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尤哈斯

魏瑪德國時期女性國會議員

瑪麗·尤哈奇(德語:Marie Juchacz德語發音:[maˈʁiː ˈjʊxatʃ];婚前姓戈爾克 (Gohlke);1879年3月15日—1956年1月28日),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她曾是1919年獲選的第一批女性國會議員之一。她於1908年加入社會民主黨,這比德國女性獲得投票權還早十一年,並積極投身於爭取民主化的政治活動,她也是德國歷史上第一位在國會發表講話的女性議員[1]

瑪麗·尤哈奇
Marie Juchacz
1969年以瑪麗·尤哈奇肖像設計的紀念郵票
德國國會議員
任期
1919年1月19日—1933年3月6日
個人資料
出生1879年3月15日
 德意志帝國瓦特河畔蘭茨貝格
逝世1956年1月28日(1956歲—01—28)(76歲)
 西德杜塞爾多夫
公民權德國 德國
政黨德國社會民主黨
專業裁縫
政治家
宗教信仰德國福音派信徒英語Evangelical Church in Germany

早期活動

瑪麗·尤哈奇於1879年3月15日出生於德意志帝國瓦特河畔蘭茨貝格,她是一位名叫特奧多爾·戈爾克(Theodor Gohlke)的木匠與他的妻子亨麗埃特(Henriette)的女兒。她的童年生活十分貧困,因此不得不在14歲時被迫輟學。她在蘭茨貝格完成了中學的學業後,信仰新教的瑪麗便於1893年開始工作,她先是擔任女僕,然後短暫地在一家製造窗簾和漁網的工廠工作;她的父親患有肺結核,並且由於他沒有醫療保險,所以在她畢業離校後,瑪麗的薪水對於維持家庭的生計就非常重要。從1896年到1898年,她擔任當地一家精神病院的護士,後來她完成了裁縫學徒的學業,並找到了一份工作,她於1903年結婚;同年她的第一個女兒洛特出生,第二個孩子保羅出生於1905年,然而這段婚姻在1906年就以離婚告終。其後她帶着孩子在妹妹伊利沙伯·勒爾德語Elisabeth Röhl的陪伴下移居到柏林,她與伊利沙伯的孩子一起在柏林組成了一個在當時看來不那麼傳統的家庭,她一直從事裁縫工作直到1913年。

瑪麗在1890年代後期受當時風氣影響開始閱讀流行的政治作品,她本人於1908年加入了社會民主黨。在奧古斯特·倍倍爾領導的競選活動中,社民黨於1879年呼籲允許女性加入政黨,但在1908年舊版普魯士結社法被廢除以前,女性還不被允許加入政治黨派。瑪麗雖是社民黨最初的女性黨員之一,但是距離女性在德國選舉中獲得投票權還需要十多年的時間。作為一名活躍的社民黨成員,瑪麗很快便成為政治會議上最受歡迎的演講者;1913年,她被黨任命為當時上萊茵省的科隆婦女委員會秘書,她將孩子留在柏林由她的妹妹照料。不久她被提名擔任社民黨執行委員會成員,瑪麗在她的新崗位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組織和動員亞琛地區女性紡織工人維護合法權利的領域。

1914年11月,她向「全國婦女協會」做了一系列題為「戰時婦女的社會義務」的演講,儘管她以公眾演說家而聞名,但這是她第一次在會議上發表演講。會議中不僅有工人和社民黨人,還為一些非國家福利團體的成員也提供了了解她的機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瑪麗與安娜·瑪麗亞·舒爾特德語Anna Maria Schulte、妹妹伊利沙伯·羅爾等女權主義活動家一起組織了一個名為「家庭工作中心」的婦女團體。這讓婦女有機會在家工作,同時也為戰爭中的寡婦孤兒提供其他支持及援助。瑪麗還是食品委員會組織的成員,該委員會致力於向城市的貧困人口賑濟食物。1917年,經過一年多以來的爭論使得社民黨內部的衝突持續加劇,包括卡爾·李卜克內西羅莎·盧森堡等知名左翼領導人在內的「反修正主義」派在一系列國內問題和反對戰爭等方面與黨內主流派系存在越來越嚴重的分歧,因此左翼分子脫離了社民黨另外組成了獨立社會民主黨。瑪麗在內的大多數成員仍留在黨內並服從社民黨主席弗里德里希·艾伯特的領導;同年,她回到柏林並且接受艾伯特的邀請進入黨的領導層擔任婦女部長,同時也接手了黨內女性報紙《平等報》的編輯職位,期間她曾創立「工人福利委員會」。

政治生涯

1919年1月19日,瑪麗當選為第一屆國會議員,在德國女性剛剛獲得選舉權時她成為了國民議會中的37名女議員之一,她的妹妹伊利沙伯·羅爾作為社民黨成員也在1919年至1920年短暫地成為議員。同年2月19日,她作為第一位在議會中發言的女性代表進行了長篇演說,這在德國議會歷史上也是首次。或許是因為瑪麗還不熟悉在這種場合下做開場致詞,導致她在議會的講話僅僅四個字之後就被笑聲打斷了:

「女士們先生們......(被笑聲打斷)這是第一次允許女性在國會以自由、平等的姿態向人民發表講話,我希望在這裏能完全客觀地澄清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在德國的其他地方,革命也已經壓倒了舊的陳腐之見。」

同時她也是唯一一位擔任德國國民議會憲法起草諮詢委員會成員的女性,該委員會與行政部門一起負責起草德國憲法。瑪麗代表波茨坦選區在1920年德國國會選舉中獲得連任,並在以後的歷屆國會選舉中一直保有議席直到1933年3月納粹黨全面掌權為止。她在第一次出席國民議會並發表演講後就展現了她傑出的辯論與演講才華,在1932年4月總統選舉之後動盪的歲月里她再次成為唯一一位在國會辯論中發言的女性。面對納粹黨議員的攻訐她顯示出了毫不妥協的決心並進行了最後一次演說:

「女性……不想要內戰,也不想要什麼人民戰爭。女性不希望因參與國內外的政治冒險而加劇對民眾的經濟剝削。女性……已經看穿這一套特別是男性主導的空洞口號,這些政策與口號充斥着短視、虛榮和爭名逐利。我們對國民的愛迫使我們全力抵制這些政策,這些納粹政策......!」

1919年12月13日,瑪麗致力於構思將成員自救與福利提供相結合的社團活動計劃,該計劃是她在戰時開展組織活動時所得到的感悟,因此她成立了工人福利委員會。該組織的全稱是「社會民主黨工人福利代表委員會」,口號是「工人福利委員會是勞動力的自救法寶」。在納粹統治時期委員會被取締,但於1946年重新恢復運作,現在該組織獨立於任何政黨,並已成為德國整合福利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僱傭了145000人,另有約100000名志願者,合計擁有約400000名成員。儘管她是德國國會議員,但在1920年代瑪麗工作的重心主要在「工人福利委員會」方面,因為她發現在選舉中履行社民黨的政治任務遠不如獲得需要幫助的人們的支持來得重要。

戰後與晚年

納粹黨元首阿道夫·希特拉上台後,逐步確立納粹黨的一黨專政體制。1933年6月21日,社民黨收到了希特拉的禁令,隨後在7月14日社民黨遭到取締;社民黨成員相繼被捕或被殺,而其他人亦失去了在國會和政府的職位,瑪麗的「工人福利委員會」也和其他反對納粹浪潮的組織一樣被鎮壓。社民黨領導層陸續逃往布拉格,出於安全考慮已經54歲的瑪麗·尤哈奇也於同年遷往薩爾。1935年1月13日,薩爾90.8%的當地居民投票贊成將領土併入第三帝國時,她不得不遷居到法國阿爾薩斯二戰爆發後她被迫再度流亡,輾轉於巴黎馬賽等地,她在1941年終於抵達了美國並獲得緊急簽證接受庇護,她開始學習英語並向美國民眾揭露納粹極權統治的罪惡。戰後她於1949年結束了流亡生活返回德國並擔任「工人福利委員會」的名譽主席繼續從事民主事業。1956年1月28日,她在杜塞爾多夫去世,享年76歲。她被安葬在科隆的南部公墓。

參考來源

  1. ^ Christoph Gunkel. Gegen alle Hindernisse: Die Sozialdemokratin Marie Juchacz war die erste Frau, die vor einem deutschen Parlament sprach. Der Spiegel. Vol. 5/2014 Der Spiegel - Geschichte 3 Hausmitteilung 137 Impressum. September 2014: 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