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行政區劃)

東亞行政區域單位

,是源於中國行政區劃單位,後成為儒家文化圈國家普遍採用的行政區單位。

漢語名稱
漢語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Đạo
儒字
韓語名稱
諺文
漢字
日語名稱
漢字

中國

起源

「道」這種行政區劃始創於中國。「道」在漢朝開始出現,起初跟同級別,專門使用於西南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的益州刺史部,《漢書》地理志解釋為「有蠻夷曰」或者「縣主蠻夷曰」。

到了時代,出兵征戰經常以方位路向加以命名,為「某某道」,該方面軍主將稱「某某道行軍大總管」。例如攻打高句麗時的平壤道行軍大總管、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浿江道行軍大總管等等。後來在內務民政上也使用此名詞,在撤併郡縣(或州縣)之初,一級行政區較少時僅作為監察和地理單位,在後來州縣增多之後逐漸成為實質性的一級行政區,由州-縣二級制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這種形式和演變過程,與20世紀的法國相似,法國起初把八十多個省份按歷史地理淵源劃分為十幾個「大區」,後來大區逐漸演變成為省份的上級單位。

中世

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為之上的一級行政區劃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為十五道,之後迭有增加,至二十三道之多(唐睿宗景雲年間)。但唐玄宗皇帝的盛唐時期到安史之亂以後的中晚唐節度使逐漸掌握地方實權後,「道」也日漸演變為對一個節度使轄區的稱呼,所到中晚唐後期時,甚至連觀察使轄區也同節度使轄區一樣被稱為道,已和初唐盛唐時的意義有所不同。如中晚唐時期,李吉甫所編著的《元和郡縣誌》一書,已將唐朝天下分為四十七道,即是包含了節度使與觀察使的轄區在內。

唐朝行政區劃貞觀十道

關內道 | 河南道 | 河東道 | 河北道 | 山南道
隴右道 | 淮南道 | 江南道 | 劍南道 | 嶺南道

唐朝行政區劃開元十五道

關內道 | 河南道 | 河東道 | 河北道 | 隴右道
淮南道 | 劍南道 | 嶺南道 | 京畿道 | 都畿道
江南東道 | 江南西道 | 黔中道 | 山南東道 | 山南西道

宋朝建立初期沿用五代方鎮作為一級政區,之後恢復道制,在開元十五道基礎上稍作改動(如關內道改稱關西道、劍南道分為東、西兩道等)。直到至道三年終於確定一級政區為路,並設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陝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共十五路。

遼朝因循唐朝舊制,仍使用「道」作為一級行政區劃遼朝的行政區劃大體為道、)、三級;遼全境分五個道,每個道有一個政治中心,稱為「京」,並以京的名稱來命名道;道下設府、州、、城四種政區,為同一級別。

近世

元朝建立後,某某等處行中書省成為一級行政區劃,行省下設有道,道下有「」的行政區劃單位。至時期,「道」成為的派出機關,如「福建省台廈道」或「台灣道」,但明朝及清朝意義上稍有不同。也有人(例如《內政年鑑》)把清朝的道與省、府、縣相提並論,稱之為四級地方行政機構。

近代

民國北洋政府時期,曾經在省下設「」為次級行政區劃,並曾計劃「廢省置道」,將全國劃分為九十多個道。分為繁要缺、邊要缺、繁缺、邊缺、要缺、簡缺共六類三個等級。其中「繁要缺」是駐紮在省會的首道,地方形勢緊要,政務繁雜的道;「邊要缺」是地處邊陲,形勢緊要的的道;「繁缺」是轄縣較多、財政情況良好的道;「邊缺」是邊境地區或重要行政據點;「要缺」是境內轄有重要商埠的道;「簡缺」是轄縣較少、事務較簡、財政情況不佳的道。京兆及稍後設置的東省特別區,因政區特殊,均未設道。又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因縣級政區較少,均只各設一道。各省一般平均在三至四道,僅甘肅黑龍江省最多,皆設置了七道。各道管轄縣數,一般在十至三十縣之間,不過也存在了如黑龍江省黑河道轄三縣,陝西省關中道轄四十縣以上的道的特殊例子。

因為道制的等級與行政經費預算的多少有關,因此各省紛紛提出重評等級的要求,從民國三年(1914年)至四年(1915年)五月之間,內務部先後批准河南省河洛道江蘇省徐海道廣西省蒼梧道鎮南道吉林省依蘭道的升等。同一時期內,江蘇省淮揚道浙江省甌海道黑龍江省綏蘭道廣東省潮循道山東省東臨道的升等要求,因行政管轄區域不大,行政事務也不複雜,均被內務、財政兩部駁回。在一年半內,有如此多的道因經費問題而請求升等,引起了北洋政府的注意。內務部及財政部於民國四年(1915年)六月大總統袁世凱下令,今後若無特別的情況,不再重新評估核辦。但有地方軍閥自行廢置的情況,譬如山東軍閥張宗昌將山東四道改為十一道[1]

1927年,與北洋政府對峙的國民政府宣佈廢除道制。隨着1928年國民政府北伐勝利,蔣介石通令由省政府直接管轄,最終徹底廢除道制[2],但事實上,各省依然設置行政督察區制度,亦相當於「道」,蔣介石就曾經派長子蔣經國擔任江西省贛南行政督察區專員。

參見

日本

奈良時代(約7世紀)開始,日本分為五畿七道,其中「道」是作為五畿之外的廣域劃分,後於1869年再增設北海道。1871年,日本開始進行廢藩置縣的改革,至1885年後只保留北海道而廢除其他七道。

二戰之後,北海道正式以「道」作為其行政區名稱,成為與都府縣同等的自治體。

(請參見日本令制國列表

朝鮮半島

約10世紀開始,當時的高麗把全國分為八道。這些道的名稱隨着道府所在地的變化而跟着變遷。直到朝鮮王朝末年。這八道的名稱是:

以上八個道稱為朝鮮八道,之後又把這八道再劃分為十三道。這些名字沿用至今。

越南

越南在唐朝時屬於嶺南道,設安南都督府,後改安南都護府鎮南都護府,後又改回安南都護府。府下管轄十二個州,交州刺史充任都護,為長官。五代十國時期,南漢設置靜海節度使。

安南獨立之初多沿襲唐朝、南漢舊制,丁朝前黎朝將轄區劃分為十道,設將軍,道下置州、府、縣、社,而名稱多不可考。李朝時置二十四路,陳朝置十二路或十五路,胡朝改路為鎮。

之後,黎朝初期設西海西等五道,後改為十二承宣,分設三司,分別為贊治承政使司(簡稱處)、清刑憲察使司(簡稱道)和都總兵使司(簡稱鎮),道、鎮也可用於指代行政區劃。

阮朝改為二十七鎮。明命年間分設為三十省。嗣德年間,降河靜富安廣治三省為道。嗣德後期又升為省,並增設美德道新化道,主官為管道,增設端雄道諒江道,主官為靖邊副使。同慶年間,增設海寧道。法屬初期,殖民政府為鎮壓北圻的勤王運動,在北圻設置多處軍區,越南人稱作「官兵道」,兼管民政,主要有荻林道東潮道澫慕道老街道安沛道安邊道永安道雅南道等。1910年代,北圻局勢穩定,官兵道固定為四處,分別是第一官兵道海寧道、第二官兵道高平道、第三官兵道河楊道和第四官兵道萊州道。此外,殖民政府在今老撾設置第五官兵道(第五軍區)。1920年代以後,官兵道也被稱為省。

1900年代,殖民政府開始開發西原,在西原陸續設置五個省份,越南人稱為道,分別是崑嵩道嘉萊道得勒道林園道同狔上道。此外,平順省寧順府單獨設立寧順道,法文稱潘郎省

1945年越南獨立後,北圻的官兵道和中圻的道均被統一為省。

註釋

  1. ^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省情资料库》建置库》第二卷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一类 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1月-1928年4月). 山東省情網,來源於《山東省志·建置志》. 2003 [2018-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簡體中文). 
  2. ^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來源於《山東省志·建置志》. 省情资料库》建置库》第二卷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第二类 南京政府时期第一辑 南京政府时期(上)(1928年4月-1937年7月). 山東省情網. 2003 [2018-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2) (簡體中文). 

參考文獻

李國祁. 明清兩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變 (PDF).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72-07, (第三期(上)) [2022-05-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