛覆朝鮮政權,從而增加了朝鮮的危機感。他明確指出「推翻朝鮮體制不是解決朝核問題的好辦法」。他的這番話再度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也使小布希政府感到不安。[1]:184-185[52]
盧武鉉在就任韓國總統時承諾要與美國建立平等互惠的關係,實行「獨立於美國」的外交政策,該對美國說不時就對美國說不。他的對美政策因此遭到韓國國內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2003年11月,由於韓國外交通商部與盧武鉉在對美關係上的不一致,盧武鉉在新年新聞發佈會上對外交部的官員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並表示將批評他外交政策的官員調離到其它崗位。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尹永寬引咎辭職後,盧武鉉任命總統外交顧問潘基文為新的外交通商部長。許多外交通商部官員也被撤換,特別是北美局進行了「大換血」。[1]:186-188[53][54]
潘基文是韓國資深的外交家,是公認的「美國通」,先後擔任韓國駐印度使館副領事、外交部聯合國課課長、駐美使館總領事、外交部政策室長、外交部首席次長、駐奧地利大使、外交通商部次長、駐聯合國大使等職務。盧武鉉對潘基文的任命受到了韓國輿論的普遍歡迎。潘基文出任外長後,與有關國家開展了穿梭外交,成為調停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的關鍵人物。2006年10月13日,在第61屆聯合國大會上,潘基文被任命為接替科菲·安南的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1]:188[55]
修改駐韓美軍協定
1953年,韓戰停戰後,韓美在華盛頓簽署了相互防衛條約,此後美軍常駐韓國。1966年,時任韓國總統朴正熙與美國又簽訂了駐韓美軍地位協定。根據該協定,「美軍在執行公務時發生犯罪事件的審判權歸屬美軍,韓國司法機關無權過問」。美軍自駐紮韓國後,發生了多起惡性犯罪事件,但由於這一治外法權性質的條款,這些嫌疑犯都沒能受到韓國司法的裁決,而是送交美國軍法審判。2002年6月,兩名韓國女中學生被美軍坦克碾死,而美軍軍事法庭判決肇事的美軍無罪。這一判決激怒了韓國民眾,韓國國內掀起了巨大的反美浪潮,示威者紛紛要求美國總統布什為此次事件道歉,全面修改駐韓美軍地位協定。數十名示威者甚至割破手指在韓國國旗上寫下「美國軍隊離開我們的土地」的字句。11月27日,布什總統對美軍裝甲車碾死韓國少女的事件向韓方道了歉,但仍不能平息韓國民眾的憤怒。迫於壓力,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不得不表態將與美國合作對駐韓美軍地位協定進行修改。當時,盧武鉉也站出來呼籲「不平等的駐韓美軍地位協定必須修改」,還要求龍山美軍基地遷出首爾。[1]:189-193[56]
2002年12月30日,韓美就修改駐韓美軍地位協定達成協定。根據協定,在對美軍犯罪調查的初期,韓國警方將和美軍聯合調查;在調查美軍嫌疑犯時,美國政府代表必須在1小時內出席;美軍嫌疑犯被引渡回美後,如果韓國司法機關認為有必要重新傳喚,美方須給予積極協助;韓國司法機關將保護被調查者的肖像權;雙方在調查過程中交換必要的材料等。這一協定改善了駐韓美軍地位協定中有關刑事審判權的實施,但韓國一些團體認為協定距離民眾提出的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1]:193[57]
盧武鉉在就任韓國總統的第二天說:「韓美兩國半個世紀的軍事聯盟關係應該有所改變,需要對駐韓美軍地位協定進行修改」。他強調指出「韓美的傳統友誼和聯盟關係必須逐步走向成熟」。不過,盧武鉉訪美後態度有所改變。2003年5月17日,盧武鉉在結束了對美國的首次國事訪問後說:「我已經消除了所有的擔憂,帶着希望返回韓國。」雙方對會談結果都表示滿意,布什拍着盧武鉉的肩膀,豎起大拇指笑着說:「盧武鉉是我們的好朋友。」[1]:192-193[51]
打造自主國防
盧武鉉執政後,開始積極推行自主國防政策,要求美軍撤出首爾。2004年1月,韓美就此達成協定,7,000名駐紮在首爾的駐韓美軍及其家屬將在未來三年內全部撤離首爾[註 2]。美軍所在的龍山基地將被建成類似於紐約中央公園的休閒公園。盧武鉉的做法使韓國保守派擔心此舉會嚴重消弱對朝鮮的威懾力量。為此,盧武鉉做了妥協同意最多只留1,000名美軍在首爾。不過,在給美軍多少駐地問題上,韓美不能達成一致,美國索性決定全部撤離首爾,只留下100名美軍聯絡官。美軍撤出首爾後,布什政府為此很不高興,決定乾脆再從韓國抽走3,600名士兵前往伊拉克。不料,盧武鉉二話不說一口答應了。讓保守派始料不及的是,美國從韓國撤走的軍隊還不止這些。2004年6月7日,韓國外交部北美局長金塾對媒體宣佈,美國正式決定到2005年12月底將裁減1.25萬駐韓美軍,其中包括已經被抽調到伊拉克的3,600名士兵。[1]:194-195[59]
面對美國的大規模裁軍,韓國保守媒體對盧武鉉進行了猛烈的抨擊。大國家黨尖銳地批評盧武鉉的自主國防計劃是不切實際的空談,以韓國沒有獨立國防力量來掩蓋自己在安全政策上的失誤。但盧武鉉卻堅定地說:「駐韓美軍重新調整是我們預料中的事。為了儘快構築合作型自主國防體系,要採取必要的措施。」,他還說,「政府將加快推進朝核問題的實質性進展,緩解南北軍事緊張局面,使朝鮮半島的安全環境得到根本性好轉。」2004年8月15日,盧武鉉在韓國光復58周年紀念儀式上強調「韓國未來將致力於打造自主的國防能力,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韓國應該要有自己的國防能力來守衛國家。」,「韓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12大經濟強國,現在應該是到了獨立守衛自己國家的時候了」[1]:196-197[60]。盧武鉉把打造自主國防作為一項優先發展的任務,他多次公開強調韓國要從韓美日聯盟脫離出來,成為東北亞的「均衡者」[51]。在盧武鉉執政期間,美國大幅裁減了駐韓美軍的數量。2005年,美國調走了5,000名駐韓美軍;2006年又撤走3,000名美軍,使駐韓美軍的數量降到韓戰後的最低值2.95萬人;2008年將進一步消減4,500人[1]:207[61]。
20世紀50年代韓戰期間,韓國將軍隊指揮權交給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1987年,時任韓國總統盧泰愚首次提出收回軍隊指揮權的問題。1994年12月,駐韓美軍交還了和平時期的指揮權,但戰時指揮權仍由駐韓美軍掌握[1]:198[56]。2005年9月,盧武鉉正式向美國提出收回戰時指揮權。8月中旬,時任美國國防部長魯斯費特致函韓國國防部長尹光雄表示,「考慮到駐韓美軍基地總部從首爾遷出的時機,以及提議解散韓美聯合軍隊司令部,認為2009年交還戰時指揮權比較合適」。這比盧武鉉提議的2012年還早了幾年。與此同時,魯斯費特提出韓國承擔駐韓美軍費用的比例從目前的40%提高到50%[1]:198-199。2005年3月4日,韓國國防部發表的《2004年國防白皮書》首次取消了對朝鮮「主敵」的稱呼[1]:201[62]。2006年9月14日,盧武鉉再次訪問美國。訪美期間,盧武鉉與布什討論了韓美自由貿易協定和朝鮮問題以外,兩國總統還首次面對面地討論了收回戰時指揮權和復原美韓聯軍司令部的事宜[1]:203。2007年,韓美雙方達成協定美軍將在2012年4月17日歸還韓國戰時指揮權[58][註 3]。
對日關係
盧武鉉執政期間,韓日摩擦不斷。兩國對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日軍慰安婦和獨島糾紛等問題矛盾加劇。2004年7月22日,盧武鉉在濟州島開導前來訪問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歷史只有一個,但韓日兩國青少年所學到的東西卻不同……德國同樣是二戰戰敗國,但現在同西歐和東歐國家的關係都得到了恢復……」。盧武鉉希望小泉在任職期間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小泉聽後一直沉默不語,沒有表態。[1]:209-210 [63]
針對日本扭曲歷史的行為,盧武鉉發起了親日行為大調查,實施了《日佔時期親日反民族行為調查特別法》。凡在日佔時期在日本有關機構或單位擔任重要職務、負責重要事務、迫害同胞、通過各種文化活動歌頌或讚美日本殖民統治、積極協助日本殖民統治或給予日本經濟支援、鎮壓獨立運動和抗日運動、破壞民族文化、玷污民族語言、偷運文化遺產、以及具有親日行為的人都屬於調查對象[1]:210。2005年3月1日,盧武鉉在「三一運動」紀念大會上呼籲日本有識之士帶頭誠懇自我反省,消除韓日兩國感情隔閡[1]:211[64]。
獨島和歷史教科書糾紛
日本出於戰略考慮曾一直想和韓國發展友好關係。隨着韓流在日本的興起,日本趁機宣佈將日韓建交40周年的2005年定為「日韓友好年」。但是,3月16日,日本島根縣地方議會不顧韓國的反對通過了《竹島(韓朝稱「獨島」)日條例》,將2月22日定為「竹島日」。島根縣政府還發表聲明說,「制定該條例是要重申竹島不論在歷史上,還是在國際法上,都隸屬於島根縣,是日本領土」。對於日本的做法,韓國和朝鮮都表示了抗議。與日本島根縣結為姊妹縣的韓國慶尚北道宣佈與島根縣「斷交」,民間和自治團體的交流也全面停止。韓國民眾也連日來舉行了反日示威遊行,呼籲抵制日貨,並焚燒了日本國旗和小泉純一郎的相片。1999年,韓國曾以獨島是「天然紀念物」為由限制平民登島觀光。韓日領土爭端爆發後,韓國解除了此禁令。3月25日,首批遊客去獨島進行了旅遊,以此宣佈韓國對獨島的主權。[1]:217-220 [65][66][67]
2005年4月4日,日本文部科學省審定了8家出版社的歷史、公民等教科書。《新歷史教科書》美化日本侵略歷史,將亞洲太平洋戰爭稱為「解放亞洲人民的大東亞戰爭」,「日本的聖戰,給東南亞人,甚至於非洲人產生了獨立的勇氣與夢想。日本的戰爭是本着自衛,解放亞洲,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為目的的」。韓國外交部對此進行了交涉。第二天,盧武鉉政府召見了日本駐韓大使高野紀元,抗議日本批准扭曲歷史的教科書。8月15日,朝鮮、韓國和海外僑民在首爾舉行了「8·15民族自主和平統一大典」,三方代表共同發表了《對日特別聲明》,督促日本政府立即停止扭曲歷史的行為,對侵略歷史進行反省。[1]:211[68]
2005年8月15日,小泉純一郎曾就歷史問題表示反省和道歉,但10月17日,小泉純一郎第5次參拜了靖國神社。韓國對此舉國震驚,韓國外交部立即取消了潘基文對日本的訪問和盧武鉉12月對日本的訪問。面對日本的外交陰雲,小泉純一郎不得不承認近期難以改善與中國和韓國的關係,「等到10年、20年、30年以後才不會成為問題」。7月,日本右翼漫畫作者山野車輪編寫了大肆扭曲歷史、詆毀韓國、極力挑動日本「嫌韓」熱的《嫌韓流》。同年10月,日本又出版了名為《給韓國上藥》的書,公然否認日本侵略歷史,污衊、挖苦韓國,甚至侮辱盧武鉉。[1]:214-215[69]
阻止日本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聯合國改革是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由於安理會目前的構成是根據二戰後的國際格局建立的,安理會的框架構成已經不能正確反映國際權力分配的現狀。2003年11月,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成立了聯合國改革特別小組。日本與德國、印度、巴西成為最有希望「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國家。作為聯合國的主要捐贈國和世界經濟、科技大國的日本一直希望能夠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成員。20世紀80年代,時任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首次提出日本謀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想法。20世紀90年代初,日本制定了進軍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五年計劃,計劃在二戰結束50周年的1995年「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沒成功。隨着二戰結束60周年的臨近,日本再次對「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發起衝刺。時任日本外相川口順子說當時是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最好時機」,「許多國家都認為日本適合成為常任理事國,我們絕對不能錯過目前的機會。」[1]:227-228[70]。
根據規定,聯合國改革方案需要得到191個成員國至少2/3多數的批准,並且5個常任理事國中沒有一個行使否決權。美、英、法、俄羅斯都表示支援日本「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2005年3月21日,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向聯合國大會提交了《大自由:為人人共用發展、安全和人權而奮鬥》的聯合國改革報告。在隨後的記者會上,他表示日本「有望在擴大後的安理會中獲得常任理事國席位」。5月16日,日本外務省召回日本駐各國的122名特命全權大使召開旨在爭取128個以上的國家支援日本「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大會。9月15日,小泉純一郎在聯大首腦會議上發表演講時說:「我確信,對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革,就如同從聯合國憲章中刪除那條將日本和德國等國家規定為『敵國』的『原敵國條款』一樣,對國際社會來說是理所應當的。日本準備在改革後的聯合國安理會中,作為常任理事國而發揮更大的作用」。[1]:227-229[71]
在日本「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似乎成為定局的情況下,韓朝兩國一起對日方進行了阻止。韓國駐聯合國大使金三勛指出「既得不到周邊國家信任,又不反省歷史的國家很難在國際社會上發揮領導作用… …日本沒有資格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們將全力阻止」。4月7日,金三勛在聯合國大會上公開表明了韓國的立場。與此同時,韓國還聯合了反對擴大常任理事國的發展中國家組織咖啡俱樂部(Coffee Club,約40-50個國家)[1]:229-230。5月9日,盧武鉉在參加莫斯科紀念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時,對安南明確表示反對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能用貢獻金額來衡量一切」,「在安理會改革問題上,希望聯合國秘書長嚴守中立。安理會改革應該有新的標準」[1]:231[72]。
在中、美、俄表示反對聯合國急切「擴張常任理事國」後,115個反對日、德、印、巴西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國家在紐約舉行召開了大會。發起會議的韓國、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國提出反對為聯合國改革設定時限。由於韓國等許多國家的反對,日本「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夢想再次成為泡影。[1]:232[73]
支援潘基文競選聯合國秘書長
由於安南秘書長的任期將在2006年底結束,他本人也不謀求再次連任,挑選聯合國秘書長接班人成了聯合國一項新的重要課題。按照聯合國秘書長地區輪換的原則,下任秘書長應該來自亞洲。包括韓國外交部部長潘基文、聯合國副秘書長沙希·塔魯爾、泰國副總理索拉革·沙提拉泰、約旦常駐聯合國代表扎伊德·侯賽因、聯合國負責裁軍事務的前秘書長達納帕拉5位候選人報名參加了下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競選。[1]:232-233[74]
盧武鉉對潘基文競選聯合國秘書長給予了全力的支援,他指示韓國各駐外大使「全力組織競選運動,一定要把潘基文推上聯合國秘書長的職位」。2006年1月,盧武鉉把在巴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上任僅一年的徐容賢召回,出任潘基文的特別助理。2月25日,盧武鉉召集駐5個常任理事國的大使,要求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取得五個常任理事國對潘基文的支援。潘基文希望得到日本的支援。但由於韓國反對日本「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日本為此只是確定了「下任秘書長應出自亞洲」的方針。而美國則認為潘基文在對朝問題上過於軟弱。[1]:234-236為保證潘基文成功當選,盧武鉉在8月31日宣佈韓國退出10月份舉行的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選舉,因為這兩件事很難同時進行。與此同時,韓國政府宣佈了一項高達1億美元的非洲援助計劃,並派潘基文出訪安理會成員國和坦桑尼亞。盧武鉉還親自出馬帶着潘基文走訪了安理會成員國希臘。[1]:236-237[75]
10月9日,安理會15個成員國以鼓掌的方式一致通過了向聯大推薦潘基文擔任下任聯合國秘書長的決議。10月13日,192個與會國家在第61屆聯大上以鼓掌的方式通過了決議,正式任命潘基文為安南的接班人。在預選中,15個理事國中有14個國家對潘基文投了支援票,只有日本投了棄權票。2007年1月1日,潘基文正式就任聯合國秘書長。[1]:237-238[76]
對中國關係
盧武鉉執政期間,韓中關係得到了全面的發展。2003年7月7日-10日,盧武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首次國事訪問。訪華期間,盧武鉉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等分別進行了會談。兩國領導人就雙邊關係和和平解決朝鮮核問題等廣泛交換了意見,並達成共識[1]:246-249。兩國發表了共同聲明,將兩國在金大中執政時期的「全面合作關係」升級為「全面合作夥伴關係」,不僅要擴大政府、議會與政黨間的交流,還要擴大包括青少年在內的民間交流[1]:237-257[43]。[77]盧武鉉訪華期間,在清華大學發表了講演,訪問了上海,並參觀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上海舊址[12]:281。
2005年11月16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出訪了韓國,並參加了在釜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是中國國家主席時隔10年後的首次訪問。胡錦濤在韓國國會作了題為「加強友好合作 共創美好未來」的演講。兩國決定把建交15周年的2007年定為「韓中交流年」。 [12]:282胡錦濤訪韓期間,盧武鉉宣佈韓國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願意與中國積極開展韓中自由貿易區的研究。在朝核危機最緊張的關頭,胡錦濤特別邀請盧武鉉在2006年10月13日對中國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工作訪問。這是韓中兩國首次務實性的首腦工作訪問,也是一種新的首腦外交,體現了兩國關係的密切與成熟[1]:259-260[78]。2007年4月,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了韓國。同年7月和12月,時任韓國國會議長林采正和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分別對中國進行了訪問[27]:274[79]。
2007年,中韓雙邊貿易達到了1599億美元,同比增長19%。中國成為韓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國。2007年底,韓國累計在華實際投資388億美元。中國成為了韓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對象國,韓國也成為中國第四大外資來源國。兩國間的文化交流也發展迅速。2007年,中韓人員往來達609萬人次,韓國是中國的第一大入境客源國。2007年底,韓國在華留學生達到6萬人,佔到在華留學生數量的36%;中國在韓國的留學生達到3.4萬餘人,占韓國外國留學生的58%,均居對方國家留學生人數之首[27]:275。「韓流」和「漢風」在中韓兩國盛行[1]:253。在盧武鉉執政期間,建立中韓自貿區開始被提上日程。此外,兩國開始採取措施促進雙邊旅遊業的發展[43]。
盧武鉉執政期間,韓國與中國的軍事交流與合作與也有很大的發展。2005年3月3日,時任韓國國防部長尹光雄訪華,兩國軍方高層就維護黃海安全,急待建立兩國海、空軍相互合作體制達成共識。回國後,尹光雄提出了與中國開通軍事熱線,「將韓中軍事合作提升到韓日水平」的說法。[2]:163[80][81]
對俄關係
盧武鉉也很注重與俄羅斯進一步改善關係。韓國能源資源貧乏,能源自給率不足3%,而俄羅斯是世界重要的能源供應國,其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一,石油儲量世界第八[2]:164。2004年9月,盧武鉉對俄羅斯進行了國事訪問。兩國首腦共同簽署了《共同宣言》,將兩國關係從「建設性互補的夥伴關係」提升為「相互信賴的全面夥伴關係」[27]:285。訪俄期間,盧武鉉表示支援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亞歐首腦會議[12]:284。雙方簽訂了包括《宇航技術合作協定》、《外交官免簽證協定》的一系列的經貿、能源合作協定。雙方簽署的共同開採俄遠東地區庫頁島等油田的諒解備忘錄,使韓國獲得17億桶石油的供給。通過將購買俄羅斯現成石油和勘探開採油氣專案相結合,韓國開拓了能源進口的新渠道,為經濟安全發展提供了保障[2]:164[12]:284[82][83]。雙方還同意,俄羅斯將從2007年開始為韓國培訓首位太空人,並諾幫助韓國太空人登上國際太空站[12]:284[82]。2007年,韓俄貿易額達到了150.6億美元,韓方順差11億美元[27]:286。
2005年5月9日,盧武鉉借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二戰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之際再次訪問俄羅斯,他表示要進一步發展韓俄「相互信賴的全面夥伴關係」。同年11月19日,時任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了在釜山舉行的APEC會議,雙方簽訂了《韓國與俄羅斯關於在經貿領域深化合作的行動計劃》。[12]:285
在軍事方面,韓俄兩國也有着很好的合作。早在2002年,雙方就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軍事代表團互訪、人員培訓、購買俄羅斯軍事裝備、共同研製新式武器等問題進行了討論。2005年4月,時任韓國國防部長尹光雄出訪了俄羅斯,雙方達成協定,搭建一條航空資訊互動熱線,以進一步促進雙邊軍事合作。盧武鉉希望通過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推動韓國自主國防建設,促成東北亞地區安全機制的形成。[2]:164
其他
2004年11月14-22日,盧武鉉借出席在智利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之際對阿根廷、巴西和智利南美三國進行了國事訪問,旨在擴大與南美洲各國建立的「實行21世紀共同繁榮的全面合作關係」。 陪同盧武鉉出訪的有70位韓國大企業的高管。2003年以來,盧武鉉已經陸續訪問了中國、俄羅斯、印度。對巴西的訪問完成了盧武鉉對「金磚四國」的外交構想[12]:285[84]。在巴西訪問期間,兩國達成了4億美元的意向合同,簽約額達5000萬美元。浦項鋼鐵與巴西CVRD礦業集團達成了在2015年以前向浦項提供100萬噸鐵礦石的協定。韓國LG-Nikko銅業集團也與CVRD簽署了協定。此外,韓國國家石油公司與巴西石油就合作開發石油達成了諒解備忘錄[12]:286[84]。
訪問阿根廷期間,盧武鉉與時任阿根廷總統內斯托爾·基什內爾簽署了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的《經濟貿易合作協定》。韓國還向阿根廷提供3000萬美元的貸款。這是阿根廷在2001年因國內金融危機宣佈停止償還外債後獲得的第一筆國外貸款。雙方還簽署了《文化教育協定》、《韓-阿能源及礦物資源合作協定》等一系列檔案。[12]:285[84]
盧武鉉在訪問智利期間與時任智利總統里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爾舉行了首腦會議,雙方承諾將促進韓國企業全面參與智利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礦產資源開發,並同意建立「產業技術合作基金」。2004年5月,韓國與智利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這是韓國與其它國家簽署的首個自貿協定。[12]:286[84]
2006年9月,盧武鉉先後走訪了希臘、羅馬尼亞和芬蘭,並出席了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行的第六屆亞歐高峰會議(ASEM)。同年12月,盧武鉉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進行了國事訪問。[12]:286
卸任後
出於對公務員的自律,韓國法律規定,沒有首爾戶籍的公務員不得在首爾租買房屋,除非獲得「國家有功者」的稱呼。由於盧武鉉來自地方,戶籍還在慶尚南道,2008年2月25日,61歲的盧武鉉在參加完李明博的就職儀式後便與夫人一起回到了老家峰下村,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個「歸鄉總統」。盧武鉉表示退休後會努力促進環保事業。他在故居對面新建了一個環保單層住宅,過起了普通的村民生活,有時騎着自行車在村里逛逛,和村民們聊家常,有時和村民一前種樹、清理溝渠。他還在網上開了網誌,描述每天的鄉村生活。[2]:212[85]
盧武鉉搬回峰下村後,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旅客來到這個只有121人的小村參觀。每天接待這些慕名而來的遊客,成為了盧武鉉的「甜蜜煩惱」。如果他「蟄居」家中,遊客們就會站在大門前異口同聲地喊「總統閣下,快出來吧!」。據說這種「見客儀式」,每天最多要重複8次。他說:「大家從上午9點開始就在門外大聲歡呼。然而,不管在職還是已經退休,一位總統都需要一些個人私隱,大家遠道而來看望我,我非常感激,但這同時也給了我巨大的負擔,我也不能與大家一一握手,或者邀請大家一起進屋品茶,感到非常抱歉。」儘管前第一夫人經常與盧武鉉一起與遊客打招呼,但盧武鉉有時也會以「她在洗碗呢」或「她正在上妝。大家都知道,上妝會費些時間」婉言拒絕大家一睹第一夫人的願望。[2]:212-213[86]
遭遇離職審查
2008年12月,泰光事業會長朴淵次因涉嫌逃稅和行賄被捕。韓國警方了解到盧武鉉在卸任前曾向朴淵次借款100萬美元。國稅廳還儲存着有關這100萬美元借款償還期和利息的借條。2009年3月31日,檢方查出朴淵次曾在2008年2月向盧武鉉兄長盧建平的大女婿延哲浩匯款500萬美元,使「朴淵次腐敗門」案升級。2009年4月7日,盧武鉉在個人網站「人活着的世界」自爆家醜,發表道歉書承認自己的夫人通過青瓦台總秘書官鄭相文拿了朴淵次的錢,主要用於還債。他還表示如果有過錯,願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檢方整理出的盧武鉉受賄清單包括:朴淵次2006年9月送給盧武鉉一對價值14萬美元的瑞士伯爵手錶作為花甲大壽的禮物;2007年6月送100萬美元現金到青瓦台官邸;2008年2月向盧武鉉侄女婿延哲浩的香港帳號匯入500萬美金。2007年9月,盧武鉉的女兒盧靜研向熟識的紐約房地產經紀人匯款40萬美元。4月13日,盧武鉉的夫人權良淑和兒子盧健昊接連被傳喚接受調查。盧武鉉對此表示「對100萬美元不知情,500萬美元則是在卸任後才知道,但那是正常的投資。」前青瓦台秘書室長文在寅在接受韓聯社採訪時表示收受的100萬美元中一部分為現金,一部分匯入盧武鉉女兒帳戶中。[2]:215-217 [87]
2009年4月30日,盧武鉉應韓國檢方要求以「綜合受賄罪」嫌疑犯的身份,乘坐青瓦台提供的禮儀巴士前往首爾接受調查,成為韓國第3位接受檢方調查的卸任總統。他的夫人哽咽地說她受到了盧武鉉的責備,「直到現在家裏的錢都是由我來管的,盧前總統完全不知情,全都是我的責任。」。在離開峰下村之前,盧武鉉對記者說「無顏面對國民」,「讓大家失望了,很抱歉」。韓國各大媒體對盧武鉉的行程進行了現場直播。盧武鉉下午抵達首爾大檢察廳後,接受了10個多小時的調查,直到深夜11時20分。之後,他連夜趕路,在第二天早上回到峰下村。[2]:221-222[88]
大檢察廳調查企劃官在調查結束後的記者會上表示,調查很充分,沒有再次傳喚的計劃,將向檢察總長林采珍報告,並在下周內決定申請逮捕還是不拘留起訴的司法處理。不過,在盧武鉉被傳喚20多天後,調查仍然沒有結論。在兩個月的調查中,檢察官一直試圖找到盧武鉉受賄的證據,並對盧武鉉的夫人、兒女、侄女婿進行了調查。隨後,有侮辱盧武鉉的部分調查內容泄露出來,比如「盧武鉉夫婦2006年60歲生日接受了朴淵次贈送的兩隻價值1億韓圓的手錶」,「檢方開始調查後,權良淑將手錶丟在了自家附近」,「盧武鉉的女兒盧靜妍在美國新澤西州花費160萬美元購置豪宅」,「盧靜妍為銷毀證據而撕碎了合同原件」。這使盧武鉉很受折磨。2009年5月14日,盧武鉉的兄長盧建平被首爾地方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追繳5.7億韓圓[2]:222。陷入「朴淵次腐敗門」後,盧武鉉深受媒體侵擾,他為此還寫了一篇題為《請把我家後院還給我》的博文。備受煎熬的盧武鉉連續失眠,茶飯不思,常常獨坐在辦公室內,不停地吸煙。他的秘書曾為他在釜山大學醫院預訂病房,建議他住院治療,但被他拒絕了。他曾對密友說:「政府的做法很過分,真希望就這樣離開。」。2009年5月22日,盧武鉉接到大檢察廳「要求權良淑女士2009年5月23日報到,接受調查」的通知,這使他陷入極度的不安[2]:223[7]:72-73[89]。
跳崖自殺
2009年5月23日凌晨,盧武鉉在離他家不遠的烽火山「貓頭鷹岩」,從懸崖跳下自殺身亡,以最慘烈的方式告別了「人活着的世界」,終年62歲。原總統府秘書室室長文在寅在釜山大學醫院就盧武鉉身亡一事對媒體說,盧武鉉當天早晨5時45分左右在一名隨扈的陪同下離開家,前往烽火山登山,6時40分左右跳崖。8時13分,盧武鉉被送到醫院,由於傷勢過於嚴重,於9時30分去世。[2]:3-4[90]
韓國慶尚南道警察廳廳長李雲宇對媒體說,據盧武鉉的隨扈報告,當天清晨隨扈陪盧武鉉一起去村後爬山。在到達出事地點後,盧武鉉問「有沒有煙」,隨扈說「我去拿」,盧武鉉說「算了,不用了」。之後,盧武鉉指着山下的行人說「那邊有行人在走動」。在隨扈將視線轉向登山的人群之際,盧武鉉縱身跳下了懸崖。事發之後,隨扈趕緊下去找到嚴重受傷的盧武鉉,把他背往山下,並呼叫警車將他送往附近的金海市世英醫院。醫院在對他進行心肺復甦術無效後,將他轉送至釜山大學醫院,最終不治而亡。釜山大學醫院院長說,盧武鉉抵達醫院時已經失去知覺,無法自行呼吸,頭部約11厘米長的傷痕是導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此外他全身肋骨、骨盆等多處骨折。[2]:3-4[91]
盧武鉉的死訊由前青瓦台秘書室長文在寅最早公佈,文在寅還表示盧武鉉給家人留下了簡短的遺書[92],遺書中盧武鉉說自己「實在太累了」,「生與死沒有區別」,「本想退任後在鄉村度過餘生,沒想到不能如願,真是遺憾」。盧武鉉表示自己是「清清白白」的,寄望歷史會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同時他在遺囑中要求火葬,並在家附近立塊碑[93]。但韓國聯合通訊社公佈盧武鉉遺書全文則略有不同。以下是遺書全文:[94]
“ | 受惠於很多人,卻讓很多人因我而受難,往後將還有承受不完的痛苦。剩下的餘生只會是別人的累贅。健康不很好,所以什麼也不能做,就連書也讀不下去,字也寫不成。 不要太過於悲傷,生和死不都是自然的一個形象?不要道歉,也不要埋怨誰,根本都是命。 算了,火葬了吧。然後在家附近的地方立個碑就足夠了。這是醞釀了很久的想法。 2009年5月23日清晨 |
” |
韓國聯合通訊社等媒體對盧武鉉的遺書進行分析後認為,由於檢察機關對盧武鉉涉嫌受賄的調查與他在任期間提倡清廉的形象產生巨大落差,使其道德質素飽受質疑,對盧武鉉產生巨大心理壓力,從而使盧武鉉選擇了自殺身亡。[2]:5在盧武鉉最後一篇博文中,他寫到「對於已經查出的事情,作為前任總統,我的名譽和道德信賴已經徹底完了……現在我盧武鉉已經不是大家所追求的價值的象徵了。……我已經陷在無法出來的深淵,大家不能跟着掉進這個陷阱里,大家應該放棄我……現在只剩下低着頭,向國民請罪的事了。事情發展到某種程度,我會做的。」[2]:27[95]
盧武鉉的死,在韓國社會產生巨大的衝擊,各界為之震驚和悲痛。很多人認為這是李明博和保守派對他的政治迫害。《紐約時報》等輿論認為盧武鉉是韓國現任政府清算前任政府「秋後算賬」政治的犧牲品[96][97]。韓國法務部長金慶漢當天表示「有關盧武鉉前總統的相關調查行將結束」,「對盧武鉉前總統突然去世,感到震驚和悲哀」[2]:5-6[98]。盧武鉉的死因也成了輿論的焦點,究竟是意外、自殺或他殺,在短時間內難下結論。經慶南警察廳調查,盧武鉉系自行從村後烽火山貓頭鷹岩跳崖而死。警方網絡調查員和電腦專家對盧武鉉電子遺書的調查顯示,盧武鉉2009年5月23日清晨5時21分左右開始寫作,5分鐘後進行了一次存盤,後經修改後於5時44分儲存,然後叫警衛於5時45分左右出門登山,沒有發現別人作假的痕跡[2]:25 [99]。負責調查盧武鉉死亡經過的慶尚南警察廳發現盧武鉉的警衛的幾次陳述有不一致的地方,並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調查。經調查,警衛員隱瞞了盧武鉉在登上貓頭鷹岩之前,曾到過烽火山上淨土院,看望供奉在那裏的父母靈位的事實。警方認為在事發當時警衛員可能沒在盧武鉉身邊,而是發現盧武鉉不見了之後,才在山下找到已經受傷嚴重的盧武鉉。韓國MBC電視台報道,警衛在事發前曾在對講機裏說「跟丟了,不見了」[2]:30-31[100]。
葬禮
2009年5月23日,李明博政府與盧武鉉家屬達成一致,為盧武鉉舉行為期7天的國民葬。時任韓國總理韓升洙和曾在盧武鉉執政期間擔任總理的韓明淑聯合領導政府委員會處理治喪事宜。葬禮定於5月29日在盧武鉉老家金海市的一個體育館舉行。按照盧武鉉的遺願,他的遺體將被火葬,墓地選在峰下村,而非國立大田顯忠院內的國家元首墓林。[2]:7[101]
韓國各地和駐外使館紛紛設立悼念盧武鉉的靈堂。在他去世的一周內,有300萬人從各地趕來專程悼念他[2]:9。對於盧武鉉的突然去世,時任韓國總統李明博表示「難以置信,哀惜,和很令人悲痛。」。5月28日,前韓國總統金大中坐着輪椅與夫人在首爾站靈堂弔唁盧武鉉時說:「如果我遭到像前總統盧武鉉那樣的侮辱、挫折和絕望,恐怕我也會做同樣的選擇...這個世界就是如此,有時會陰天,但也會有晴天。如果勇敢的人都無法承受,那怎麼行...檢方對盧武鉉包括本人、夫人和全家親戚等無一遺漏地進行調查,但直到盧武鉉逝世,檢方還拿不出確鑿的證據。」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也發來了唁電。此外,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美國總統奧巴馬、日本首相麻生太郎、英國首相白高敦、中國外交部等也都紛紛發表聲明悼念盧武鉉的去世[2]:11-18[102]。隨着盧武鉉去世的訊息傳出,韓國互聯網門戶和社區紛紛出現大量悼念盧武鉉的文章。一些網站還開設了哀悼盧武鉉的簽章欄。盧武鉉的個人網站「人活着的世界」,也出現了長達數十頁的哀悼文章。網民們紛紛「網上獻花」。一位網民留言說,「我認為(盧武鉉)是時代的犧牲品。在勾心鬥角的韓國政壇上,一顆巨星隕落了」[2]:10-11。
2009年5月29日凌晨5時,盧武鉉的出殯儀式在其家鄉峰下村開始。10名陸海空軍儀仗隊員用韓國國旗將盧武鉉的靈柩包起。隨後,盧武鉉遺孀權良淑及其家屬和前總統府秘書室室長文在寅等在靈堂前舉行了大約10分鐘的祭奠儀式。祭奠儀式後,禮兵將靈柩從靈堂抬入一輛黑色的卡迪拉克靈車。駕駛靈車的司機是為盧武鉉握了21年方向盤的崔英。崔英自從盧武鉉首次當選第13屆國會議員開始,就一直為盧武鉉開車,也與盧武鉉一起進入了青瓦台。盧武鉉卸任後,崔英帶着全家跟隨盧武鉉搬到了峰下村,繼續為他開車。他說「前總統的最後一程也應該由我相伴。」靈車啟動時,盧武鉉的支持者和峰下村的村民們放飛了數千個黃色的紙飛機。黃色是盧武鉉2002年競選總統時的象徵色。[2]:16-18[103]
經過5小時的行程,盧武鉉的靈車隊伍抵達首爾,上午10時50分到達景福宮。盧武鉉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景福宮外興禮門前院舉行。大約2500名韓國各界人士和外國代表出席了告別儀式。盧武鉉任期內成為韓國首位女總理的韓明淑致悼詞。前總統金大中拄着拐杖吃力地走上前獻上一朵潔白的菊花。權良淑對金大中表示感謝,他失聲慟哭。在李明博夫婦獻花時,民主黨議員白元宇大聲地喊「請李總統道歉」,「這是政治報復」。一些參加葬禮的人也群情激憤地喊「快道歉」,不過在警衛和民主黨的制止下,現場很快就平靜了下來。[2]:18歷時一個多小時的遺體告別儀式後,靈車緩緩駛向路祭地點首爾廣場。下午1時20分,首爾廣場已經成為黃色的海洋,18萬名追悼者頭戴象徵故人的黃色太陽帽,手持黃色氣球前來參加路祭儀式。在國立合唱團合唱《迎魂聲》,國立舞蹈團表演《鎮魂舞》,朗誦悼詞,演唱悼歌後,全場默哀,誦讀遺書。現場大螢幕播放了追悼影片和盧武鉉生前演唱《憑着愛》的歌聲。下午2時,路祭在民眾演唱向日葵的《以愛》歌聲中結束。盧武鉉的靈車在民眾合唱的《晨露》、《為君行進曲》等歌聲中緩緩駛向調整葬禮隊伍的首爾站。[2]:19-20[104]
下午6時許,靈車抵達了水原火葬場。在遺體火化前,盧武鉉的遺屬們為他舉行了天主教告別儀式。大約兩個小時後,載着盧武鉉骨灰的靈車開始向峰下村駛去。根據盧武鉉的遺願,他的骨灰將在「七七祭」後舉行安葬儀式並立碑。在此之前,他的骨灰將被安放在設有他父母牌位的峰下村佛寺淨土院。[2]:20[105]
家庭
盧武鉉的夫人權良淑與盧武鉉同是峰下村人,家境比盧武鉉更加貧寒。她的父親曾擔任過書記,是個左派,因與朋友飲用摻有工業酒精的米酒而雙目失明。韓戰時,他涉嫌充當民工被迫長期服勞役,後在1971年死在獄中。權良淑半工半讀完成了高中學業,但由於沒錢交納最後一個學期的學費而沒有拿到畢業證書。權良淑從小就有很強的自尊心和自卑感,被村里人稱為「傲氣」的姑娘。兩人於1973年1月在盧武鉉故居結婚,婚後有一兒盧建昊和一女盧靜研。[1]:27-29[2]:67-692014年4月13日,在韓國檢方調查「朴淵次腐敗門」事件時,權良淑和盧建昊被先後傳喚接受調查[2]:220。
選舉履歷
年度 | 選舉屆數 | 選舉區 | 所屬政黨 | 得票數 | 得票率 | 當選標記 | 備註 |
---|---|---|---|---|---|---|---|
1988 | 第13屆國會選舉 | 釜山直轄市東區 | 統一民主黨 | 53,075 | 51.00% | ||
1992 | 第14屆國會選舉 | 民主黨 | 30,397 | 32.25% | |||
1995 | 第1屆地方選舉 | 釜山廣域市長 | 647,297 | 37.58% | |||
1996 | 第15屆國會選舉 | 首爾特別市鐘路區 | 17,330 | 17.66% | |||
1998 | 7月補選(國會議員) | 新政治國民會議 | 26,251 | 54.44% | |||
2000 | 第16屆國會選舉 | 釜山廣域市北區、江西區乙 | 新千年民主黨 | 27,136 | 35.69% | ||
2002 | 第16屆總統選舉 | 大韓民國 | 12,014,277 | 48.91% |
榮譽
韓國勳章獎章
外國勳章獎章
評價
盧武鉉是個堅守信仰,並為信仰積極奮鬥的人[7]:134-135。他最尊敬的人是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並著有《盧武鉉見到的亞伯拉罕·林肯》一書。他認為自己與林肯一樣都是出身寒門,經過自學苦讀成為律師,並在議員競選多次落選後當選總統。此外,「南北統一」和「東西和解」的政治哲學也非常相似。盧武鉉希望自己能像林肯那樣以「低姿態的人,謙遜的權力」造就「強大的國家」[2]:105[7]:156。盧武鉉在其回憶錄中這樣評價自己[7]:156
“ | 也許我真的太理想主義了。但是如果說我是一個失敗的總統就有點過分,說我是一個『未能成功的總統』還比較合適。 | ” |
正面評價
盧武鉉一貫倡導「清廉政治」,雖然他的死涉及貪腐,但他在廢除政治獻金、根治選舉腐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李明博曾表示由於盧武鉉的肅貪反腐國策,韓國政壇確實乾淨多了,總統競選也省去了許多募集政治選舉金的麻煩,全國花在大選上的資金大幅下降[108]。有觀點認為盧武鉉的死不是韓國民主的失敗,而是韓國政治走向清廉的一個新起點[109][110]。2013年韓國Research View開展的一份民調顯示,在對朴正熙、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和朴槿惠5名韓國前任及現任總統的好感度調查中,盧武鉉名列第一[111]。
盧武鉉在外交方面可圈可點。他頂住美國和國內保守勢力的壓力,繼承了金大中時期民族和解的「陽光政策」。在他執政時期,朝鮮半島中斷了半個世紀的南北公路、海路和鐵路實現了對接。南北雙方實現了將軍級對話,開通了海上軍事熱線。金剛山旅遊和開城工業園區兩個南北經濟合作專案得到順利地開展。在他卸任的前半年,盧武鉉徒步跨過三八線與金正日舉行了第二次南北首腦會談,並簽署了《南北關係發展與和平繁榮宣言》[108]。盧武鉉對美國的「自主外交」與「自主國防」 政策被韓國進步派廣泛讚譽,平衡韓美兩國的地位[108]。
盧武鉉執政期間,韓國經濟保持了年均4%-5%的增長率,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中比還算不錯,與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相比也不遜色。在他任期結束時,韓國實現了5年內人均GDP由1萬美元增長到2萬美元的目標[108]。在任職期間,盧武鉉還頂着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的壓力,完成了與美國自由貿易協定(FTA)的談判。就連保守派都對此頗感驚訝,認為這是盧武鉉在改善韓美關係上所做的唯一令人稱道的事[108][112]。此外,盧武鉉還啟動了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FTA談判[12]:191。
負面評價
盧武鉉執政期間主張「地區均衡」發展戰略,並提出遷都計劃。在遷都計劃被憲法法院裁定違憲後,盧武鉉又推出了《公共機關遷移案》,計劃將首都圈的346個公共機關中的176個遷往地方,並為這176個搬遷機關建立約20處「革新城市」,旨在「推動首都地區與和地方的均衡發展,提高國家競爭力。該計劃在李明博上台後,就無疾而終了。保守派認為,盧政府的「地區均衡」政策實際上是「平均分配主義」,打着公平的幌子,不顧效率,其實是浪費資源的低效率行為。反對派認為韓國房價在他執政期間飛漲,很大程度上是遷都計劃和公共機關遷移政策導致的「房地產投機風」造成的。[108]
在外交方面,韓國內保守勢力認為盧武鉉對朝鮮的經濟援助方案是花國家的錢填補朝鮮的無底洞。他們甚至認為第二次會談仍在平壤舉行是北方對南方的羞辱,盧武鉉為了自己或一黨的私利去向金正日「叩頭」、「行乞」。[108]保守勢力還認為盧武鉉對美國的「自主外交」與「自主國防」 政策也是從個人理念的好惡出發,不將國家利益放在首位。[108]
紀念
相關影視作品
註釋
參考文獻
-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024 1.025 1.026 1.027 1.028 1.029 1.030 1.031 1.032 1.033 1.034 1.035 1.036 1.037 1.038 1.039 1.040 1.041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1.047 1.048 1.049 1.050 1.051 1.052 1.053 1.054 1.055 1.056 1.057 1.058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范永紅 編著. 《平民总统卢武铉》. 北京: 東方出版社. 2007年10月. ISBN 978-7-5060-2932-2.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誠明 編著. 《卢武铉传》. 北京: 新世界出版社. 2009年11月. ISBN 978-7-5104-0666-9.
- ^ 董向榮《南韓:創造奇蹟》,第104頁,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ISBN:9789629371548
- ^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自杀 东阳卢氏宗亲集体发唁电. 浙江新聞. 2009-05-26 [2015-10-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 ^ 5.0 5.1 陳宛. 卢武铉:寒门走出来的政治家. 《財智文摘》. 2003年, (第4期).
- ^ 韩总统卢武铉仅职高学历 多国首脑学历低微. 搜狐網. 2006-10-0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韓)盧武鉉. 《成功与挫折:卢武铉总统未写完的回忆录》. 由荀壽瀟翻譯. 北京: 世界圖書出版社北京公司. 2010年5月. ISBN 978-7-5100-0070-6.
- ^ 제16대 대통령 노무현. 대통령기록관. 2002-05-21 [2015-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韓語).
- ^ 9.0 9.1 韩国已故前总统卢武铉. 新華網. [2015-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5).
- ^ (韓)盧武鉉著. 《韩国的希望 卢武铉的梦》. 由李艷、趙愷翻譯. 哈爾濱: 哈爾濱出版社北京公司. 2003年5月. ISBN 7-80639-936-4.
- ^ 方秀玉. 新世纪、新总统、新挑战:卢武铉当选韩国总统析. 《國際觀察》. 2003年, (01期).
- ^ 12.00 12.01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12.13 朴鍾錦. 《韩国政治经济与外交》. 北京: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130-2476-1.
- ^ 韩国高院判决重新计票 卢武铉总统宝座可能不保. 搜狐網. 2003-01-15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韩国宣布大选重新计票结果 卢武铉仍是下届总统. 搜狐網. 2003-01-30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5).
- ^ 韩国大国家党代表对重新计票结果负责 引咎辞职. 搜狐網. 2003-01-30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 ^ 韩国举行盛大总统就职仪式 卢武铉宣誓就职. 人民網. 2003-02-25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 ^ 卢武铉就任韩国第16届总统强调维护朝鲜半岛和平. 新華網. 2003-02-25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4).
- ^ 18.0 18.1 卢武铉就职将发表《对朝和平繁荣政策宣言》. 中國網. 2003-02-25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 ^ 19.0 19.1 田景 等. 《韩国文化论》. 廣州: 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0年5月. ISBN 9787306036575.
- ^ 韩国总统卢武铉宣布加入开放国民党. 新華網. 2004-05-20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9).
- ^ “国民公决”实属无奈之举 卢武铉背水一战. 搜狐網. 2003-10-2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韩内阁集体辞职 卢武铉深情挽留. 人民網. 2003-10-12.
- ^ 23.0 23.1 韩国政坛地震 集体辞职是政治双簧戏?. 中國網. 2003-10-12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 ^ 卢武铉暗示将否决针对其亲信展开调查的特检法. 搜狐網. 2003-11-12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卢武铉被迫公布特检法. 人民網. 2003-12-07.
- ^ 背景资料:韩国总统弹劾案始末. 新華網. 2004-05-1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9).
-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董向榮. 《韩国》.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年5月. ISBN 9787509707326.
- ^ 韩国前总理高建. 」新華網」. [2015-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1-22).
- ^ 新闻分析:弹劾案改变韩政坛格局. 新華網. 2004-05-15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 ^ 卢武铉死而复生. 新華網. 2004-05-15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8-25).
- ^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李秀峰. 韩国卢武铉政府行政改革评析. 《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2008年06期.
- ^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張光軍 主編 (編). 《韩国执政党研究》. 廣州: 廣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0年11月. ISBN 978-7-5100-2914-1.
- ^ 孫啟林、安玉祥 編著. 《韩国科技与教育发展》.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ISBN 7-107-18312-5.
- ^ 日韩从e到u的国家信息化战略转移. 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2005-05-26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 ^ 政府法制参阅.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2007-09-13.[永久失效連結]
- ^ 詹小洪. 韩国迁都,逆风而上. 《南風窗》. 2004年14期.
- ^ 思奇. 韩国迁都 世界关注. 《世界文化》. 2004年第6期.
- ^ 陳妍. 韩国迁都“世宗”为哪般. 《國際商報》. 2007-01-18.
- ^ 詹小洪. 韩国迁都的“原案”与“新案”之争. 《新民周刊》. 2010年6期.
- ^ 韩国总统卢武铉称无意为颠覆朝鲜政权推波助澜. 中國新聞網. 2005-04-1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41.0 41.1 樊吉社. 美国对朝政策:两次朝核危机比较. 《美國研究》. 2009年04期.
- ^ 42.0 42.1 李華. 朝核危机析论. 《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 第14卷 (第4期).
- ^ 43.0 43.1 43.2 43.3 魏志江; 姜秀敏. 卢武铉的和平繁荣政策及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 《東北亞討論區》. 2006年, (01期).
- ^ 金祥波. 试析卢武铉“和平繁荣政策”与韩朝关系的发展.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 (第1期).
- ^ 京义线与东海线. 新浪網. 2007-05-18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卢武铉跨过韩朝军事分界线. 新華網. 2007-10-02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5).
- ^ 卢武铉抵达平壤 金正日亲自迎接. 新華網. 2007-10-02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5).
- ^ 韩朝首脑会晤首轮会谈结束. 新華網. 2007-10-03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5).
- ^ 韩国政府宣布卢武铉与金正日签署《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的宣言》. 新華網. 2007-10-0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5).
- ^ 孫冀. 《韩国的朝鲜政策》.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年. ISBN 978-7-5161-0111-7.
- ^ 51.0 51.1 51.2 許亮. 解析卢武铉主义. 《東北亞討論區》. 2007年, 第16卷 (第4期).
- ^ 韩总统卢武铉对美国敢说"不" 朝核需对话解决. 人民網. 2004-12-08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 ^ 方秀玉. 卢武铉政府对美、对朝政策评估. 《國際觀察》. 2004年第2期.
- ^ 韩国“亲美”外长被炒鱿鱼. 新浪網. 2004-01-16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潘基文请辞韩国外长职务. 新華網. 2006-10-20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2).
- ^ 56.0 56.1 看守半岛半个世纪的驻韩美军. 網易. [2015-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 ^ 韩美双方就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达成协议. 新華網. 2002-12-23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5-11).
- ^ 58.0 58.1 58.2 战时作战指挥权又推迟移交,美军还要在韩国驻扎多久?. 網易. 2014-10-2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22).
- ^ 美正式通知韩国2005年前裁减1.25万驻韩美军. 新浪網. 2004-06-07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卢武铉为何开始强调打造韩国的自主国防能力. 新浪網. 2003-08-18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驻韩美军为何进行二战以来最大规模调整. 人民網. 2004-12-17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 ^ 韩国发表04年国防白皮书 不再称朝鲜为“主敌”. 搜狐網. 2005-02-05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張錦芳. 卢武铉就历史问题给小泉纯一郎上课. 《新華每日電訊》. 2004-07-24.
- ^ 小泉称与卢武铉达成共识 要反省历史. 人民網. 2005-03-02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巍巍. 卢武铉强烈谴责日本. 《資訊導刊》. 2005年第12期.
- ^ 尘封日韩友好年. 新浪網. 2005-06-22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 ^ 日本岛根县议会通过“竹岛日”条例案. 新華網. 2005-03-16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8).
- ^ 各国纪念抗日胜利60周年,韩朝发《对日特别声明》. 新浪網. 2005-08-16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用谩骂曲解历史 日本漫画书侮辱韩国总统. 中國中央電視台官網. 2006-08-19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小泉冲刺安理会:给国民一个交待. 中國新聞網. 2004-09-27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日本扬言一年后“入常”. 國際線上. [2015-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9-19).
- ^ 日本不具备“入常”资格. 人民網. [2005-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韩游说50国狙击日本“入常”. 新浪網. 2005-04-01 [2014-11-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聚焦联合国秘书长竞选. 網易. [2015-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 ^ 媒体称韩国用巨资支持潘基文竞选联合国秘书长. 中國網. 2006-09-30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 ^ 安理会提名潘基文担任下任联合国秘书长. 中國網. 2006-10-10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魏志江. 论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及其影响. 《當代亞太》. 2008年4期.
- ^ 胡锦涛与韩国总统卢武铉会谈. 新華網. 2006-10-13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23).
- ^ 温家宝总理与韩国总统卢武铉 举行了会谈. 搜狐網. 2007-04-11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曹刚川与韩国国防部长官尹光雄举行会谈. 新華聞. 2005-03-31 [2015-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26).
- ^ 中韩要开军事热线 两国舰队司令部可直接通话. 新浪聞. 2005-04-20 [2015-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5).
- ^ 82.0 82.1 徐寶康. 韩俄提升两国关系. 《人民日報》. 2004-09-23.
- ^ 廖小健; 廖新年. 卢武铉的“能源外交”及启示. 《東北亞討論區》. 2005年02期.
- ^ 84.0 84.1 84.2 84.3 韩国总统卢武铉出访南美 演绎“销售外交”. 網易. 2004-11-24 [2015-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5).
- ^ 盧武鉉想卸任後當農民 當“歸鄉總統”. 中國評論新聞. 2006-07-07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卢武铉:从“清廉总统”到“受贿罪嫌疑人”. 《燕趙老年報》. 2009-05-27.
- ^ 卢武铉深陷“朴渊次门”. 搜狐網. 2009-04-17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卢武铉最后的日子:坚定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 新浪網. 2009-05-27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郭建良. 卢武铉自杀与媒体报道. 《新聞記者》. 2009年07期.
- ^ 综合消息: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坠山伤重不治身亡. 新華網. 2009-05-23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27).
- ^ 医生:卢武铉抵达医院时已经没有知觉. 新華網. 2009-05-23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30).
- ^ 卢武铉系跳崖自杀 留下简短遗书. 朝鮮日報. 2009-05-23 [2009-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实在是太累了”卢武铉遗书部分公开. 朝鮮日報. 2009-05-23 [2009-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7).
- ^ 卢武铉前总统的遗书全文. 韓國聯合通訊社網站. 2009-05-23 [2009-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一个鞋商“杀”了一个总统(图). 華商報. 2009-05-2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卢武铉是权威主义的牺牲品. 《紐約時報》. 2009-05-25.
- ^ 卢武铉是韩国政坛腐败怪圈牺牲品. 內蒙古日報社. 2009-05-27.
- ^ 韩国检察机关宣布结束对卢武铉涉嫌受贿的调查. 新華網. 2009-05-23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9).
- ^ 韩国警方初步认定卢武铉系自杀身亡. 新華網. 2009-05-2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9).
- ^ 韩警方:卢武铉贴身警卫疑因害怕受罚捏造跳崖细节. 中國網. 2009-05-28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5).
- ^ 卢武铉墓地选在老家峰下村 政府与遗属达成一致. 搜狐網. 2009-05-25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5).
- ^ 韩国将为卢武铉举行七日国民葬 火化后埋在家乡. 中國新聞網. 2009-05-2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韩国泪别卢武铉. 網易. 2009-05-30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3).
- ^ 韩国人用路祭歌舞为卢武铉“送行”. 新華網. 2009-05-29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01).
- ^ 卢武铉遗体下午火化 七七祭之后安葬并立墓碑. 中國新聞網. 2009-05-29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2).
- ^ (韓文)상훈기록 공개. 대한민국 상훈. [2022-06-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9).
- ^ (西班牙文)Real Decreto 193/2007, de 9 de febrero, por el que se concede el Collar de la Orden del Mérito Civil a Su Excelencia señor Roh Moo-huyn, Presidente de la República de Corea.. Boletín Oficial del Estado. 2007-02-10 [202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7).
- ^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草根总统"的是非功过. 東方聞. 2009-05-27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杜楓. 卢武铉与亚洲民主. 《走向世界》. 2009年, (第15期).
- ^ 卢武铉之死,韩国民主没有失败. 網易. [2015-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1).
- ^ 韩国总统好感度调查出炉 卢武铉居首李明博最末. 環球網. 2013-10-28 [2015-05-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外媒:卢武铉跳崖身亡一生功过盖棺难定. 中國新聞聞. 2009-05-24 [2015-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17).
- ^ 《我是卢武铉》在韩热映 创纪录片首映票房之最. 韓聯社. 2017-05-26.
參見
外部連結
官銜 | ||
---|---|---|
前任: 金大中 |
韓國第16任總統 2003年2月25日—2008年2月24日 |
繼任: 李明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