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助理編輯 |
維基百科:巴別 | ||||||||||
---|---|---|---|---|---|---|---|---|---|---|
| ||||||||||
查閱所有用戶語言 |
我是第16117位中文維基人,住在香港,我很認同「人人可得的知識」這個理想,希望盡自己的一點綿力。
我想,我主要的貢獻應該會在天文學方面。
一點感想
2007年6月20日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為甚麼一個為百科貢獻了(哪怕是一丁點)的人,會比一個只看不寫的旁觀者更不愉快?為甚麼我下班了在寫點甚麼,還要有一個像廠長的人物在催促我,非在限期前把工作做妥不可呢?這位「廠長」有工作狂,生怕「工廠」會出瘕疵品,所以要隨時監察各位「工友」的工作,花瓶做得不好嗎?馬上砸。維基百科不是工廠,請不要當我們是僱員(甚至是受役者)。雖然我有自信寫出來的東西不會遭人「臨幸」,但立法、執法、司法一把抓的邏輯已教人搖頭嘆息。
2006年7月8日
一年半,不復最初的熱情,但也不算停擺。世界上愈來愈多要合眾人之力的計劃要幹,(例如搜尋NEAT照片庫的小行星[1]、搜尋星塵號的微隕石[2]……),放在維基的時間少了,加上最近中文維基百科的發展我並不十分贊同。隨着條目、編者的增加,要大家遵守的「規則」漸漸無日無之的多起來,還有那爭拗不完的「to delete or not to delete」的問題。我想大家都忽略了一點,維基的精神是「你覺得有問題便動手改掉它」,而不是動口叫別人改掉它。我明白要一個人去做所有的修改是不可能的,但為甚麼只會有一個人去做呢?還是大家都太「潔癖」,忍受不了一時的髒亂?拿刪除條目來說,除非離譜得太嚴重,否則可在條目上加上「內容很可能不準確,參考時請加倍注意」之類的banner就行,以等待條目日後完善。如果整個中文維基百科只靠少眾來支撐(誇張一點說是控制),那便完全不符維基精神。
此外,我也留意到提倡加上諸多規則的維基同好,很可能是在學的(因為很像校規),不過我始終認為規則愈少愈好。在辦公室裏,有些規則一看就知道僱主是把僱員當賊辦的(不准XX、禁止YY),很令人不快,希望維基不會變成那樣(即使維基不應有任何主僕關係)。
2006年1月27日
來了這裏快將一年,這個見習生深深感到一個願望如此美好的計劃實際推行起來是如何的困難。歸根結底,大概又是那「自由」二字吧。人總是以最方便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自由,近日看見很多無聊的條目,無聊的破壞,很是無力。我不想捲入何謂「有水準」的條目的爭辯,每個年齡層的人所重視的資訊不一樣很正常,但是,希望大家落筆之前,想想所創的條目究竟五年、十年後還會有人用得着它嗎?浪費時間去輸入沒有人用得着的資訊,我想不到對誰有甚麼益處。至於破壞,維基是很容易被破壞的,容易得黑客根本不屑去做,寫個bot去搗亂條目有何難?(用人手逐條逐條去竄改那些更不用提了,但我倒佩服那股傻勁),寫個bot來自動創作那才不得了。
我撰寫的條目
天文學方面
天文學家
奧伯斯、波得、朱塞普·皮亞齊、喬治·埃勒里·海耳、約翰·帕利薩
恩斯特·威廉·勒伯萊希特·坦普爾、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卡羅琳·盧克雷蒂婭·赫歇爾、約翰·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爾
諾曼·羅伯特·普森、愛德華·愛默生·巴納德、廖慶齊、楊光宇、海部宣男
天體
穀神星(修改)、智神星、義神星、韶神星、虹神星、林神星、司賦星
瑞華星、愛神星(大幅度重寫)
月球(較多參與)
球粒隕石(獲推薦作首頁展示)、H球粒隕石、L球粒隕石、LL球粒隕石、碳質球粒隕石、無球粒隕石
月球隕石
天文現象
天體力學
儀器
全天域電影、IMAX、經緯儀、赤道儀、杜素式望遠鏡
近地小行星追蹤
航天
其他方面
我創建的模板
我貢獻的圖片
這是Tequila的維基百科用戶頁 此頁面不是百科全書條目,也不是條目的討論頁。 若您在中文維基百科(網域名稱為zh.wikipedia.org)之外的網站看到此頁面,那麼您可能正在瀏覽一個鏡像網站。 請注意:鏡像網站中的頁面可能已經過時,且頁面中涉及的用戶可能與該鏡像網站沒有任何關係。 若欲造訪原始頁面,請點擊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