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學堂
馬禮遜學堂(英語:Morrison School/Morrison Memorial School,又譯馬禮遜學校、馬禮遜紀念學校[1])是中國第一所西式學堂。1834年傳教士馬禮遜在澳門去世。1836年在裨治文牧師、馬儒翰、英國洋行商人威廉·渣甸和約翰·顛地等人倡議和組織下,在廣州成立「馬禮遜教育會」(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2]開始辦學,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附設時期
「馬禮遜教育會」從英美募資金,每月向郭實臘夫人溫施蒂(Wanstall)提供15英磅資助,在其主辦的澳門女子私立學校附設男塾。據1837年之年會報告,1835年開設時學生有十二名女童和兩名男童,分別為獲裨治文牧師收留,被父兄棄於市之孤兒韋光,及溫施蒂買辦(即其管家)的鄰居之子容閎。到1837年已增至五名男童,其中兩人來自星加坡。1839年11月4日,溫施蒂因受鴉片戰爭影響離開澳門及關閉女子私立學校及男塾後,學生停學返家。
澳門時期
同年應邀前來的美國傳教士、耶魯大學畢業生鮑留雲(又譯為勃朗[1])在澳門正式創辦「馬禮遜學堂」,由鮑留雲擔任校長。[3]課時安排半天讀漢語,半天讀英語。課程有英語、漢語、算術、代數、幾何、物理、化學、生理衛生、地理、音樂、美術等。學制為三至四年。這是中國第一所西式學堂。最初招收6名學生讀書,分別為:
到1841年亞閎(Awing,容閎)復課時,學生有亞勝(Ashing,黃勝)、亞寬(Afan,黃寬)、亞植(Achik,唐廷桂)、亞根(Akan,李根)和亞運(Awan,周運)。
香港時期
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馬禮遜學堂於1842年11月遷到香港[3],當時學生已增至十五人,其中五名因年幼,父母不放心遷港,故赴港繼續升學宿生十名,分別為:
- 亞遠(Ayun)
- 亞焯(Atseuk)
- 亞秋(Atsou,唐秋)
- 亞閎(Awing,容閎)
- 亞勝(Ashing,黃勝)
- 亞寬(Afan,黃寬)
- 亞植(Achik,唐廷桂)
- 亞煜(Ayuk,唐廷庚)
- 亞根(Akan,李根)
- 亞運(Awan,周運)
隨香港政府支持成立中央書院,眾多小規模教會學校得不到支持,加上勃朗及馬禮遜教育會創辦人裨治文已離港,學校1850年停辦。
著名校友
清末著名的買辦韋光、新學人物容閎、報人黃勝、西醫黃寬、報人李根、怡和洋行買辦唐廷桂及其弟唐廷樞(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招商局買辦唐廷庚都是這所學校的學生。
參考及註解
- ^ 1.0 1.1 李志剛. 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 臺灣商務印書館. : 218-219.
- ^ 伍振鷟. 教育大辭書: 馬禮遜教育協會. [3/5/2020].
- ^ 3.0 3.1 林準祥. 香港第一代如何學好英文?(上). 灼見名家. 2016-09-26 [2018-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2).
- ^ 此汕漳亞遠與新生汕頭亞遠不屬同一人,以資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