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均沉降

一种通常出现于堆填土地的现象

不平均沉降,是一种通常出现于堆填土地的现象。沉降主要成因为泥受压增加,例如加建建筑物,泥中水分流出,泥体积减少,引致下陷,主要发生在污泥粉粒粘粒的泥层。另一原因为泥层中包含腐植质,当腐植质被分解,令泥体积减少,引致下陷。因土层结构和土面施力情况不同,不同部分的沉降皆不相同,引致不平均沉降。

影响

不平均沉降若出现在路面上,可能会引致路面下陷,若在飞机跑道出现的话,更可能会酿成飞行事故。而建筑物的地基若产生不平均沉降的现象,小则令建筑物倾斜,大则影响建筑物的结构。

解决方法

为解决不平均沉降,一般都会在建筑工地上打桩,把桩基打至地底的岩石表面为止,使堆填地的沉降不致于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而对于路面或飞机跑道,则会在表面铺上至少一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使沉降发生时,路面足以承托交通所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法是先挖走引致沉降的泥层,通常为污泥粉粒粘粒腐植质,常为旧海床或旧树林,回填一般填土和压实。 或把去水带由地面打进引致沉降的泥层,再在工地上堆上重物如泥、石块、石矢,增加泥土压力,逼出水分,加速沉降。沉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建造。 或使用块状地基隔橂地基,把建筑物浮在地基上,减少不平均沉降的影响。

填海与不平均沉降

现时的填海工程都会先把海底的污泥挖起,然后再进行堆填。这是因为海底下的污泥其实是一种物理结构很不稳定的沙水混合物,一旦施以压力,会把水从污泥中逼出。因此,若不先把海底下的污泥挖走,当混合物的水分流失,就会使地表下陷。但挖污泥会破坏水中生态,亦有可能翻起海床中的重金属。故挖污泥的工程有法例规管,必有环境评估及监控,所挖的海泥亦有指是存放区。现填海工程多以去水带加上预压泥层为主。 现时香港将军澳填海区的不平均沉降现象,都是因为填海前的工作做得不够好而引致。庆幸的是,这些沉降现象只有路面受影响,但人行道的下沉,亦对居民的出入造成不便。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