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公码头
第一代码头
落成
卜公码头前身是毕打码头(位于毕打街尽头的码头),今毕打街及干诺道中交界,1861年兴建于仁大厦(原址今遮打大厦[1]),由于配合中环填海工程,需建成新码头,卜公码头于1900年12月29日落成,并由第十二任港督卜力主持开幕礼,并正式起名为卜公码头(Blake Pier)。
加建上盖
早期的卜公码头并没有上盖,在立法局议员的要求下,政府于1903年加建了临时的草棚盖,但因日久失修,当局于1909年从英国引进钢制篷顶,当时全球的钢结构工程科技仍属萌芽阶段,整个钢结构工程的设计、生产和装置均由英国引进,是香港首座在采用低炭钢铁结构件的建筑物[2]。
由卜公码头在1900年落成至1925年期间,一直由香港总督及其他政要往返港岛时使用,并且用作举行欢迎或送别仪式,直到1925年被新落成的皇后码头取代。码头被用作曾接待清朝醇亲王载沣、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英国亚打王子、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皇子(后来的爱德华八世)、港督弥敦、卢押、梅利等显要。
拆卸及重建
第一代码头于1965年5月13日拆卸[3],上盖随后转移至摩士四号公园的露天圆形剧场。2006年末该上盖再次转移至赤柱美利楼旁,重新装上按原卜公码头样式兴建的新码头,名为赤柱卜公码头。
第二代码头
第二代卜公码头于1965年5月15日启用,全长五百八十呎,建筑费约二百万港元[4],其上盖建有花园,是当时中环少数绿化地带之一。
轶事
过往渡轮服务
注释
参见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 Wong C.T., Ma K.Y., Leung M.K., and Liu K.M. (2007), "The Blake Pier Pavilion: Just a Memory?[失效链接]" The Structural Engin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