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攀蜥
短肢攀蜥(學名:Diploderma brevipes)又名短肢龍蜥,為鬣蜥科龍蜥屬的爬行動物。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台灣。[1]
短肢攀蜥 |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爬蟲綱 Reptilia |
目: | 有鱗目 Squamata |
亞目: | 鬣蜥亞目 Iguania |
科: | 舊大陸鬣蜥科 Agamidae |
屬: | 龍蜥屬 Diploderma |
種: | 短肢攀蜥 D. brevipes
|
二名法 | |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 |
異名 | |
|
描述
體長約5.5-7.5公分之間,全長不超過25公分。雌雄外型有明顯差異,雄蜥具明顯之鬣鱗、喉垂,唇部上下常有黃白色斑,體背兩側有明顯黃色或綠色縱帶,雌蜥則無;有些雌蜥體色全部呈現綠色。雄蜥腹部為白色,雌蜥則均為綠色。[2]
體色會隨環境及情緒而有明顯改變,在樹葉間會呈綠色,在土堆或陰暗處,則會逐漸變為綠中帶黃褐或土灰色調,改變之大,雌體可由全綠變成全黑。
口內呈乳白色。
本種外型與黃口攀蜥及斯文豪氏攀蜥類似,也都被俗稱為「肚定 」。但斯文豪氏攀蜥不會隨環境變色,且體長可逾30公分;短肢攀蜥含尾長大部分短於25公分;黃口攀蜥則通常不到20公分[3]。
歷史
1936年,Gressitt根據在台灣採集的兩隻雌性幼蜥發表了「Japalura brevipes」此一物種。但旋即岡田瀰一郎即於1937年將全台所有攀蜥全部歸為斯文豪氏攀蜥(J. swinhonis),因此往後數十年間,本種皆被視為是斯文豪氏攀蜥的異名。直到1989年,太田英利在比對兩者的染色體分析、海拔高度分佈及口腔顏色等特徵,恢復了本種的分類地位,並給予重新描述[4]。
習性
日行性,以昆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卵生,生殖期以夏天為主,每隻的蛋數由3-7個不等。尾部不會自割。[5]
短肢攀蜥具有明顯的領域行為,當有外物接近時,常可觀察到雄性個體有喉部擴張,持續作出掌上壓的威嚇動作。[2]
棲地
喜棲息於闊葉林及其邊緣之灌叢地帶,分佈於中、南部海拔1200公尺至2500公尺之山區,尚稱普遍。[2]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6]。
參考文獻
-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短肢龙蜥.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2.0 2.1 2.2 王緒昂. Diploderma brevipes (Gressitt, 1936). 臺灣生命大百科. 2013-11-06 [2019-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9).
- ^ 沈揮勝. 台灣原生種變色龍 短肢攀蜥現蹤. 中時電子報. 2017-06-30 [2019-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2).
- ^ Hidetoshi Ota. Japalura brevipes Gressitt (Agamidae: Reptilia), a Valid Species from a High Altitude Area of Taiwan. Herpetologica. March 1989, 1 (45): 55-60 [2019-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2).
- ^ 短肢攀蜥. 臺灣國家公園. [2019-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2).
- ^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23-06-26 [2023-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