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洛蒙·洛佐夫斯基
索洛蒙·阿布拉莫維奇·洛佐夫斯基(俄語:Соломон Абрамович Лозовский;1878年3月16日—1952年8月12日),化名阿列克謝·洛佐夫斯基(Алексей Лозовский),本名索洛蒙·阿布拉莫維奇·德里佐(Соломон Абрамович Дридзо),是一名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黨員、布爾什維克革命家,蘇聯政府高級官員,曾擔任全蘇工會中央理事會主席團成員、聯共(布)中央委員會委員、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蘇聯副外交人民委員和蘇聯新聞局局長。他還擔任過聯共(布)中央高級黨校國際關係部的主席。
洛佐夫斯基 Соломон Лозовский | |
---|---|
赤色職工國際秘書長 | |
任期 1921年7月3日—1937 | |
副職 | 安德烈·寧 |
前任 | 建立 |
繼任 | 撤銷 |
國際工會理事會主席 | |
任期 1920—1921年7月3日 | |
副職 | 米哈伊爾·托姆斯基 |
前任 | 建立 |
繼任 | 撤銷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俄羅斯帝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亞歷山大羅夫縣達尼洛夫卡 | 1876年3月16日
逝世 | 1952年8月12日 蘇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莫斯科州博爾舍沃 | (76歲)
生平
1878年,洛佐夫斯基出生於俄羅斯帝國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省亞歷山大羅夫縣一個貧窮猶太教師家庭。少年時當過鐵匠,後進入軍事學校學習。1900年起,他參加革命活動,曾在帕紐提諾和洛佐瓦亞車站的鐵路員工中組織社會民主主義小組。[1]從事地下活動期間,他為自己取化名洛佐夫斯基,名字的來源是地名洛佐瓦亞。[2]:177–1781901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3年8月,他由於從事革命活動在聖彼得堡被捕,監禁一年後被遣送喀山。1904年11月,他在流放中得知了社會民主勞動黨的分裂情況,決定加入布爾什維克。1905年10月,他因參與了對喀山警察局的突襲再次被捕,三周後被釋放。12月,他在聖彼得堡再次被捕,然後在逃往哈爾科夫後再次被捕。1906年7月至1908年5月,洛佐夫斯基一直在監獄中。後來政府將他流放伊爾庫茨克,洛佐夫斯基在途中逃跑[3][4]。1909年至1917年流亡巴黎,從事工會運動,擔任制帽工人協會主席[1]。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組織工人國際法國支部和總工會中的國際主義派。1917年6月回到俄國,重新加入了布爾什維克,同年7月底召開的全俄工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央理事會書記[5]。
在重新加入共產黨之後,洛佐夫斯基仍然保留了貿易工會秘書的獨立地位。1917年11月17日,也就是十月革命之後十天,他發表了一份個人信仰聲明[6],稱「我不能由於考慮到黨的紀律而保持沉默,因為我不能看到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如此違背理智和違反自然威力而不考慮客觀情況。客觀情況命令我們在面臨崩潰危險時應與所有社會主義政黨聯合。……我不能沉湎於個人崇拜,它會使與所有社會主義政黨的聯合取決於這個或那個人物是否在政府部門擔任職務。」[7]聲明逐一批評了當時布爾什維克的專政,其中包括任意逮捕、徵兵、一黨專政等等。他希望布爾什維克與其他社會主義黨派結成聯盟,抗議俄國立憲會議解體、並抗議與德國簽訂的和平條約。由於在對黨的策略和工會問題上反對列寧的觀點,特別是反對列寧關於工會問題、限制新聞出版自由的觀點[8],洛佐夫斯基被開除出布爾什維克黨[9]。他也被工會中央委員會除名,但仍被任命為紡織工人工會的秘書。1918年3月起,他開始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國際主義者)。1918年7月,當選全俄鐵路工人聯合會書記[10]。1919年12月,該派組織整體合併進入俄共,他也因此重新加入共產黨,之後再也沒有公開質疑過黨的路線。1920年擔任莫斯科省工會理事會主席[3]。
1920年7月,出席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當時布爾什維克當局在莫斯科決定成立赤色職工國際時,洛佐夫斯基因在法國工會運動中的豐富履歷,成為了總書記的最佳人選。1921年至1937年,任赤色職工國際總書記,期間,他出席共產國際第三、第四次代表大會,多次當選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主席團委員。1924年,在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上重新當選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11]。
1925年至1926年,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擴大全會會議上,洛佐夫斯基作工會問題報告,並當選為執行委員會主席團委員和共產國際政治書記處候補書記。1926年10月,在莫斯科同契切林、溫施利赫特和加拉罕一起,應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會要求報告中國問題。1927年4月至5月,洛佐夫斯基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12]。6月出席在武漢召開的第四次中國勞動大會[13]。在1927年12月,召開的聯共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和在1934年1月召開的聯共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洛佐夫斯基均被選為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928年6月在莫斯科參與起草即將召開的中共六大有關職工運動決議草案的工作。1932年5月和皮亞特尼茨基致電中共中央,答覆中共中央第33號來電,其中表示不贊成修改或刪掉紅色職工國際決議的部分內容[1]。
1937年紅色職工國際解散,結束其紅色職工國際總書記生涯。1937年,蘇聯共產主義政策轉變為倡導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洛佐夫斯基被任命為蘇聯副外交人民委員,負責遠東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工作。1939年到1949年,他成為聯共(布)中央委員會中最年長的成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擔任蘇聯新聞局副局長,負責處理從蘇聯戰線到外國媒體的所有信息,他也因此成為駐莫斯科的西方記者熟悉的人物[14]。1941年,當被告知外國新聞報道德國士兵可以用雙筒望遠鏡看到莫斯科時,洛佐夫斯基反駁道:「當他們成為戰爭俘虜之時,德國人毫無疑問會看到莫斯科。」他還是猶太反法西斯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隸屬於蘇聯新聞局,其目的是影響國際輿論,爭取西方的猶太人為戰爭提供政治和物質支持。[15][16]1945年到1948年,他一直擔任蘇聯新聞局局長[17]。此外,在1940年至1949年,他還在中央高級黨校,承擔國際關係史和蘇聯外交政策史的教學工作[18]。
1943年,演員索羅門·米霍埃爾斯等人開始推動在蘇聯境內建立一個猶太家園。洛佐夫斯基建議,最佳地點應該是克里米亞[19],並幫助米霍埃爾斯於1944年2月向克里姆林宮起草了一份書面呼籲[20]。但在以色列建國後,斯大林將此定性為猶太人的陰謀,並命令警方組織以洛佐夫斯基為主要被告的審判。1949年1月26日,洛佐夫斯基被捕,並受盡酷刑[21]。儘管他已70歲年邁,並承受着難以置信的壓力,但他從未承認過自己的罪行,也從未指認過其他人。這場封閉式審判持續了兩個半月[22]。期間,主審法官亞歷山大·切普措夫認為此案的審訊程序和文檔記錄存在缺陷,兩次中斷審判,請求上級重啟調查。[23][2]:59-621952年7月18日,洛佐夫斯基等人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此時切普措夫仍在向蘇聯高層請求寬大處理,試圖延緩死刑的執行。切普措夫向斯大林轉寄了洛佐夫斯基的聲明書,但斯大林並不理會。[23]1952年8月12日,洛佐夫斯基與猶太反法西斯委員會的另外十三名成員被處決[24],這一事件被稱為「被謀殺的詩人之夜」。斯大林死後,蘇聯最高法院軍事審判庭於1955年11月22日宣佈,對猶太反法西斯委員會的指控不實。[2]:504洛佐夫斯基等人得到死後平反。[1]
洛佐夫斯基著有《馬克思與工會》、《中國的工會與革命》等書籍,參與主編《外交辭典》第1卷等書。[1]
參考
- ^ 1.0 1.1 1.2 1.3 1.4 李蓉,張延忠主編. 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增订本.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14-06: 343. ISBN 978-7-5098-0330-1.
- ^ 2.0 2.1 2.2 Rubenstein, Joshua; Naumov, Vladimir P (編). Stalin's Secret Pogrom: The Inquisition of the Jewish Anti-Fascist Committee. Translation: Laura Esther Wolf.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300-10452-9.
- ^ 3.0 3.1 何承艱,王德樹等主編. 马克思主义人物辞典.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89-02: 420–421. ISBN 7-5043-0146-9.
- ^ 1920年代洛佐夫斯基為《蘇維埃大百科全書》撰寫的自傳的英文譯本, G. Haupt & J.J.Marie, Makers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llen & Unwin, London, 1974
- ^ 張恩蔭,呂嘉民等. 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辅导. 瀋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 1987-08: 177. ISBN 7-205-00192-7.
- ^ (美)丹尼爾斯(Daniels,R.V.)著;高德平譯. 革命的良心 苏联党的反对派.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85-04: 109.
- ^ 邢廣程著. 苏联高层决策70年 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 第1分册.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 1998-06: 64. ISBN 7-5012-1010-1.
- ^ (美)里德著. 震撼世界的十天. 長春: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15-01: 283. ISBN 978-7-5387-4557-3.
- ^ 洛佐夫斯基的個人信仰聲明和共產黨將他開除出黨的決議的英文翻譯本,James Bunyan & H.H.Fisher (1934),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1917-18,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Stanford U.P.
- ^ 易福才,鄭自來,陳芳國.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7-10: 401. ISBN 7-80199-803-0.
- ^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 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 1927-1931. 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2-05: 387. ISBN 7-5073-1168-6.
- ^ 《中國共產黨編年史》編委會. 中国共产党编年史 1927-1936 2.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2002-10: 534. ISBN 7-203-03881-5.
- ^ 王永璽,劉曉倩編. 中国工会历次代表大会巡礼. 北京: 中國工人出版社. 2013-10: 1927. ISBN 978-7-5008-5600-9.
- ^ Werth, Alexander. Russia at War, 1941-1945. London: Pan Books. 1964: 180.
- ^ Peter Hayes, John K. Roth (編). The Oxford Handbook of Holocaust Studies. Oxford: OUP Oxford. 2010-11-25: 192-193. ISBN 0199211868.
- ^ Dan Stone (編).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Holocaust. New York: Springer. 2004-01-20: 280. ISBN 0230524508.
- ^ 李丹慧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編. 冷战国际史研究 III.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6-12: 78. ISBN 7-5012-3001-3.
- ^ 姜琦主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辞典. 長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8-08: 661. ISBN 7-206-00224-2.
- ^ (俄羅斯)斯維亞托斯拉夫·雷巴斯,葉卡捷林娜·雷巴斯著;吳昊,張彬譯. 斯大林传 命运与战略 下.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4-02: 903. ISBN 978-7-208-12042-6.
- ^ 馮精志編著.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 南昌: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2013-01: 267. ISBN 978-7-5391-7811-0.
- ^ Alexander Borshchagovsky Обвиняется кров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ovy Mir N10 1993 (俄文)
- ^ Montefiore, Simon Sebag. Stalin, the Court of the Red Tsar. London: Phoenix. 2003: 635. ISBN 0 75381 766 7.
- ^ 23.0 23.1 Shimon Redlich. War, the Holocaust and Stalinism.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154. ISBN 9781134367108.
- ^ 王貽志,莫建備主編;上海市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上海社會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 2004. 上海: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5-05: 560–561. ISBN 7-80681-637-2.
外部連結
- Writings of Solomon A. Lozovsk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Marxists Internet Archive
- Rubenstein, J (1997). "Night of the Murdered Poets" New Republic 25 Aug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