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台北信用组合
原台北信用组合,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衡阳路,邻近中山堂及台北捷运西门站。此建筑为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北信用组合事务所,由台北信用组合委托台湾总督府技师井手薰设计,于1933年完工[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北信用组合改组为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台北十信),其总社仍设于此处,直到1985年爆发十信案,使台北十信于同年底并入台湾省合作金库,原十信总社改为台湾省合作金库城内支库。2001年1月1日,城内支库随台湾省合作金库改制为合作金库商业银行,改制为“合作金库商业银行城内分行”至今,现为台北市市定古迹。
原台北信用组合(今合作金库城内支库) | |
---|---|
台北信用组合 合作金库商业银行城内分行 | |
位置 | 台湾台北市中正区衡阳路87号 |
建成时间 | 日本昭和2年(1927年) |
官方名称 | 原台北信用组合(今合作金库城内支库)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银行 |
评定时间 | 1998年5月4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沿革
台北信用组合
产业组合为经营产业资金的融通、存款事业为主的金融机构。日本于1900年公布《产业组合法》,但未适用于台湾[2]。在台北信用组合成立前,台北市的银行只有台湾银行、三十四银行台北支店、台湾贮蓄银行,且多限于社会的中、上层阶级使用[3],一般平民的本岛人多以较高利贷的钱庄、内地人多以合会(无尽)作为金融交易的场所。
当时住在大稻埕的内地人为了金融存款及借贷的方便,由大庭永成、清水重隆、伊藤政重、水上源吉、津阪鹿造、山口义章、宫副吉兵卫等15人为发起人,以日本内地的信用组合为标准,于1911年7月成立了“有限责任台北信用组合”。于同年9月,在大稻埕茶商公会事务所楼上举办创立总会,公告临时规约及推选理监事,并由大庭永成担任组合长,业务在同年12月15日正式开办。
事务所
台北信用组合在创立当时,因民众对信用组合缺乏了解,导致事业进展困难,于是津阪鹿造等组合成员陆续去拜访了有力人士如台北城内的石黑光石、江里口秀一、村崎长昶、小林惣次郎,及新起街艋舺的平田藤太郎、水木光藏等人,使加入组合的人数增加许多,且台湾总督府也在1913年3月公告实施《台湾产业组合规则》,台湾各地的产业组合便迅速成长。[1]
台北信用组合最初在抚台街二丁目3番户设立临时事务所,随着业务增长,事务所陆续于1914年10月15日迁到文武町一丁目,在于1919年5月11日迁到新落成的文武町一丁目9番户(后来的荣町二丁目20番地)。由于台北信用组合的事业不断增加,原本位在荣町二丁目的事务所空间略显狭隘,遂以1928年的昭和天皇即位大典为契机,开始规划新建包含事务室、应接室、仓库、会议场、图书室等空间的新事务所。
新事务所地址选在荣町三丁目22番地,位于电话交换局东侧。其建筑委托井手薰设计,而兴建工程在1932年4月1日经官方许可,于同年5月3日动工,由堀江组承造,井手薰推荐的前总督府技手船边史郎监工,为一栋三层楼的砖造建筑,于1933年3月16日竣工,3月18日举办落成式,建筑工程费60,305.39圆。[1]
建筑设计
此建筑风格类似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样式和模仿美国芝加哥商业大楼。其正面屋檐略微突出,并有许多装饰性小拱。中央入口的骑楼挑高2楼,左右设有高大的圆柱。外墙上方有一对猫头鹰雕像装饰[4]。
组合长
- 大庭永成(1911-1920年)
- 银屋庆之助(1920-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