紳士科學家
歷史
術語源自後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在大量政府資助出現之前,直到維多利亞時代,自費的科學家非常普遍,尤其是英格蘭,許多倫敦皇家學會早期會員都是紳士科學家。在20世紀,隨着政府和私人增加資助科學研究,紳士科學家比例大幅減少,術語現趨少用。
好處和壞處
好處是可避免某些麻煩,如教學義務、管理責任、向資助機構申請資助;自費亦允許科學家有更大自由決定研究方向,因為資助機構研究方向可能與科學家不同;自費出版亦無須同行評審;[2]而且發明品知識產權屬發明者而非僱主。
壞處是資金相對有限。
當代的紳士科學家
當代可稱為紳士科學家包括史蒂芬·禾孚藍,他藉銷售Mathematica軟件資助他的研究;克萊格·凡特、朱利安·巴伯、奧布里·德·格里、巴林頓·摩爾、蘇珊·布萊克莫爾[3]和詹姆斯·洛夫洛克[4]
彼得·米切爾獲得1978年諾貝爾化學獎。說到米切爾,彼得·列徐覺得他「可能會發現籌款很難,因為他想法頗激進。」[2]化學家路易斯·菲氐里哥·萊萊爾資助自己位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生物化學研究所,獲得1970年諾貝爾化學獎。
知名的紳士科學家
參見
參考文獻
- Martello, Robert, The Life and Times of Sir Goldsworthy Gurney: Gentleman Scientist and Inventor, 1793–1875 (review), Victorian Studies, Volume 42, Number 4, Summer 1999/2000, pp. 688–690.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Porter, Dale H., The Life and Times of Sir Goldsworthy Gurney, Gentleman Scientist and Inventor, 1793–1875. 1988. Lehigh University Press, ISBN 0-934223-50-5.
- Jon Cohen, Science, Vol. 279. no. 5348, pp. 178 - 181, DOI: 10.1126/science.279.5348.178, Scientists Who Fund Themselves[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Jonathan Keats, Craig Venter is the future Salon.com Dec. 200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