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中醫認為是人體中聯絡臟腑與溝通肢體,運行氣血通路,「經絡」主幹者為經脈,「經絡」分支者為絡脈。血行脈中,氣行脈外。人的生機,靠的是氣血的維護與營養。神采奕奕,容光煥發,說明的是人的氣血旺盛,平衡,運行通暢。氣血的補充靠的是精髓的產生,精虧髓亡,死期可知。精髓的產生又與臟腑的功能相聯繫。經絡的記載詳見於《內經》和《難經》,此前則有漢墓出土的《脈書》。

經絡的相關研究

漢代的解剖實驗

據《漢書·王莽傳》所述,東郡太守翟義造反事敗,被誅連三族,而逃脫的餘黨王孫慶則於公元16年被捕後,被王莽下令作活體解剖。據記載:「翟義黨王孫慶捕得,莽使太醫、尚方與巧屠共刳剝之,量度五臟,以竹筵導其脈,知其終始,云可以治病。[1]」中醫以竹片插入活體後,只發現血管,卻與經絡不相吻合。據講中醫從此放棄解剖人體來尋找經絡[2]

1960年代北韓金鳳漢事件

1963年,北韓一位名為金鳳漢的醫師,在《北朝鮮醫學科學院雜誌學報》(Journal of the DPRK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第5期上發表了長達40頁、題為《論經絡系統》(On the Kyungrak system)的論文,宣稱找到了經絡,並將之命名為「鳳漢管」(Bonghan duct)和「表層鳳漢小體」(Bonghan corpuscle)。1962年2月金鳳漢因此獲得朝鮮藝術與科學貢獻的最高人民獎章。

此次發現震驚全球醫學界;大阪市立大學醫學部副教授藤原知組織了研究小組,進行重組回溯性實驗研究,但經過大量實驗之後並未發現「鳳漢管」和「表層鳳漢小體」的確實證據;奧地利的組織學權威Von Kellner G在同類研究之後,指所謂的「鳳漢小體」只是一種胚胎發育期殘留下來的小器官,不可能有所謂的經絡功能[3]。1966年金鳳漢在發表第五篇經絡研究報告後失蹤,他主管的經絡研究所也關閉了。

近年有研究支持金鳳漢的發現,[4]主要集中在南韓。[5]

1989年祝總驤的發現

他們運用電子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聲學和形態及動植物等多種學科檢測和獨特的實驗法,準確地揭示人體經絡線的分佈位置,證實了古典經絡圖譜的高度科學性和客觀存在。以後又提出「經絡是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立體結構的調控系統」的理論[來源請求]。寫成專著《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明的科學驗證》(北京出版社,1989)

1998年費倫小組的發現

 
經絡圖的示例
 
經絡圖的示例

在1990年代,在中國大陸政府的推動下,上海復旦大學成立一個研究小組,嘗試對經絡進行系統研究。

費倫教授是一個精於分子物理學的化學家,採取了非西方醫學主流的做法,首先放棄遵從西方生理學對人體的理解,而將經絡視為一種所謂「虛擬組織」的新式組織,直接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去分析經絡附近的組織。在此研究之前,天津一個研究小組曾經發現,針刺入穴位時,會使穴位周圍產生大量的鈣離子。據此,費倫小組判斷穴位附近,應該存在可以隨時釋放鈣離子的鈣庫。小組於是用核磁共振,觀察對活人腿上「胃經」的「地層」施針過程,同時對另一條人腿進行同步解剖,企圖了解人腿經脈結構。

結果發現,小腿上胃經穴位的「地層」停針之處,均在腓骨脛骨之間的骨間膜上。骨間膜是一種締組織,西方主流醫學對它的了解,僅止於它連結人體組織的功能。小組割下該片骨間膜,送到實驗室進一步研究。小組用質子加速器分析,發現鈣、磷、鉀、鐵、鋅、錳、鉻等金屬離子,而穴位上的離子含量,比非穴位高出四十到兩百倍不等。小組接着分析該片骨間膜的結構,發現「它是由三條膠原纖維構成纖維條,再由五條纖維條捲成一束,數量繁多的這種線束結成片狀」。小組認為這種類似光纖維的膠原組織,便是經絡的物理基礎[6]

研究小組在中國大陸的《科學通報》1998年3月號上,發表一篇名為《經絡物質基礎及其功能性特徵的實驗探索和研究展望[7]》的名文章,展示相關的研究結果。小組並在2000年應邀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傳統醫學研討會」中發表成果[8],也在2001年「兩岸中醫藥研討會」中發表。

2005年丁光宏小組的發現

此後,上海復旦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系講師丁光宏,聯同沈雪勇姚偉黨瑞山楊靜陳爾瑜等科研人員,對經脈附近的血管、流體力學現象進行研究。小組發現人體內的毛細血管雖然一般呈不規則分佈,但在穴點附近的毛細血管卻呈平行線狀,而且平行於經絡。小組進行流體力學計算,發現只要在相鄰的穴位間有一定壓力差,在人體的經絡中就會形成管線毛毛細血管間的組織液流場[9]。小組就此研究組果,在《自然科學進展》2005年01期上,發表了名為《組織液定向流動的動力學機理與人體經絡現象[10]》的文章。

2007年德國的研究

美聯社的2007年9月24日報道,德國使用1100名腰痛病患進行針灸和「假針灸」(即把針扎進皮膚,但不像真的那麼深、不扎在穴位上,也沒有用手推動或轉動。)對比試驗,發現腰痛情況好轉的人,針灸組有47%,假針灸組有44%,傳統療法組有27%。其共同作者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教授安德瑞斯(Heins Endres)說:「針灸對慢性腰痛是極有前途和效果的治療選擇,病人不僅經歷疼痛大幅減輕,由腰痛引起的殘障和不良生活質量,也有改善。」[11]此實驗結果認為穴位、經絡並不對針灸效果產生統計學意義上區別。

福州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的自由基研究

福州大學生物工程研究所饒平凡教授以及同事劉樹滔教授、周建武教授、柯李晶博士、郭靜科博士等人通過對自由基染色的方法,在大鼠腹壁肌層上顯示出和腹部中線脂肪英語linea alba (abdomen)重疊的一條線、左右兩條平行線、和右側一條平行線。文章作者認為這表現出的是任脈、腎經、胃經、脾經。[12]

這些作者又在在單純性肥胖大鼠的穴位上塗抹TAT-SOD融合蛋白質軟膏,認為這樣可以透過皮膚進入細胞清除底下組織的自由基(假設,未被文章證實)。文章報告稱這樣做的療效和針灸相類似。[13]

李定忠經絡電磁場效應研究(1950年代-2020)

李定忠、李秀章教授團隊從物質、能量和信息角度,採用現代聲、光、電、熱、磁、核素標記、量子及化學離子檢測方法,遵從經絡特徵和規律,結合臨床實踐進行經絡研究。歷經60餘年的畢生研究成果包括經絡專著6本、科技進步獎14項、國家七五、八五經絡研究課題驗收、9項科技創新及包括磁電經絡疏導儀、經穴磁療特型磁體磁片、低阻磁釒是針的多項發明專利。研究發現:

可見經絡現象

  • 可見經絡現象—循經皮膚病(至1991年,自然顯示與經絡吻合:315例、423條)
  • 先天性循經皮膚病證實基因決定經絡的存在(至1991年,76例,169條)
  • 先天性循經皮膚病證實經絡理論來源的可靠性
  • 生理性循經感傳與內臟病體表循經反應均證明經絡沒有絕緣的邊界
  • 循經皮膚病組織學檢查證明經絡的物質基礎是綜合組織體系,無獨特的組織結構

經絡具有多種「量子」特徵

初步分析,經絡有6項內容與量子、微波特徵相似或相關:

1) 波粒二象性 2) 駐波特徵 3) 不確定(動態平衡)性 4) 多種對稱性 5) 光子循經運行規律 6) 電磁場效應

研究方法及手段包括:標記物為131碘馬脲酸鈉的經絡核素檢測、 超導量子干涉儀在零磁空間實驗室進行人體經穴檢測、人體體表超微弱冷光信息研究、γ閃爍照相技術、腦磁圖、核磁成像等。

經絡電磁場效應

  • 陰陽、表裏、信息激發先後和左右對稱制約等智能調控的特徵。
  • 經穴有特定的腦功能定位。
  • 表皮挑治與針灸深刺在腦部反應有同等效果
  • 經絡的智能型程序化調控是離不開大腦生理和心理活動
    實際上大腦的生理活動同時對應產生聲、光、電、熱、電磁波、振動等多種物理能量信息,通過經絡體系作用於人體各部位,這些作用都是雙向的。同時人體各部位的生理活動,通過神經系統的反射機制再作用於大腦,影響大腦的生理和心理活動。這些作用和影響的調控因子,既有經絡體系物質-能量-信息流的傳輸,又是細胞群落進行信息交流的快速通道;也是腦和神經內分泌系統的電信號和化學信號的傳輸過程。
  • 導彈追蹤自尋的式氣至病所調整機制
  • 基因程控如計算機按基因固有程序調整
  • 自主神經中樞參與經絡周期性定時定位反應
  • 經絡調整微觀層面的變化
  • 特定的弱電場可抑制或激活鈉、鉀、ATP酶和鈣離子通道等蛋白,脈衝電磁場可促成纖維細胞的DNA合成、RNA轉錄和幹細胞的再生,不同波形的脈衝電磁場對組織再生有加速、抑制或提前分化等不同效應。實驗證明:經絡自控機制的存在,為某些先天病、遺傳病的有效治療提供佐證。

氣血運行如環無端的科學實質與經絡環

1973年,應用低頻電脈衝刺激經絡敏感人井穴,激通全身環形電導通道。 1983年,經瑞典諾貝爾獎金評委會委員(Norden Strom)研究證實體內確實存在環形閉合電路,與張長琳研究的耗散結構圖基本一致。

[14]

現代對經絡的各種假設

西方主流醫學界

由於經絡尚未得到解剖學上的證實,因此西方主流醫學界認為經絡是不存在的。因此,針灸的功效沒有確定的現代醫學解釋。

對於電生理學的解釋,一篇2008年的綜述認為此類研究質量差且證據不足支持論點。[15]

紐西蘭人馬克·哈拿說,中醫認為馬有膽經,但解剖學上馬無膽囊,稱這是和體液學說一樣的哲學式醫學思想。[16]

英國學者李約瑟

英國學者李約瑟則在《中國之科技與文明──針灸:歷史與理論》提出,經絡系統像是「放射狀毛細血管」的概念。也有學者發現經絡循行線上的電阻較低。[來源請求]

參考文獻

  1. ^ 王莽與王孫慶記公元一世紀的人體刳剝實驗 (PDF). [2008-01-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6-10-04). 
  2. ^ 人體使用手冊》 (2007年1月版,第53頁)
  3. ^ 針灸中國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8-04-30.」網站文章:《勿忘金鳳漢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4. ^ Auburn university newsroom: published in 12/01/2016 by Charles Martin: Auburn scientist discovers microstructure of primo-vascularsystem, revealing possible foundation of how acupuncture works
  5. ^ Chikly, Bruno; Roberts, Paul; Quaghebeur, Jörgen. Primo Vascular System: A Unique Biological System Shifting a Medical Paradigm.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 January 2016, 116 (1): 12–21. PMID 26745560. S2CID 3809039. doi:10.7556/jaoa.2016.002 . 
  6. ^ 人體使用手冊》 (2007年1月版,第55-63頁)
  7. ^ 經絡物質基礎及其功能性特徵的實驗探索和研究展望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2-19.
  8. ^ 人體使用手冊》(2010年10月第四版45刷)
  9. ^ 人體使用手冊》 (2007年1月版,第59頁)
  10. ^ 组织液定向流动的动力学机理与人体经络现象 (PDF). [2018-06-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8-06-22). 
  11. ^ 哪里来的穴位?哪里来的经络?快看德国最新研究报告. [2007-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27). 
  12. ^ Guo, Jingke; Liu, Shutao; Cheng, Xi; Zhou, Jianwu; Ke, Lijng; Chen, Xiaochao; Lin, Yanyun; Rao, Pingfan. Revealing acupuncture meridian-like system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visualization. Bioscience Hypotheses. 2009-01, 2 (6): 443–445. doi:10.1016/j.bihy.2009.07.005. 
  13. ^ Guo, Jingke; Chen, Yue; Yuan, Bin; Liu, Shutao; Rao, Pingfan. Effects of Intracellular Superoxide Removal at Acupoints with TAT-SOD on Obesity. 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1-12, 51 (12): 2185–2189. doi:10.1016/j.freeradbiomed.2011.09.036. 
  14. ^ [1]李定忠《經絡現象I》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日本雄渾社,1984.
    [2]李定忠,李秀章,傅松濤《中醫經絡理論與實效的現代研究》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24-125.
    [3]李定忠,李秀章,傅松濤《中醫經絡理論與實效的現代研究》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31.
    [4]傅松濤,曲少雲《腦中的世界》華文出版社,2003,80.
    [5] 李定忠,李秀章,傅松濤《中醫經絡理論與實效的現代研究》人民衛生出版社. 117.
    [6] 李定忠,李秀章,傅松濤《中醫經絡理論與實效的現代研究》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63-167.
    [7]李定忠,李秀章《中醫經絡探秘》(上)解放軍出版社,2003,37-39.
  15. ^ Ahn, Andrew C.; Colbert, Agatha P.; Anderson, Belinda J.; Martinsen, Orjan G.; Hammerschlag, Richard; Cina, Steve; Wayne, Peter M.; Langevin, Helene M.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acupuncture points and meridians: a systematic review. Bioelectromagnetics. May 2008, 29 (4): 245–256. ISSN 1521-186X. PMID 18240287. S2CID 7001749. doi:10.1002/bem.20403. 
  16. ^ S, Jason; Says, Ers. ACC and Acupuncture. Honest Universe. 2014-08-25 [2017-01-1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