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錢幣

龜茲錢,龜茲國鑄造發行的銅錢。龜茲是1千紀期間在位於塔里木盆地(今新疆庫車市)的一個講吐火羅語佛教國家。

漢龜二體五銖錢

已知的龜茲錢幣有五種,均以中原的五銖錢為原型。這些硬幣的特點通常是體積小、形狀薄。一般認為鑄行於公元265年至589年間。

龜茲國

龜茲國最早記載於漢代,後被唐代吞併。在其存在期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國家。大約從三四世紀起,龜茲王國開始製造中國風格的方孔錢,其靈感來自於東漢時代縮小並貶值的五銖錢。[1]

硬幣說明

以五銖錢為原型的龜茲錢幣有五種已知的類型,但通常都很輕薄。其中四種沒有銘文,被稱為「漢龜二體五銖錢」的鑄有漢字「五銖」和龜茲文字[2][3]

龜茲錢列表

龜茲國鑄造的錢幣列表: [4]

面文 背文 大致年代 差異化特徵 圖片
光面 光面 265–589 穿孔僅一側有廓。往往外側薄而內側厚。
光面 光面 265–589 穿孔無廓
光面 光面 265–589 非常輕薄,呈方形
光面 光面 265–589 形狀不規則,輕薄,鑄工差。有些直徑僅為5毫米,重量僅為0.2克。
五銖 尚未破譯的龜茲文 未知 帶有錢文  

參考

  1. ^ The Náprstek museum XINJIANG CAST CASH IN THE COLLECTION OF THE NÁPRSTEK MUSEUM, PRAGU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y Ondřej Klimeš (ANNALS OF THE NÁPRSTEK MUSEUM 25 • PRAGUE 2004). Retrieved: 28 August 2018.
  2. ^ Xinjiang, Qiuzi Kingdom - Bilingual Cash Coins.. By Vladimir Belyaev (Chinese Coinage Website - Charm.ru). 11 February 2002 [25 August 2018] (英語). 
  3. ^ Jen, David Chinese Cash: Identification and Price Guide, 340 p, 2000.
  4. ^ Hartill 2005,第94頁.

來源

  • Hartill, David. Cast Chinese Coins: A Historical Catalogue. Trafford. 2005. ISBN 978-1-4120-5466-9 (英語). 
  • ZHOU Ti, A new look at Sino-Kharoshthi coins (Horse coins of Khotan), (Shijiazhuang: Hebei renmin chubanshe, 2018) [in the Numismatics series, series editor Dai Jianbing]. ISBN 978-7-202-13321-7ISBN 978-7-202-13321-7 173 pp. (周倜著:《漢佉二體錢(和田馬錢)新探》,河北人民出版社,2018年。(錢幣學叢書,叢書主編:戴建兵)。ISBN 978-7-202-13321-7). (in Mandar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