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斯濯(?—?),字儒新直隶涿鹿卫人,官籍,明朝政治人物。

刘斯濯

大明阳城县知县
籍贯 直隶涿鹿卫
字号 字儒新
出生 生年不详
逝世 卒年不详
出身
  • 万历十一年癸未科同进士出身

生平

顺天府乡试第一百三十二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进士[1][2]。官至山西阳城县知县[3],未一年卒于官[4]

家族

曾祖父刘清;祖父刘珎,曾任寿官;父亲刘贤,曾任驿丞。母王氏[5]

参考文献

  1. ^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 吴山凤《涿州志·卷九》
  4. ^ 《阳城县志》:王象蒙字养吾,新城进士。初任河内县,神宗时补授阳城。天性精明,而临民持大体,不以苛细为务。士向学,农力田,其效也。既去,民思之。后擢御史。刘斯濯,深州人。神宗时知县,到官遇亢旱,步祷即获雨。尝留心造士,每临讲幄,指授大义无倦色。未一载卒于官,士民惜之。
  5. ^ 龚延明主编.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登科录》之《万历十一年癸未科殿试登科录》 
官衔
前任:
王象蒙
明朝阳城县知县
1583年-1584年
继任:
赵思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