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共產黨

蘇聯執政黨

蘇聯共產黨(俄語: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羅馬化Kommunistíčeskaja pártija Sovétskovo Sojúza),簡稱蘇共КПСС),是蘇聯存在期間唯一的執政黨,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共產黨之一。

蘇聯共產黨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領袖葉蓮娜·斯塔索娃(首任)
弗拉基米爾·伊瓦什科(末任)
創始人弗拉基米爾·列寧
成立1918年3月8日
解散1991年11月6日
前身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布爾什維克)
繼承者共產黨聯盟—蘇聯共產黨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
總部莫斯科舊廣場4號
黨報真理報
青年組織 全聯盟列寧主義青年共產主義聯盟
先鋒組織 弗拉基米爾·列寧全聯盟先鋒組織(1922年—1991年)
小十月黨人(1923年—1991年)
軍事組織工農紅軍(1918年—1946年)
蘇聯武裝力量(1946年—1991年)
黨員
(1986年)
1900萬
意識形態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1918年—1924年:
布爾什維克主義
列寧主義
1924年—1956年:
史太林主義
1961年—1991年:
蘇維埃愛國主義
1985年—1991年:
市場社會主義
政治立場極左翼[1][2]
國內組織共產黨人和無黨派人士集團(1936年—1991年)
歐洲組織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1947年—1956年)
國際組織 共產國際(1919年—1943年)
官方色彩  紅色
口號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黨歌國際歌

布爾什維克黨頌歌(1939年—1952年)
蘇聯政治
政黨 · 選舉

該黨起源於1898年在俄羅斯帝國明斯克秘密成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內部形成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兩派,但此時兩派都沒有建立自己獨立的組織。1912年,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各自建立自己的組織機構,但並未正式決裂。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後,布爾什維克正式獨立建黨,仍取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史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布爾什維克)」,並於同年11月7日發動十月革命奪取政權,隨即開始俄國內戰,直至1922年蘇聯建立。1918年,改稱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俄共(布)。1925年,改稱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簡稱聯共(布);1952年10月14日,該黨「十九大」決定改稱蘇聯共產黨

蘇聯共產黨的歷任實際最高領導人分別為:列寧史太林馬林科夫赫魯雪夫布里茲尼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巴卓夫

1991年八一九事件後,時任蘇俄總統的葉利欽將蘇共檔案和財產沒收並轉交給蘇俄政府,蘇共中央駐地所在的大樓也在戈巴卓夫辭去蘇共中央總書記後的一個小時後被查封。1991年11月6日,葉利欽宣佈蘇聯共產黨為非法組織並下令禁止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自此蘇聯共產黨停止存在[3]。1991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不復存在。蘇聯解體之後,蘇共的遺產由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及獨立後的加盟共和國共產黨所繼承。

名稱

組織結構

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

蘇共的名義上的最高權力機關是蘇聯共產黨代表大會,簡稱全聯盟黨代會[4]。視歷史年代不同,全聯盟黨代會每1至5年召開一次,但1939-1952年沒有召開。

十月革命之前,直至史太林鞏固權力時,黨代會是蘇共的主要決策機構[5]。然而,史太林上台後,黨代會的作用逐漸被取代,成為蘇共領導人的宣傳、控制黨的工具[5]

黨代會代表沒有批評、選舉、罷免黨的領導人的實權[6]。具體人事任命早在開會前已由政治局和總書記決定[7]。但黨代會象徵意義重大,是黨的領導層向普通黨員、群眾表達未來五年黨的路線或意識形態變化的場合[7]

中央委員會

由全聯盟黨代會選出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選出政治局[8]。史太林時期政治局選出的總書記成為黨內最高職位[9]。1952年「總書記」稱號被改為「第一書記」,「政治局」改稱「主席團」,直到1966年布里茲尼夫時期重新改回舊名。

蘇共中央政治局由蘇共中央選出並對其報告。蘇共中央同時選舉出蘇共中央書記,並組成蘇共中央書記處,同時也選舉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在1919-1952年間,蘇聯共產黨中央組織局也以同樣的方法選舉產生。

黨組織

下層黨組織的領導機關是黨的各級委員會(黨委,партком)。黨委的領導是選舉產生的「黨委書記」(секретарь парткома)。企業、事業機構、集體農莊也擁有自己的黨委。高層黨委有相應的簡稱:區級的區黨委(райком),州級的州黨委(обком,舊稱省黨委(губком)),市級的市黨委(горком)等等。

黨的最低一層組織單位叫做「黨的基層單位」(первичная партийн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或者「黨小組」(партийная ячейка)。任何黨員超過三人以上的單位中都要成立黨小組。黨小組的領導機關叫做「基層委員會」(黨局,партийное бюро, партбюро),基層委員會由選舉產生的基層黨委書記領導(黨局書記,секретарь партбюро)。

在較小的黨小組中,書記經常是其所在的工廠、學校、醫院等的帶職員工。較大的黨組織則經常由一名「脫產書記」(освобожденный секретарь)領導,其工資由黨費支付。1970年代蘇聯加盟共和國黨員比例如下:

  • 俄羅斯聯邦:7.2%
  • 烏克蘭:5.35% (1976)
  • 摩爾多瓦: 3.43% (1975)
  • 塔吉克:少於3%
  • 全蘇聯平均:5.935% (1974)

最高領導人

蘇聯共產黨及其前身布爾什維克本來不設黨首職務,但自史太林時期開始,作為統籌黨務工作的總書記或第一書記成為了實際上的政黨領袖,布里茲尼夫時期,黨章規定總書記為最高負責人。

黨員

 
蘇共黨證(1989年)

在蘇聯建立初期,黨員是先進性的代表。但在20世紀中期後,黨員的身份成為一種特權,廣大普通黨員中的一小部分變成蘇聯社會中的一個精英或者特權階層,享受廣大蘇聯公民無法享受的特殊待遇,諸如可以在貨品充足的商店內購物,購買外國商品,住房上的特別照顧,享用郊外避暑別墅或者度假地,能夠出國旅遊,送子女到名校上學,讓子女獲得優良工作機會(包括入黨本身)等。不加入共產黨而要進入蘇聯統治與管理精英階層實際根本不可能。

但是黨員身份也有其風險,特別是1930年代史太林的大清洗便是針對該黨。黨員身份是不公開的。要入黨必須通過各種委員會批准,個人歷史也會被仔細調查。在蘇聯建立之後出生的幾代人的成長過程中,入黨成為個人一般都要度過的幾個人生階段之一。兒童會加入少先隊,隨後在14歲時退出進入共青團,最後作為一個成年人,如果表現出擁護服從黨紀黨章,或者有合適的後台,就能成為共產黨本身的黨員。不過黨員也有盡義務的責任。共青團員與蘇共黨員不但要交納團費黨費,還要完成制定的任務與「社會工作」(общественная работа)。

1918年,蘇共約有200,000名黨員。1923-25年,蘇共發起了一場從勞動階級和農村地區大規模招收新黨員運動(「列寧徵募」),意圖在於使黨「無產階級化」;1925年,蘇聯1.47億人中,黨員增至1,025,000名[10]。1920年代後期,史太林也嘗試以人數上超過老布爾什維克以減少他們的影響力來穩固自己的地位。1927年,黨員人數為1,200,000人[11];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時的1933年,蘇共黨員人數達到了350萬。但經過大清洗之後,黨員人數降至1939年的190萬。

1989年,蘇聯共產黨黨員人數為1,900萬,大約佔蘇聯全國成年人口的10%。超過44%的黨員成分為產業工人,12%為集體農莊莊員。蘇共在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中的14個設有地方黨組織。但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直到1990年之前沒有獨立的黨組織,黨務由蘇共中央直接負責。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3年6月13日訪問莫斯科的猶太博物館和寬容中心時表示,第一屆蘇聯政府其組成是80%-85%的猶太人。

簡史

蘇聯共產黨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派。大致上可以分為下列階段;最初的布爾什維克黨生存在秘密活動以及流亡的歲月中,在俄國十月革命的時候,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並結合其他政黨的力量成為執政黨並進而建立蘇聯,30年代蘇聯共產黨在史太林的領導之下展開大清洗,在漫長的冷戰期間歷經了赫魯雪夫布里茲尼夫時期,最後戈巴卓夫執政的時期開始改革,卻也在1991年導致蘇聯瓦解

加盟共和國分支

加盟共和國 共產黨 末任第一書記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共產黨 瓦連京·庫普佐夫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愛沙尼亞共產黨 瓦伊諾·韋利亞斯英語Vaino Väljas
愛沙尼亞共產黨(蘇共) 約翰尼斯·凱賓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拉脫維亞共產黨 鮑利斯·普戈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立陶宛共產黨 阿爾吉爾達斯·布拉藻斯卡斯
立陶宛共產黨(基於蘇共綱領) 米科拉斯·布羅基亞維丘斯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白俄羅斯共產黨 阿納托利·馬洛費耶夫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烏克蘭共產黨 斯坦尼斯拉夫·古連科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摩爾達維亞共產黨 格里戈里·葉列梅
  格魯吉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格魯吉亞共產黨 吉維·貢巴里澤
  阿塞拜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阿塞拜疆共產黨 阿亞茲·穆塔利博夫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亞美尼亞共產黨 斯捷潘·波戈相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哈薩克共產黨 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吉爾吉斯共產黨 朱姆加爾別克·阿曼巴耶夫
  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塔吉克共產黨 卡哈爾·馬赫卡莫夫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烏茲別克共產黨 伊斯蘭·卡里莫夫
  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土庫曼共產黨 薩帕爾穆拉特·尼亞佐夫
  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卡累利阿-芬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共產黨 奧托·庫西寧

後繼政黨

國家 後繼政黨
  俄羅斯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
蘇聯共產黨 (1992年)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民主勞動黨
愛沙尼亞共產黨 (1990年)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社會黨
  立陶宛 立陶宛民主勞動黨
  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共產黨人黨
白俄羅斯共產黨
  烏克蘭 烏克蘭社會黨
烏克蘭共產黨
烏克蘭民主復興黨
  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共和國共產黨人黨
  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產黨
  格魯吉亞 格魯吉亞共產黨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民主黨
亞美尼亞共產黨
  哈薩克 哈薩克共產黨
  吉爾吉斯 吉爾吉斯共產黨人黨
  塔吉克 塔吉克共產黨
  烏茲別克 烏茲別克人民民主黨
  土庫曼 土庫曼民主黨

歷次全國代表大會

 歷次全國代表大會   選舉中央領導機構   選舉主要負責人   會議地點   會議日期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明斯克 1898年3月13日-3月15日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 布魯塞爾 → 倫敦 1903年7月30日-8月23日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大會 倫敦 1905年4月25日-5月10日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 斯德哥爾摩 1906年4月23日-5月8日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五次代表大會 倫敦 1907年5月13日-6月1日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 (布爾什維克)第六次代表大會 彼得格勒 1917年8月8日-8月16日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七次代表大會 斯維爾德洛夫 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 彼得格勒 1918年3月6日-3月8日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八次代表大會 斯塔索娃 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 克列斯京斯基 中央委員會責任書記 莫斯科 1919年3月18日-3月23日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九次代表大會 克列斯京斯基 中央委員會責任書記 莫斯科 1920年3月20日-4月5日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次代表大會 莫洛托夫 中央委員會責任書記 莫斯科 1921年3月8日-3月16日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一次代表大會 史太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22年3月27日-4月2日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二次代表大會 史太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23年4月17日-4月25日
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三次代表大會 史太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24年5月23日-5月31日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四次代表大會 史太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25年12月18日-12月31日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五次代表大會 史太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27年12月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六次代表大會 史太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30年6月25日-7月13日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七次代表大會 史太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34年1月26日-2月10日
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第十八次代表大會 史太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39年3月10日-3月21日
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 史太林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赫魯雪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莫斯科 1952年10月5日-10月14日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 赫魯雪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莫斯科 1956年2月14日-2月25日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一次代表大會 赫魯雪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莫斯科 1959年1月27日-2月5日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 赫魯雪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布里茲尼夫 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 莫斯科 1961年10月17日-10月31日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 布里茲尼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66年3月29日-4月8日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 布里茲尼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71年3月30日-4月9日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五次代表大會 布里茲尼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76年2月24日-3月5日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六次代表大會 布里茲尼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安德羅波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契爾年科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戈巴卓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81年2月23日-3月3日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 戈巴卓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莫斯科 1986年2月25日-3月6日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八次代表大會 戈巴卓夫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伊瓦什科 中央委員會代理總書記 莫斯科 1990年7月2日-7月13日

頌歌

1938年—1952年的《布爾什維克黨頌歌》的旋律跟1944年後的《蘇聯國歌》旋律幾乎一樣,都是由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亞歷山德羅夫作曲,填詞則由瓦西里·列別捷夫-庫馬奇負責。1952年後,蘇聯共產黨使用《國際歌》作為正式頌歌。

參見

參考文獻

  1. ^ March, Luke. Contemporary Far Left Parties in Europe: From Marxism to the Mainstream? (PDF). IPG. 2009, 1: 126–143.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5-21) –透過Friedrich Ebert Foundation. 
  2. ^ Left.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9-04-15 [2022-05-22] (英語). ... communism is a more radical leftist ideology. 
  3. ^ 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РСФСР от 06.11.1991 г. № 169. Президент России. [2022-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1) (俄語). 
  4. ^ Smith 1988,第71頁.
  5. ^ 5.0 5.1 Zimmerman 1977,第1頁.
  6. ^ Zimmerman 1977,第3頁.
  7. ^ 7.0 7.1 Zimmerman 1977,第2頁.
  8. ^ Fainsod & Hough 1979,第455頁.
  9. ^ Kevin McDermott, Stalin: Revolutionary In An Era of Wa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41-43.
  10. ^ Chetyrnadtsatyi s"ezd Vseoyuznoi Kommunisticheskoi Partii (b), p. 52.
  11. ^ Organisational report of the Cenral Commite: Pyatnadtsatyi s"ezd Vesoyuznoi Kommunisticheski Partii-(b), pp. 100-3. This number includes probationary members.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