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为纪念汶川地震及其救援、重建工作而建于北川中学遗址上的博物馆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四川省北川縣為紀念汶川大地震而設立的博物館,以「永恆北川」為主題,由地震博物館及組合服務區、北川縣城遺址保護區,與唐家山堰塞湖(次生災害展示與自然恢復區)三大部分組成,初步預算總投資為23億元左右,後經調整,保護項目整體投資下調至4.7億元,紀念館投資降至2.3億元。[1][2]紀念館建於汶川地震中完全垮塌的北川中學老校區原址上。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
紀念館主入口景觀
概要
類型博物館
行政區 中國四川省北川縣
座標31°49′N 104°27′E / 31.81°N 104.45°E / 31.81; 104.45
造價23億元
設計與建造
建築師同濟大學
地圖
地圖

整個項目由上海市援建,以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為主持單位,紀念館於2013年5月9日建成開放。[3]

歷史

2008年5月22日,時任總理溫家寶在視察北川縣城廢墟時,提出「再造一個新北川,老縣城作為地震遺址保留」的構想。隨後,中國國家地震局國家文物局牽頭編制並上報了《5·12汶川地震遺址、遺蹟保護及地震博物館規劃建設方案》,劃定北川老縣城整體以及唐家山堰塞湖為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進行保護和紀念設施建設。2008年8月,綿陽市政府委託上海市對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進行整體規劃與具體設計和建設。[4][5]

上海市組建的規劃小組由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為主持單位,上海城市規劃管理局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為負責主體編制規劃,並在2009年2月形成遺址保護區概念設計。按照概念規劃,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由位於北川老縣城的北川縣城遺址保護區、位於任家坪北川中學廢墟原址的博物館及綜合服務區、以及位於原唐家山堰塞湖的次生災害展示與自然恢復區三部分組成。[5]

2010年2月起,同濟大學共提供36份博物館設計方案,最終以「裂縫」為設計意象的蔡永潔教授主導設計方案被確定為最終方案。紀念館設計建築面積14280平方米,投資額2.3億元人民幣。[4]

2010年12月28日,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開工建設。2013年5月9日,紀念館建成並向公眾免費開放。

設計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放棄了傳統的宏偉具體的建築形象,以「裂縫」為設計語言,通過起伏的地形在地下容納展館空間。同時,設計者在地面上切開一條「裂縫」來作為展館主通道,同時給到訪者以強烈的地震形象暗示。整個紀念館從地面來看幾乎是不可見的,設計者希望藉此來表達對於原址的北川中學上千遇難學生的悼念之情。

建築整體採用耐候鋼板作為材料,地面則以大小不一的鏽斑花崗岩進行鋪裝。兩種工業時代的材料與周遭的自然拉開距離,但建築外牆的鏽斑與深淺不一的地面又和自然建立起內在聯繫。路面以外的大片地面則鋪滿了草皮,既彰顯出極強的生命力,又加強了形如裂縫的紀念館的醒目感。紀念館整體避免刻意使用地域文化元素,而完全着眼於表現自然與人類的關係,進而表達出普世化的情感,也與場所的自然環境建立聯繫。

紀念館的空間佈置分為主軸與副軸。主軸由紀念館主入口通往北川中學教學樓廢墟,而副軸則從原北川中學校門延伸至操場。二者交匯點處原本為北川中學教研室遺址,但後續建設過程中遺址被拆除。

原本計劃里,北川中學遺址將被大量保留;但通過選擇性保留建築,並將教學樓遺址埋於圓弧形山包下並覆以草坪,原遺址對遇難師生家屬在心理上的負面影響被削弱,同時也暗合了中國「入土為安」的喪葬傳統。原北川中學操場則使用矮牆圍合,成為遇難師生家屬及訪客的祭奠場所。[6]

問題

紀念館建設過程中,決策方拆除了大部分可見的北川中學遺址,引起了設計師的反對。同時,決策方希望紀念館展示的「英雄的中國人民」主題與設計師「順應自然」的考量不一致,導致室內展陳佈局被大量修改。[6]

參考文獻

  1. ^ 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欲耗资23亿引争议. [2010-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8). 
  2. ^ 地震博物馆主题为"永恒北川" 建在北川中学原址. [2010-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3. ^ 同濟大學與「永恆北川」——解讀北川國家地震遺址博物館策劃與整體設計方案[永久失效連結]
  4. ^ 4.0 4.1 汶川特大地震北川抗震救灾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2016: 737–740. ISBN 978-7-5144-1949-8. 
  5. ^ 5.0 5.1 吳長福 張尚武 盧永毅 吳承照 湯朔寧. 永恒北川——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项目概念设计. 城市規劃學刊. 2009, (181). doi:10.3969/j.issn.1000-3363.2009.03.001. 
  6. ^ 6.0 6.1 蔡永潔. “非建筑”的设计策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中人与自然的一次审慎对话. 時代建築. 2018, (03): 96-101. doi:10.13717/j.cnki.ta.2018.0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