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守意经

《安般守意经》东汉安世高所译之坐禅佛典。康僧会、支愍度、谢敷、支遁释道安等人都曾为之作注,但已佚失,现仅存留康僧会、谢敷、道安为该经作注时写的序文[1]。一行禅师曾推断此经已失传,现今所见的《大安般守意经》已非原译本,而是译文与注释夹杂的扩充本[2][3]

大安般守意经
安般守意经
译者安世高
类型佛教经典
发行信息
中译本出版日期东汉

直至1999年2月[4],落合俊典教授在日本大阪府·天野山金刚寺发现了更近原译本的《安般守意经》,学者推断此经代表着公元三世纪时已存在的某文本[5],其内容和《修行道地经·数息品》、《阴持入经》有密切关系[6]。另外敦煌亦有残存的S4221手稿[4]巴利三藏收有《相应部54.1经》、中部118《入出息念经》(Anapanasati Sutta),与《杂阿含803经》和《金刚寺安般守意经》,同为解说安那般那念的禅经。

概述

安般,透过数息或者观察出入息,达致‘守意’。

守意:扫除内心各种思想障碍。

六事:“守意”的法门,分别为:数息、随息、止、观、还、净。又称为六妙门,达至涅槃之法。

数息:反复地从一至十数呼吸。

相随:顺随呼吸出入,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运行上。

止:注意力转向止于不动的鼻头,使人不受一切外物干扰。

观:观五阴“非常、苦、空、无我”。

还:弃身七恶、还五阴,以断除人生的贪与爱 (七恶:杀、盗、淫、妄言、两舌、恶口、绮语)。

净:即无为(安世高以格义法译涅槃无为),无欲无想,不受五阴之境。

道品: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支道

四谛

四解依

四果

经文还原

(由于笔者未能找到金刚寺版原文和敦煌残卷,故只从二手资料试图还原经文)[7][8][9][10][11][12]

康僧会序

(参考T602大安般守意经)

经名:安般守意经

解释经名

何等为安?何等为般?何等为安般守意?

入息为安,出息为般。随是法意,是名为安般守意。

六事

安般守意亦为六事,何等为六?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数属二事,一为计出入息,二为舍家中念。随亦助成二事,一为入息出息受想,二为舍家外念...... (未有资料)

数为何等?入息出息数十息,无得过十息,无得减十息,入息至竟投一,出息至竟投二。若投二意误,更从一投起,若至九投意误,更从一数起,令莫误十息。 入息出息数,是名为数。何用是数?但从是断家中念。

随为何等?入息至竟,当随莫投一。出息至竟,当随莫投二,是名为随。何用是随?但从是断外念。

止为何等,入息至竟,遍止鼻头。莫随。出息至竟,著鼻头。莫随。是为止,何用是止,但欲从是止念。

观为何等?入息出息,分别倶相观,受意念法想。入息出息,为色阴。入息出息更痛,为受痛阴。入息出息觉,为成思想阴。入息出息觉,为受行阴。入息出息觉从念,是为识盛阴。如是受阴想,已如是受阴想。分别倶想观,新新生灭,相离,无有故。

观入息异、出息异。入息因痛异、出息因痛异。入息思想异、出息思想异。入息觉异、出息觉异。入息从念识异、出息从念识异,是名为微随可,分别倶名。入息出息,色盛阴。入息出息更痛痒,痛痒盛阴。入息出息知为思想,思想盛阴。入息出息念作生死,生死盛阴。入息出息更识,识盛阴。如是受阴想,已如是受阴想。

入息出息前后分别相观。是时入息时,不是时出息时;是时出息时,不是时入息时。是时入息更痛;不是时出息更痛,是时出息更痛,不是时入息更痛。是时入息知,不是时出息知;是时出息知,不是时入息知也。是时入息作,不是时出息作;是时出息作,不是时入息作也。是时入息识,不是时出息识;是时出息识,不是时入息识也。中相随可,名为一行。

入息出息,色盛阴。入息出息更痛,痛盛阴。入息出息念思想,思想盛阴。入息出[息]行作生死,生死盛阴。入息出息更知识,识盛阴。五阴想受如是,已阴想受如是,有意便却,思惟观增,随名为可,是名为观。

还为何等?还五阴。

知见灭尽处,入息出息,色盛阴。入息出息更痛,痛盛阴。入息出息念思想,思想盛阴。入息出息作行生死,生死盛阴。入息出息知识,识盛阴。如是受阴想,已如是受阴想,从生死便灭受。今有非前有,前有非今有。

分别观生死,见上头,无息所从来。作因有,不作尽无有。分别生死。后观无有迹处。作因有,已有便尽,不愿向定,成度世已下,正道出世间地。未得道迹,会不得中命尽,要得道迹,是天下地,能得焼,能得壊,能得无,有得上,说行者。不得中命尽,恶堕道,是名为还。何用是还?从是致得根也。

净为何等?为舍结,亦见净。

入息出息,色盛阴。入息出息,更痛痒,痛痒盛阴。入息出息,念思想,思想盛阴。入息出息,行作生死,生死盛阴。入息出息,因受识,识盛阴。如是受阴想已,如是受阴想。从出受,灭意,便却生死,是不愿定増守向活。

四意止

内外身身观止。若入息出息壊时,觉是时见,即空定向活无为度世行。内外身身相观止。若有入息出息,行清净,是时见正可,是不愿定向活,无为渡世行。内外身身相观行止。若入息出息,所更痛,不受想,从出,灭止意,便却生死。是不想定向活,无为度世行。是名为身观止。

内外痛痒痛痒相观行止。若入息出息复壊,从痛痒暁正见,是空定向活,无为度世行。内外痛痒痛痒见行止。若有入息出息,因痛灭,可观见,是不思想定向活,无为度世行。内外痛痒痛痒相观行止。若有一时入息出息,因识知受想行,出灭受想,便意离却世间,是不愿定向活,无为度世行。

内外意意见观止。若入息出息,有壊时,更已,寤正见,是空定同活,无为度世行。内外意意见行止。若入息出息,有从是寤尽灭,可正见,是不思想定活向,无为度世行。内外意意相观见行止。若有入息出息,知入息出息,寤已,受思想行,出受灭意,却生死,是不愿定活向,无为度世行。

内外法法观见。若一时,入息出息壊,觉知入息出息,寤已,受思想行,出受灭意,却生死,是不愿定活向,无为度世行。内外法法观见。若一时,入息出息壊,觉知入息出息,更寤正见,是空定活向,无为度世行。内外法法见行止。若入息出息,知入息出息行,寤知灭,见可。是不愿定活向,无为度世行。内外法法见行止。如是四意事。如是増守,不离多作。是为四意止。

四断意

四断意为何等?

未生弊悪意法,不复生,是为一断意。

已生弊悪意法,即舍,是为二断意。

未生清净法,即生,是为三断意。

已生清净法,便増多有生,是为四断意。

如是四意正断,即时行満具,是为四断意。

四神足

彼如应欲得,是名为。从是欲,所生念一心,是名为定。彼如是应行,相连不中止,有信,有精进,有念,有定,有慧,是名为断生死。故说:欲定断生死,随行成神足。

彼如是应行,身者,意者能摄,是名为精进。从是精进,所起意念一心,是名为定。彼如是相连,不中止断,若欲,若信,若念,若定,若慧,是为断苦生死根。故说:精进定断生死,有神足行。

彼如是应行,若意,若心,若识,是名为。所生念一心,是名为定。彼如应谛行,常不离,若欲,若信,若精进,若念,若定,若慧,是名为断生死。如是有应随,故言意定断生死,有应行成神足行。

彼如有可遍谛,是名为思惟。所起念一心,是名为定。彼如有常断,若欲,若信,若精进,若念,若定,若慧,是名为断生死。故曰念定,断生死苦,随行成神足满。如是是四神足,是时行倶行,彼若能定,若精进定,若意定,若思惟定,是名为定根。

佛说如是,欲见定根,当见在四弃中。如是是四弃,是时行倶行。

五根

彼如有谛,信。信者,不离信意生,是生意,能得随分别可,念可,可,是名为信根。

彼如有谛,身亦念摄持,是名为精进根。

彼如有谛,意生不忘谛,是名为念根。

彼如有谛,一心向行,是名为定根。

彼如有谛,观,是名为慧根。

如是五根,在时行倶行。

五力

彼如有谛,信,不信不能得壊信,是名为信力。

彼如有谛,精进,不精进不能得壊精进,是名为精进力。

彼如有谛,念意,感(恶)意不能得壊念意,是名为念力。

彼如有谛,定意,感(恶)意不能得壊定意,是名为定力。

彼如有谛,智慧,不慧不能得壊智慧,是名为慧力。

属是故根,不能得壊故力,如是五力,是时行倶行。

七觉意

彼如有谛,念不忘,是为念觉种意。

彼如有谛,观,是名择法觉种意。

彼如有谛,身行亦所念得摄,是名为精进觉种意。

彼如有谛,从谛足喜,是名为喜觉种意。

彼如有谛,身亦然已念止,是为止觉种意。

彼如有谛,一向念,是名为定觉种意。

彼如有谛,意随愿得观,是名为观觉种意。

如是七觉种意,是时行倶行。

八种道

彼如应有谛,观,是名为直见。

彼如应有谛,至诚计,是名为直行正计。

彼如应有谛,直身亦念摄制,是名为正方便治。

彼如应有谛,直意,生念不断,是名为直正念意。

彼如应有谛,直行一向念,是名为正定。

上头三法,三道行已具足行。何等为三道?

一直口,二直身,三直意。如是,是得道者八种道。

止观和四谛

行事者,常作者,从行两法,便满具行。何等为两法?一者止,二者观。

止亦观双倶行,行便行,知受解四谛。一识苦,二舍习,三尽自证,四行道满。譬如日出作四事,一坏冥,二为现明,三为见色万物,四成熟万物。止观亦如是,正双行,便知受解四谛。一识苦,二舍习,三尽自证,四谛行满也。

彼如应有谛,欲爱不复爱,意解得脱,痴解,从解慧得脱,是名为度世,从世间得脱。彼如应有谛,知尽,智慧足,知生不复生,智慧,是名为慧明,如是是两法,是时行具足慧亦脱。

四解依

彼如应有谛,从世间法行,有亦法世间著,是色阴种,是思想阴种,是生死行阴种,是识阴种,常断所在,从慧生不漏,是名为得法解

彼如应有谛,从本生,有亦从本因缘著,是色阴种也,是痛痒痛痒阴种,是思想阴种,是生死阴种,是识阴种,当断,从是慧生道慧明不漏,是名为利解

已若有名,解知是法,思处可能,如有投说,如有可见,若阴,若行,若入,若从正,起非常者,苦者,空者,非身者,当从是已断,从是慧起,得道不漏,是名为分别投解

彼如应有谛,从慧慧知,慧慧成,从慧慧解,当彼更断,从是慧生起,得明慧不漏, 是名为辩才博解。道依如是,是四解依。

四果

...... (未有资料)

师云

师云:“数息为一禅,相随为二禅,止为三禅,观为四禅。”

师云:“数息为四意止,相随为四意断,止为四神足,观为五根五力,还(为)七觉意,净为八道行。”

师云:“数息为须陀洹,相随为斯陀含,止为阿那含,观为阿罗汉。、

...... (未有资料)

影响

说明“坐禅数息”的主张,中国禅学史上最早提到“坐禅”的经典。南宗禅兴起前,坐禅为修禅的不二法门。

其注译本《大安般守意经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收于《大正藏》经集部,论述以观察呼吸作为修习禅定的方法。此安那般那念不净观合称二甘露门,为后汉到东晋时期所流行的禅法[13]

参考文献

  1. ^ 大安般守意經解題. [2016-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 
  2. ^ 释如圣. 試探《大安般守意經》中之安般守意 (PDF). [2016-09-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11). 
  3. ^ Thich, Nhat Hanh. Appendix Three - A Brief History. Breathe, You Are Alive: The Sutra on the Full Awareness of Breathing. Parallax Press. 2008. ISBN 1935209264.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by Shi Gao of the Sanskrit (or Prakrit) text into Chinese has probably been lost. The Da An Ban Shou Yi Jing is only the commentary that was originally printed below the text of the sutra. 
  4. ^ 4.0 4.1 HUNG, Hunglung. A Study of Dunhuang Manuscript S 4221: The Annotated Text Related to the Kongoji Anban shouyi jing.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2015-03, (63). ISSN 1884-0051. doi:10.4259/ibk.63.3_1133. 
  5. ^ Florin, Deleanu. The Newly Found Text of the An Ban Shou Yi Jing Translated by An Shigao. 国际仏教学大学院大学研究纪要. 2003-03-31, (6). ISSN 1343-4128. doi:10.15056/00000161. 
  6. ^ 释果晖. 『佛説大安般守意經』における 「本文」と「註」の解明 (PDF). [永久失效链接]
  7. ^ 释, 果晖. 『佛說大安般守意經』における「本文」と「註」の解明. 法鼓佛学学报. 2008-12-01, (3) [2022-07-23]. ISSN 1996-8000. doi:10.6889/DDJBS.200812_(3).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8. ^ 释, 果晖. 《安般守意經》格義上的新發現 (PDF). 中华佛学学报. 2009, (21): 123-143 [2022-07-24]. ISSN 1017-713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7-24). 
  9. ^ 释, 果晖. 『佛説大安般守意經』之「經文」與「註」的解明(二) ── 從「淨」到「五根」. 法鼓佛学学报: 1-57. ISSN 1996-8000. doi:10.6889/DDJBS. 
  10. ^ 释果晖. 『佛説大安般守意經』における「本文」と「註」の解明(三)─「五力」から「四解依」まで. 法鼓佛学学报. 2010-06-01, (6) [2022-07-24]. ISSN 1996-8000. doi:10.6889/DDJBS.201006_(6).0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4) (日语). 
  11. ^ Hung, Hunglung. A Study of Dunhuang Manuscript S 4221:: The Annotated Text Related to the Kongoji Anban shouyi jing.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Indogaku Bukkyogaku Kenkyu). 2015, 63 (3) [2022-07-25]. ISSN 0019-4344. doi:10.4259/ibk.63.3_11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26) (英语). 
  12. ^ NTU Digital Library of Buddhist Studies ::: Buddhist Author Authority Database. NTU Digital Library of Buddhist Studies. [2022-07-25]. 
  13. ^ 释空理. 「安那般那」初探. [2016-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