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

芸香科黄皮属植物

黃皮學名Clausena lansium),(英文名稱:Chinese Wampi、 Wampi,、Punctate Wampee,、Wampee[2],別稱黃彈黃彈子黃段黃皮子黃皮果黃皮葉毛黃皮果子黃 油梅油皮[1][2],為芸香科黃皮屬植物[2],為常綠小喬木,高5至10。黃皮的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及豐富的氨基酸,是熱帶亞熱帶地區一種水果[3]

黃皮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薔薇類植物 Rosids
目: 無患子目 Sapindales
科: 芸香科 Rutaceae
屬: 黃皮屬 Clausena
種:
黃皮 C. lansium
二名法
Clausena lansium
(Lour.) Skeels, 1909
異名
  • Cookia wampi Blanco
  • Clausena punctata Wight et Arn.
  • Clausena wampi (Blanco) Oliv.
  • Quinaria lansium Lour. [1]

分佈

黃皮原產於中國,現分佈於福建廣東廣西海南貴州南部、雲南四川金沙江河谷及台灣。多長於山坡、荒地及疏林之中,美洲亞洲澳洲等地也有引種栽培[2][4][5][6][7][8][9]。模式種採自於廣州近郊[4]

形態特徵

黃皮是一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植物, 高約4-6米,高可達12米。樹皮淡黃褐色,嫩枝披微柔毛快脫落,幼枝具多數瘤狀突起腺體,突起上集生成簇的短毛,其餘披柔毛。

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5-13片,互生,頂端1枚最大,其餘的向下逐漸變小;小葉卵狀橢圓形或卵形,薄革質,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均披細小的褐色腺點,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兩側不對稱,常一側偏斜,全緣或呈波浪狀或具淺的圓裂齒,稍向下反卷,兩面無毛,背面油點明顯;中脈於表面平或稍凸起,披疏生成簇的短毛和柔毛,中脈於背面隆起,尤以未張開的小葉背脈上散生明顯凸起的半透明細油點及密披短直毛,長約2.5-14.5厘米,寬約1-6厘米;葉柄葉軸長約7-12厘米,側生小葉柄長約5毫米,披生成簇的短毛和柔毛。

花為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多花,密披柔毛;花兩性;花黃白色,芳香;花蕾圓球形,星芒狀,有5條稍凸起的縱脊梭;花直徑約5毫米;花序軸長約13厘米,小花梗長約1-2毫米;花萼裂片5枚,闊卵形,基部稍連合,外密披短柔毛,內密披長柔毛,長不及1毫米;花瓣5枚,長圓形,端鈍,黃白色,外披黃色柔毛及淡褪色腺點,內有時無毛或披黃色疏短毛,長不超過5毫米,開放時反展,背部有隆起的中線;雄蕊10枚,長短相間,長的與花瓣等長;花絲線狀,無毛,基部稍增寬,不呈曲膝狀;花藥寬卵形,黃色,背着藥;雌蕊短於雄蕊;子房圓球形,柄短小,密披淡黃色的直長毛,4-5室,每室有略呈上下迭生的胚珠,直徑約1毫米;花柱柱狀,比子房為短,有時披疏短柔毛;柱頭扁圓呈盤狀,膨大,無毛;花盤細小。

漿果,形狀多樣,闊卵形、橢圓形或圓形,成熟時淡黃至暗黃色,表面密披細毛或略披毛,具油點,果肉乳白色多透明,2-5室,長約1-3厘米,寬約1-2厘米,內有種子1-4顆,稀有多至5顆;種子扁長圓形至近圓球形,種皮薄膜質,子葉深綠色;胚根直生,圓柱形。

[2][4][5][6][7][8][9][10]

醫藥用途

樹皮

黃皮以樹皮入藥,味苦,性溫,中藥名為黃皮皮,載於《生草藥性備要》,原文記載為「消風腫,去疳積,散熱癪。煲酒服,通小便,解污穢。核,治疝氣」,具利水消腫、通利尿道等功效[10]

黃皮以入藥,味苦、辛,性平,藥材主產於廣西雲南四川等地。中藥名為黃皮葉,始載於《嶺南採藥錄》,具解表散熱、行氣化、解毒、利尿等功效,主治咳嗽痰喘、溫室發熱、瘧疾、流行性腦膜炎、黃腫、小便不利、腹脘腹疼痛、風濕痹痛、熱毒疥癬、蛇蟲咬傷等,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皮葉具益智、保、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臨床應用於風濕骨痛、感冒急性腸胃炎、狂犬咬傷、木薯中毒等治療上,民間則認為黃皮葉具行氣化痰、利尿、解表散熱、解毒等的功效[2][3]

黃皮以入藥,味辛、甘、酸,性微溫, 藥材主產於廣西雲南四川等地。中藥名為黃皮果,始載於《本草綱目》,具化、理氣、消食等功效,主治痰飲咳喘、胸膈滿痛、食精不化等[2][3]

果核

黃皮以果核入藥,味苦,性溫,藥材主產於廣西雲南四川等地。中藥名為黃皮核,始載於《嶺南採藥錄》,為嶺南民間草藥,具解毒散結、行氣止痛、健胃消腫等功效,主治氣滯脘腹疼痛、睪丸疼痛、疝氣痛、經痛、風濕骨痛、小兒頭瘡、蜈蚣咬傷等。本品種載錄於《廣東省中藥材標準》,定為中藥黃皮核的原植物來源種[2][3][10]

參考文獻

  1. ^ 1.0 1.1 CFH 物種信息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國自然標本館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3. ^ 3.0 3.1 3.2 3.3 《當代藥用植物典 4》. 蕭培根. 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 2007年8月: 第136頁. ISBN 978-988-99226-3-4. [永久失效連結]
  4. ^ 4.0 4.1 4.2 中國植物志[永久失效連結]卷冊43(2) ,第132 -133頁
  5. ^ 5.0 5.1 海南植物志[永久失效連結]卷冊3 ,第42頁
  6. ^ 6.0 6.1 四川植物志[永久失效連結]卷冊9 ,第145-147頁
  7. ^ 7.0 7.1 貴州植物志[永久失效連結]卷冊2,第273頁
  8. ^ 8.0 8.1 浙江植物志[永久失效連結]卷冊3,第418頁
  9. ^ 9.0 9.1 福建植物志[永久失效連結]卷冊2,第368-369頁
  10. ^ 10.0 10.1 10.2 《增訂生草藥性備要》. 何克諫著、關培生增訂. 聚賢館文化. 1995年10月: 第71頁. ISBN 962-436-270-X.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