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希特斯加登

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東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腳下,距離奧地利薩爾斯堡20公里,人口約8千。貝希特斯加登於1978年建立了國家公園,其中包括湖水清澈翠綠的國王湖和德國的第二高峰瓦茲曼山。貝希特斯加登也以希特拉的「鷹巢」而聞名。

貝希特斯加登
Berchtesgaden
瓦茲曼山下的貝希特斯加登
瓦茲曼山下的貝希特斯加登
貝希特斯加登 徽章
徽章
貝希特斯加登的位置
地圖
坐標:47°37′53″N 13°00′15″E / 47.6314°N 13.0042°E / 47.6314; 13.0042
國家 德國
聯邦州 巴伐利亞
面積
 • 總計34.78 平方公里(13.43 平方哩)
海拔700 米(2,300 呎)
時區CETUTC+01:00
 • 夏時制CESTUTC+02:00
郵政編碼83471
電話區號+49 8652
政府地址berchtesgaden.de
{{{blank7_name_sec2}}}website
網站www.muenchen.de

國家公園

1978年建立的貝希特斯加登國家公園是德國最秀麗的風景勝地之一,它位於德國的東南角,距離德國與奧地利的邊境不遠。

貝希特斯加登被阿爾卑斯山所環抱,其中的瓦茲曼山脈的山峰高達1300至2500米的山峰,是德國的第二高峰,另一座耶那峰(Jenner)高1874米。距離貝希特斯加登約3公里處是碧綠的國王湖,國王湖是狹長8公里的山間湖泊,湖邊有座白牆紅頂的聖巴托羅美禮拜堂(St. Bartholoma)。

希特拉的老巢

薩爾斯堡大學恩斯特·哈尼施教授:「希特拉一手握着上薩爾斯堡,另一隻手控制着奧斯威辛。前者是個景色秀麗而寧靜的度假勝地,後者如同一座死亡工廠,誕生了無盡的恐怖[1]。」

上薩爾斯堡山

貝希特斯加登轄區內的上薩爾斯堡山從1923年起是希特拉的度假住所(Feriendomizil Hitlers),1933年改建成為希特拉和納粹高官們的官邸區(貝格霍夫,Führer-Sperrgebiet),1937年又在上薩爾斯堡山的山腳下設立了納粹德國除柏林外的第一政府駐地(Reichskanzlei)。

1923年希特拉在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上薩爾斯堡山,完成了他的反猶太人著作《我的奮鬥》第二卷,同時深深地迷戀上了貝希特斯加登的山湖景色。希特拉上台納粹掌權後,上薩爾斯堡山經歷了很大的變動,先是建造了一座簡單的夏季避暑小屋,後來根據建築師阿洛伊斯·德加諾(Alois Degano)和希特拉本人的設計,經過多次擴建成為一座大型的住所,建築的中心大廳有一扇可以升降的窗戶,可以一覽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風光。

1933年起上薩爾斯堡山改建成希特拉與納粹高官的官邸區,在希特拉住所的周圍還有納粹領袖馬丁·鮑曼赫爾曼·戈林阿爾伯特·斯佩爾的住所、黨衛軍基地、禮賓所和地下碉堡,許多柏林的官員也紛紛搬遷到了貝希特斯加登,山谷下為大型機械的搬運建造了一座小型機場,二戰結束後曾改建成難民營。

1937年在在上薩爾斯堡山的山腳下建造了希特拉政府的駐地,是納粹德國除柏林外的第二政府駐地,希特拉每年要在貝希特斯加登逗留數月,期間的政治策劃由此發佈,並在駐地以帝國元首的身份,接待了包括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英國前首相戴維·勞合·喬治、羅馬尼亞國王卡洛爾二世等在內的國家客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1938年2月12日同奧地利總理庫爾特·許士尼格的會面,在希特拉恐嚇要進軍奧地利的威脅之下,德奧兩國簽訂了《貝希特斯加登條約》,走出了一個月後納粹德國吞併奧地利的第一步[2]

鷹巢

 
希特拉的「鷹巢」

希特拉的「鷹巢」是一座別墅,坐落在上薩爾斯堡山中的一座名為科赫施泰恩(Kehlstein)的山頂。

為了慶賀希特拉的50歲生日(1939年),馬丁·鮑曼下令在上薩爾斯堡上中海拔1881米的科赫施泰恩山頂建造一座別墅,作為納粹黨送給希特拉的賀禮,它後來成為了聞名遐邇的「鷹巢」,從「鷹巢」可以一覽貝希特斯加登的阿爾卑斯山,最初設計為希特拉接待正式客人所用。別墅和配套設施在經歷了13個月的建設於1938年竣工,從山腳上山的道路並不直接通到別墅,而是到達1700米高的平台,從平台到別墅的124米需要坐電梯,電梯建造在山岩內部,從平台通過一座洞門和一條約130米長的通道才能到達電梯的入口處。但希特拉僅來過「鷹巢」約10次,每次停留都未超過30分鐘。「鷹巢」不具備對盟軍發動突然轟炸的防衛措施,盟軍開始對德國大部分地區進行空襲後,納粹才在上薩爾斯堡地區加強了防空設施,山底鋪設了地下碉堡。

二戰結束前,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在計劃佔領納粹德國首都柏林的同時,擔心黨衛軍等納粹核心軍隊撤退到阿爾卑斯山中,下令盟軍在1945年4月25日對上薩爾斯堡山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但沒有轟炸貝希特斯加登的大部分地區,希特拉在上薩爾斯堡駐地的大部分建築被毀,只留下了希特拉的禮賓所和地下碉堡;「鷹巢」也的確成為了一個主要的轟炸目標,但並未受到損壞[3]。貝希特斯加登在1945年5月4日被盟軍佔領。

「鷹巢」這座希特拉的豪華別墅在二戰結束前並不為人所知,直到二戰結束後才被媒體公開,英國記者瓦德·普理斯在戰後的報道中稱它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並取名為「鷹巢」[4]。如今的「鷹巢」仍保持着它最初的原始狀態,並吸引了無數的遊客。而希特拉在上薩爾斯堡的駐地於2005年被改建為貝希特斯加登洲際飯店,又名「德國第一山度假區」。

參考文獻

  1. ^ 新華網. 希特拉老巢變五星級飯店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2005
  2. ^ Ulrich Chaussy: Nachbar Hitler - Führerkult und Heimatzerstörung am Obersalzberg. Ch. Links Verlag, Berlin. 1. Auflage 1995. ISBN 3-86153-100-3.
  3. ^ Florian Beierl: Hitlers Berg. Geschichte des Obersalzbergs und seiner geheimen Bunkeranlagen. Verlag Plenk, Berchtesgaden. 2. Auflage 2005. ISBN 3-929825-05-8.
  4. ^ 青木. 鷹巢,希特拉的世外桃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環球時報, 2006.
  • Josef Geiß: Obersalzberg - Die Geschichte eines Berges von Judith Platter bis heute. 17. Auflage. Josef Geiß Verlag, Tann Ndb. 1985.
  • Helmut Schöner: Berchtesgaden im Wandel der Zeit. Ergänzungsband I, 1982
  • Helmut Schöner: Die verhinderte Alpenfestung. Das Ende des Zweiten Weltkrieges im Raum Berchtesgaden, Bad Reichenhall, Salzburg#. Hrsg. Berchtesgaden 1996
  • Florian M. Beierl : Hitlers Berg. Licht ins Dunkel der Geschichte. Geschichte des Obersalzbergs und seiner geheimen Bunkeranlagen. Berchtesgaden 2004
  • Ulrich Chaussy, Christoph Püschner: Nachbar Hitler. Führerkult und Heimatzerstörung am Obersalzberg. Berlin 5. erweiterte Auflage 2005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