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卡利豬籠草

貝卡利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beccariana)為熱帶食蟲植物。1908年,約翰·繆爾黑德·麥克法蘭基於採集自蘇門答臘島西部的尼亞斯島的標本,對其進行了描述。其與長葉豬籠草蘇門答臘豬籠草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近緣關係,前者可能就是貝卡利豬籠草的一個同物異名[2]

貝卡利豬籠草
產自蘇門答臘實武牙附近的貝卡利豬籠草的上位籠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目: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科: 豬籠草科 Nepenthaceae
屬: 豬籠草屬 Nepenthes
種:
貝卡利豬籠草 N. beccariana
二名法
Nepenthes beccariana

植物學史

意大利探險家埃利奧·莫迪利亞尼在1886年一次對尼亞斯島的遠征中採集到了貝卡利豬籠草的模式標本[3][注 1]尼亞斯島距港口城市實武牙約120公里。其被指定為「E.Modigliani s.n.」,放於意大利佛羅倫薩貝卡利植物標本館(Herbarium Beccarianum)中,編號為「FI-HB 7485」。[8]其模式標本由三張葉片和三個捕蟲籠(兩個下位籠,一個上位籠)組成,但都已變形,葉片與莖部是分離的,所以無法得知連接處的結構。[2]

1908年,約翰·繆爾黑德·麥克法蘭在他的專著《豬籠草科》中對貝卡利豬籠草進行了正式的描述。[1]其得名於意大利博物學家奧多阿爾多·貝卡利。約翰·繆爾黑德·麥克法蘭的描述包含一幅貝卡利豬籠草的線條畫,示其包括葉片、下位籠和上位籠。有學者認為,插圖中的上位籠實為中位籠。[2]

左:生長於模式產地的貝卡利豬籠草大型蓮座狀植株。
右:疑似為貝卡利豬籠草與蘇門答臘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的上位籠。

1928年,B·H·丹瑟在其開創性的專著《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中將貝卡利豬籠草歸入了奇異豬籠草N. mirabilis中。關於貝卡利豬籠草的分類,B·H·丹瑟寫道:[注 2][9]

B·H·丹瑟從未親眼見過貝卡利豬籠草的模式標本;他將其歸入奇異豬籠草完全是基於植物標本館的材料。[2]馬修·傑布馬丁·奇克1997年發表的專著《豬籠草屬(豬籠草科)的框架性修訂》中,沒有觀察過貝卡利豬籠草的模式標本,也將貝卡利豬籠草視為奇異豬籠草的同物異名[10]在他們2001年的專著《豬籠草科》中仍保留了這個同物異名。[11]

2000年,簡·斯洛爾(Jan Schlauer)C·奈比(C. Nepi)觀察了貝卡利豬籠草的模式標本,發現其與奇異豬籠草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異,並認為應該將其恢復為一個獨立的物種。[12]在《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中,查爾斯·克拉克將貝卡利豬籠草與奇異豬籠草和蘇門答臘豬籠草N. sumatrana完全的獨立開。並且他還認為若發現貝卡利豬籠草與長葉豬籠草N. longifolia是同一個物種,那麼後者將稱為前者的一個同物異名。[2][13]

形態特徵

左:貝卡利豬籠草疑似種N. cf. beccariana的下位籠,其與蘋果豬籠草小豬籠草同域分佈。
右:1908年約翰·繆爾黑德·麥克法蘭專著中貝卡利豬籠草的插圖。

貝卡利豬籠草的莖無毛被,直徑10至12毫米。[1]

貝卡利豬籠草的葉片為橢圓形-披針形倒卵形,可長達40厘米,寬至9厘米。葉柄長7至10厘米。葉柄半包住莖,基部形成的兩翼略微外展。籠蔓長25至35厘米。[1]

貝卡利豬籠草的下位籠可高達18厘米,寬至5厘米。唇可寬達15毫米。籠蓋為卵形-心形,可長達7厘米,寬至5厘米。籠蓋基部的後方有一根絲狀或棒狀的籠蔓尾,可長達15毫米。[1]

貝卡利豬籠草的上位籠為圓柱形,其體型比下位籠大,可高達30厘米,寬至6厘米。[1]

生態關係

僅可肯定貝卡利豬籠草存在於尼亞斯島,其為模式標本的採集地。[14]

北蘇門答臘省實武牙打鹿洞之間存在着疑似貝卡利豬籠草的類群。[2]這個未鑑定的類群與蘋果豬籠草N. ampullaria小豬籠草N. gracilis萊佛士豬籠草N. rafflesiana兩眼豬籠草N. reinwardtiana東巴豬籠草N. tobaica同域分佈。[2]已發現了可能是貝卡利豬籠草與蘇門答臘豬籠草自然雜交種

貝卡利豬籠草的保護狀況還未得到正式的評估,因此,其尚未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15]

相關物種

貝卡利豬籠草與長葉豬籠草蘇門答臘豬籠草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近緣關係。其可能與長葉豬籠草同為一個物種。[2][12]貝卡利豬籠草和長葉豬籠草的變異程度尚未清楚,使得難以界定它們之間的關係。對貝卡利豬籠草模式產地進行考察可能會對解決這個問題提供幫助。[2]

雖然貝卡利豬籠草與蘇門答臘豬籠草之間具有許多相同的形態特徵,但仍可以很容易的將其區分開來。蘇門答臘豬籠草的特點在於其漏斗形的上位籠(貝卡利豬籠草的上位籠為圓柱形),並且其唇的前部凸起。此外,蘇門答臘豬籠草下位籠的籠蓋為圓形,而貝卡利豬籠草的為卵形。[2]

雖然存在於北蘇門答臘省的實武牙打鹿洞之間的未鑑定類群類似於長葉豬籠草,但並非長葉豬籠草的典型形態。其與長葉豬籠草的模式類型區別在於其葉柄不下延,且葉片邊緣的毛被易脫落。它們的生活習性也不相同。未鑑定類群生長於植被茂密的開闊地,而長葉豬籠草生長於茂密的森林中。[2]

貝卡利豬籠草的上位籠(左),長葉豬籠草的上位籠(中),蘇門答臘豬籠草的上位籠(右)

註釋

  1. ^ 埃利奧·莫迪利亞尼將他的對尼亞斯島的考察詳盡介紹於1886年指1890年發表的一系列書籍和文章中。[4][5][6][7]
  2. ^ B·H·丹瑟在其開創性的專著《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豬籠草科植物》中關於貝卡利豬籠草分類的論述原文:[9]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Macfarlane, J.M. 1908. Nepenthaceae. In: A. Engler. Das Pflanzenreich IV, III, Heft 36: 1–9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Clarke, C.M. 2001. 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3. ^ van Steenis-Kruseman, M.J., et al. 2006. Cyclopaedia of Malesian Collectors: Elio Moiglian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Nationaal Herbarium Nederland.
  4. ^ Modigliani E. 1886. Escursione nell'isola Nias (a ouest di Sumatra). Estratto dal Bolletino della Società Geografica Italiana, October 1886.
  5. ^ Modigliani E. 1887. Il cota rajia e l'isola di Nias. Estratto dal Bolletino della Società Geografica Italiana, January 1887.
  6. ^ Modigliani E. 1887. L'isola di Nias note geografiche. Presso la Società Geografica Italiana, Roma.
  7. ^ Modigliani E. 1890. Un viaggio a Nias. Fratelli Treves Editori, Milano.
  8. ^ Schlauer, J. 2006. Nepenthes beccarian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arnivorous Plant Database.
  9. ^ 9.0 9.1 Danser, B.H. 1928. 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 Bulletin du Jardin Botanique de Buitenzorg, Série III, 9(3–4): 249–438.
  10. ^ Jebb, M.H.P. & M.R. Cheek 1997. A skeletal revision of Nepenthes (Nepenthaceae). Blumea 42(1): 1–106.
  11. ^ Cheek, M.R. & M.H.P. Jebb 2001. Nepenthaceae. Flora Malesiana 15: 1–157.
  12. ^ 12.0 12.1 Schlauer, J. & C. Nepi 2000. Notes on Nepenthes (Nepenthaceae). II. Lectotypification of names based on material represented in the Herbarium Beccarianum. Webbia 55: 1–5.
  13. ^ Clarke, C.M. 2006. Introduction. In: Danser, B.H. 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 Natural History Publications (Borneo), Kota Kinabalu. pp. 1–15.
  14. ^ McPherson, S.R. & A. Robinson 2012. Field Guide to the Pitcher Plants of Sumatra and Java. Redfern Natural History Productions, Poole.
  15. ^ Nepenthes. 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IUCN 2006. Retrieved on 9 May 2008.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