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討論:靖天子/存檔10

由Interaccoonale在話題關於Pectinatella magnifica的中文名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 年前

Update on Coronovirus

@Htmlzycq剛一搜索最近的冠狀病毒多樣性研究,發現三篇有趣的文章:

一是馬達加斯加蝙蝠發現多個Nobecovirus的新支[1]
二是剛果盆地的冠狀病毒採樣(感覺近兩年開始有許多非洲大規模採樣發表,過去僅有中國,但漠南非洲人與蝙蝠的互動應該遠比中國頻繁,不樂觀啊),發現大量alpha或beta的新支,而且發現兩株新的鼠類病毒,一株是229E clade的,一株是NL63 clade的,貌似鼠類病毒在alpha還不只鹿城那支,文中直接表示"The two sequences we detected in rodents (Deomys ferrugineus and Malacomys longipes) likely correspond to novel alphacoronaviruses. The lack of sequence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wo indicates that rodent coronaviruses may be an understudied field, especially considering that rodents are the largest family of mammals."
三是大量的新Letovirus[2],有許多感染魚類的,有感染axolotl的(這個去年就發現了),現在甚至還發現感染七鰓鰻的。想兩年前我們寫Letovirus時就只有雨蛙跟鮭魚區區兩株,現已不可同日而語。--Sanchytriomycota🧬 2021年12月12日 (日) 18:14 (UTC)回覆


謝謝,從Letovirus發現以來的這幾篇文章:[3][4][5]不斷地擴充了這一新領域,其中可以看到,在最新的Letovirus系統樹中,最早發現的姬蛙甲型勒託病毒一型(MLeV)還是在最外面,最早分離出去的一支。之前MLeV還被ICTV命名為Alphaletovirus屬,看他這一支和別的支的分離時間,早於冠狀病毒亞科中α、β、γ和δ的分離時間,那ICTV應該會在Letovirus亞科里加上好幾個屬。

鼠類冠狀病毒確實要好好寫個review總結一下,在下只是奇怪為什麼沒有大佬寫這個呢

漠南非洲人與蝙蝠的互動更頻繁,但由於缺少特大城市等易於傳播的條件,應該不太容易變成epidemic吧,最多endemic吧--Htmlzycq留言2021年12月13日 (一) 11:16 (UTC)回覆

感覺學界對野生動物冠狀病毒的關注仍太低了,絕大多數研究仍集中在SARS-CoV-2本身是否可感染野生動物,少數綜述文章如[6]還不如維基百科寫得詳細。說起來我又開始想寫鼠類冠狀病毒的review article了。幾篇文章放在這裏做參考:[7]華南發現的新鼠類病毒;[8]鼠類ACE2變異大,可能演化早期即受SARSr-CoV感染;[9]雲南民眾疑似曾被蝙蝠溢出的SARSr-CoV感染,顯示溢出事件可能頻繁發生。
我打算將Letovirus以及Nidovirales下其他病毒的條目全部建立或翻新。閣下如果看到什麼有趣的新文章、新病毒發表也歡迎分享,對我將是很大的幫助--Sanchytriomycota🧬 2021年12月16日 (四) 21:25 (UTC)回覆

看來是我孤陋寡聞了,知識體系還停留在念中學時,整個非洲的人口才8億 

「雲南民眾疑似曾被蝙蝠溢出的SARSr-CoV感染」,記得之前看過石正麗女士的演講,提到她們發現有過蝙蝠病毒溢出到村名的情況,只不過一直沒找到文章,原來是這篇的血清學證據

在下覺得隨着SARS-CoV-2在齧齒類中的廣泛傳播,有可能變成類似於Embecovirus一樣以齧齒類為reservoir的冠狀病毒。--Htmlzycq留言2021年12月17日 (五) 05:18 (UTC)回覆

{{Nidovirales}}做得很好,在下昨天跟着看了閣下建立的條目和英文條目以及一些文獻,粗略感覺感染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網巢病毒可能都接近是「單系群」。結果今天看到閣下就以如此的區分結構來構造模板了

以前只知道冠狀病毒基因組在單鏈RNA中是比較大的,但具體「比較大」是多少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直到知道了最大和第二大的單鏈RNA病毒基因組都同在網巢病毒目後才有一個概念。--Htmlzycq留言2021年12月20日 (一) 02:56 (UTC)回覆

  • @Htmlzycq感謝,我也是最近開始看冠狀病毒以外的網巢病毒文獻,打算把各屬、種病毒掃完後,將網巢病毒目寫成優良條目,畢竟了解其他類群的網巢病毒才能用比較宏觀的角度去理解冠狀病毒的演化。這位俄國人寫的綜述文章[10]值得參考。
感染無脊椎與脊椎動物的網巢病毒可能不是單系群(見這篇綜述文章,以及發表渦蟲病毒的文章給出的樹,冠狀病毒可能更接近感染無脊椎動物的Mesoniviridae、Roniviridae與Mononiviridae,跟感染脊椎動物的Tobaniviridae、Arteriviridae比較遠,感覺冠狀病毒最初的演化過程也是相當有趣的問題。在下用無脊椎與脊椎畫模板是因為文獻中常以此將網巢病毒分成兩類--Sanchytriomycota🧬 2021年12月20日 (一) 04:47 (UTC)回覆

肺魚基因組#基因組大小

記得之前和閣下討論過無恆變形蟲的DNA量,最近又看到這篇非洲肺魚屬超大基因組的文章[11]

另外,英文維基里有人已經將冠狀病毒的幾個主要結構蛋白都寫了,閣下怎麼看?--Htmlzycq留言2021年12月29日 (三) 17:24 (UTC)回覆

  • @Htmlzycq抱歉前兩週不在家。這篇說西非肺魚基因組40Gb(400億),之前有發現石花肺魚超過1000億(很久以前的結果[12],不知真實性)但只是估計,沒有真的定序的樣子。
我暫時不打算跟進寫那些蛋白,主要是我在冠狀病毒主條目中針對每個蛋白都已做了比英文版詳細許多的介紹,感覺再建立各蛋白的條目對中文的讀者幫助有限。英文版那人挺厲害的(本身也是生物領域的研究者),看了他寫的條目,不禁令人感嘆我們如果真要撐起中文維基的生物領域,真的需要吸引更多學術領域的人員(大學生、研究生、博士後、研究助理與技術人員等,甚至教授)來寫,即使不能讓他們成為活躍的維基人,至少也要推廣他們來寫自己的研究主題。英文維基寫得不錯的條目經常即是出自生物領域人員之手,我們就靠你我幾人硬撐,實在是望洋興嘆。--Sanchytriomycota🧬 2022年1月7日 (五) 06:08 (UTC)回覆

工作組

@Htmlzycq剛剛隨手替何川條目中幾個連結消紅時突發奇想:如果我們的人手再多點,或許可以依個人專長來進行分工,有人寫上游的科學家、研究機構、獎項等條目,有人寫他所研究的基因、蛋白質條目,有人寫學理機制條目,有人寫這些基因影響的疾病條目.....這樣一個條目寫完後各層次的內容幾乎都可建立,完整覆蓋一個主題的知識。--Sanchytriomycota🧬 2022年1月21日 (五) 09:49 (UTC)回覆

在下就寫寫上游的科學家、獎項等條目好了,已經有固定模板了,發現自己現在寫不動基因/蛋白的條目了--Htmlzycq留言2022年1月21日 (五) 14:50 (UTC)回覆

澎湖章魚

跟朋友要到幾張澎湖章魚照片,也上傳至維基共享媒體,生物分類方面實在不擅長,希望閣下雅正。--東甲舟集 ✒️ be a good writer ! 🐍留言2021年12月20日 (一) 05:35 (UTC)回覆

  • @Boattoad抱歉雲角姐,前兩週不在家到現在才回覆。照片挺漂亮的,澎湖章魚麻煩的地方在於這雖然是一個新種,但並沒有正式發表,至今無正式的學名,在文獻中只被稱為Octopus sp.(即Octopus這個屬的某未命名新種),這條目中應該不用加入生物分類使用的Taxobox,直接寫小章魚在當地的捕撈歷史、經濟地位、保育狀況等,這些應該就是閣下專長了,澎湖水產中心可能比較多資料,--Sanchytriomycota🧬 2022年1月4日 (二) 23:14 (UTC)回覆

給您一個星章!

  分子生物學星章
「分生全掃」計劃👍👍👍 A.K. 留言簽名 2021年12月23日 (四) 02:34 (UTC)回覆

維基人》2022年1月 第十五期

先拜個早年

我很認同你寫的[13],僅管一些事我不知道原因,但我還是要保持正能量,所以我要跟之前一樣多幫新手寫好,再多一個舟集。能成就這樣的人讓我歡樂不已。今年我會大幅撰寫臺灣登山界人物傳記,希望你是讀者之一。—-Outlookxp留言2022年1月30日 (日) 02:28 (UTC)回覆

  • @Outlookxp新年快樂!看到你又被破壞者騷擾了啊,不如你也像我一樣來當單一用途帳戶吧,別再管站務、反破壞了,正如你以前所說,以後的人讀到你我的條目,可能會去想這些條目的作者是怎樣的人。在維基百科上只有條目是真的、有價值的,其他一切都是假的、無意義的。--Sanchytriomycota🧬 2022年1月30日 (日) 05:50 (UTC)回覆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感謝您過去一年來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祝閣下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月31日 (一) 18:40 (UTC)回覆
(模板使用方法參見此處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感謝您過去一年來對中文維基百科的貢獻!祝閣下新年快樂,萬事如意!--A.K. 留言簽名 2022年2月1日 (二) 02:07 (UTC)回覆
(模板使用方法參見此處

新年快樂

  感謝閣下,也祝您新年快樂! Aizag留言2022年2月2日 (三) 06:21 (UTC)回覆

給您一個星章!

  編輯星章
靖天子君編寫條目嚴謹認真,有口皆碑。祝新一年左右逢源,得心應手。新年快樂! Banyangarden留言2022年2月3日 (四) 05:44 (UTC)回覆

新年快樂

之前翻譯完某個地理條目後看到您在主條目做了修訂就直接照搬了部分內容,在此深表歉意,感謝您對理學類翻譯工作的貢獻。--🎋🎍 2022年2月8日 (二) 12:18 (UTC)回覆

Wikipedia Asian Month 2021 Postcard

Dear Participants,

Congratulations!

It's Wikipedia Asian Month's honor to have you all participated in Wikipedia Asian Month 2021, the seventh Wikipedia Asian Month. Your achievements were fabulous, and all the articles you created make the world can know more about Asia in different languages! Here we, the Wikipedia Asian Month International team, would like to say thank you for your contribution also cheer for you that you are eligible for the postcard of Wikipedia Asian Month 2021. Please kindly fill the form, let the postcard can send to you asap!

This form will be closed at March 15.

Cheers!

Thank you and best regards,

Wikipedia Asian Month International Team, 2022.02

我已回國

不好意思,年初哈薩克斯坦事件因為與其他立場相異的維基人有點意見上的分歧,閣下的留言提醒被刷走(相當中立的說法,應該不違反WP:WQT  囧rz……,所以這次俄烏我不摻和,避免與某些尋章摘句的訟棍進行無益的市井辯論,僅在用戶頁表示反戰立場)。我一直沒留意,直到剛才我為了細閱約翰閣下的留言才注意到。2022俄烏戰爭爆發時,我是正好在俄羅斯境內的,因為普京的各種奇葩政策,我與丈夫二人決定先離開俄國,但因為我們都沒有中國戶籍,長期居留有限制(因為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我仍是俄羅斯國民)。目前財產的60%都是盧布,因為匯兌限制拿不出來(就算拿出來購買力也不如以往)。剩餘的大部分是人民幣和一兩千美元,中國經濟又比我離開時差了很多。幸好丈夫語言能力不錯,漢語英語都精通,生活暫時沒有太大問題,目前打算把女兒生下來再看看去哪,目前澳大利亞是首選,有一個考慮的地方是烏克蘭。--折毛留言2022年4月16日 (六) 15:12 (UTC)回覆

  • @折毛很高興聽到閣下已離開俄國,否則後面社會動亂、經濟危機,實在難以想像。入侵發生以來我的心情始終無法平復,無法停止思考正發生中的這種二戰模式的人道慘劇,自有記憶以來沒有任何國際事件(包括新冠疫情)對我造成這麼大的衝擊,除參加了我所在城市的反俄遊行外,我也為今年烏克蘭文化外交月活動撰寫44篇烏克蘭主題條目(活動去年已舉辦,與戰爭撞期實在是殘酷的巧合,我寫的條目列在用戶頁中)。其實我去過俄羅斯,也對俄羅斯文化感興趣,甚至一度想學俄語,現在真不懂了。懷孕之時遇到這種事實在辛苦閣下了,謹祝福閣下能熬過這段困難的時期,順利到海外繼續研究生涯。--Sanchytriomycota🧬 2022年4月16日 (六) 19:35 (UTC)回覆
    • @靖天子謝謝,我也沒想到回俄國走親訪友會遇上這事,俄羅斯奉行俄西斯主義由來以久,其遠因可以追溯到蘇聯晚期社會主義思潮破產導致的經濟和政治混亂,當時的人們陷入飢餓和無助,有些人轉向徹底的資本主義,或者叫寡頭資本主義比較合適,另一方面是東正教會。後來普京上台,滅了部份寡頭,收編了部分忠於他的寡頭,再結合本來高度政治化的俄羅斯正教會,自從至聖治理會議創設以來,俄羅斯正教會就是政府機構,由政府發薪水,現今俄羅斯正教會神聖會議也不例外。這就導致21世紀普京執政下的俄羅斯偏向保守,同時也陷入了一種新的極端國家主義思潮,加上普京操弄民粹,催生出俄羅斯光頭黨俄語НС-скинхеды的興盛,但普京是利用他們,並不想與他們有太多牽連,如同希特拉利用斯特拉瑟主義者,通常用完即棄。
    • 但是這樣有一個反效果就是普京必須要實現俄國版的「民族偉大復興」,否則他無法穩住國內的局勢。加上2010年後,油價開始從高位回落,俄羅斯並未形成替代產業或產業升級的狀況下,民眾普遍質疑統一俄羅斯黨政府。普京自12年再次上台的合法性也備受質疑,因此他需要一個新的執政合法性理論,那就是他自已提到的普京主義,與我上方說的俄西斯主義是一個東西。就是結合了東正教的彌賽亞理論、大俄羅斯主義、搭配一點極右翼思潮的縫合理論。實際操作上就是列寧式的黨組織、腐化官僚階層、操縱媒體煽動民粹,用高達十多億盧布的年預算養一大群五毛在vk上發表愛國言論、禁言反對者,鼓勵在網上互相舉報等等。這種主義畢竟沒有文化內核,是普京脫離俄羅斯社會自已組成的一種意識形態,不可能延續。打個比方,俄羅斯的鄉紳文化,自17世紀以來便一直延續,直至布爾什維克執政後才被瓦解,因為對皇權來說是減少了基層行政的負擔,加上通訊、行政手段有限,利用是一個合理選項。普京主義最大的執政合法性,說穿了就是俄羅斯民族的統一(如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或21世紀最初時的經濟奇蹟,他無法像過去沙皇一樣提倡君權神授,秘密警察方面FSB也不如KGB,過去的KGB起碼不會貪污公款到國外買大房子。統一俄羅斯黨也缺乏布爾什維克那種解放人類的理想,俄羅斯的福利也遠遠不及1960-1980年代初的蘇聯。加上新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大量人口失業,物價暴漲,統一俄羅斯黨在俄國民間被視為強盜集團。因此他們為了延續執政,就會進行軍事冒險以轉移國內矛盾,這在俄羅斯歷史上是當局常用的一招。當然,俄羅斯本身的經濟就很虛弱,不可能支持長期的戰爭,因此普京才想以閃電戰攻下基輔,長期消滅反對聲音和自我吹捧使他對俄羅斯的實力有過高的估計(在俄羅斯你說自己沒東西吃、失業、沒錢治病等負面言論可以以擾亂社會治安為名拘捕)。烏克蘭戰爭打到現在,已經回火到了普京和統俄黨身上了,所以普京急切需要一個下台階,但目前看不到他有下台階,繼續留在台上,而又無法取勝的狀況下,普京無法安然下台。俄羅斯國外我發現只有微信上有人認為普京是獲得俄羅斯國民廣泛支持的,現在就連俄羅斯國民也不會容許他繼續在台上。--折毛留言2022年4月17日 (日) 03:41 (UTC)回覆
      • @折毛原來如此,感謝閣下詳盡的解說,我這兩個月來幾乎每天看歐美電視台、網站的新聞評論,都沒有閣下說的深刻(目前看到講解最深刻的是一位記者Kamil Galeev的推特長文[14])。但願能盡快看到俄羅斯成為正常國家的一天,你們也能安全回去並取回財產。--Sanchytriomycota🧬 2022年4月17日 (日) 18:36 (UTC)回覆
        • @靖天子過譽,也是想到什麼說什麼,沒有很好的整理過。我對軍事的核心知識頂多就到17世紀,現代戰爭戰術和科技我是不太了解的,只能從社會文化和政治作一解說了。未來就看普京是否能維持他的軍事獨裁,普京這次軍事冒險的賭注過高,加上腐化的官僚系統長期忽悠國民把自己都忽悠了,打出算是俄羅斯史上非常難看的戰績之一(因此大大觸怒了統俄黨最大基盤的大俄羅斯主義者,對他們來說,他們的犠牲是為了祖國的強大,豈料如此拉垮)。因此普京很強調最終勝利烏克蘭語Победобесие,有三重意思,血不可白流+犠牲奉獻+最終的勝利(我納悶為什麼只有烏維,原本的俄維條目被提刪了  囧rz……也對,打到現在簡直在打當局的臉,動員了俄國五毛刪也正常。)。這個是因為俄羅斯本身異教時代的遺留思想,斯拉夫多神教提倡祖先死了不是死了,而是與他血脈相連的後代連接了靈魂,因此祖先或親人被殺了就等同自己被殺了。我這麼說沒有俄羅斯背景的人可能難以理解,打個比方,就像上賭桌,你賭輸了錢,肯定想把輸的贏回來,因此加碼下注,希望能獲得勝利。目前在烏死了的俄軍士兵就是輸了的錢,加碼下注就是新增的兵力,如果不賭止損(和談或停戰),那死去士兵的血就白流了,因此為了最終的勝利,作出犠牲很有必要。但是我的看法是,俄羅斯人口老化,根本無力支持長期戰爭。加上年輕人中實際瀰漫着的親歐情緒,普京難以動員,只能動員少數民族上戰場。加上2022年這場戰爭已經充分暴露俄軍實際上是紙老虎,連400年前混亂時期做到的步炮協同俄軍現在都做不到。就算蘇聯打得最差的阿富汗戰爭,空降兵起碼不會降錯地方。目前俄羅斯就是個依靠官媒和謊言維繫的國家,軍事實力極其有限,就算國內有精銳部隊,都用在防範政變或將來政變的路上。倘若無法有效平定局勢,根據我對俄羅斯國內民族關係的了解,俄羅斯很可能如蘇聯一樣解體。國內的韃靼人、車臣人等和俄羅斯人的差異可是比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之間更大。但我認為這種大帝國的解體,恰恰才能成就一個個更加正常的國家。--折毛留言2022年4月18日 (一) 03:17 (UTC)回覆
        折毛已永久封禁,不知是否聽說?--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2022年6月17日 (五) 07:36 (UTC)回覆
        看到了,非常難受。--Wikimycota🧬 2022年6月17日 (五) 20:31 (UTC)回覆

疑問

您好,請問您是真退休呢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因為之前我也遇到有人掛着退休模板卻不退的。--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2022年4月18日 (一) 16:25 (UTC)回覆

  • @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確實不太想寫了,主要是這次風波鬧得比較大,我這帳號在臉書上受到許多批評,而且我現實中的身份暴露,許多人相當不認同我「未徵求同意」就撰寫學者條目一事(都不是維基人,不清楚維基規則,也不認同維基理念,很難跟他們講解維基是怎麼運作的),畢竟維基百科在學界眼中的形象還是比較不入流、不正經的網站,一般人可能不把被維基收錄視為成就與肯定,而是不想跟維基沾上邊(這點我誤判了)。
我仍認為我在維基上的工作是有意義的。等風頭過後有緣可能再回來吧,或者用另一個帳號回來,至少暫時是不想再寫。如果以後還有興致回來寫,我也只會碰純粹生物學學理的條目,不寫別的了。--Sanchytriomycota🧬 2022年4月22日 (五) 02:54 (UTC)回覆
我也是覺得去寫生者特別是認識的人非常不合適,除非他本人已經有外文條目了。以後不去碰這一領域就是了。--中文維基百科20021024留言2022年4月22日 (五) 04:41 (UTC)回覆

加油,我不認為您做錯了事情。網上的風言風語、在現實中被誤解確實令人沮喪,換成我可能也難以承受。只望您平安喜樂。--Lt2818留言2022年4月22日 (五) 05:05 (UTC)回覆

加油,期待閣下若干年後的回歸--Htmlzycq留言2022年4月22日 (五) 09:16 (UTC)回覆

祝生活愉快,期待閣下回來。—— 留言2022年4月22日 (五) 11:23 (UTC)回覆

感謝閣下的貢獻,期待閣下回歸。——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2年4月26日 (二) 18:34 (UTC)回覆

給您的星章!

  原星章
剛剛才看到顏聖紘條目的存廢爭議。作為一個也寫過生者傳記的維基人(關曉榮蔡佾霖),我只是想說,你沒有做錯任何事,請不要灰心。拍拍你。 燈火闌珊處留言2022年4月25日 (一) 10:07 (UTC)回覆

給您一個星章!

  勤奮星章
感謝閣下在生物學領域持之以恆、高質量的貢獻,期待您的回歸! BlackShadowG Pray for Ukraine 2022年5月7日 (六) 12:41 (UTC)回覆

啤酒送給您!

  不知道拿掉主頁面的退休模板是否意味着您正式回歸?如果是就太好了 Aizag留言2022年6月16日 (四) 01:22 (UTC)回覆
  • @Aizag多謝兄台。昨天在翻Htmlzycq兄的貢獻時看到他近期創建了miR-122,剛好我以前對這個基因略有研究,就隨手擴充了。現在比以前忙碌(還有看到中文維基條目質量下降、機翻橫行而少了許多動力....),大概也就偶爾上來寫幾篇短的分子生物學條目。--Wikimycota🧬 2022年6月16日 (四) 07:06 (UTC)回覆

打擾一下

想請問您是否能撥冗接受在下代表《維基人》在線上向您詢問幾個與近期「折毛」事件相關的問題?我認為在百科全書性質、現行內容評選機制與條目編輯領域等問題上,您可以給社群帶來一些大有裨益的看法或建議。當然,若您不願意接受採訪,那也無妨。Ericliu1912留言2022年6月24日 (五) 08:42 (UTC)回覆

  • @Ericliu1912抱歉前幾天不在家。可以寄給我,不過我算全中文維基被騙得最慘的幾人之一,一路上沒少幫過折毛,還差點提名他獲得拓荒貢獻,沒有什麼真知灼見,只能以受害者的身份受訪以儆效尤.....維生物我有題材,什麼時候出刊?--Wikimycota🧬 2022年6月29日 (三) 23:42 (UTC)回覆
    已寄出採訪稿,您可以慢慢作答。基本上我打算在寫完這次事件的文章以後,湊齊其他稿件再出版,所以時間上應該是不會到太急迫,您若有想法可以先行撰稿。——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6月30日 (四) 07:41 (UTC)回覆

給您一個星章!

  原星章
十分感謝您長久以來為分子生物學相關條目做出貢獻! --Yining Chen留言|簽名頁2022年6月26日 (日) 14:51 (UTC)回覆

給您一個星章!

  好主意星章
感謝您在DYK、GA、FA等評選頁面長期為生物學等領域的候選條目提出寶貴意見! ——٩(๑❛ᴗ❛๑)۶這裏是浣熊君(Raccoozzy)浣熊窩歡迎您2022年7月15日 (五) 23:41 (UTC)回覆

關於Pectinatella magnifica的中文名

其實並不僅是討論這一個特定條目,而是想討論不相關或弱相關領域的學術來源能否作為物種(或高階分類群)中文名來源的問題。

最近注意到靖君大幅改善的條目Pectinatella magnifica已有論文(莫禎妮,熊盈盈,邱樹毅,曾祥勇.群體感應抑制劑調控食源性微生物生物膜形成的研究進展.食品科學,2021,42(17):307-316.)提及其中文名,稱為「金絲桃蟲」,《食品科學》被EI北大核心收錄,看起來是不錯的期刊,但一方面該名稱在我看來過於欠缺合理性(因為該物種看起來與金絲桃並無關聯)[原創研究?],另一方面該論文並非分類學論文(甚至不屬於傳統的生物學和生態學,而更應歸類於工程類論文,而且其所提及的一些其它物種的中文名與生物學及生態學來源的明顯不同),因此我對該名稱多有疑慮。請問您對此來源(以及開頭提到的更普適的問題)有何看法?--——🦝Procyon rolandae Luo, 2022 「我々は堅く同志小林の血路に沿って前進し握手するのだ」留言貢獻 2022年9月1日 (四) 18:39 (UTC)回覆

  • @Raccoozzy抱歉遲覆,一陣子沒上來.....同意閣下看法,不懂「金絲桃」是怎來的,硬要翻的話可以叫「巨大梳苔蟲」吧,但生物分類名稱除非譯名非常明確,我都傾向使用學名較佳,譯名常出現撞名、各地名稱不同等混淆情況,中文論文一般提到這些不常見的分類單元也都是直接引用學名的,只是社群中多數人大概應該難以接受非中文的標題,才得盡量去找中文名來放。題外話:當年各語言維基開機械人刷條目時宿霧語瑞典語大量刷垃圾物種條目,中文沒有跟進的原因就是社群不接受直接以拉丁文學名作為條目標題,但實際上超過99%的物種應該都沒有中文譯名,理論上直接拿學名刷其實都是符合規定的(幸好最後沒這麼幹)--Wikimycota🧬 2022年9月23日 (五) 04:36 (UTC)回覆
    抱歉剛剛注意到,不知道為什麼我沒有收到{{ping}}的通知。感謝回復。--——🦝英特浣熊耐爾 就一定要實現留言貢獻 2022年9月27日 (二) 10:44 (UTC)回覆

有關「台灣月」活動獎勵

您好,這裏是台灣維基媒體協會。

今年您參與「台灣月」活動並獲得獎勵,我們於4月寄出獎品給您,這個月卻收到被退回的獎品。因此,想再次向您確認地址,以便寄獎品給您。

已透過使用者頁面的電郵聯絡您,再麻煩回覆收件人及收件地址(若所在地非台灣,收件人名稱及收件地址請皆以英文書寫)

謝謝您。


台灣維基媒體協會 行政專員 敬上


Natsu621留言2022年9月15日 (四) 06:42 (UTC)回覆

返回到 "靖天子/存檔10" 的使用者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