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形式邏輯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1年1月29日) |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1年1月29日) |
非形式邏輯(英文:Informal Logic), 泛指能夠用於分析、評估和改進出現於人際交流、政治辯論、以及報紙、電視、等大眾媒體之中的非形式論證理論。 [1] [2] [3]
簡介
非形式邏輯 [1][2] [3]是對自然語言論證的研究,也被認為與批判性思維相關聯。 拉爾夫·約翰遜(Ralph H. Johnson)和安東尼·貝理雅(J. Anthony Blair)提出:「非形式邏輯是邏輯的一個分支,其任務是講述日常生活中分析、解釋、評價、批評和論證建構的非形式標準、尺度和程序」。[4] 沒有任何一種形式語言可以捕捉到自然語言語義間所有的微細差別, 但其典型特徵是不如形式邏輯善於做嚴密分析。
非形式邏輯的研究範圍包括分析錯誤的論證來辨別謬論,分析和辨別類似的推理策略等活動。比如, 研究謬論在理解和評估論證中應扮演什麼角色。[1]
用自然語言分析論證的活動和在形式邏輯系統中表現它們被稱為哲學分析,而且有時被當作非形式邏輯的一部分。
報紙的評論文章提供了對非形式邏輯的示例性教科書樣的例子(參見 Walton reference),這些文章通常是簡短的並且經常是荒謬的。無論如何,非形式邏輯還用於推理有關人類和社會科學的事件。事實上,多數從已知事實到未知事實的推理使用自然語言,即使組合上數學或統計,可以被當作非形式邏輯的應用,只要它不依賴於額外的經驗性論據。
發展歷史
以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為基礎的數理邏輯理論本身已經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而且以數理邏輯為基礎的其他現代邏輯分支都相繼出現,並被廣泛地研究與應用。但是形式演繹邏輯作為分析和評估論證的理論卻存在三種不同的批評,第一是教育學的批評,第二是內部的批評,第三是經驗的批評。非形式邏輯就是針對以上這些批評,從形式邏輯的自身發展中產生的。回顧非形式邏輯的發展歷史,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研究了辯證推理、謬誤傳統、論證的社會功能等我們所理解的非形式邏輯的要素。亞里士多德是非形式邏輯的歷史先驅。[5]
1978年,在加拿大溫莎大學舉行的「首屆國際非形式邏輯研討會」被看成標誌着非形式邏輯作為一門哲學學科的正式誕生。會議的組織者Ralph H.Johnson和J.Anthony Blair隨後即着手編輯《Informal Logic Newletter》刊物。六年後更名為《Informal Logic》, 該刊物目前是在網上閱讀讀該刊的電子版。[3]
目的
非形式邏輯研究現實公共生活的、真實的、基於自然語言的論證(包括論據和論證過程)。 研究與自然語言論證相關的辯證過程、交互式文本,而不只是命題語句之間靜態的形式化關係。基於自然語言的論證往往具有天然的含混性、歧義性和不完備性。 非形式邏輯的最終目標是規範化, 聚焦於解釋和分析論證,以便可以用來確定論證的強和弱,好和壞,可信或不可信。 非形式邏輯對論證解析可看成準備工作,以便進行評估論證。 非形式邏輯嘗試開發出用於判斷論證的標準,準則和過程。 這樣一來,特定論證的評估, 可以根據: 1. 良好論證的一般標準,2. 是否是學術上已經鑑別和分析過謬論中的一種,或是學術上已經鑑別和分析過的特定論證類型的例子。見文獻[1]的第四章(「4. Assessing Arguments」)。
組成部分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非形式邏輯"條目的第六章提出,非形式論證的綜合理論(「非形式邏輯」)應由對一些重要問題的回答而構成。[1] 包括如下問題:
這些問題可以歸類於13個領域。[6]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Groarke, Leo, "Informal Logic",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pring 2020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 [2021-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4).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sep_informal」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2.0 2.1 陳波. 《逻辑学导论》第三版.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2013年第三版:219页~220页.
- ^ 3.0 3.1 3.2 《Informal logic》. [2021-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1).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informal_logic」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Johnson, Ralph H., and Blair, J. Anthony (1987), "The Current State of Informal Logic", Informal Logic, 9(2–3), 147–151. Johnson & Blair added "... in everyday discourse" but in (2000), modified their definition, and broadened the focus now to include the sorts of argument that occurs not just in everyday discourse but also disciplined inquiry—what Weinstein (1990) calls "stylized discourse."
- ^ FEDERICO PUPPO, INFORMAL LOGIC: A 'CANADIAN' APPROACH TO ARGUMENT, Copyright (2019) Windsor Studies in Argumentation & the original authors, University of Windsor, ISBN 978-0-920233-91-7. [2021-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6).
- ^ David Hitchcock, Informal logic 25 years lat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Informal Logic at 25: Proceedings of the Windsor Conference (OSSA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