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
2009-2010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在2009年11月15日開始,並在2010年4月30日完結(某些地區的熱帶氣旋季在2010年5月15日完結)。
2009—2010年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季 | |
---|---|
氣旋季長度 | |
首個系統形成 | 2009年8月18日 |
末個系統消散 | 2010年5月29日 |
最強風暴 | |
名稱 | 非常強烈熱帶氣旋埃扎妮 |
• 最高風速 | 220 km/h(140 mph) (10分鐘平均風速) |
• 最低氣壓 | 905 hPa(mbar) |
氣旋季統計 | |
熱帶擾動數 | 8個 |
熱帶低氣壓數 | 5個 |
風暴數 | 5個 |
熱帶氣旋數 | 3個 |
強烈熱帶氣旋數 | 2個 |
死亡人數 | 85 |
財產損失 | 不明 |
相關條目 | |
法國氣象局留尼汪分部熱帶氣旋等級 | ||||||
---|---|---|---|---|---|---|
等級 | 風速 | |||||
特強熱帶氣旋 | ≥116節 ≥215公里每小時 | |||||
強烈熱帶氣旋 | 90–115節 167–214公里每小時 | |||||
熱帶氣旋 | 64–89節 118–166公里每小時 | |||||
強烈熱帶風暴 | 48–63節 88–117公里每小時 | |||||
中度熱帶風暴 | 34–47節 63–87公里每小時 | |||||
熱帶低氣壓 | 28–33節 52–62公里每小時 | |||||
熱帶擾動 | 0–27節 0–51公里每小時 |
此文內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熱帶氣旋的介紹。
風暴是由留尼汪氣象部發出報告。如果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緯0-40度,東經31-55度之間增強為中度熱帶風暴的話,馬達加斯加就會為它命名。如果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緯0-40度,東經55-90度之間增強為中度熱帶風暴的話,毛里裘斯就會為它命名。
熱帶氣旋
如果一個熱帶低氣壓在南緯0-40度,東經31-90度之間增強為中度熱帶風暴的話,馬達加斯加或毛里裘斯就會為它命名。由於每年都會有新的名字清單,所以不用停用名字。
以下所有氣旋的強度及其他相關資訊均以留尼汪氣象部公報為準。
熱帶擾動 01R
熱帶擾動(MFR) | |
持續日期 | 2009年8月18日-2009年8月18日 |
---|---|
強度 | 35 km/h(25 mph)(十分鐘) 1004 hPa(mbar) |
熱帶擾動 02R
熱帶擾動(MFR) | |
持續日期 | 2009年9月18日-2009年8月20日 |
---|---|
強度 | 35 km/h(25 mph)(十分鐘) 1008 hPa(mbar) |
熱帶擾動 03R
熱帶擾動(MFR) | |
持續日期 | 2009年11月7日-2009年11月10日 |
---|---|
強度 | 45 km/h(30 mph)(十分鐘) 1002 hPa(mbar) |
強烈熱帶氣旋安雅(Anja)
強烈熱帶氣旋(MFR) | |
3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9年11月14日-2009年11月18日 |
---|---|
強度 | 165 km/h(105 mph)(十分鐘) 950 hPa(mbar) |
中度熱帶風暴邦哈尼(Bongani)
中度熱帶風暴(MFR)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9年11月22日-2009年11月25日 |
---|---|
強度 | 75 km/h(45 mph)(十分鐘) 997 hPa(mbar) |
強烈熱帶氣旋克萊奧(Cleo)
強烈熱帶氣旋(MFR) | |
4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9年12月6日-2009年12月14日 |
---|---|
強度 | 195 km/h(120 mph)(十分鐘) 930 hPa(mbar) |
強烈熱帶風暴大衛(David)
強烈熱帶風暴(MFR)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09年12月12日-2009年12月26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鐘) 980 hPa(mbar) |
在12月12日,一熱帶擾動在南印度形成。12月13日,RSMC 確認它為一熱帶擾動,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它升格為熱帶風暴。
非常強烈熱帶氣旋埃扎妮(Edzani)
特強熱帶氣旋(MFR) | |
5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1月4日-2010年1月12日 |
---|---|
強度 | 220 km/h(140 mph)(十分鐘) 905 hPa(mbar) |
熱帶擾動 09R
熱帶擾動(MFR) | |
持續日期 | 2010年1月14日-2010年1月15日 |
---|---|
強度 | 45 km/h(30 mph)(十分鐘) 1005 hPa(mbar) |
副熱帶風暴 10R
副熱帶風暴(MFR)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1月26日-2010年1月30日 |
---|---|
強度 | 65 km/h(40 mph)(十分鐘) 995 hPa(mbar) |
中度熱帶風暴法米(Fami)
中度熱帶風暴(MFR)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2月1日-2010年2月2日 |
---|---|
強度 | 75 km/h(45 mph)(十分鐘) 994 hPa(mbar) |
強烈熱帶氣旋傑拉妮(Gelani)
強烈熱帶氣旋(MFR) | |
4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2月15日-2010年2月21日 |
---|---|
強度 | 205 km/h(125 mph)(十分鐘) 930 hPa(mbar) |
強烈熱帶風暴休伯特(Hubert)
強烈熱帶風暴(MFR) | |
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3月9日-2010年3月11日 |
---|---|
強度 | 100 km/h(65 mph)(十分鐘) 987 hPa(mbar) |
熱帶氣旋伊曼尼(Imani)
熱帶氣旋(MFR) | |
1級 熱帶氣旋(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3月22日-2010年3月26日 |
---|---|
強度 | 130 km/h(80 mph)(十分鐘) 965 hPa(mbar) |
熱帶低氣壓 15R (羅賓)
熱帶低氣壓(MFR) | |
熱帶低氣壓(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4月2日-2010年4月7日 |
---|---|
強度 | 55 km/h(35 mph)(十分鐘) 1002 hPa(mbar) |
副熱帶風暴喬爾(Joël)
副熱帶風暴(MFR) | |
副熱帶風暴(SSHWS) | |
持續日期 | 2010年5月25日-2010年5月29日 |
---|---|
強度 | 110 km/h(70 mph)(十分鐘) 990 hPa(mbar) |
2009-10年風暴名單
西南印度洋的熱帶氣旋是由世界氣象組織西南印度洋熱帶氣旋委員會命名。由毛里裘斯、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塞舌爾、南非、斯威士蘭、津巴布韋、坦桑尼亞、博茨瓦納、科摩羅、萊索托和馬達加斯加提供名字。當熱帶氣旋在東經55度以西達到「中度熱帶風暴」的強度,位於馬達加斯加的熱帶氣旋警告中心就會為該系統命名。當熱帶氣旋在東經55度及東經90度之間達到「中度熱帶風暴」的強度,位於毛里裘斯的熱帶氣旋警告中心就會為該系統命名。本年未用名稱以灰色表示,黑體字表示今年已經使用過,粗體名稱表示該風暴活躍中,橙色表示下一個即將使用的熱帶氣旋名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