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英語
格言:
「合眾為一」
"E pluribus unum"拉丁語
國歌:星條旗
The Star-Spangled Banner
國徽
美國國徽正面 美國國徽背面
首都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38°53′N 77°01′W / 38.883°N 77.017°W / 38.883; -77.017
官方語言無規定(聯邦政府
國家語言英語
政府聯邦總統制憲政共和國
• 總統
赫伯特·胡佛
立法機構國會
參議院
眾議院
1776年7月4日
1781年3月1日
1783年9月3日
1788年6月21日
面積
• 總計
9,826,630平方公里
人口
• 估計
1.28億
貨幣美元 ($)(USD
時區UTC−5至−8
日期格式MM/DD/YYYY
• 曆法
公曆
行駛方位靠右行駛
電話區號+1
ISO 3166碼US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U.S.A.AmericaUnited States、U.S.、the States),是北美洲的一個聯邦制共和國,由下轄的48個加上聯邦政府直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八個離岸自治領土若干外島組成。

美國橫跨北美大陸,東至大西洋墨西哥灣,西至太平洋,並與北部的加拿大自治領和南部的墨西哥接壤。美國還與西印度聯邦古巴俄羅斯共享有限的海上邊界。

歷史

美國在世界大戰期間保持官方中立,因此沒有受到1910年代歐洲大陸受到的破壞性影響。儘管在戰爭中處於不利的一方,但在民主黨總統威廉·吉布斯·麥卡杜的領導下,美國的工業和企業在20世紀20年代初繼續蓬勃發展。「咆哮的二十年代」的繁榮隨着1925年的股票市場崩潰和大蕭條的到來而結束,英國革命也導致美國失去了最有價值的貿易夥伴。

1920年法國和1925年英國的資本主義政府的崩潰對美國經濟產生了災難性的後果,因為美國公司突然面臨着無法挽回的無數美元的投資、貸款和其他合同的損失。美國的銀行和工業在整個世界大戰期間為協約國提供服務,但隨着這些國家政府的垮台,向這些國家提供的大量貸款仍未得到償還。德國對全球貿易的主導地位使美國逐漸被擠出歐洲、非洲和亞洲市場,在世界舞台上失去政治影響力,再加上經濟的急劇下滑,國內和社會衝突的惡性循環越來越嚴重。

雖然共和黨赫伯特·胡佛在1928年當選時承諾會使經濟迅速復甦,但胡佛的政策完全沒能扭轉美國經濟的持續惡化。到1936年,美國已經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中度過了十多年。這助長了激進政黨的崛起,從極左的美國社會黨(SPA)到極右的美國至上黨(AFP)。胡佛1932年爭議性的連任和持續的大蕭條意味着這些問題不可能很快得到解決,許多美國人擔心一旦某個激進政黨上台,或者大蕭條有增無減,將會出現全國性的動盪。

政治

美國是一個聯邦制憲政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共享聯邦政府保留的權力,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共享主權。美國憲法是美國的最高法律文件,規定了聯邦政府的結構及其與各州的關係。美國憲法已經過19次修訂,最近一次修訂是在1929年。所有的法律和政府程序都要接受司法審查,如果聯邦法院認定任何法律違反了憲法,則該法律可能會被廢除。

美國聯邦政府分為三個獨立且平等的部門:行政部門由總統領導,獨立於立法機構,並任命內閣成員管理和執行國家法律和政策;立法部門是兩院制國會,由下院——眾議院和上院——參議院組成,參議院有權立法、宣戰和批准條約,並掌握財政和彈劾權;司法部門由最高法院和下級的聯邦法院組成,由總統經參議院批准後任命,有權解釋法律和廢除其認為違憲的法律。

眾議院設有435個議席,代表各自的國會選區,每州按人口數量選出一定比例的議員,眾議員任期2年。參議院設有96個議席,無論人口多少,每個州在參議院都有2個席位,保障小州在聯邦的地位和利益。參議員任期6年,每隔兩年約三分之一的參議員必須重選。總統任期四年,不通過直接投票選出,而是通過選舉人團的間接投票選出,其中決定性的選舉人票被分配到各州,其數量與國會代表團相等。

政黨

美國的選舉政治自建國後不久就一直由兩個主要政黨主導。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後,兩個主導政黨一直是共和黨民主黨。然而,由於任何一個主要政黨都無法充分解決正在進行的大蕭條問題,導致了幾個不同的第三黨的崛起。

共和黨

自內戰結束以來,除了前十年威爾遜麥卡杜政府同時執政外,共和黨在國家政治中普遍佔主導地位。在胡佛總統的領導下,共和黨是一個貿易自由主義政黨,支持自由放任經濟、高關稅和對工會的限制。共和黨在新英格蘭地區、西海岸夏威夷地區的支持力度最大。堪薩斯州州長阿爾夫·蘭登有望成為該黨在1936年總統選舉中的提名人。

民主黨

民主黨分為兩派,即東北部的社會自由派和東南部的社會保守派。在德克薩斯州眾議院議長約翰·南斯·加納的領導下,民主黨支持降低關稅,對經濟進行監管,並提供失業救濟以對抗大蕭條。民主黨在所謂的「穩固南方」的支持力度最大,但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最近受到了美國至上黨的挑戰。加納議長有望成為該黨在1936年總統選舉中的提名人。

農工黨

農工黨起源於美國1918年的農民抗議運動,但後來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第三黨。在明尼蘇達州州長弗洛伊德·奧爾森的領導下的農工黨是一個社會民主主義黨派,支持聯邦對農民的援助,取消軍隊的隔離,以及與能源和運輸有關的各種產業的國有化。農工黨在明尼蘇達州得到的支持最多,在東北部和西北部也得到了零星的支持。為了對付農工黨和社會黨中激進分子的威脅,一些民主黨、共和黨的高層人士和進步人士提議在奧爾森州長的領導下組成聯盟,以防止任何一個政黨掌權。

美國社會黨

美國社會黨(SPA)已迅速成為美國政治左翼的主導力量。在紐約州參議員傑克·里德的領導下,該黨主張以社會主義經濟取代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雖然在意識形態上社會黨為正統工團主義所主導,但黨內各派系都支持激進社會主義極權主義。SPA與世界產業工人(IWW)和美國勞工聯合會(AFL)一起組成了美國聯合工會(CSA),這是一個工會和社會主義政黨的聯盟,旨在實現美國的聯合主義革命。SPA在中西部和五大湖區(俗稱「紅帶」)的支持率最高,但該黨在西雅圖等工業城市和科羅拉多等農村採礦區也取得了成功。針對社會黨的政治暴力得到了赤衛隊的回應,這是一支分散的準軍事民兵,以1917年的芬蘭同名組織命名。里德參議員有望成為該黨在1936年總統選舉中的提名人。

美國至上黨

美國至上黨(AFP)是一個新興的政黨,由前民主黨人、右翼民粹主義者路易斯安那州參議員休伊·朗於1934年創立。該黨綱領的核心內容是「分享我們的財富」,通過國家財富稅為每個家庭提供固定收入。美國至上黨成立不久就在東南部取得了快速發展,控制了幾個州的立法機構,並挑戰民主黨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雖然名義上美國至上黨是一個威權民主主義黨派,但黨內各派系都支持家長制獨裁國家民粹主義。針對美國至上黨的政治暴力得到了一分鐘人的回應,這是一支分散的準軍事民兵,以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的民兵組織命名。朗參議員有望成為該黨在1936年總統選舉中的提名人。

特殊利益集團

在黨派政治之外,還有其他特殊利益集團和個人,對他們來說,財政和軍事資源正日益成為權力的工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作為一位功勳卓著的軍事指揮官和再軍事化的公開倡導者,最近接受了公開採訪,表達了他對當前政治氣候的厭惡。威廉·倫道夫·赫斯特是著名的報業大亨,也是民主黨的經常性捐助人,他在其有影響力的報紙《紐約美國人報》和《紐約晚報》上支持麥克阿瑟。陷入困境的工業家亨利·福特的兒子埃德塞爾·福特在1935年被一個工團主義者暗殺,由於他的悲痛和對猶太陰謀論的信仰,在休伊·朗的盟友查爾斯·考夫林的影響下,他公開為美國至上黨捐款。

軍事

美國軍隊擁有一支能夠與德國海軍相媲美的大型海軍,但其陸軍和空軍的發展卻因持續的大蕭條而受到阻礙。

陸軍

美國陸軍是美軍的陸上武裝部隊,由一支小型現役部隊以及大量國民警衛隊後備部隊和一支出色的軍官隊伍組成。美國陸軍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專門裝甲部隊的軍隊之一,也是少數幾個能夠動員海軍陸戰隊的軍隊之一。

海軍

美國海軍是美軍中最現代化和最強大的軍種。它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航空母艦的海軍之一,並擁有相當數量的主力艦。海軍在大西洋和太平洋都保持着常態存在,是僅次於德國海軍的世界第二大海軍。

陸軍航空兵團

美國陸軍航空兵團是美國陸軍的一個下屬部門,目前作為一支專門從事地面戰場支援和戰術偵察的輔助部隊運作。航空兵團一直尋求與美國海軍合作,並在需要大規模空中力量時成為獨立軍種。航空兵團非常強大,有能力與德國空軍一對一對抗。

外交

美國以門羅主義指導外交政策,認為外國勢力對美洲的任何干預都是對美國的潛在敵對行為。在本世紀初,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將「羅斯福推論」與該學說相聯繫,主張美國有權直接干預拉丁美洲國家的事務,以阻止歐洲大國的干預。由於這一政策,美國在中美洲加勒比地區的大部分地區都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目前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由美國傀儡政權或親美政府執政。在古巴洪都拉斯巴拿馬薩爾瓦多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國,以前的親美政權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政變、革命或民主選舉中被推翻,但美國仍然對其經濟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墨西哥尼加拉瓜是唯二的例外:由於工團國際的社會主義革命者統治,美國將其視為在美洲影響力的生存威脅,但由於持續的經濟和政治危機,目前還無法進行干預。

美國與西半球其他國家保持着友好關係,包括加拿大西印度聯邦和南美洲大部分國家,但不包括工團主義的智利。由於經濟和貿易方面的原因,美國與德國以及與德國結盟的中歐經濟同盟的關係不佳。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美國也與工團國際的大多數成員關係不佳。

美國對兩個國家擁有政治、經濟和軍事權力,一個是位於西非的小國利比里亞,最初是在19世紀40年代為非洲裔美國人建立的定居點,另一個是位於西太平洋的島國菲律賓,自1898年美西戰爭後從西班牙獨立以來一直受美國管轄。

社會

文化

美國被認為是世界各地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因此,美國社會極端混雜,保留了數百個不同種族和民族的文化傳統,成為飲食、音樂、藝術、文學以及政治的「大熔爐」。

經濟

毫無疑問,美國在1936年擁有世界上所有大國中最強大的工業能力。在資源方面,美國可以利用北美巨大的自然財富,使他們幾乎自給自足。但是,隨着經濟被大蕭條嚴重破壞,國家被黨派分裂撕裂,美國利用其巨大力量的能力仍然受到懷疑。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