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风灾
己巳风灾发生于1929年8月22至23日,一个强烈台风正面吹袭港澳,使两地悬挂当年唯一的七号风球(即现在的十号风球)。香港方面,由于在悬挂烈风信号期间天文台测得一小时飓风风力而使天文台跳过六号风球而直接悬挂七号风球,这是天文台设立烈风增强信号来的第一次。
1929年己巳台风 1929 Hong Kong Typhoon(英語) Tufão de 22 de Agosto de 1929(葡萄牙文) | |
---|---|
概况 | |
形成日期 | 1929年8月21日 |
消散日期 | 1929年8月23日 |
影响 | |
死伤人数 | 待查 |
影响地区 | 英属香港、葡属澳门 |
1929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发展过程
根据1985年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澳门与台风(Macau e os Tufões)》记载,是次风暴于8月21日于东沙群岛的东南方海面形成,于8月22日发展至顶峰,随后登陆并于8月23日消散。
按照当年香港报章报导,香港天文台认为该风暴于8月20日下午在北纬19度,北小吕宋之西约159英里处形成,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至21日凌晨2时改向北并于同日晚上2时掠过东沙岛以东后转向西北移动,至22日下午1时半,该风暴到达香港以南,并于其后在澳门附近登陆移往内地而消散。[1]
影响
英属香港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七号风球
葡属澳门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信号: 七号风球
风暴于8月22日最为接近澳门。《澳门与台风(Macau e os Tufões)》记载,是次风暴吹经澳门,对澳门造成甚大影响。在风暴吹袭期间,澳门曾录得最高阵风达每小时220公里(数据未经校据)。
风速数据
以下是现时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所提供的当时(1929年8月21日-23日)数据:
日期 | 时间 | 风向[2] | 风速
(公里/小时)[3] |
海平面气压
(百帕斯卡)[4] |
当日雨量 |
---|---|---|---|---|---|
8月21日 | 9时 | 东北偏东 | 2 | 1004.6 | 0.0 |
15时 | 西南偏南 | 4 | |||
21时 | 东南 | 7 | |||
8月22日 | 9时 | 北 | 13 | 997.2 | 1.0 |
15时 | 西北偏北 | 49 | |||
21时 | 东南偏南 | 24 | |||
8月23日 | 9时 | 东南 | 8 | 1006.6 | 35.0 |
15时 | 东南 | 11 | |||
21时 | 东南 | 9 |
热带气旋警告使用纪录
英属香港
皇家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一号风球
|
下一热带气旋 |
1929年6月热带气旋 | 1929年9月热带气旋 | |
1928年9月热带气旋 | 二号风球
|
1930年7月台风 |
1925年8月热带气旋 | 三号风球
|
1931年7-8月台风 (二至五号风球改为五至八号风球) |
1927年8月台风 | 七号风球
|
1931年8月台风 (七号风球改为十号风球) |
前任: 首任 |
引致香港天文台需要跳过 六号风球, 直接改挂 七号风球的台风 |
继任: 1936年8月台风 (六号风球改为九号风球, 七号风球改为十号风球) |
葡属澳门
葡萄牙海军[6] 热带气旋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七号风球
|
下一热带气旋 |
1927年8月台风 | 1931年8月台风 (七号风球改为十号风球) |
备注
- ^ 从当日早上9时至翌日早上9时。
- ^ 香港工商日报,1929-08-24,第3张第2-3版
- ^ 1929年澳門風向紀錄.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英文)
- ^ 1929年澳門每小時風速紀錄.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英文)
- ^ 1929年澳門海平面氣壓紀錄.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英文)
- ^ 1929年澳門雨量紀錄.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英文)
- ^ 澳门气象台于1952年成立,此前观察气象的工作由驻守澳门的葡萄牙海军负责