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旺菲·萊登拉

索南·旺菲·萊登拉藏語བསོད་ནམས་དབང་འཕེལ་ལེགས་ལྡན་威利轉寫bSod nams dbang 'phel Legs ldan lags[1],英語:Sonam Wangfel Laden La,1876年6月16日—1936年12月26日),簡稱萊登拉藏語ལེགས་ལྡན་ལགས་威利轉寫Legs ldan lags,英語:Laden La[註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又譯為萊頓納萊登勞陸興祺編《西藏交涉紀要》譯為連顛劉曼卿著《康藏軺征》譯為聯典。他是錫金大吉嶺皇家警察局的警官。由於他的英語與藏語流利,他多次參與英屬印度與西藏之間的交涉,負責翻譯和聯絡[3][4]。他參與的涉藏事件包括木龍年戰爭第一次驅漢事件西姆拉會議、創建西藏警察、捲入政變陰謀、調解藏尼糾紛等。他也是攝影愛好者與翻譯家。

索南·旺菲·萊登拉

家庭

他於1876年6月16日出生於錫金大吉嶺菩提亞族一個喇嘛的家庭[5],陸興祺說他的父親是雲南人,入藏經商,自稱藏人,母親是錫金人。[6]他的父母早亡,姑父烏顏嘉措喇嘛與姑母阿尼確吉收養了他[7][8]。烏顏嘉措曾協助薩拉特·錢德拉·達斯扎什倫布寺取得護照進入西藏[9]

生平

早年生活

他是大吉嶺地區第一個接受西式教育的年輕人,又深受錫金的藏文化影響。他最初在錫金佩林鎮英語Pelling貝瑪揚澤寺英語Pemayangtse Monastery中當沙彌學習寧瑪派傳承,後來到大吉嶺和英國男孩一起接受耶穌會教士的教育,同時也在古姆寺英語Ghum Monastery學習格魯派傳承。[5]

參與涉藏工作

 
1910年在加爾各答與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等人合照。萊登拉是後排最左邊第一個。

他畢業後的第一個工作是大吉嶺英印政府出版社的排字學徒。這是一家專門為支持藏學家薩拉特·錢德拉·達斯出版藏文字典而成立的出版社,創立古姆寺的喜饒嘉措喇嘛指導他工作。[5][10]他1898年成為大吉嶺皇家警察局的警官,在當地人是第一次。1903年12月至1904年12月,他成為榮赫鵬西藏使團的成員到西藏。1905年11月至1906年1月,他作為翻譯和聯絡官,陪同來印度的第九世班禪一行參觀了印度許多佛教聖地,會見了印度總督明托伯爵及英國威爾斯親王(後來的佐治五世)。1910年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出走到印度,他作為聯絡官全程陪同。1912年他奉命前往西藏,協助促使前清駐藏軍隊撤出拉薩的談判,但途中被迫停在江孜[3][11]1912年達賴喇嘛返回西藏,倫欽夏札希望英國派遣衛隊護送遭拒,轉而要求英國派一位官員陪同回拉薩,英印政府決定派萊登拉隨行。[12]1913年他全程陪同西藏首次派遣的四位貴族子弟到英國學習[3]1914年6月21日至7月21日期間,他在西姆拉會議擔任藏方翻譯。[13]1920年11月至1921年10月,他陪同駐錫金政務官查理斯·阿爾弗雷德·貝爾訪問拉薩。[3]1923年9月至1924年10月,他奉派為西藏政府組建警察部隊(他此時具有雙重身份,既是英印政府官員,又因在西藏政府任警察總監,有札薩的頭銜[14]:122,134)。

捲入政變陰謀

由於西藏警察的薪水是藏軍的兩倍,引起軍人不滿,1924年5月發生衝突,一位警察被刺死。萊登拉身為警察總監,建議藏軍總司令擦絨·達桑占堆嚴懲兇手,達桑占堆將主兇斷腿,幫凶割耳,違反了達賴喇嘛禁用酷刑的命令,主兇不久傷重而死。達賴喇嘛下令調查,引起軍隊不安。[14]:121-125藏學家亞歷克斯·麥凱(Alex McKay)在其著作中認為駐錫金政務官弗雷德里克·馬士曼·貝里英語Frederick Marshman Bailey與達桑占堆合謀剝奪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政治權力,萊登拉是聯絡人。萊登拉的孫女夫婦撰文反駁,指此說法缺乏客觀證據,只是一面之辭。[15]雖然事件真相並無定論,但是達桑占堆因此失去達賴喇嘛的信任而失勢。[14]:133

調解藏尼糾紛

1929年秋,一個叫傑波夏爾巴(Gyalpo Sherpa)的人從西藏監獄里逃出來,並躲進尼泊爾駐拉薩代表處避難。他自稱是尼泊爾臣民,18個月前他被西藏政府逮捕入獄。西藏當局認為他實際上是西藏人,在要求代表處交人未果後,藏軍總司令龍廈指揮藏軍闖進了尼泊爾代表處,強行逮捕了傑波。尼泊爾王向西藏的司倫提出了強烈的抗議,要求道歉和交出傑波。西藏的司倫說他們有正當理由採取這樣的行動。傑波第二次被捕後受嚴厲的鞭打致死,事態隨之惡化。尼泊爾威脅開戰,而西藏也積極備戰。1930年2月至5月萊登拉奉派前往拉薩調解藏尼糾紛。經過萊登拉與達賴喇嘛數次會談後,藏方向尼泊爾書面道歉。藏尼糾紛最後和平解決。學界對於他此行評價兩極,英印政府與黎吉生認為他改善了英藏之間關係,大衛·麥克唐納法語David Macdonald、亞歷克斯·麥凱、陸興祺等人則認為他無功而返。[3]

藏尼糾紛結束後,他促成西藏政府邀請駐錫金政務官維爾中校訪問拉薩,並於1930年8月陪同維爾訪問拉薩。亞歷克斯·麥凱認為這是「英藏關系向好的方向轉變的轉折點」。他因此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他於1931年從警察職務退休。[3][7]

業餘活動

在工作之餘,他用相機與攝影機紀錄了各種儀式,重要習俗以及藏人活動。[16]英國電影協會國家檔案館英語BFI National Archive收藏了他1930年在西藏拍攝的一些影片。[17]除了在英印政府與西藏之間擔任中間人之外,他也是錫金菩提亞人社區的領袖人物,積極參與大吉嶺的社區事務。他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出錢出力支持當地的佛教寺院和當地的社會事務。[3]1934年尼泊爾-比哈爾地震後,他出資修復地震中受損的古姆寺。[5]他與兩位喇嘛合作將蓮花生大士的著作翻成英文,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他於1936年12月26日逝於噶倫堡[18]

傳記

他的孫女德吉·羅德及其丈夫尼古拉斯於2006年出版了他的傳記《A man of the frontier, S. W. Laden La (1876-1936): his life & times in Darjeeling and Tibet》(《邊疆人物S. W. 萊登拉(1876-1936年)的生平及他在大吉嶺和西藏的歲月》)。[19]

榮譽與紀念

他獲頒大英帝國司令勳章,他也是皇家地理學會院士[18]1912年2月,第十三世達賴喇嘛贈送給他(以及貝爾與大衛·麥克唐納法語David Macdonald)一枚特製的金質獎章,感謝他的服務。[20]大吉嶺至今有一條主要道路命名為「萊登拉路」以紀念他。[8]

註解

  1. ^ 藏文詞尾「lags」(中譯「拉」)是尊稱[2],並非其名字的一部分,但是英文最常用的稱呼是Laden La「萊登拉」。例如其孫女所著傳記的書名《A man of the frontier, S. W. Laden La (1876-1936)》與大吉嶺紀念他的道路Laden La Road都稱他為Laden La。

參考文獻

  1. ^ Toni Huber. The Holy Land Reborn: Pilgrimage and the Tibetan Reinvention of Buddhist Ind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09-15: 493 [2019-10-07]. ISBN 978-0-226-356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2. ^ Other Titles in Tibetan Buddhism. Mandala Publications. [2019-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19). The suffix 「la」 is a term of respect which can be affixed to the end of a title...or can be affixed to the end of a personal name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邱熠華. 1930年尼泊爾與西藏地方關系危機探析. 《中國藏學》. 2012年, (2期)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4). 
  4. ^ Julie G. Marshall. Britain and Tibet 1765-1947: A Select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British Relations with Tibet and the Himalayan States Including Nepal, Sikkim and Bhutan. Psychology Press. 2005: 348 [2018-08-04]. ISBN 978-0-415-33647-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5. ^ 5.0 5.1 5.2 5.3 Emma Martin, Translating Tibet in the Borderlands: Networks, Dictionaries,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Himalayan Hill Stations, Transcultural Studies, 2016, (1)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8) 
  6. ^ 陸興祺 (編). 第六章近日中藏親善情形. 《西藏交涉紀要》 第二編 民國時代之西藏交涉. 蒙藏委員會. 1931年. 
  7. ^ 7.0 7.1 N. G. Rhodes. Further Notes on the Life & Career of S. W. Laden La (PDF). POSTAL HIMAL (Nepal and Tibet Philatelic Study Circle). 1984, (37): 2–3 [First Quarter 1984] [2019-02-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0). 
  8. ^ 8.0 8.1 Buchung K. Tsering. Reviewed Work: A Man of the Frontier: S. W. Laden La (1876-1936): His Life and Times in Darjeeling and Tibet by Nicholas Rhodes, Deki Rhodes. The Tibet Journal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Summer 2007, 32 (2): 142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8). 
  9. ^ SAMANTH SUBRAMANIAN. 100多年前,在西藏當間諜 The Indian Spy Who Fell for Tibet. 紐約時報中文網. 董楠譯. 2016年3月23日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10. ^ Books on Tibet, Nepal & Bhutan. indiabooks.co.uk.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4). 
  11. ^ Palace, Wendy. Losing Face: the British foreign service and the question of Tibet 1904-1922 (博士論文). Durham University: 163. 1995年 [2018-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2). 
  12. ^ 朱麗雙. 民國政府的西藏專使(1912–1949).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016-06-01: 21 [2018-08-07]. ISBN 978-962-996-7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13. ^ Bertil Lintner. China’s India War: Collision Course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dia. 25 January 2018: 50 [2018-08-07]. ISBN 978-0-19-909163-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14. ^ 14.0 14.1 14.2 Melvyn C. Goldstein; Gelek Rimpoche.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2018-08-07]. ISBN 978-0-520-061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15. ^ Deki Rhodes; Nicholas Rhodes. Sonam Wangfel Laden La—Tibet 1924 and 1930. The Tibet Journal (Library of Tibetan Works and Archives). Winter 2003, 28 (4): 77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4). 
  16. ^ Tibet: The Sacred Realm, Photographs 1880-1950. 費城藝術博物館.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4). 
  17. ^ Sonam Wangfel Laden La. 英國電影協會國家檔案館. [2018-08-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04). 
  18. ^ 18.0 18.1 Walter Yeeling Evans-Wentz.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Great Liberation, Or, The Method of Realizing Nirvāṇa Through Knowing the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86–87 [2018-08-07]. ISBN 978-0-19-51331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01). 
  19. ^ Nicholas G. Rhodes; Deki Rhodes. A man of the frontier, S. W. Laden La (1876-1936): his life & times in Darjeeling and Tibet. Kolkata: Library of Numismatic Studies. 2006年. ISBN 978-81-901867-5-9. 
  20. ^ Martin, Emma. Charles Bell's collection of 'curios' : negotiating Tibetan material culture on the Anglo- Tibetan borderlands (1900-1945) (博士論文).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344.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