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官(日语:審議官しんぎかん、韩语:심의관)是日本行政机关官职名。

在日本,“审议官”分为“次官级”、“局长级”、“局次长级”三等,共同点是脱离组织架构,以幕僚立场进行政策协调与汇整。○○级代表其薪俸的等级[1][2],依其组织阶层而定。审议官全是指定职日语指定職[3]

具体的官职内容列于各省厅的法令中,因此各省厅的审议官职责稍有差异。

另外,类似的职称还有地方自治体的审议监、民间的审议董事(审议役)。

日本审议官

次官级

一般是冠上省名的“省名审议官”,如“外务审议官”、“总务审议官”等,相当于次官级,是次于事务次官的各省官僚第二号人物[1]。省名审议官依《国家行政组织法》规定是“针对部分所掌事务进行汇整之职”(总括整理职)。与其他审议官不同,次官级审议官并没有统一名称,部分“审议官”职称甚至没有审议官三字。另外,有时虽称做“总务省总务审议官”、“财务省财务官”,但正式官名并不冠上省名(除了内阁府审议官)。

审议官的英文译名,为避免与事务次官混淆,常译为“国际担当次官”等专业领域事务次官。

现有的次官级审议官如下。其中,金融国际审议官、医务技监、技监与防卫审议官薪俸为指定职6号俸,其他为指定职7号俸。2014年7月防卫省成立后,法务省是唯一未设有“省名审议官”等级职务的省。

局长级

大臣官房总括审议官

各省厅官房的局长级审议官。是依各省组织令规定的职位。各府省员额1~3名。以前称为“大臣官房总务审议官”,为了避免与中央省厅再编总务省新设的次官级“总务审议官”混淆而改称“总括审议官”。 其地位通常低于各省厅之内局局长,最多与局长同等。不过,官房审议官的首席相当于官房长日语官房的次位。此外,金融厅的总务企划局也设有总括审议官。 部分省设有作为技官日语技官高级干部的技术总括审议官日语技術総括審議官

○○审议官

以局长级就任,职称加上特定领域,称做具名审议官。通常配置于特定领域部门。举例如下:

政策评价审议官(各府省大臣官房)指定职2号
宇宙审议官、独立公文书管理监(内阁府大臣官房)指定职3号
少子化、青少年对策审议官(内阁府大臣官房)指定职2号
地域力创造审议官(总务省大臣官房)指定职3号
地球规模课题审议官日语地球規模課題審議官(外务省国际协力局日语国際協力局)指定职2号
国际文化交流审议官(外务省外务报道官日语外務報道官、广报文化组织)指定职2号
商务流通保安审议官(经济产业省商务情报政策局日语商務情報政策局)指定职3号
建设流通政策审议官、运输安全政策审议官(国土交通省大臣官房)指定职3号

另外也有不使用“审议官”名称、与局长同等的总括整理职,如外务省国际情报统括官日语国際情報統括官外务省大臣官房监察查察官、外务报道官日语外務報道官仪典长日语儀典長等。

局次长级

内阁审议官

设于内阁官房内,是依内阁官房组织令所规定的政令职。负责参与内阁官房副长官补日语内閣官房副長官補内阁总务官室日语内閣総務官室内阁广报室日语内閣広報室内阁情报调查室事务中的重要事项,并进行部分汇整(内阁官房组织令7条)。与府省厅大臣(长官)官房审议官同等。常与次官级的省名审议官内阁府审议官日语内閣府審議官混淆。

大臣(长官)官房审议官

一般简称为“审议官”。是各省组织令所规定的职位。地位介于局长与课长之间。与其同等的有技官日语技官可出任的技术审议官。

类似职位还有课长级的参事官

人事院事务总局的审议官

事务总局有总括审议官、审议官与数位安全、情报化审议官各一名,人材局有审议官与试验审议官各一名,公平审查局有审议官一名、职员福祉局有职员团体审议官一名。

会计检查院事务总长官房审议官

设有总括审议官1名、审议官12名。

最高裁判所事务总局审议官

最高裁判所事务总长日语最高裁判所事務総長之下设有审议官及家庭审议官参与最高裁判所事务总局日语最高裁判所事務総局的事务重要事项的企划及立案。

地方公共团体的审议官

近年,地方公共团体也开始设置审议官。如广岛县的经营战略审议官、奈良县的知事公室审议官、藤泽市竹田市赤穗市的政策审议官、岩国市的都市整备审议官等。

相关条目

注释

  1. ^ 1.0 1.1 人事院規則九―四二(指定職俸給表の適用を受ける職員の俸給月額). [2018-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3). 
  2. ^ 参議院議員礒崎陽輔君提出国家公務員の指定職及び特別職の俸給に関する質問に対する答弁書 (PDF). [2018-09-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22). 
  3. ^ 幹部公務員の給与について(指定職関係) (PDF). [2018-09-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8). 
  4. ^ 初代の金融国際審議官に河野氏. 时事通信. 2014-08-27 [2014-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