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穿梭機 (美國)
由Z7504在話題典範條目評選上作出的最新留言:2 個月前
本條目頁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典範級。 本條目頁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穿梭機 (美國)是一條典範條目,即此條目可作為維基百科社群的典範之作。如有需要,請勇於更新頁面。 | |||||||||||||
| |||||||||||||
新條目推薦的題目為:
| |||||||||||||
當前狀態:典範條目 |
此條目為第十八次動員令亟需撰寫的條目的作品之一,是一篇優良條目。 此條目亦有完成第十八次動員令之改善工程,提升了條目的質素。 |
|
本條目的每日瀏覽量 |
Untitled
穿梭機應該是Space Shuttle。--Mountain 16:55 2003年10月16日 (UTC)
To Cncs wikipedia:
穿梭機和空間站是兩個概念。空間站停留在近地軌道上,並不往返於地球和近地軌道之間。 航天飛行器應該是更寬泛的概念,和Spacecraft對應。而穿梭機是Space Shuttle,好像飛機一樣的一種航天飛行器。現在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飛行器只有穿梭機。
條目分離
既然穿梭機計劃有美國版和蘇聯版,那不如把條目拆分好了?英文版那邊似乎開始拆分但還沒完工。目前計劃將條目拆成:原條目「穿梭機」、關於美國穿梭機的「美國穿梭機計劃」(英文版:en:Space Shuttle program),以及已有蘇聯版的「暴風雪穿梭機計劃」。
優良條目評選
穿梭機(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航天,提名人:7(留言) 2020年8月19日 (三) 12:41 (UTC)
- 投票期:2020年8月19日 (三) 12:41 (UTC) 至 2020年8月26日 (三) 12:41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0年9月25日 (五) 12:42 (UTC)起
請記得為當選條目撰寫簡介頁面,如此當選條目才有可能出現在首頁。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提名人票。譯自剛剛通過的英語典範條目,個人認為應該符合標準。7(留言) 2020年8月19日 (三) 12:41 (UTC)
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已經解決的長篇評論)
- 術語翻譯不符合習慣:
- jettison在漢語裏一般用主動語態,如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
- thermal protection tile是隔熱瓦。
- expendable rocket是一次性火箭。
- drag chute是減速傘。
- vertical stabilizer是垂尾。
- rudder是方向舵。
- speed brakes是減速板。
- crew compartment是乘員艙。
- 錯譯:
- "The rear of the orbiter contained the Space Shuttle Main Engines (SSME), which provided thrust during launch,"
- 主發動機按照定義不是助推器。
- "as well as the Orbital Maneuvering System (OMS), which allowed the orbiter to achieve, alter, and exit its orbit once in space."
- 外儲箱分離後主發動機沒有燃料。軌道注入由OMS完成。
- "as well as access to pressurized research modules."
- 太空人從中層甲板進入Spacelab。
- "a partial-pressure version of the high-altitude pressure suits with a helmet."
- LES僅在頭盔內加壓,太空人脖子上有一橡膠隔膜隔離非加壓部分。
- "The rear of the orbiter contained the Space Shuttle Main Engines (SSME), which provided thrust during launch,"
- 術語翻譯不符合習慣:
- 篇幅較長,暫時校對到這裏稍後繼續。-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19日 (三) 16:07 (UTC)
- 大部分改了,但我不能夠接受文字中出現「一次性」這樣帶有「性」字的辭彙,所以改用「一次使用運載火箭」,同時最後兩點不是很明白,你是說:1、pressurized research modules就是太空實驗室?2、原來的文字中沒有任何「太空人脖子上有一橡膠隔膜隔離非加壓部分」的表述,就只是說這個衣服是「high-altitude pressure suits」的另一個版本,也沒有頭盔內加壓的表述,這裏還是保守點,說高空壓力制服的部分加壓版?--7(留言) 2020年8月19日 (三) 16:36 (UTC)
- SpaceLab和Spacehab都通過中層甲板進入,原文以此包含所有情況。
- LES頸密封環結構見en:Launch Entry Suit,除術語應翻譯為局部加壓服外無其他意見。
- -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19日 (三) 17:12 (UTC)
- 改了。回頭可以看看阿波羅9號,有必要就重審,覺得我改得還行就討論頁留言我改。--7(留言) 2020年8月20日 (四) 04:59 (UTC)
- 術語:
- star tracker: 星跟蹤器
- remote manipulator: 遙控機械臂
- orbital insertion: 注入軌道
- reinforced carbon–carbon: 強化碳-碳複合材料
- umbilical: 臍帶
- 臍帶板、電力臍帶、推進劑臍帶
- motor: 該語境下是火箭發動機
- 錯譯:
- "To limit the fuel consumption while the orbiter was docked at the ISS, the Station-to-Shuttle Power Transfer System (SSPTS) was developed to convert and transfer station power to the orbiter."
- 此處power特指電力
- "and would be removed and replaced in between flights"
- "as it had a larger throat area. "
- 噴管喉部變大,噴管本身沒有更大。
- "Its casing consisted of 11 steel sections which made up its four main segments. "
- SRB由11節鋼殼組成,內部包含四節藥柱。
- "At the time of launch, the SRBs were armed at T-5 minutes, and could only be electrically ignited once the RS-25 engines had ignited and were without issue."
- armed指解除保險
- "The NASA Railroad comprised three locomotives that transported SRB segments from the Florida East Coast Railway in Titusville to the KSC."
- SRB在運輸途中四節藥柱分開運輸。
- "To limit the fuel consumption while the orbiter was docked at the ISS, the Station-to-Shuttle Power Transfer System (SSPTS) was developed to convert and transfer station power to the orbiter."
- 大部分改了,但我不能夠接受文字中出現「一次性」這樣帶有「性」字的辭彙,所以改用「一次使用運載火箭」,同時最後兩點不是很明白,你是說:1、pressurized research modules就是太空實驗室?2、原來的文字中沒有任何「太空人脖子上有一橡膠隔膜隔離非加壓部分」的表述,就只是說這個衣服是「high-altitude pressure suits」的另一個版本,也沒有頭盔內加壓的表述,這裏還是保守點,說高空壓力制服的部分加壓版?--7(留言) 2020年8月19日 (三) 16:36 (UTC)
- 校對完了詳解。後面章節稍後繼續。-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20日 (四) 06:00 (UTC)
- 碳纖維強化的碳質複合材料,不是這個嗎?由於臍帶及對應英語頁面都聲稱專指哺乳動物那個玩意兒,所以這裏我查來查去,最後根據功能寫的傳送帶,確定可以寫臍帶?--7(留言) 2020年8月20日 (四) 06:24 (UTC)
- 是同一個東西但是基本上沒有人用這個名字。
- 發射服務塔和外儲箱上的連結管線都是臍帶。
- -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20日 (四) 06:34 (UTC)
- 臍帶那個改了,另一個暫時先放着,暫時搜索結果只有「碳纖維增強碳複合材料」、「碳纖維強化的碳質複合材料」,我需要搜索到這樣的寫法。--7(留言) 2020年8月20日 (四) 06:40 (UTC)
- 術語:
- approach: 進近
- landing: 着陸
- lightning strick: 雷擊
- sequencer: 定序器
- flame trench: 導流槽
- engine bell: [鍾型]噴管
- chamber pressure: 燃燒室壓
- speed brake: 減速板
- heading alignment cone: 航向校準柱
- 錯譯:
- "as its exhaust plume could have triggered lightning by providing a current path to ground after launch, "
- 尾煙可傳導電流,引發雷擊
- "conditions had to be acceptable at one of the Transatlantic Abort Landing sites and the SRB recovery area."
- 跨大西洋中止着陸場是在歐洲與非洲預先選擇的機場。軌道器沒有水上迫降能力。
- "At T−16 seconds, the GPCs armed the SRBs, "
- "the offset thrust caused the Space Shuttle to pitch down 650 mm (25.5 in) measured at the tip of the external tank; "
- 發射時俯仰軸與地面垂直,此時穿梭機向外儲箱方向傾斜。
- "the Space Shuttle rolled to a heads-down orientation at an altitude of 110 meters (350 ft),"
- heads-down指此時軌道器朝向地面
- "Additionally, the shape of the SRB propellant was designed to cause thrust to decrease at the time of Max Q."
- SRB通過藥柱截面變化控制推力。
- "The GPCs also controlled the multiple aerobraking S-turns, "
- 軌道器在大氣層內通過翻滾進行S形機動減速。
- "its ailerons, elevators, and rudder became effective in the lower atmosphere."
- its指軌道器。氣動控制面按定義不是反推力控制。
- "as its exhaust plume could have triggered lightning by providing a current path to ground after launch, "
- 碳纖維強化的碳質複合材料,不是這個嗎?由於臍帶及對應英語頁面都聲稱專指哺乳動物那個玩意兒,所以這裏我查來查去,最後根據功能寫的傳送帶,確定可以寫臍帶?--7(留言) 2020年8月20日 (四) 06:24 (UTC)
- 完成任務簡介校對。"flight surgeon"翻譯應進一步考慮。-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21日 (五) 19:46 (UTC)
- 謝謝。飛行外科醫生也是搜索出來的結果,飛機的老說是飛機修理維護人員。--7(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0:27 (UTC)
- 術語:
- payload: 載荷
- vehicle: 大陸漢語中不用載具,視語境翻譯為航天器、飛行器、車輛等。
- throttleable: 變推力
- tracking network: 測控網
- commander: 指令長
- 錯譯:
- "which indicated that much of the Space Shuttle program costs are for year-round personnel and operations that continued regardless of the launch rate."
- "leading to a sequence of events which caused the orbiter to disintegrate"
- 挑戰者號沒有爆炸。
- "At T−16 seconds, the GPCs armed the SRBs,"
- 遺漏的術語:
- "軌道器的垂直穩定翼後仰45°,上面的舵能拆分開來起減速作用。垂直穩定翼還包含兩部分拖曳減速傘系統"
- drag chute兩個單詞是固定搭配,沒有"拖拽"。
- "機械手的三個位置共有六個關節。"
- "艙壓降至207.5巴"
- "能轉換空間站的能量並傳送給軌道器"
- "軌道器的垂直穩定翼後仰45°,上面的舵能拆分開來起減速作用。垂直穩定翼還包含兩部分拖曳減速傘系統"
- 別字:
- "軌道器上部徐有可重複使用的白色低溫表面絕緣層"
- 其他意見:
- 除首次提及需要全稱外,塔康一類漢語裏有固定簡稱的術語後文應考慮用簡稱。
- 預算一節中應註明價格是按通貨膨脹率折合的2012年美元。
- -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1:09 (UTC)
- 加註釋吧,完了?--7(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1:45 (UTC)
- "事故主要原因是機翼前緣的碳纖維強化碳質複合材料瓦在起飛時受損"前緣複合材料不是隔熱瓦。除此之外應該沒有太大問題。-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1:52 (UTC)
- 刪了三個瓦字。--7(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1:59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2:05 (UTC)
(已經解決的中篇評論)
- 我也來參一腳好了
- 「航空航天局」未轉換
- 「並向......簽發研究合同。」簽訂合同?
- 「然後在1971年7月向洛克達因發佈合同」、「同時普惠公司質疑洛克達因公司為何能拿到合同」為甚麼一時為洛克達因一時為洛克達因公司?
- 「但抵達時尚有六千片隔熱瓦沒裝好(共三萬片)」建議改為「但抵達時三萬片隔熱瓦中尚有六千片沒裝好」,「沒裝好」稍為口語化。
- 資訊框:「單次發射費用 (2020) 5.76億至16.4億美元(2012年) 」
- 資訊框:「- 固體助推器」-前面是甚麼?
- JC1 2020年8月20日 (四) 12:41 (UTC)
- 基本上改了,洛克達因公司只出現一次,因為同一句另一個詞是惠普公司。--7(留言) 2020年8月21日 (五) 02:57 (UTC)
- 任務簡介時間如「五小時35分」等不合MOS規定
- 「不過,太空總署工程師在2007年找到解釋辦法,此後的穿梭機任務不受跨年問題限制。」解釋還是解決?
- 支持/支援轉換
- 「頂端有多塊隔熱瓦脫落」頂端指的是機鼻處(發射時的頂端)、機身最高點(降落時/平日時的頂端)還是垂直尾翼?建議指明,不過只是小問題。
- 「用於驗證發射複合體設施的恰當方位」驗證方位恰當?
- JC1 2020年8月22日 (六) 01:22 (UTC)
- 大陸支持和支援完全是兩種意思,哈哈,所以我說不是一種語言嘛,基本都改了,最後一句不覺得有什麼不妥。--7(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1:45 (UTC)
- STS-1隔熱瓦損傷主要在OMS吊艙上(見File:STS-1 Columbia Cargo Bay.jpg)。-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2:15 (UTC)
- 改了。--7(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2:29 (UTC)
- 支持/支援在甚麼地方都是兩種意思,正如「我支援某人」和「我支持某人」不同,不過算了不多說。支援運載工具轉換為支持运载工具,你看要不要改改。其他應該弄好了,感謝Jarodalien和Mys 721tx貢獻。JC1 2020年8月22日 (六) 02:57 (UTC)
- 改了。--7(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2:29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A1Cafel(留言) 2020年8月22日 (六) 09:25 (UTC)
- 咦?這個條目還有什麼問題請指出?--7(留言) 2020年8月24日 (一) 14:56 (UTC)
- 可能前面太長把人嚇跑了,可以考慮摺疊留言。-Mys_721tx(留言) 2020年8月24日 (一) 16:20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風雲北洋※Talk 歡迎參與第十八次動員令 2020年8月25日 (二) 01:49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레드벨벳🌸(留言) 2020年8月25日 (二) 03:53 (UTC)
- 符合優良條目標準--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入維半週年紀念 2020年8月25日 (二) 08:41 (UTC)
- :6支持,通過。——🌸레드벨벳🌸(留言) 2020年8月26日 (三) 13:04 (UTC)
新條目推薦討論
- 1981至2011年,美國主要採用哪種可重複使用的載人航天器運送人員、貨物並布署衛星,裝配國際太空站,但成本卻比消耗型火箭發射還高?
- 穿梭機條目由Jarodalien(討論 | 貢獻)提名,其作者為jarodalien(討論 | 貢獻),屬於「spaceflight」類型,提名於2020年8月19日 09:45 (UTC)。
這個投票已經結束,該提名通過。請不要對這個提名做任何編輯。
- (+)支持--ICOCAで行こか?/なんでやねん! 2020年8月19日 (三) 15:00 (UTC)
- (+)支持。--風雲北洋※Talk 歡迎參與第十八次動員令 2020年8月21日 (五) 01:38 (UTC)
- (+)支持--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光時 2020年8月23日 (日) 13:31 (UTC)
- (+)支持!流離子(留言) 2020年8月25日 (二) 02:35 (UTC)
典範條目評選
穿梭機(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分類:工程技術,提名人:7(留言) 2021年1月20日 (三) 02:18 (UTC)
- 投票期:2021年1月20日 (三) 02:18 (UTC) 至 2021年2月3日 (三) 02:18 (UTC)
下次可提名時間:2021年3月5日 (五) 02:19 (UTC)起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提名人票。譯自英語典範條目,感謝Mys_721tx的全文校對,個人認為應該符合標準。—7(留言) 2021年1月20日 (三) 02:18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銀の死神♠走馬燈劇場祝你在亂流下平安 2021年1月20日 (三) 09:57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Talk 2021年1月21日 (四) 01:04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A22234798(留言) 2021年1月21日 (四) 08:49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ICOCAで行こか?/なんでやねん! 2021年1月23日 (六) 07:59 (UTC)
- (?)疑問:挑戰者號統一寫的是「喪生」;哥倫比亞號統一寫的是「遇難」。二者有什麼講究嗎?此外,6號ref有一個「使用|format=需要含有|url=」。--Milky·Defer 2021年1月24日 (日) 07:51 (UTC)
- 六號這是漢語維基的bug,裏面不是url,是chapter-url,需要懂技術的改CS1解決。喪生遇難和什麼號無關,只不過是我避免同一個詞連續用,會用死亡、喪生、遇難,根據情境可能還會有撒手人寰、命喪黃泉、位列仙班等等只不過這篇不合適。--7(留言) 2021年1月24日 (日) 12:13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E.A.Crowley666✍️ 2021年1月25日 (一) 02:37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ときさき くるみ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2021年1月25日 (一) 08:13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路過的賽巴斯汀※留言 2021年1月25日 (一) 20:09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1月27日 (三) 01:54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Elio Perlman(留言) 2021年1月29日 (五) 07:58 (UTC)
- 符合典範條目標準--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2021年1月30日 (六) 09:3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