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no Brake

Chrono Brake」(クロノ・ブレイク)是史克威爾(今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於2001年11月5日在日本申請的商標[1]。公司於2001年12月5日在美國註冊了相似的商標「Chrono Break[2],並於2001年12月14日在歐盟註冊了同樣的商標。儘管官方沒有發表公告,但坂口博信稱《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的開發團隊友誼創作一部續作,引發雜誌記者對史克威爾開發超時空之鑰系列新作的猜測。但自商標註冊以來,前作的開發職員或離開公司,或參與其它長期專案的製作。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沒有發表關於續作支援或取消的公告,2012年後全部商標都已過期。

歷史

註冊

商標在一篇關於新超時空之鑰系列遊戲討論的新聞報道發佈後註冊。在報道中,坂口博信稱《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的開發團隊,特別是加藤正人,有意願為系列創作一款新遊戲,並正在考慮腳本和劇情,但是專案尚未獲得許可[3]。加藤之前在《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的《Ultimania》攻略本中提到,他想創作一部《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後傳,圓滿完成某些劇情元素與情節主題,但是沒有意料的困難致使他們創作《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而非後傳[4]。註冊和坂口博信的評論讓電子遊戲媒體人認為,《超時空之鑰》和《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的續作正在全面開發[5][6][7]IGN編輯道格拉斯·佩里甚至稱「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你將會在2004年看到這個期待已久的龐然大物」[5]。2003年11月13日,商標在美國丟棄。2011年12月14日和2012年7月26日,商標在歐盟和日本過期[7]

官方回應

對新作品的詢問隨後多到讓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建立了一個FAQ頁面,其中公司稱沒有處於開發的新遊戲,但這並非表示系列的終結[8]。2006年,文章改為對任何系列續作詢問的回應。在《超時空之鑰 次元之旅》發行後,作品的許多核心開發人員離開史克威爾,另立了一個新開發工作室Monolith Soft,該工作室最初屬於南夢宮,2013年成為任天堂的第一方開發團隊[9]。其它參與作品創作的成員仍然留在史克威爾,並參與由坂口博信——《超超時空之鑰》的創作者之一——構思的MMORPG最終幻想XI》。在2003年E3的採訪中,該開發團隊稱他們很想開發一部新時空遊戲,但他們必須投入於《最終幻想XI》,故將需要忙碌一長段時間[10]。史克威爾艾尼克斯本地化總監理查德·哈尼伍德解釋稱,「《最終幻想XI》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仍有許多可能的資料片要來做,以及大量的支援。至於時空而言,那很艱巨;但是我們不能同時做兩三件事,在同時或相近時間做《FFXI》和另一個時空遊戲是很困難的。我們很願意去做這個,但是,不是現在。」[10]

《超時空之鑰》總監時田貴司在2003年採訪中提到了「超時空之鑰2」[11]。《超時空之鑰》開發者堀井雄二在2005年表示沒有興趣讓超時空之鑰系列回歸[12]。2007年2月,史克威爾艾尼克斯製作人田中弘道在歐洲促銷遊戲時參與了幾個訪談。田中重複道沒有處於開發的遊戲,但回歸併非毫無可能[13][14]

很難再讓原開發團隊重聚,來創作一款超時空之鑰系列續作……因為若我們不能讓這些人重聚而用其他人代替,我們會感覺到到與我們自己那時的遊戲不同,因為由不同的人掌理,我們可能會失去時空精神。

——田中弘道[15]

2008年1月,作曲家光田康典評論稱,新遊戲的創作中「有太多政治參與」,並強調稱加藤正人應該參加能落實系列新作品的開發[16]。他稱,在系列上他可能會再次參與公司的創作,「如果他們有好的遊戲理念」,她才測加藤也同樣只是「可能」[16]

後續

Game Informer》的2008年2月刊將超時空之鑰系列列為「十大續作請求」的第八位,稱遊戲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產品目錄的堅實遺產」並問道「什麼該死的停滯?!」[17]。在《電子遊戲月刊》2008年6月的懷舊刊中,作者傑里米·帕里什稱,對於系列電子遊戲愛好者,看到時空續作將是最激動的[18]。在2009年5月的首期《Fami通》中,《超時空之鑰》位列讀者票選50個最期待續作遊戲的第14名[19]

在E3 2009,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高級副總裁橋本真司評論稱「如果人們想要續作,他們應該更多的去購買!」[20]隨着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在2012年註冊商標「Chrono Bind」,Siliconera推測遊戲是《Chrono Break》到《Chrono Bind》的改名;但後來證明這只是《最終幻想XIII-2》中一個DLC卡牌遊戲的名稱[21][22][23][24]。同年,Kotaku對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對「Chrono Break」名稱無行動表示失望,稱DS復刻版《超時空之鑰》的高銷量是公司應該發行系列第三作的理由[25]

參考文獻

  1. ^ 第4590164号. Industrial Property Digital Library. 2002-07-26 [2013-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 (日語). 
  2. ^ Latest Status Info. Trademark Applications and Registration Retrieval. 2003-11-13 [2006-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7). 
  3. ^ Shahed Ahmed. New Chrono game in planning stages. GameSpot. 2001-07-03 [1 July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30). 
  4. ^ Studio BentStuff (編). Chrono Cross Ultimania. Square Enix. 1999: 476–477 [2009-10-02]. ISBN 4-925075-73-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8) (日語). 
  5. ^ 5.0 5.1 The Big Games of 2003, Pt. 1. IGN. [2013-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6). 
  6. ^ > Square-Enix Gives Chrono Break Trademark Some Playmates. RPGamer.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3). 
  7. ^ 7.0 7.1 Square Enix Abandons Chrono Break Trademark: News from. 1UP.com. [2013-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6). 
  8. ^ Support FAQ. Square Enix. [2006-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4-18). Does SQUARE ENIX have any plans to develop a sequel to Chrono Cross? / A sequel to Chrono Cross is not in development. This doesn't mean we will never make a sequel. However, resources are being focused on other titles at this moment. Keep an eye on our Press Release page to keep up with current information on upcoming titles from SQUARE ENIX. 
  9. ^ By Sato . February 8, 2013 . 6:00pm. Monolith Soft Discuss Their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Nintendo. Siliconera. 2013-02-08 [2013-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1). 
  10. ^ 10.0 10.1 Jeremy Dunham. E3 2003: Final Fantasy XI Developer Interview. IGN. 2003-05-14 [23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4). 
  11. ^ 【ゲームな人々】第11回 長きに渡って活躍する凄腕プロデューサー 時田貴司氏(後編). 2003-07-16 [2008-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3-07). 
  12. ^ Alex Fraioli, Sam Kennedy. Dragon Quest vs. America. 1up.com. 2005-12-02 [2007-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3). 
  13. ^ Interview vidéo Final Fantasy III. Jeux-France.com. 2002-01-31 [2007-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4). 
  14. ^ Adam Riley. Hiromichi Tanaka, Square Enix. Cubed3.com. 2002-02-01 [2007-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4). 
  15. ^ Hiromichi Tanaka. Tanaka: No Chrono in Development. Chrono Compendium. 2002-02-01 [2007-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5). 
  16. ^ 16.0 16.1 Yasunori Mitsuda. Radical Dreamer: Yasunori Mitsuda Interview from 1UP.com. 1UP.com. 2008-01-28 [2008-0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4). 
  17. ^ Game Informer staff. Game Informer. GameStop Corporation. February 2008: 24–25. 
  18. ^ Jeremy Parish. Electronic Gaming Monthly Retro Issue: Missing in Action. Ziff Davis Inc. June 2008: 95. 
  19. ^ Famitsu Readers Vote Their Most Wanted Sequels. Famitsu. May 2009 [2009-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04). 
  20. ^ Donaldson, Alex. Square: Want more Chrono Trigger? Buy More!. 2009-06-05 [2009-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3). 
  21. ^ Spencer. Chrono Bind Domain Registered By Square, Will This Be A Chrono Trigger Sequel?. Siliconera. 2012-02-27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6). 
  22. ^ Chrono Bind Domains Registered By Square Enix. G4tv.com. 2012-02-27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0). 
  23. ^ Square Enix Registers Domain for Chrono Bind, Whi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hrono Trigger. Kotaku.com. 2012-02-27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3). 
  24. ^ Chrono Bind is Not Chrono Trigger 3 or Chrono Break. Playstationlifestyle.net.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4). 
  25. ^ 5/15/12 10:00am 5/15/12 10:00am. Five Other Games From 2000 That Need Sequels In 2012. Kotaku.com. [2013-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