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Sth60/試驗:香港公營房屋樓宇設計類型 - 平房
平房(英語:Bungalows),其功能屬於臨時房屋(英語:Temporary Housing),是香港公營房屋其中一系列之住宅建築設計,主要由英屬香港政府之工務局等部門(或者居民自行委託承建商搭建)規劃、設計及發展。
此類房屋的特點為興建速度快、結構簡單及樓高只有一至兩層,另外會大量臨時安置遭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惟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共屋邨的人仕。
歷史與概述
平房(Bungalows)
包寧平房(Bowring Bungalows)
樓宇類型 | 英語名稱 | 外形屬性(鳥瞰外形) | 設計時期 | 脫稿或發表時間 | 首批樓宇竣工(時間) | 最後一批樓宇竣工(時間) | 首批樓宇拆卸(時間) | 最後一批樓宇拆卸(時間) | 建築設計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圖則 |
---|---|---|---|---|---|---|---|---|---|---|---|---|
包寧平房 | Bowring Bungalows | 長板形(一字形) | 1950年代 | 1954年 | 石硤尾邨包寧平房(1954年) | 石硤尾邨包寧平房(1955年) | 名稱來自時任的工務局局長 - 包寧(Theodore Louis Bowring)
為兩層高的平房,每個平房面積為10x15英尺,以緊急安置受火災影響的災民[1]。不過包寧平房的單位數目不多、供不應求,於是政府決定於一年後在原址重建七層徙置大廈,提供予更多需要人仕入住[2]。 |
石硤尾邨包寧平房 |
單層臨時房屋(Single-storey Temporary Housing, S-s TH)
臨時房屋是政府曾經用來安置受清拆、火災或其他天災影響急需安置但又未能即時符合入住公共屋邨者的臨時居所,現在已經全部消失,現時由中轉房屋取代。早期稱為 "安置區",主要是政府劃出空地及各間面積,由居民自行委託承建商,以木板或鋅鐵搭建而成的平房,1970年代後期,"安置區" 改稱為 "臨時房屋區"、簡稱 "臨屋"。
後來,房委會於1990年代設計了兩款新式多層中轉房屋大廈,同時逐漸拆卸並取代臨時房屋區,繼承其功能。
樓宇類型 | 英語名稱 | 外形屬性(鳥瞰外形) | 設計時期 | 脫稿或發表時間 | 首批樓宇竣工(時間) | 最後一批樓宇竣工(時間) | 首批樓宇拆卸(時間) | 最後一批樓宇拆卸(時間) | 建築設計特色 | 著名例子 | 相片 | 圖則 |
---|---|---|---|---|---|---|---|---|---|---|---|---|
單層臨時房屋 | Single-storey Temporary Housing | 長板形(一字形) | 1970年代 | 橫頭磡臨時房屋區(1974你) | 欽州街臨時房屋區(1990年) | 屯門臨時房屋區(1985年) | 西貢沙角尾臨時房屋區(2001年5月31日)、朗邊中轉房屋 - 屋邨辦事處(2016年) | 單層臨時房屋區的建築只有為一層樓高(亦有兩層高,但不屬於平房類別,請見 "多層中轉房屋" 篇中的 "雙層臨時房屋"),多數是屬於排屋,每個房屋區內的建築設計不一定一致,但均由政府負責興建、並且呈「一」字形,於1974年至1990年期間落成,隨後由房委會負責管理。而臨時房屋區中唯一以水泥興建的建築物,大多是變壓站及房屋署辦事處,而早年立法局議員李柱銘曾經設立辦事處在永泰臨時房屋區。
|
漁灣臨時房屋區、常泰臨時房屋區、常安臨時房屋區、永泰臨時房屋區、西貢沙角尾臨時房屋區、啟祥臨時房屋區、發祥街臨時房屋區... |
參考的文獻
- ^ 《香港公營房屋五十年——金禧回顧與前瞻》421頁 作者/編者:楊汝萬、王家英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ISBN 962-441-559-5
- ^ 《大學線》. 被淹沒的歷史痕跡 碩果僅存的七層公共屋邨 - 石硤尾邨 (HTML).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