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區文物保護單位

重慶市南桐礦區及其後改設的萬盛區共公佈的文物保護單位,分別列表如下。

南桐礦區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月?日)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錢堂子鑄錢遺址 萬盛區南桐鎮溫塘村
2 二郎峽崖墓群 東漢 萬盛區萬東鎮建設村
3 岩嘴崖墓 東漢 萬盛區金橋鄉雙河村
4 下榜崖墓群 東漢 萬盛區金橋鄉雙河村
5 王家灣崖墓群 東漢~六朝 萬盛區萬東鎮五和村
6 金蘭崖墓群 東漢~六朝 萬盛區南桐鎮金蘭村
7 大石包崖墓 東漢~六朝 萬盛區金橋鄉廟樹村
8 埡口崖墓群 東漢~六朝 萬盛區萬東鎮五和村
9 北冰岩崖墓群 東漢~六朝 萬盛區關壩鎮平壩村
10 刀子壩崖墓群(石虎頭) 東漢~六朝 萬盛區關壩鎮興文村
11 河壩崖墓群 東漢~六朝 萬盛區金橋鄉中心村
12 黃家溝崖墓群 東漢~六朝 萬盛區金橋鄉廟樹村
13 油房溝崖墓群 東漢~六朝 萬盛區金橋鄉河壩村
14 穿洞坪崖墓群 東漢~六朝 萬盛區金橋鄉金橋村
15 利吉溝崖墓群 東漢~六朝 萬盛區青年鎮板遼村
16 宋朝墳(金蘭村石室墓) 萬盛區南桐鎮金蘭村
17 楊宗枝墓 萬盛區關壩鎮光明村
18 大松林石墓 萬盛區南桐鎮峽口村
19 梁子明墓群 萬盛區金橋鄉雙河村
20 草棚壪清墓 萬盛區南天鄉圓場村
21 四合頭清墓 萬盛區青年鎮燕石村 疑即張先治墓?
22 飛龍塔 萬盛區青年鎮安樂村
23 財井民居 萬盛區南桐鎮沙壩村
24 白塔 萬盛區萬東鎮團結村
25 仙洞𡎚崖墓群 萬盛區金橋鄉新村
26 禁運煤示碑 萬盛區萬盛街道
27 刀子岩石刻 近代 萬盛區萬東鎮團結村

萬盛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2月?日)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張先治墓 萬盛區青年鎮燕石村燕石社回龍莊(四合頭)住宅旁
2 刺庫山摩崖石刻 萬盛區 ???

萬盛區第二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25日)(14處)[1]

序號 名稱 時代 地址 簡介 備註
1 石虎頭崖墓群 東漢-六朝時期 金橋鎮馬頭橋村沙壩社油房溝 崖墓坐東北向西南,分佈在寬8米,高15米的石質崖壁上,現暴露墓室兩處,墓室均為石質單室墓。崖墓群自東向西依次排列,形制獨特,規模較大,門為三層門楣。墓室頂部為略拱墓室內部以條形鑿紋為底,墓口兩側刻鑿紋呈波浪狀,相互疊壓,錯次交叉。
2 油房溝西北崖墓群 東漢-六朝時期 關壩鎮興文村石虎頭社岩扁下25米處 該崖墓群形制簡單,均為石質單室墓,墓室規格有異,大小不等。外層墓門頂部有深浮雕圖案,正中為浮雕瑞獸,向兩側延伸依次為人物、花卉圖案,雕刻手法細膩,上部有仿筒瓦線刻圖案,手法粗獷。墓室頂部呈拱形,有鑿刻痕跡。
3 木耳廠余氏家族墓群 清代 金橋鎮星河村下榜社木耳廠一山谷緩坡處 由三座墓葬組成,為夫婦合葬墓。該墓群坐西南朝東北,土塚石室墓,石質仿木牌樓式結構,牌樓為三柱兩開間四重檐歇山頂,墓門前置拜台。墓額枋和墓門中柱上刻有深浮雕人物故事和花卉圖案。
4 石鼓坪劉乾順及梁宗先墓 道光十六年 石林鎮石鼓村石林景區內蘆花湖畔 夫妻合葬石室墓,墓葬總體結構為仿古院落式佈局,院門由兩根望柱組成、三級踏垛,柱頭圓雕石獅。梁宗先墓位於石林鎮石鼓村石林景區內蘆花湖畔,該墓始建於清道光九年(1829年),朝門兩柱一間三牌樓,牌樓上置歇山頂,門柱前後立抱鼓石。兩墓均為仿木牌樓式結構,採用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等多種雕刻技藝,雕刻人物、花卉、瑞獸等吉祥紋飾,技法高超,工藝精湛。
5 大樹灣猶悅賢夫婦合葬墓 清光緒三十年 關壩鎮興隆村王家檐社關壩至王家檐公路南側2.5米處 夫婦合葬墓,墓結構為土塚石室墓,坐東南向西北,石質仿木牌樓結構,四柱三間二重檐歇山頂。兩擋風牆正中浮雕人物故事圖案,四周仿木窗雕花,兩側陰刻楹聯「南山貴水向,敬地福人眠」
6 飛爐寺石刻 吳三桂之孫吳世蕃洪化年 黑山鎮魚子村飛爐寺社飛爐寺內 飛爐寺原寺廟只殘存朝門及石碑,飛爐寺石碑為長方體方柱形制,四面柱身皆有題刻,主要記錄飛爐寺歷年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和飛爐寺寺院廟產狀況。
7 四合頭張家大院 青年鎮燕石村燕石社四合頭 該院落為典型的川東民居,三合院佈局,院落始建於清末,坐北向南。院落佈局整齊,沿中軸線佈局,設有正廳、東西兩側二層樓廂,中置天井,條石鋪地。建築大門現已不存在,正廳與東西二樓廂相連,其中正廳面闊三間,懸山式屋頂,上飾小青瓦,屋頂正脊中央置「壽」字裝飾,單檐大出檐,雙扇合門,板壁牆體,牆體上裝飾有雕花空格窗欞,六棱形形雕花柱礎,素麵台基
8 肖家大院 青年鎮新場街92號肖家大院 該院落川東典型建築風格,原為兩進式四合院佈局,院落始建於近代。院門坐南向北,磚拱結構上飾蓮花雕飾,五級踏道,院落中置天井,正廳及兩側廂房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其中正廳為木結構穿斗式結構,面闊三間,懸山式屋頂,屋頂上覆小青瓦,柱與檐下斗拱雕刻有精美花卉、人物圖案,左右兩側廂房為後期新建,前院戲樓及後院建築均被改建,該院落佈局合理,木質構件雕刻精美,具有典型南方建築風格。
9 三元橋 咸豐元年(1851年) 萬盛街道萬北社區的孝子河上 咸豐元年(1851年),萬盛場富商鄧九先賣地捐資,動員地方士紳集資修建新橋。在今處建成一座三孔石拱大橋。橋身長53.1米、寬7.5米、高10.4米,橋孔跨度12.8米。靠萬盛場場一端有兩行並列的石梯25級,靠浸水埡一端有一列長石梯23級,橋面兩邊有石欄杆,欄杆盡頭兩端靠石梯處,各有一對石獅子相對望。橋身兩面,各有3個直徑93厘米的石鑿圓圈,圈內分別刻有「三元橋」3個大字,寓樂善好施之家的子弟連中解元、會元、狀元「三元及第」之意。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修建「川湘公路」通過萬盛場時,三元橋改建成了行車公路橋。1985年11月19日動工改造,加寬、加固三元橋,橋身兩側「三元橋」大字被覆蓋,橋下閘壩被全部清除。
10 印子寨 南桐鎮老南瓜山山頂坡上 印子寨是區內唯一殘存的防禦碉堡工事,為古麒麟寺住持宗益大師所建。該寨平面呈六邊形,由不規則條石混合石灰、夯土、細沙砌築而成。碉堡通高7.1米,內徑長4.8米,壁厚0.58米,碉堡西側牆壁底部開門,門高1.7米,寬1米,每側牆壁正中均開鑿有機槍孔,頂部施「凸」字形城垛。
11 汪石冥故居 黑山鎮魚子村古墓坪社 該院落為傳統四合院,平面呈「回字形」佈局,院落始建於清末。坐西北向東南,院落中置天井,正廳及兩側廂房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其中正廳為木結構穿斗式梁架,懸山式屋頂,屋頂上覆小青瓦,單檐大出檐,屋檐與檐柱處飾花卉木雕撐拱,兩側附耳室。左右兩側廂房為二層木質閣樓形式,閣樓二層為木質地板,屋頂上置天窗取光,廂房大門為木雕隔扇門,木門浮雕以歷史人物及故事戲曲為主題。
12 利濟橋(垮垮橋) 民國九年 南桐鎮石橋村劉家堡社 東西走向,橫跨於劉家河上,為石結構單孔拱橋,無欄。橋總長38.7米,橋面寬7.7米,橋面距水面高14.5米,拱高12.2米,跨度18.7米,橋面由厚0.25米大小不規則的條石鋪設而成。橋身素麵,無任何題刻。拱橋由僧宗益倡捐主修,陳超凡、萬輔亭等贊襄一切。建後不久,橋西部垮塌,故被當地村民俗稱為「垮垮橋」。
13 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海孔洞)舊址 叢林鎮海孔村(抗戰時南川縣境內) 海孔洞,天然溶洞,洞高60米,寬約40米,洞深300多米。1938年,國民政府將「中意飛機製造廠」從江西南昌遷往海孔洞,並命名為「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又叫「海孔飛機廠」。海孔飛機廠曾造出中國首架運輸機——「中運一」,並先後成功仿製了100多架國外飛機。2013年5月,「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海孔洞)舊址」作為「重慶抗戰兵器工業遺址群」,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4 毛澤東農業學大寨標語 1966年 青年鎮堡堂村龍孔灣社寨子山腰上 該標語是1966年萬盛區青年鎮下放幹部和群眾為響應臘肉「上山下鄉」熱潮號召,組織村民製作。標語全長約3.2公里,南北走向,共19字,內容是「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更大的勝利!」,標語字徑約60—70平米,均由石灰鋪散而成。

參見

參考資料

  1. ^ 萬盛經開區新增14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12月25日,萬盛經開區管委會第56次主任辦公會通過了萬盛經開區新增三元橋等14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黨組副書記肖猛主持會議,管委會副主任李川、胡俊、朱川、唐竹、馬應華、令狐昌海、詹旭東,巡視員霍似秋,副巡視員侯家元出席會議。 會議審議通過了《萬盛經開區文廣新局關於報請批准萬盛經開區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的請示》。第二批新增的14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分為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4類,時代跨度遠到東漢、近到20世紀,其中古墓葬5處,為油房溝西北崖墓群、石虎頭崖墓群、木耳廠余氏家族墓群、石鼓坪劉乾順及梁宗先墓、大樹灣猶悅賢夫婦合葬墓;石窟寺及石刻1處,為飛爐寺石刻;古建築4處,為四合頭張家大院、肖家大院、三元橋、印子寨;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4處,為汪石冥故居、利濟橋(垮垮橋)、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海孔洞)舊址、毛主席農業學大寨標語。 據了解,截至目前,我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4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刺庫山摩崖石刻(播州界)和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海孔洞)舊址2處,其中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海孔洞)舊址還是我區唯一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