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城市建設展覽館
長春市城市建設展覽館原名長春道台府展覽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亞泰大街669號,其館址原是清朝政府在長春地區設置的道台衙門,是長春現存最早的官府建築。1914年改吉長道尹[1]。1999年2月26日,以「吉長道尹公署」之名公佈為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近現代史跡及代表性建築[2]。2002年,原址重建。2013年3月,中國國務院以「吉長道尹公署舊址」之名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吉長道尹公署舊址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 | |
地址 | 中國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 |
座標 | 43°54′00″N 125°20′00″E / 43.9000416°N 125.3332583°E |
分類 |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
時代 | 1909年 |
編號 | 7-1677-5-070 |
認定時間 | 2013年 |
歷史沿革
- 1907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東北實行官制改革,廢除將軍改設行省,省下設道,作為省以下、府以上的機關 。
- 1908年1月21日 (清光緒三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設吉林西路兵備道,首任道台陳希賢,內設外交、內政、兵備三科。轄區為吉林、長春、新城三府,五常、賓州二廳,伊通、濛江二州,長嶺、樺甸二縣。道台衙門設立於城內的東四道街路北,是當時駐長春級別最高的官署。
- 1909年9月25日(清宣統元年八月十二日),改為吉林西南路分巡兵備道衙署,轄區為吉林、長春二府,伊通、濛江二州,農安、長嶺、舒蘭、樺甸、磐石五縣。該道台作為吉林巡撫派出的官員,分巡吉林省西南一帶的行政事務,兼管長春關稅、開埠及對外交涉事宜。
- 1909年(清宣統元年),為了防止日本長春滿鐵附屬地繼續向南侵佔商埠地所轄的土地,第二任道台顏世清把衙署移建於長春商埠地轄區的北沿(現址處)。
- 1913年(民國二年)1月29日,更名為吉林西南路觀察使署,設管理外交、內務、財政、教育實業的四個科。
- 1914年(民國三年)5月23日,改為吉長道尹公署,內設總務、外交二科,管轄吉林、長春、伊通、農安、德惠、長嶺、舒蘭、樺甸、磐石、雙陽、濛江(今靖宇)後加乾安十二個縣。
- 1922年(民國十一年)7月,吉林督軍孫烈臣將吉林督軍行署遷到這裏, 1924年(民國十三年)5月遷回吉林市,此後該衙門仍歸吉長道尹公署使用。
- 1927年(民國十六年),在此設立外交部駐長春交涉員辦事處。
- 1929年(民國十八年)5月,撤銷吉長道,改設長春市政籌備處,外交部駐長春交涉員辦事處仍在這裏辦公。周玉柄任長春交涉員兼長春市政籌備處處長。
- 1932年(滿洲國大同元年)3月9日,溥儀在道台衙門大堂舉行滿洲國執政就任儀式,並在起居室前合影留念。此後該建築群由滿洲國國務院、參議府、外交部、恩賞局、法制局等機構使用。
- 1935年(滿洲國康德二年),滿洲國首都憲兵團進駐。此後,部分房舍還用作私立王道書院的校舍。
- 1937年(滿洲國康德四年) 1月15日,新京特別市公署決定,將該處闢為滿洲國建國紀念館。[3]
-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後,成為國民革命軍新一軍炮團駐地。
- 1950年開始,由東北電信機械修配廠、郵電器材廠、郵電部長春電話設備廠元件分廠先後使用,此間院內西北角的假山、第三個大堂拆除,南部的四合院、「工」型房被拆改。
- 1985年,舊址被定為長春市文物保護單位。
-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此開辦海源裝飾材料批發市場。
- 1999年,舊址升格為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仍由使用單位管理。
- 2000年,亞泰大街拓寬,拆除部分建築。
- 2001年,長春電話設備廠元件分廠及海源裝飾材料批發市場遷出。
- 2002年,經長春市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修復,當年年末重新對外開放,成為長春市城市建設展覽館。
- 2009年5月9日,在此舉行長春道台衙門建成100周年慶典活動。[4]
- 2013年,舊址升格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色
中國清代「道」的長官,官方稱作「道員」,民間尊為「道台」,因此該官署民間俗稱為「道台衙門」。
道台衙門原佔地面積約25000平方米,動用白銀9萬多兩建成,相當於商埠地建設經費的1/3,是長春開闢商埠以後最大的建設成就之一。整個建築群為青灰色磚瓦水泥結構,西洋風格,其主要建築為門樓、大堂、二堂和衙署長官的起居室。
衙署建築佈局不同於中國傳統官衙坐北朝南的舊制,而是依據街道地形,坐西朝東,東側臨街開正門。正門佔地700餘平方米,左右各有五間配房。穿過12米高的門樓,迎面便是大堂。大堂是長官辦公之所,為衙署的首要建築,高7米,佔地400餘平方米。大堂後側有木質連廊通向二堂,二堂略矮於大堂,面積同於大堂。二堂後門也有木廊與後面房舍相連。正門門樓、大堂、二堂設於同一軸線之上。長官起居室位於大堂和二堂的北側,佔地900餘平方米,南側有木廊與大堂和二堂相通。大堂、二堂和長官的起居室採用圍廊式設計,是中國近代圍廊式建築的最北實例[4]。
展覽內容
- 大堂:利用大量珍貴照片,展示長春從設治到現在的滄桑巨變。
- 二堂:運用城市規劃圖紙和沙盤模型,展示長春城市規劃的歷史和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
- 長官起居室:運用圖片展示有關衙署的百年變遷和溥儀在這裏就任滿洲國執政的歷史。
參考文獻
引用
來源
- 長春市志·文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