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明(1914年1月9日—1983年7月23日),又名鄺魯直、鄺達芳,漢族廣東斗門人,中國政治人物,曾任中國致公黨中央常委兼秘書長、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

鄺明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1914-01-09)1914年1月9日
 中國廣東省斗門縣
逝世1983年7月23日(1983歲—07—23)(69歲)
 中國廣州市
民族漢族
政黨中國共產黨中國致公黨

生平

小名法維,香山縣八區小濠涌村(今斗門鎮小濠涌)人。幼喪父母,由伯父撫養。早年在澳門石岐念小學、初中。民國21年(1932年)到廣州念中學,與中山大學農學院學生饒彰風等創辦地下刊物《天王星》,宣傳抗日救國。民國22年(1933年)初,《天王星》第三期出版後,遭國民黨政府查封,鄺明被追捕逃往香港,復受特務跟蹤,乃潛返家鄉;旋赴廣州改名鄺魯直,考入省立第一職業學校高級土木工程班,入學生自治會,擔任宣傳工作。鄺明利用自治會刊物宣傳抗日,在校內成立抗日劇社,與中山大學、培正中學劇社聯合舉辦「一·二八」事變兩周年紀念活動,演出抗日戲劇。其活動再次引起特務注意,遭到追捕而逃到香港。1934年夏轉返家鄉,與鄺仲海創辦健民小學,作為團結中山八區(今斗門縣)進步青年進行抗日救亡活動的據點,並與鄺任生等創辦《八區青年》刊物。

民國26年(1937年),鄺明在廣州博濟醫院治療,饒彰風委託他參與營救獄中同志,先後救出兩批計10多人。翌年春,任《新華日報》廣州分館發行課主任,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中旬參加《新華日報》桂林分館的建館工作,任發行課主任兼讀者書店經理。皖南事變後,《新華日報》桂林分館工作人員疏散,鄺明撤往香港。民國31年(1942年)秋,抵重慶任《新華日報》發行課副主任。民國35年(1946年)7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是年冬,鄺明奉令赴延安,在西北新聞社《群眾周刊》任秘書。翌年秋,調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後勤部任秘書、秘書處長,後隨軍南下。

建國初期,鄺明任西南軍政委員會財政秘書處長、辦公室主任;後調任雲南省財政廳副廳長、省財委秘書長;1954年調往北京,先後任糧食部商業部辦公廳副主任等職。

「文革」結束後,為加強黨的統戰工作,鄺明被調任中國致公黨第七屆中央常委兼秘書長,並增補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2年12月離休。1983年7月,因腦血栓突發,逝於廣州。

參考資料

  1. ^ 邝明. 珠海市斗門區人民政府. [2020-05-23].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