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化,在傳統中國,漢族人受到北方草原及西方民族的生活方式、語言與文化的影響,所出現的文化轉變現象。這個名詞與漢化相對。在歷史上不同時期都曾出現胡化的現象,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的影響。

概論

胡,意指胡人,為中國漢民族對於其他民族的統稱。胡化,指的是漢族人受到胡人文化影響,其生活方式、文化乃至民族認同等發生變化,轉變為胡人認同的過程。陳寅恪認為,在中國傳統上,漢人與胡人的差別,並不在於種族血統,而在於文化認同,也就是胡化與漢化的區別[1]林悟殊認為,胡化與漢化的關鍵,在於對於這種文化的接受與認同[2]

胡床

胡床東漢末年開始傳入,但到魏晉南北朝時,漢人依然保持席地而坐的傳統,唐朝時,胡床(一種廣闊的坐椅)開始流行,但不少士大夫和貴族仍然視席地而坐為較優雅的坐法。宋朝以後,坐椅已經非常普遍。日本則保存了唐朝席地而坐的傳統。

胡椒、胡蘿蔔及其它食物

胡椒黃薑茴香等等許多香料以及胡蘿蔔等食材本來源自波斯印度等西域地方,經絲綢之路傳入,逐漸成為中國菜的一部份。烤羊肉串涮羊肉維吾爾族蒙古族等的菜式都已被吸納成為常見的中國菜。

胡琴與胡樂

胡琴沿自奚族奚琴琵琶嗩吶揚琴(洋琴)等等均沿自波斯,傳入中國後逐漸吸納為中國音樂的一部份。中國音樂之中有不少受胡樂影響的樂曲,唐朝燕樂中有回紇高昌等音樂。現今仍然流傳的樂曲中,有不少都帶有胡樂風格,或題材上和胡人有關,如琵琶曲昭君出塞、以及相傳為蔡文姬所作的古琴胡笳十八拍等等。

藝術及手工藝

佛教的傳入,亦帶來佛教壁畫和受希臘化風格影響的佛像,形成敦煌石窟的獨特藝術風格。琺瑯搪瓷是在元朝時透過西亞工匠傳入,影響到明朝景泰藍瓷器的風格。

紥辮和旗袍

滿清入關後,迫使漢人男子按照滿族習俗削髮留辮,穿着滿人服裝。中國儒家傳統男子二十歲成年時需要進行冠禮,但因為削髮留辮,冠禮在清朝幾乎絕跡。旗袍或長衫原本都是滿族服裝,但到民國時期,已普遍被大眾接納為中國服裝之一。近年出現復興漢服運動,有些人推廣明朝或以前的服飾,反對旗袍等外族服裝。

參見

註釋

  1. ^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總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關於胡漢之問題,實胡化漢化之問題,而非胡漢種問題。當時之所謂胡人漢人,大抵以胡化漢化,而不以胡種漢種為分別,即文化之關係較重,而種族之關係較輕,所謂有教無類者是也。」
  2. ^ 林悟殊〈陳寅恪先生「胡化」、「漢化」說的啟示〉:「就本人的理解,在陳先生的胡化漢化說中,其『化』的內涵,乃指客觀上接受,或主觀上認同另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這種接受或認同,當然隨時間、空間的不同而有程度的差異,或深或淺,或較全面,或止於局部;也有群體的差異,即人群因職業、身份、地位等的不同,『化』的內容和形式也不一樣。在漢語中,『化』可以作為質變的終局狀態理解,即已經變成性質不同的另一事物;但也可以理解為事物處於量變的過程,即正在改變中。中國中古歷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漢族與其他外來民族文化的融合。既然是融合,就是一個相互作用,即互化的過程。」,收入《中山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頁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