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彜族弓弦乐器,“大三弦舞”、“阿细跳月”的主要乐器。流行于云南石林圭山弥勒泸西宜良等彜族阿细人撒尼人聚居地区。阿细语为“嘿胡”,撒尼语为“嘞胡”。其音色丰富独特,柔和、圆润,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

演奏

左手于千斤处扶持琴杆,大拇指勾住细绳套,将琴筒置于左侧腰间,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按弦,右手执弓间拉奏。拉奏内弦或外弦,中弦都同时发音。阿细人用的“嘿胡”,定弦由里至外为g、c1、c;撒尼人用的“嘞胡”,定弦由里至外为g、c、c1。音域一个半八度。由于三胡的琴弓短小,弓法上多用分弓,左手指法的特点是滑奏,多用装饰音泛音等技法。

制作

多为演奏者自制,大小不一,全长约80-105厘米不等。琴筒为圆形,以竹或木制琴筒:竹制者多为毛竹或凤尾竹制成;木制者多为整块椿木桐木水冬瓜木攀枝花木刮空或旋空而成。琴筒前口蒙以蠎蛇皮、羊皮或蛙皮,后口不设音窗。琴头和琴杆为圆柱形,以竹或木所制,采用紫竹凤尾竹白竹、椿木、核桃木青杠木等制作,直径2.2-2.6里米,琴头平顶无饰。杆端有3轸、系3丝弦或钢弦。弓以竹制、双股马尾,分别穿于内弦、中弦及中弦、外弦之间。

乐器改革

彜族三胡大约出现于清代晚期的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1874年),在汉族竹筒二胡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1970年代制成的三胡,3个螺丝弦轴横列琴杆上部,琴头呈弯脖形。琴杆是前平后圆的椭圆杆,增强了抗弯强度,而且便于演奏。琴筒为扁八角形,蒙以厚实的蟒皮。3条琴弦千斤琴马上呈阶梯排列。使用双毛弓,一束弓毛夹于d1、a1弦之间,另一束弓毛处于a1弦之外。音色接近二胡中胡,既能演奏单音旋律。又能演奏和弦

1970年代末制成的三胡,琴筒较二胡稍大,为六角形,蒙以蟒皮。琴杆较粗,在靠近琴筒的上方向内凹进。采用固定千斤,凹形琴马,按4、5度定弦为a、d1、a1,增加了表现能力,使所奏乐曲的民族风格更加鲜明。

1980年代初研制有双筒三胡。琴筒分内筒和外筒两部分。内筒呈八方形,筒后口装音窗。并开有一圈“立体音孔”。外筒前口为扁八角形、后口为正八角形。定弦为g、d1、a1,外筒张g弦,内筒张d1、a1弦,使用双毛弓。企图模仿二胡的传统音色,但音响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