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鴉片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11月7日)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精神鴉片(德語:Opium des Volkes),或稱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出自馬克思於1843年創作(1844年發表在《德法年鑑》)的《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的導言一文,他認為宗教是人民「精神上的鴉片」,這跟共產主義的無神論有關。但馬克思本人並沒有詳細解釋「鴉片」一詞的意涵,大部份學者皆把這解讀成「人類對宗教信仰的依附」。
出處
這句話的完整段落是:
“ | 宗教裏的苦難既是現實苦難的表現,同時又是對這種現實苦難的抗議。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沒有人性世界中的人性,是沒有靈魂處境裏的靈魂。它是人民的鴉片。 | ” |
馬克思的這句話在被引用時,經常只有最後一部分「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出現,因此很多人認為這句話對宗教的態度是完全負面的。這並不完全準確。
由於經常被截取引用,這整段具有比喻色彩的詮釋並未受到廣泛關注。馬克思相信宗教對於社會具有一定的實際作用,如同鴉片用於病人或傷者所產生的作用:它可以減輕人們當前所承受的痛苦,並給他們帶來快樂的幻景,但是鴉片同時也削弱了人們的能量和意志,他們需要這些能量和意志來對抗資本主義強加給他們的殘酷、無人性、空洞的現實生活。
「鴉片」一詞
注意「鴉片」一詞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有一些解讀可能跟我們現在常識所理解的有所不同[1]。在馬克思撰寫該文的時代,鴉片在世界上某些地區是合法的,雖然它可能因為會令人上癮而為個人和社會帶來不良影響,而可能被管制、規範化和限制用途。在十九世紀中葉,鴉片一詞用作隱喻有以下四種方式:
- 鴉片是一種重要的藥物,被用作麻醉藥、鎮靜劑,以及其他多種不適,包括抵抗霍亂。
- 鴉片是廣泛社會衡突的關鍵詞,尤其是鴉片戰爭。
- 鴉片是社會問題的一個主要來源,也是其中一個公眾健康首先關注的方面,即「麻醉嬰兒」(baby-doping,給小孩餵鴉片令他們安靜)。
- 最後,鴉片是「食鴉片者」(opium eaters)的幻像的源頭(De Quincey、the Romantic Poets)
鴉片在十九世紀中期的含義和馬克思文章的連繫是由McKinnon在2005年所提出的。
但是,馬克思分別在前面和後面寫到:
“ | 宗教把人的本質變成了幻想的現實性,因為人的本質沒有真實的現實性。因此,反宗教的鬥爭間接地也就是反對以宗教為精神慰藉的那個世界的鬥爭。 | ” |
“ | 宗教批判摘去了裝飾在鎖鏈上的那些虛幻的花朵,但並不是要人們依舊帶上這些沒有任何樂趣任何慰藉的鎖鏈,而是要人扔掉它們,伸手摘取真實的花朵。 | ” |
從這兩段話可以得知,馬克思想表達的意思是宗教是麻痹人民鬥爭的一種東西。
現代引用
法國作家雷蒙·阿隆曾在其作品中《知識分子的鴉片》中將馬克思主義比作知識分子的鴉片。
現代社會部分人過於沉迷於部分人過於沉迷於網絡上的Facebook與Instagram等社群網絡從而導致網絡成癮,這漸漸形成了一種社會現象,部分教師與家長對於網絡遊戲、網絡聊天不滿,稱其為「精神鴉片」。同時有些人也認為自拍的色情片、暴力的影片、惡俗的電視節目、選秀活動等影響了青少年正常身心發展,所以都屬於「精神鴉片」的範疇。也有人認為這只是社會對於網絡的偏見,電視、報紙也可以傳遞不良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